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銀海精微》~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雞冠蜆肉

雞冠蜆肉者,心之熱酒之毒也。脾胃壅滯,肝臟積熱,肉翳漸漸而長,侵至黑睛,發來高大,形似雞冠蜆肉壅蔽大眥,皆因相火胃火鬱結,致生紅肉,磣澀淚出。治法:初發之時,用小鋒針破,使惡血流出,以輸其肉,二三日又可針一次。又法可鼻孔內,剪竹葉卷作一小筒,彈進放血,或小鋒針亦可,右眼右孔,左眼左孔,服三黃加朴硝丸如彈子大,夜臥噙化,以沃上焦火。

正謂揚湯止沸,莫如去薪息火,肉翳者可烙三五度,其效甚速,烙可用軟皮剪孔,濕按眼眶,烙則不傷四弦眥肉,有虛有實,虛切不可用剪,剪則流血汪汪,變為利害。或壅如桃李之狀,難治。

問曰:眼內生虛肉,形似雞冠蜆肉者何也?脾胃受風熱,火旺脾土燥熱也。治法:年少者只宜瀉脾胃本臟,若脾胃衰不受寒涼者,宜瀉子瀉母之法,瀉本臟用三黃湯加寒涼劑,瀉子用瀉肺湯,瀉母用八正散、瀉心湯主之,點用清涼散加涼藥,仍服三黃丸收功。若積久大者亦宜剪,剪後宜烙,新發小者,宜挑不用烙,宜用退翳捲雲散點之,一二次。

三黃丸,八正散,二方前症條下。

瀉肺湯,治肺經得脾熱,白仁變生雞冠蜆肉,宜服。

桑白皮(一兩,去皮),地骨皮(一兩,去骨),甘草(七錢),黃芩(一兩),桔梗(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四錢,水煎食後服。

瀉心湯,治心熱傷脾土,燥熱宜服。

大黃,黃芩,桔梗,知母,黑參,馬兜鈴,防風

上等分。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雞冠蜆肉,是心臟的熱毒與飲酒過多造成的。它的發生是因為脾胃積滯不暢,肝臟累積熱氣,導致眼部出現肉狀增生物,這些增生物逐漸長大,甚至侵犯到黑眼珠,長得又高又大,外型像雞冠或蜆肉,堵塞眼角。這些都是因為體內的相火(指腎陰所化的虛火)和胃火鬱結,才會產生紅色的肉狀增生物,導致眼睛感到刺痛、澀癢和流淚。

治療方法:剛開始出現時,可以用小尖針刺破,讓裡面的惡血流出,以此來疏導肉狀增生物。隔兩三天可以再針一次。另一個方法是,把竹葉捲成小筒,塞入鼻孔,然後彈入鼻孔,讓血流出,也可以用小尖針。如果是右眼長,就從右邊鼻孔放血,左眼長就從左邊鼻孔放血。同時服用三黃加朴硝丸,大小如彈珠,晚上睡覺時含在嘴裡,慢慢化開,用來清除上焦的火氣。

這就如同要停止沸騰的水,與其舀走開水,不如直接把柴火熄滅。對於肉狀增生物,可以燒烙三到五次,效果很快。燒烙時可以用軟皮革剪出小孔,濕敷在眼眶上,這樣燒烙就不會傷到眼角的肌肉。這種病症有虛實之分,屬於虛證的絕對不能用剪的,如果剪開就會血流不止,變得更嚴重。如果腫脹得像桃子或李子那樣,就很難治了。

有人問:眼睛裡長出虛肉,形狀像雞冠或蜆肉,是什麼原因?這是因為脾胃受到風熱侵襲,體內火氣旺盛,脾土變得燥熱的緣故。治療方法:如果是年輕人,只要疏導脾胃本身的積熱就可以了。如果脾胃虛弱,不能承受寒涼的藥物,就應該採用瀉子瀉母的方法來治療。瀉本臟可以用三黃湯加寒涼藥,瀉子可以用瀉肺湯,瀉母可以用八正散、瀉心湯來治療。外用藥可以用清涼散加涼性藥物來點,內服則配合三黃丸來鞏固療效。如果增生物積累很久而且很大,也可以用剪除的方式,剪除後再燒烙。如果是新長的、比較小的,可以用挑的方式,不用燒烙,可以用退翳捲雲散來點,一到兩次。

(以下為藥方簡介) 三黃丸、八正散,這兩種藥方在前面提到的症狀中已經有說明。

瀉肺湯,用來治療肺經受脾熱影響,導致白睛(眼白)長出雞冠蜆肉,應該服用。 藥方組成:桑白皮(一兩,去皮)、地骨皮(一兩,去骨)、甘草(七錢)、黃芩(一兩)、桔梗(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三四錢,用水煎煮後,飯後服用。

瀉心湯,用來治療心熱傷及脾土,導致燥熱的症狀,應該服用。 藥方組成:大黃、黃芩、桔梗、知母、黑參、馬兜鈴、防風,等量。 製法:將以上藥材等份混合。 用法:用水煎煮後,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