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蒙筌》~ 總論 (4)
總論 (4)
1. 四氣
凡稱氣者,是香臭之氣。其寒熱溫涼,是藥之性。且如鵝條中雲:白鵝脂性冷,不可言其氣冷也。況自有藥性,論其四氣,則是香臭腥臊,故不可以寒熱溫涼配之。如蒜、阿魏、鮑魚、汗襪,則其氣臭;雞、魚、鴨、蛇,則其氣腥;狐貍腎、白馬莖、近陰處、人中白,則其氣臊;沉、檀、腦、麝,則其氣香。如此方可以氣言之。
其古本序例中,並各條內氣字,恐或後世誤書,當改為性字,於義方允,仍寒熱溫涼四性。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此四者,如辛之屬,則有硝石、石膏、乾薑、桂、附、半夏、細辛、薄荷、荊芥之類;甘之屬,則有滑石、凝水石、餳飴、酒、棗、參、耆、甘草、乾葛、粳米之類;苦之屬,則有大黃、枳實、厚朴、酒、糯米、白朮、麻黃、竹茹、梔子之類;咸之屬,則有澤瀉、犀角、陽起石、皂莢、文蛤、白華、水蛭、牡蠣之類;酸之屬,則有商陸、苦酒、硫黃、烏梅、五味子、木瓜、芍藥之類。此雖不足以盡舉,大抵五味之中,皆有四者也。
白話文:
所謂的「氣」,指的是氣味,也就是香臭的味道。而藥物的寒、熱、溫、涼,指的是藥的性質。就像《鵝條》中說的,白鵝的脂肪性質寒冷,不能說它的氣味是冷的。況且藥物本身就有藥性,如果討論它的四氣,應該是指香、臭、腥、臊這些氣味,所以不能用寒、熱、溫、涼來分類。舉例來說,像蒜、阿魏、鮑魚、汗襪這些東西,氣味是臭的;雞、魚、鴨、蛇,氣味是腥的;狐狸腎、白馬陰莖、靠近陰部的地方、人中白這些,氣味是臊的;沉香、檀香、冰片、麝香,氣味是香的。像這樣才能用氣味來描述。
古代的醫書序例和各條內容中寫的「氣」字,可能是後世抄寫錯誤,應該改成「性」字,這樣才合乎道理,也就是寒、熱、溫、涼這四種藥性。五味(酸、苦、甘、辛、鹹)之中,每一味都各有這四種性質,例如屬於辛味的,有硝石、石膏、乾薑、桂枝、附子、半夏、細辛、薄荷、荊芥等;屬於甘味的,有滑石、凝水石、飴糖、酒、棗子、人參、黃耆、甘草、葛根、粳米等;屬於苦味的,有大黃、枳實、厚朴、酒、糯米、白朮、麻黃、竹茹、梔子等;屬於鹹味的,有澤瀉、犀角、陽起石、皂莢、文蛤、白華、水蛭、牡蠣等;屬於酸味的,有商陸、苦酒、硫磺、烏梅、五味子、木瓜、芍藥等。這些例子雖然不能完全列舉,但大致上五味之中都具備這四種性質。
2. 五味
天地既判,生萬物者惟五氣耳!五氣定位則五味生,五味生則千變萬化,不可窮已。故曰:生物者,氣也。成之者,味也。以奇生則成而耦,以耦生則成而奇。寒氣堅,故其味可用以軟;熱氣軟,故其味可用以堅;風氣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氣收,故其味可用以散。土者,中氣所生,無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緩。
氣堅則壯,故苦可以養氣;脈軟則和,故咸可以養脈;骨收則強,故酸可以養骨。筋散則不攣,故辛可以養筋;肉緩則不壅,故甘可以養肉。堅之而後可軟,收之而後可散。欲緩則用甘,不欲則弗用。用之不可太過,太過亦病矣。治疾者,不通乎此,而能已人之疾者,吾未之信焉。
白話文:
天地分開後,產生萬物的只有五種氣而已!當五種氣有了各自的位置,就會產生五種味道,五種味道產生後,就會千變萬化,無法窮盡。所以說:產生萬物的是氣,使萬物成形的是味道。用單數的氣產生,就用雙數的物質來成形;用雙數的氣產生,就用單數的物質來成形。寒氣使物質堅硬,所以用味道來軟化它;熱氣使物質柔軟,所以用味道來使它堅硬;風氣使物質發散,所以用味道來收斂它;燥氣使物質收斂,所以用味道來發散它。土,是中和之氣所產生的,沒有什麼不能調和的,所以它的味道可以用來緩和。
氣堅固就強壯,所以苦味可以滋養氣;脈柔軟就平和,所以鹹味可以滋養脈;骨收斂就強健,所以酸味可以滋養骨;筋舒展就不會攣縮,所以辛味可以滋養筋;肉鬆軟就不會阻塞,所以甘味可以滋養肉。使它堅硬後才能軟化,收斂後才能發散。想要緩和就用甘味,不想要就不要用。使用時不能過量,過量也會生病。治療疾病的人,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卻能治好別人的疾病,我是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