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謨

《本草蒙筌》~ 總論 (3)

回本書目錄

總論 (3)

1. 治療用氣味

治療貴方藥合宜,方藥在氣味善用。氣者,天也。氣有四:溫熱者天之陽,寒涼者天之陰。陽則升,陰則降。味者,地也。味有六:辛、甘、淡者,地之陽;酸、苦、咸者,地之陰。陽則浮,陰則沉。有使氣者,有使味者,有氣味俱使者,有先使氣後使味者,有先使味後使氣者,不可一例而拘。有一藥兩味,或三味者;有一藥一氣,或二氣者。

白話文:

在治療疾病時,用藥應與病症相適宜。在用藥時,要善於運用藥物的氣味。氣,就好比天。氣有四種:溫熱的藥氣是天的陽氣,寒涼的藥氣是天的陰氣。陽氣具有升發的作用,陰氣具有下降的作用。味,就好比地。味有六種:辛味的藥物、甘味的藥物、淡味的藥物,都是地的陽味;酸味的藥物、苦味的藥物、鹹味的藥物,都是地的陰味。陽味具有浮升的作用,陰味具有沉降的作用。有作用於藥物藥氣的藥品,有作用於藥物藥味的藥品,有氣味雙重的藥品,有先用藥物藥氣後用藥物藥味的藥品,有先用藥物藥味後用藥物藥氣的藥品,不能拘泥於一種方法。有的藥物有兩種藥味,或有三個藥味;有的藥物含有一種藥氣,或有兩種藥氣。

熱者多,寒者少,寒不為之寒;寒者多,熱者少,熱不為之熱。或寒熱各半而成溫,或溫多而成熱,或涼多而成寒,不可一途而取。又或寒熱各半,晝服之,則從熱之屬而升;夜服之,則從寒之屬而降。至於晴日則從熱,陰雨則從寒。所從求類,變化猶不一也。仍升而使之降,須其抑也;沉而使之浮,須其載也。

白話文:

過熱的人較多,過冷的人較少,過冷的人不因身體熱而變熱;過冷的人較多,過熱的人較少,過熱的人不因身體冷而變冷。有時冷熱各佔一半而形成溫性,有時溫熱的成分較多,就變成熱性,有時冷涼的成分較多,就變成寒性,因此不能用同一種方法來治療。此外,有時冷熱各佔一半,白天服用藥物,就會依照熱性的特性而上升;晚上服用藥物,就會依照寒性的特性而下降。至於晴天就要按照熱性來治療,陰雨天就要按照寒性來治療。可以參考的條件或參考的種類很多,其變化也是不一而足的。本來要升的,使其下降,必須要使之抑制;本來要沉的,使其浮出,必須要使之載揚。

辛散也,其行之也橫。甘緩也,其行之也上。苦瀉也,其行之也下。酸收也,其性縮。咸軟也,其性舒。上下、舒縮、橫直之不同如此,合而用之,其相應也。正猶鼓掌成聲,沃水成沸。二物相合,象在其間也。有志活人者,宜於是而取法。

白話文:

辛味疏散,它的作用是向外擴散。甘味緩和,它的作用是向上昇發。苦味瀉下,它的作用是向下運行。酸味收斂,它的性質是收縮。鹹味柔軟,它的性質是舒展。它們的上下、舒縮、橫直的作用不同,但合用起來,彼此相應。正如鼓掌可以發出聲音,澆水可以沸騰。兩種東西結合在一起,其規律就在其中。有志於治病救人的人,應該從這裡面去尋找方法。

2. 藥劑別君臣

諸藥合成方劑,分兩各有重輕。重者主病以為君,輕者為臣而佐助。立方之法,仿此才靈。往往明醫,不逾矩度。如解利傷風,風宜辛散,則以防風味辛者為君,白朮甘草為佐;若解利傷寒,寒宜甘發,又以甘草味甘者為主,防風、白朮為臣。痎瘧寒熱往來,君柴胡葛根,而佐陳皮、白朮;血痢腹痛不已,君芍藥、甘草,而佐當歸木香

白話文:

各種藥物組合而成的方劑,分量各有輕重。重的藥為主藥,能治療主要病症;輕的藥為輔藥,幫助主藥治療。建立方劑的方法,效仿這種原則纔有效。通常高明的醫生,不會超過這個原則。例如治療表虛受風引起的傷風,由於風邪宜用辛散的藥物治療,因此以防風、辛味藥物為君藥,白朮、甘草為輔藥;如果治療裡熱傷寒,由於寒邪宜用甘溫的藥物治療,因此以甘草味甘的藥物為主藥,防風、白朮為輔藥。治療瘧疾寒熱往來的症狀,以柴胡、葛根為主藥,陳皮、白朮為輔藥;治療血痢腹痛不止,以芍藥、甘草為主藥,當歸、木香為輔藥。

大便瀉頻,茯苓、炒白朮為主,芍藥、甘草佐之;下焦濕盛,防己草龍膽為主,蒼朮、黃蘗佐之。眼暴赤腫,黃芩黃連君也,佐以防風、當歸;小便不利,黃蘗、知母君也,佐以茯苓、澤瀉。諸瘡疹金銀花為主,多熱佐梔子連翹,多濕佐防風、蒼朮;諸咳嗽五味子為主,有痰佐陳皮、半夏,有喘佐紫菀阿膠。如是多般,難悉援引,惟陳大要,余可例推。

白話文:

腹瀉頻繁,茯苓、炒白朮是主要藥物,芍藥、甘草作為輔助藥物。下焦濕氣旺盛,防己、草龍膽是主要藥物,蒼朮、黃蘗作為輔助藥物。眼睛突然紅腫,黃芩、黃連是主要藥物,輔助藥物為防風、當歸。小便不利,黃蘗、知母是主要藥物,輔助藥物為茯苓、澤瀉。各種瘡疹,金銀花是主要藥物,如熱證多,可佐以梔子、連翹;濕證多,可佐以防風、蒼朮。各種咳嗽,五味子是主要藥物,有痰可佐以陳皮、半夏,有喘可佐以紫菀、阿膠。諸如此類的方劑還有很多,難以一一列舉,這裡只陳述了大要,其餘的可以類推。

又況本草各條,亦以君臣例載。各雖無異,義實不同。彼則以養命之藥為君,養性之藥為臣,治病之藥為使。優劣勻分,萬世之定規也;此則以主病之藥為君,佐君之藥為臣,應臣之藥為使。重輕互舉,一時之權宜也。萬世定規者,雖前聖復起,猶述舊弗違;一時權宜者,固後學當宗,貴通變無泥。

白話文:

況且《本草綱目》中的各條藥物,也都按照君臣的例子記載。各個條目的內容雖然沒有不同,但實際意義卻不一樣。君臣使的關係,是把養命的藥物作爲君藥,養性的藥物作爲臣藥,治療疾病的藥物作爲佐藥。這種優劣分明、均衡分配合理的配伍原則,是萬世不變的定則;而主治疾病的藥物爲君藥,輔助君藥的藥爲臣藥,配合臣藥使用的使藥。這種重軽互舉、權宜適用的配伍原則,是針對當時情況的權宜之計。對於萬世不變的定則,即使是前代聖人重新出現,也依然會遵循舊的規定,不會有違背;而對於一時權宜之計,後世學醫的人應該遵照,但更要注重通權達變,不要泥古不化。

醫家活法,觀此可知。

白話文:

醫家活法,觀察此內容可以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