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海精微》~ 卷下 (30)
卷下 (30)
1. 藥性論
密蒙花,味甘入肝經。去目中赤脈眵淚,能明目。
烏藥,入肝經。能順氣行氣去風。
胡黃連,味苦寒,入肝經。退骨熱潮熱,補肝膽明目,能治小兒疳傷不下食,霍亂熱痢疾,小兒藥多用之。
蔓荊子,味苦寒,入三焦。治頭疼,眼睛痛,能明目開鬱降火。
枸杞子,味甘入腎經。補腎明目,去目中赤膜遮睛,酒洗用。
何首烏,味苦入心經。去風寒,治陽明頭疼。
蟬蛻,入肝經。去風解毒,脫目翳,止淚散寒邪。
白朮,味苦溫,入脾、胃經。能健脾胃,生津液,去胞瞼濕熱,氣喘者勿用,又能助氣。
香附米,味苦辛。能行氣助胃氣,止淚去濕,用之炒去毛杵淨。
夏枯草,稟純陽之氣,得陰氣則枯,能止淚去風,以陽補陰之理。
千里光,入心經。去風解毒熱,明目,亦能行氣,即夜明砂,水淘去屎留砂。一種草藥名千里光,採其嫩葉,淨洗搗汁,熬成膏,單用點眼,退翳明目,恐即此也,前注恐非。
遠志,味苦氣溫,入心經。定心益志,利竅安魂魄。
犀角,入心經。涼血解心熱,清頭目。鐵剉剉碎用,或水磨服。
羚羊角,入肝經。清肺肝火,清心明目,肝虛不用。
石膏,入胃經。泄胃火伏熱,有鎮之功,胃虛不用。
乾葛,味甘平,入胃經。解肌發表,退熱,升提胃氣。
藁本,味辛,入膀胱經。去顛頭痛,引藥上行。
使君子,味甘,入胃經。殺疳蟲,利小便。
薄荷,味辛寒,入肝經。去賊風,發表,利關節,止痛。
菊花,味苦甘,微寒,入肝經。明目,清頭風,去目翳,發表。
茺蔚子,味甘辛,入眼經。除血熱,明目去風。
甘草,味甘,生寒熟溫,入脾經。生用能瀉火解毒,炙者能助胃和平。
桑螵蛸,補腎去風,通五淋,利小便,明目散翳。
槐花,味苦寒,入心經。去心赤,瀉血,瀉大腸熱。
鬱金,味苦寒,入心經。治血鬱於目,能涼能破心下氣,開鬱。
黑參,味苦鹹,入腎經。補腎氣,明目,得黃芩瀉肝火,除肝熱。
知母,味苦寒,入腎經。補腎水,瀉腎火、三焦火。
桔梗,味苦溫,入肺經。治肺熱,為諸藥之舟楫,乃肺部之引經。
芒硝,治積聚熱疾,利大便不通。
漢防己,味辛苦寒,通行諸經,去風寒有走達之功。
蒲黃,味甘性平,入心經。能消瘀血,破血、消腫,炒用。
連翹,瀉心火,解脾胃濕熱,除心經客熱。
五味子,味酸性溫,入腎經肺經,補腎滋肺益肝。
獨活,味苦溫,走諸經。去外受賊風,無分新舊。
楮實子,味苦寒,入肺經。升陽上行,能去風治頭痛。
肉蓯蓉,味酸鹹,性溫,入腎經。補腎生精,用酒洗,相火旺不用。
白話文:
**密蒙花:**味道甘甜,進入肝經。能去除眼睛中的紅絲和眼屎,使眼睛明亮。
**烏藥:**進入肝經。能理順氣機、推動氣的運行,並能祛風。
**胡黃連:**味道苦寒,進入肝經。能退除骨蒸潮熱,補益肝膽使眼睛明亮,能治療小兒疳積導致的不思飲食、霍亂熱痢疾,小兒用藥多會用到它。
**蔓荊子:**味道苦寒,進入三焦經。能治療頭痛、眼睛痛,使眼睛明亮,疏通鬱悶、降火。
**枸杞子:**味道甘甜,進入腎經。能補腎使眼睛明亮,去除眼睛中的紅膜遮蔽,用酒洗後使用。
**何首烏:**味道苦澀,進入心經。能祛除風寒,治療陽明經的頭痛。
**蟬蛻:**進入肝經。能祛風解毒,去除眼睛翳障,止住淚流,散寒邪。
**白朮:**味道苦溫,進入脾、胃經。能健壯脾胃,產生津液,去除眼瞼濕熱,氣喘的人不要使用,也能夠幫助氣的運行。
**香附米:**味道苦辛。能理順氣機、幫助胃氣,止住淚流、去除濕氣,使用時需要炒過去除毛刺後搗碎。
**夏枯草:**秉持純陽之氣,遇到陰氣就會枯萎,能止住淚流、祛風,是利用陽氣來補益陰氣的原理。
**千里光:**進入心經。能祛風解毒熱,使眼睛明亮,也能夠理氣,就是夜明砂,用水淘洗去除糞便留下砂。有一種草藥也叫千里光,採摘它的嫩葉,洗淨搗汁,熬成膏,單獨用來點眼睛,能夠消除翳障、使眼睛明亮,恐怕說的就是這種,前面的註解恐怕有誤。
**遠志:**味道苦,氣溫和,進入心經。能安定心神、增進意志,疏通竅穴,安定魂魄。
**犀角:**進入心經。能涼血、解除心熱,清利頭目。將其切碎或用水磨後服用。
**羚羊角:**進入肝經。能清除肺肝火熱,清心明目,肝虛的人不要使用。
**石膏:**進入胃經。能瀉胃火、平伏熱邪,有鎮靜的作用,胃虛的人不要使用。
**乾葛:**味道甘平,進入胃經。能解肌發表、退熱,並能升提胃氣。
**藁本:**味道辛辣,進入膀胱經。能去除顛頂頭痛,引導藥物向上走。
**使君子:**味道甘甜,進入胃經。能殺滅疳蟲,利小便。
**薄荷:**味道辛寒,進入肝經。能祛除賊風,發散表邪,疏通關節,止痛。
**菊花:**味道苦甘,性質微寒,進入肝經。能使眼睛明亮,清除頭風,去除眼睛翳障,發散表邪。
**茺蔚子:**味道甘辛,進入眼經。能去除血熱,使眼睛明亮,祛除風邪。
**甘草:**味道甘甜,生用性質寒涼,熟用性質溫和,進入脾經。生用能瀉火解毒,炙過能幫助胃氣平和。
**桑螵蛸:**能補腎、祛風,疏通五淋,利小便,使眼睛明亮、散去翳障。
**槐花:**味道苦寒,進入心經。能去除心火赤紅,瀉血、瀉大腸熱。
**鬱金:**味道苦寒,進入心經。能治療血鬱積在眼睛的情況,能夠涼血、破除心下氣滯、疏通鬱悶。
**黑參:**味道苦鹹,進入腎經。能補腎氣、使眼睛明亮,與黃芩同用能瀉肝火、去除肝熱。
**知母:**味道苦寒,進入腎經。能補腎水,瀉腎火、三焦火。
**桔梗:**味道苦溫,進入肺經。能治療肺熱,是諸藥的舟楫,是引藥進入肺部的引經藥。
**芒硝:**能治療積聚的熱病,使大便通暢。
**漢防己:**味道辛苦寒,通行諸經,能祛風寒,有走竄疏通的功效。
**蒲黃:**味道甘平,進入心經。能消散瘀血、破血、消腫,炒過使用。
**連翹:**能瀉心火,解除脾胃濕熱,去除心經客熱。
**五味子:**味道酸,性質溫和,進入腎經、肺經,能補腎滋肺、益肝。
**獨活:**味道苦溫,能走竄各經。能去除外受的賊風,不論新病舊病都有效。
**楮實子:**味道苦寒,進入肺經。能使陽氣上升,能祛風治療頭痛。
**肉蓯蓉:**味道酸鹹,性質溫和,進入腎經。能補腎生精,用酒洗後使用,相火旺盛的人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