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海精微》~ 卷上 (3)
卷上 (3)
1. 小眥赤脈傳睛
小眥赤脈傳睛者,心之虛也,與大眥不同,治法分二症治之。五臟之主,六腑之宗,且屬南方,候陽象德之君。火生土,火乃土之母,脾土實則心火虛矣。治先瀉其脾土之實,後補其心之虛。多因夜近燈火,勞傷心經,致使心虛氣弱,血運不行,積在小眥之間,故引此二者,以為後之學者識。然此症宜吃藥,不必挑剪。
瀉肝散
桔梗,黃芩,大黃,芒硝,梔子,車前子
九仙散
黃芩,荊芥,甘草,赤芍藥,菊花,川芎,當歸,木通,白芷
上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用水煎,食後服。
駐景丸,治心腎俱虛,血氣不足,下元衰憊,服。
楮實(微炒),枸杞子,五味子,人參(各一兩),熟地(酒浸,焙乾,二兩),乳香(一兩,制過)肉蓯蓉(酒浸,焙乾,四兩),川椒(去目炒乾,一兩),菟絲子(淘淨去沙土,酒浸三宿,蒸過焙乾,四兩),一方加當歸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補勞人參丸,治心神恍惚。
人參,白茯苓,白附子,續斷,遠志,菊花,甘草
上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食後桔梗湯下,日三次。
補虛人參丸
茯苓,人參,續斷,遠志(各一兩),白附子(三錢),甘草,白殭蠶(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桔梗湯送下。
白話文:
眼睛內眼角出現紅絲蔓延到眼白,這種情況是心臟虛弱的表現,和外眼角的紅絲不同,治療方法要根據兩種不同的情況來處理。心臟是五臟的主宰,六腑的根本,屬於南方,代表陽氣和君主的德行。火能生土,火是土的母親,當脾土功能強盛時,心火反而會虛弱。所以,治療上要先瀉掉脾土的實證,然後再補養心臟的虛弱。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晚上在燈光下勞累,損傷了心經,導致心臟虛弱、氣血不足,血液運行不暢,積聚在內眼角處,所以在這裡說明,讓後來的學習者認識。這種病症適合吃藥治療,不需要用針挑或剪開。
瀉肝散
藥材:桔梗、黃芩、大黃、芒硝、梔子、車前子。
九仙散
藥材:黃芩、荊芥、甘草、赤芍藥、菊花、川芎、當歸、木通、白芷。
將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後,在飯後服用。
駐景丸,用來治療心腎都虛弱,氣血不足,下元衰弱的情況,可以服用。
藥材:楮實(稍微炒過)、枸杞子、五味子、人參(各一兩)、熟地(用酒浸泡後,烘乾,二兩)、乳香(一兩,處理過)、肉蓯蓉(用酒浸泡後,烘乾,四兩)、川椒(去掉籽後炒乾,一兩)、菟絲子(淘洗乾淨去除沙土,用酒浸泡三天,蒸過後烘乾,四兩)。其中一個配方可加入當歸。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
補勞人參丸,用來治療心神恍惚。
藥材:人參、白茯苓、白附子、續斷、遠志、菊花、甘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彈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桔梗湯送服,每天三次。
補虛人參丸
藥材:茯苓、人參、續斷、遠志(各一兩)、白附子(三錢)、甘草、白殭蠶(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彈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桔梗湯送服。
2. 胬肉攀睛
胬肉攀睛者,與大眥赤脈之症同。然此症者,脾胃熱毒,脾受肝邪,多是七情鬱結之人。或夜思尋,家筵無歇,或飲酒樂欲,致使三焦壅熱;或肥壯之人,血滯於大眥。胬肉發端之時多癢,因乎擦摩,胬肉漸漸生侵黑睛。日積月累者為實,乍發乍痛者為虛。治法:實者小鉤為鉤,鉤起剪斷些寬,三五日剪痕收滿,方可點陰二陽四藥,吹點,余翳漸清,避風忌口,齋戒可也。若乍發不宜鉤剪,宜服藥,點以淡丹藥可也。
三焦心火俱炎,亦能生此疾,治之須鉤割後,宜服瀉脾除熱飲。
瀉脾除熱飲
黃耆,防風,茺蔚子,桔梗,大黃,黃芩,黃連,車前子,芒硝(各一兩)
每服六錢,水煎服。
此症脾胃積熱,相火胃火旺也。若經久翳厚施實烏睛者,宜鉤剪,剪訖,次日用退翳捲雲散調津液點之,日一次,三黃湯加寒劑。常點用對交丹加清涼散。若筋腫厚大者,宜剪,剪畢頭處用火烙之,使其再不復生,愈後仍用三黃丸收功,鎮其上炎之火。
三黃湯,治脾胃積熱,致生此症,宜服。加芍藥、宣連。
黃連,黃芩,大黃(各一兩)
若熱甚者,脈紅盛者,加黃柏、石膏、山梔子之類,水煎,食後溫服。
金花丸
黃連,黃柏(各四兩),黃芩,人參(各三兩),桔梗(三兩半),半夏(二兩),梔子仁(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下。
白話文:
「胬肉攀睛」這種病症,和眼角(大眥)出現紅脈的狀況類似。會發生這種病,多半是因為脾胃有熱毒,或是脾受到肝氣的影響,通常是那些情緒容易鬱悶的人。也可能是因為夜裡思慮過多、家宴不斷、或是飲酒作樂,導致三焦(上、中、下三焦,指體內不同部位)積熱;也可能是體型肥胖的人,血液循環不好,在眼角積滯。
胬肉剛開始長出來的時候會覺得癢,因為經常揉眼睛,導致胬肉慢慢地長大,侵犯到黑眼珠。時間長了、累積下來的屬於實證;如果是突然發作、一下子痛一下不痛的屬於虛證。
治療方法:屬於實證的,用小鉤子把胬肉勾起來,剪掉一部分,剪得稍微寬鬆一點,三五天後傷口癒合,就可以點用「陰二陽四藥」的藥物,加上吹藥粉,剩下的翳障就會慢慢消退。治療期間要注意避風寒、忌口,最好吃素。如果是突然發作的,不適合用鉤子剪,應該先吃藥,點一些淡的丹藥。
三焦和心火如果都旺盛,也會產生這個疾病。治療方法必須先用鉤子剪掉,然後服用「瀉脾除熱飲」。
瀉脾除熱飲:
黃耆、防風、益母草、桔梗、大黃、黃芩、黃連、車前子、芒硝(各一兩)
每次服用六錢,用水煎服。
這種病是脾胃積熱,導致相火和胃火旺盛。如果長時間長出翳障,而且已經遮蓋到黑眼珠,就應該用鉤子剪掉。剪完後,第二天用「退翳捲雲散」調和津液點在眼睛上,一天一次。可以服用「三黃湯」加上寒涼的藥物。平時可以點用「對交丹」加上「清涼散」。如果胬肉的筋腫大肥厚,應該剪掉,剪完後,在胬肉的根部用火燒一下,這樣就不會再長出來。痊癒後,還是要服用「三黃丸」來鞏固療效,鎮壓上炎的火氣。
三黃湯:治療脾胃積熱導致的這種疾病,應該服用。可以加上芍藥、黃連。
黃連、黃芩、大黃(各一兩)
如果熱象很嚴重、脈象呈現紅色且強盛,可以加上黃柏、石膏、山梔子之類的藥物,用水煎服,飯後溫服。
金花丸:
黃連、黃柏(各四兩),黃芩、人參(各三兩),桔梗(三兩半),半夏(二兩),梔子仁(二兩)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顆,用茶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