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仁宇

《審視瑤函》~ 凡例 (2)

回本書目錄

凡例 (2)

1. 凡例

一、開導猶鏡面拭塵,而釜底抽薪也。寶鏡玄機,陽秋銕鏡,不啻家喻而戶曉之。至撥雲睹日,掃霾見天,稱能手者,則罕覯焉。是函本自家缽,珍逾百朋,蓋垂掌而味溢黃芽,凝眸而香霏絳雪者,匍匐經年,俄頃建績。匪侈口乳石,而烹烏煉兔者類也,宜載。

一、古人治目,凡藥力遲緩,不能急速取效者,則用針刺以濟其急。然醫者必須熟明經絡,症的穴真,無不應手取效。但今人去古已遠,一聞針灸,心懷怯懼,是以醫心懈怠,鮮工於此耳。孰知其取效敏捷,立起沉疴,善用之者,靡不有驗其治疾也,豈曰小補云爾哉?

一、著篇立論,汗牛充棟,非炫名以逐膻,則市惠而弋利,求卮言之中乎窾,而灼見筋膜者,蓋什未有一矣。是函堅白孤鳴,而理必晰於粹精,按經考古,而症不遺乎險怪。列部分門,鑽骨析髓,審輪定廓,察色觀形,開卷瞭然,灼如觀炬,較目寶論益詳,散金碎玉篇愈著,令見者洞心而鑿壁分光焉,或亦持顛扶危之一助云爾,備載。

一、立方施症,研古敲今,歷有成論,匪臆造測度,漫焉嘗試者同也。昔人載一百六十症,則失之濫,上古著七十二症,則失之簡,是函摘要刪繁,纖鉅各當,定為一百有八症。啟蒙牖瞀,開豁茅塞,務令陰陽之縷晰,標本之攸分,內外表里之條貫,虛實逆順之森殊。鑑形辨色,以驗其因,按候察部,以鏡其要。

若夫智圓行方,化裁酌量,活活潑潑,時措咸宜,我不執方,方必符症,症自合方,隨方隨效,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遇其人,方不虛傳。高遠之士,曷請鑑諸。

復慧子維藩氏識

白話文:

凡例

一、啟發人的道理就像擦拭鏡面灰塵一樣,又像從鍋底抽走柴火一樣。寶鏡的奧秘,例如陽燧取火和鐵鏡取像,幾乎是家家戶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能夠撥開雲霧見到太陽,掃去塵霾見到晴天的人,可以稱得上是高手的人,卻很少見到。這本書就像自家的寶貝,比一百個寶物還要珍貴,只要稍加鑽研,就會像品嚐黃芽茶一樣回味無窮,凝視鑽研,就會像紅雪一樣香氣撲鼻,經過長久的努力,很快就能建立功績。絕對不是像那些誇口煉丹點石成金的人一樣,應該要記載下來。

二、古人治療眼睛疾病,凡是藥效慢,不能快速見效的情況,就會用針刺來應急。然而,醫生必須熟知經絡,並且準確地找到穴位,才能達到效果。但是現代人距離古人已經很遠,一聽到針灸就心生畏懼,因此醫生也變得懶散,很少有人專注於這門技術。但是,針灸的療效迅速,可以立即治好嚴重的疾病,善用針灸的人,沒有不見效的。針灸治療疾病的效果,難道只是小小的幫助嗎?

三、市面上很多關於醫理的著作,堆積如山,不是為了炫耀名氣,就是為了追逐利益。想從這些書中找到合適的見解,可以明確看到疾病本質的人,幾乎沒有。這本書獨樹一幟,內容精深,道理清晰明瞭,考據經典,確保診斷不遺漏任何疑難雜症。將內容分門別類,深入分析,仔細檢查眼睛的輪廓和顏色,開卷閱讀就能清楚明白,像看著火把一樣明亮,比其他眼睛方面的書籍更加詳細,闡述的內容更為明確,讓人看了之後能心領神會,像鑿開牆壁引入光明一樣。或許也能對那些處於危險困境的人有所幫助,特此記錄下來。

四、本書的處方用藥,研究古代的理論,參考現代的方法,都有成熟的依據,絕不是憑空臆測,隨意嘗試。古代人記載一百六十種疾病,內容過於繁雜;上古記載七十二種疾病,又過於簡略。本書摘取重點,刪除繁瑣,鉅細靡遺,訂為一百零八種疾病。啟發矇昧,打開思路,務必讓陰陽的道理清楚,標和本的區別分明,內外表裡的條理清晰,虛實順逆的狀況明確。觀察形態和顏色,來判斷病因,按脈候和部位,來了解疾病的要點。

至於如何能靈活運用,恰當斟酌,隨機應變,切合時宜,我不固執於固定的處方,處方必定要符合疾病的狀況,疾病狀況也要符合處方,能隨著病情變化而調整處方,並能看到療效,其中的奧妙,存乎於個人的領悟。如果不是有緣人,縱有處方也無法發揮其功效。有志於高深醫術的人,請仔細研讀吧。

復慧子維藩氏敬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