徐鳳

《針灸大全》~ 卷之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7)

1. 標幽賦

但用八法五門,分主客而刺無不效。

八法者,奇經八脈也。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後谿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五門者,天干配合,分於五也。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也。主客者,公孫主內關客也,臨泣主外關客也,後谿主申脈客也,列缺主照海客也。

此言用八法,必以五門,推時取穴,先主後客,而無不效也。詳載於後。

八脈始終連八會,本是紀綱。

八脈者,即奇經也,注見上文。八會者氣、血、脈、筋、骨、髓、臟、腑之會也,亦注見前。紀綱者,如綱之有綱也。此言奇經八脈起止,連及八會,本是人身經脈之綱領也。

十二經絡十二原,是一樞要。

十二經、十五絡、十二原穴,俱注見前。此言十二原者,乃十二經絡出入門戶之樞紐也。

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

六十六穴者,即子午流注,井滎俞原經合也。陽干注腑三十六穴,陰乾注臟三十穴,共成六十六穴,俱載於後子午流注圖中。此言經絡一日一周於身,歷行十二經穴。當此之時酌取流注之中一穴用之,則幽微之理可見矣。

一時取一十二經之原,始知要妙。

十二經原,注見於前。此言一時之中,當審此日是何經所主,當此之時該取本日此經之原穴而刺之,則流注之法玄妙始可知矣。

原夫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

此言補瀉之法,非但呼吸,而在乎手指之法也。法分十四者,循捫提按,彈捻搓盤,推內動搖,爪切進退出攝者是也。法則如斯,巧拙在人之活法,備詳金針賦內。

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識本經。

交正者,如大腸與肺為傳送之府,心與小腸為受盛之官,脾與胃為消化之官,肝與膽為清淨之位,膀胱合腎為津液之官,陰陽相通,表裡相應也。本經者,受病之經。如心之病,必取小腸之穴兼之。余仿此。言能識本經之病,又要認交經正經之理,則針之功必速矣。

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

繆刺者,刺絡脈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經繆刺之理也。

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

三陽之經,從頭下足,故言頭有病,必取足穴而刺之。

巨刺與繆刺各異。

巨刺者,刺經脈也。痛在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中其經也。繆刺者,刺絡脈也,身形有痛,九候無病,則繆刺之,右痛刺左,左痛刺右,中其絡也。經云: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右痛未已而左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中其經,非絡脈也。

故絡病,其經與經脈繆處,故曰繆刺。此刺法之相同,但一中經,一中絡之異耳。

微針與妙刺相通。

微針者,刺之巧也;妙刺者,針之妙也。言二者之相通。

白話文:

運用八種方法和五種法則,區分主穴和客穴來進行針刺,沒有不見效的。

所謂的「八法」,指的是奇經八脈。它們分別是:公孫穴聯絡著衝脈,主治胃、心、胸部的疾病;內關穴聯絡著陰維脈,可以統管下焦;臨泣穴聯絡著膽經和帶脈;外關穴聯絡著陽維脈,能夠處理眼睛、耳尖部位的疾病;後谿穴聯絡著督脈,主治內眼角、頸項部位的疾病;申脈穴聯絡著陽蹺脈和絡脈,也可以通行全身;列缺穴聯絡著肺經和任脈,主要運行在肺系;照海穴聯絡著陰蹺脈,主治咽喉、胸膈部位的疾病。所謂的「五門」,指的是天干的五種配對,分別是:甲和己相合,乙和庚相合,丙和辛相合,丁和壬相合,戊和癸相合。所謂的「主客」,指的是公孫穴為主,內關穴為客;臨泣穴為主,外關穴為客;後谿穴為主,申脈穴為客;列缺穴為主,照海穴為客。

這段話說明,運用八法時,必須配合五門,推算時辰來選擇穴位,先取主穴再取客穴,這樣就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更詳細的內容會在後面說明。

奇經八脈的起點和終點,連接到人體的八個重要會穴,它們是人體經脈的綱領。

這裡的「奇經八脈」就是指上文提到的奇經。「八會」指的是氣、血、脈、筋、骨、髓、臟、腑這八者的匯集之處,具體說明也在前面。「紀綱」就像漁網的綱繩,是起關鍵作用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奇經八脈的起止點,關聯著人體的八個會穴,它們是人體經脈系統的根本和綱領。

十二經絡、十二原穴,是人體經絡系統中的樞紐要點。

關於十二經絡、十五絡脈和十二原穴的具體解釋,前面已經提到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十二原穴是十二經絡氣血出入的門戶,是經絡系統的樞紐。

一天之中,運用六十六個穴位的方法,才能體現針刺的奧妙之處。

這裡所說的六十六穴,指的是子午流注中,井穴、滎穴、俞穴、原穴、經穴和合穴這些穴位。陽經對應的是腑,共有三十六個穴位;陰經對應的是臟,共有三十個穴位,加起來總共是六十六個穴位。這些穴位的詳細位置都在後面的子午流注圖中有所記載。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經絡之氣一天在人體中循環一周,運行於十二經的穴位中。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根據時辰選取流注中的穴位來進行針刺,就能夠領會到針刺的奧妙之理。

根據時辰選取十二經的原穴,才能真正理解針刺的精髓。

關於十二經原穴的解釋,前面已經說明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特定時間,要了解這個時間屬於哪個經絡主事,在這個時候選取這個經絡的原穴來進行針刺,才能真正理解子午流注的精髓所在。

補瀉的手法,不僅僅要配合呼吸,還要在手指的技巧上體現。

這句話說明,補瀉的手法不僅要配合呼吸,更要在手指的技巧上體現。手指的技巧分為十四種,包括:循經、按摸、提捏、彈動、捻轉、搓揉、推按、內動、搖擺、爪切、進針、退針和出針。具體的針刺手法各有不同,技巧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熟練程度,詳細內容可以參考《金針賦》。

要達到快速療效,必須了解經絡之間的表裡關係,並辨別疾病所在的經絡。

這裡的「交正」,指的是如大腸和肺互為表裡,心和小腸互為表裡,脾和胃互為表裡,肝和膽互為表裡,膀胱和腎互為表裡,陰經與陽經相互貫通,表經與裡經相互呼應。這裡的「本經」,指的是患病的經絡。比如心臟有疾病,必須選取小腸經的穴位來配合治療。其他情況可以以此類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能辨別疾病所在的經絡,又要了解經絡之間的表裡關係,才能使針刺的效果快速顯現。

運用交經繆刺的方法,左邊有病可以針刺右邊的穴位。

所謂的「繆刺」,指的是刺絡脈的方法。右邊疼痛可以針刺左邊的穴位,左邊疼痛可以針刺右邊的穴位,這就是交經繆刺的原理。

運用遠道刺絡的方法,頭部有疾病可以針刺腳上的穴位。

由於三陽經的循行是由頭到足,所以說頭部有病,可以選取足部的穴位進行針刺。

巨刺和繆刺這兩種方法各有不同。

所謂的「巨刺」,指的是刺經脈的方法。如果左邊疼痛,但右邊的經脈有病,就用巨刺的方法,也就是左邊痛刺右邊,右邊痛刺左邊,這樣能針刺到病變所在的經脈。所謂的「繆刺」,指的是刺絡脈的方法。如果身體某處疼痛,但經脈沒有病變,就用繆刺的方法,也就是右邊痛刺左邊,左邊痛刺右邊,這樣能針刺到病變所在的絡脈。正如醫書所說,左邊經脈氣盛,右邊容易生病;右邊經脈氣盛,左邊容易生病。但也有例外,比如右邊疼痛還沒有好,左邊的經脈就先出現了病變。這種情況就必須用巨刺的方法,針刺到病變的經脈,而不是絡脈。

所以說,絡脈的病變,往往是和經脈的走向交錯的,所以稱之為繆刺。繆刺和巨刺的針刺方法相似,區別只在於,一個針對經脈,一個針對絡脈。

微針和妙刺這兩種方法是相通的。

所謂的「微針」,指的是針刺的技巧巧妙;所謂的「妙刺」,指的是針刺的方法巧妙。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兩種方法是相互連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