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海精微》~ 卷下 (13)
卷下 (13)
1. 治小兒疳傷
煮肝散,治目生黑花,漸成內障,及開睛偏視,風毒攻眼,腫痛澀癢,短視倒睫雀目。
羌活(去蘆),獨活(去蘆),青葙子,菊花(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匕。羊肝子一葉剉細,淡竹葉數片同裹,如棕子大,別用黑豆四十九粒,米泔一碗,銀石器內同煮,豆爛泔干為度,取肝細嚼,溫酒下;又將豆食,空心日午夜臥服。
芎藭散,治目暈昏澀,視物不明。
白芷(一錢),芎藭,地骨皮,荊芥穗,何首烏(去黑皮),菊花,旋覆花,草決明,石決明(制不碎),甘草(各一兩),青葙子,蟬蛻(去足),木賊草(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匕,米泔水調下。
滌風散洗眼方,治風毒攻眼,赤腫癢痛。
黃連,蔓荊子(各五錢),五味子(二錢)
上剉細末,分三次,新水煎,濾清汁,以手撥洗效。
通頂散,治風毒攻眼並夾腦風。
細辛(去葉),香白芷,藿香葉(去土),川芎,躑躅花(三錢)
上為細末,每用先含新汲水一口,然後挑少許搐在鼻內,以手擦兩太陽穴。
銅青方,洗眼,治風弦毒眼。
銅青(黑豆大一塊),防風(一兩),杏仁(去皮尖,二個)
上各細切,於盞中新汲水,浸湯瓶中頓,令乘熱洗之;如痛者加當歸數片。
蟬殼散,治眼目風腫,及生翳目等疾。
蟬蛻,地骨皮,黃連,牡丹皮,蒼朮(米泔浸焙),白朮,菊花(各一兩),龍膽草(五錢),甜瓜子(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荊芥煎湯送下,食後臨臥各一服。
涼膈丸,治眼狀青色大小。
黃連(洗不見火),黃芩,荊芥,龍膽草(各五錢),蘆薈,防風(各一兩),黃柏(去皮),地膚子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二十丸,食後薄荷湯送下。
麥門冬散,治血灌瞳仁,昏澀疼痛,及轆轤門,外障。
麥門冬,大黃,黃芩,桔梗,玄參,細辛,芒硝(各五錢)
上每服,水一鍾煎至七分,去渣下芒硝少許,食後溫服。
連翹飲子,治目中惡翳與大眥隱澀小眥緊,久視昏花,近風有淚。
連翹,當歸,菊花,蔓荊子,甘草,柴胡,升麻,黃芩,黃耆,防風,羌活,生地黃
上等分,食後服。
調經散,治室女月水停久,倒行逆上衝眼。先以光明散點;血膜不退,用珍珠散點。先以調氣,則血通矣。
烏藥,附米,陳皮,川芎,當歸,茯苓,防風,荊芥,升麻,乾葛,血竭,紫薇花,紅花,血不通加蘇木,氣不順加木香、沉香
上二香不過火,煎出藥後,將此二味香磨與藥同服;若經脈月流不斷,或因氣脹沖眼,眼珠腫痛翳膜不退,服天麻散。
天麻退翳散,治垂簾翳障,昏暗不明。
當歸(好酒浸焙乾,一兩),熟地黃(酒浸焙乾,一兩),川芎(一兩五錢),赤芍藥(熱水泡,二兩五錢),白殭蠶(熱水泡過,洗去絲,薑汁炒,一兩),蟬蛻(水泡,洗去頭足,五十個),羌活,防風,荊芥,木賊(去根節,各一兩),石決明(燒過存性,一兩),白蒺藜(一兩五錢),白芷(一兩五錢),甘草(七錢),麥門冬(二兩),黃芩尾,羊角天麻(炒存性),厚枳殼(炒),蔓荊子(打少碎,各一兩),菊花(一兩),密蒙花(七錢)
白話文:
煮肝散,治療眼睛長出黑斑,逐漸形成內障,以及斜視、眼受風毒侵襲導致的腫痛、乾澀、發癢、近視、倒睫毛、夜盲症等眼疾。
藥材:羌活(去除蘆頭)、獨活(去除蘆頭)、青葙子、菊花,各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取一小片羊肝切碎,與數片淡竹葉一同包裹,像粽子般大小。另外用四十九粒黑豆和一碗米泔水,放入銀質器皿中一同煮,煮至豆爛泔水乾為止。取出肝臟細嚼慢嚥,用溫酒送服。再將煮熟的黑豆吃下,在空腹的午時、夜晚睡前服用。
芎藭散,治療眼睛昏眩、乾澀、視物模糊。
藥材:白芷(一錢)、芎藭、地骨皮、荊芥穗、何首烏(去除黑皮)、菊花、旋覆花、草決明、石決明(打碎)、甘草,各一兩;青葙子、蟬蛻(去除足)、木賊草,各五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泔水調服。
滌風散洗眼方,治療風毒侵襲眼睛導致的紅腫、發癢、疼痛。
藥材:黃連、蔓荊子,各五錢;五味子,二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研磨成末,分三次,用新汲取的清水煎煮,過濾藥汁,用手輕輕撥洗眼睛,即可見效。
通頂散,治療風毒侵襲眼睛,並伴有頭痛。
藥材:細辛(去除葉子)、香白芷、藿香葉(去除泥土)、川芎、躑躅花,各三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使用時,先含一口新汲取的清水,然後挑取少量藥粉塞入鼻孔內,再用手搓揉兩邊太陽穴。
銅青方,用於洗眼,治療風弦毒眼。
藥材:銅青(如黑豆大小一塊)、防風(一兩)、杏仁(去除皮尖,二個)。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細,放入碗中,加入新汲取的清水浸泡,置於裝有熱水的湯瓶中溫熱,用來洗眼睛。若感到疼痛,可加入數片當歸。
蟬殼散,治療眼睛風腫,以及眼翳等眼疾。
藥材:蟬蛻、地骨皮、黃連、牡丹皮、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烘乾)、白朮、菊花,各一兩;龍膽草,五錢;甜瓜子,三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荊芥煎湯送服,飯後睡前各服用一次。
涼膈丸,治療眼睛出現青色大小不一的狀況。
藥材:黃連(洗淨,避免火烤)、黃芩、荊芥、龍膽草,各五錢;蘆薈、防風,各一兩;黃柏(去除外皮)、地膚子。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用薄荷湯送服。
麥門冬散,治療血流灌注瞳仁,導致眼睛昏澀疼痛,以及眼球轉動困難,眼外有障礙。
藥材:麥門冬、大黃、黃芩、桔梗、玄參、細辛、芒硝,各五錢。
製法:每次服用時,用水一鍾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後加入少量芒硝,飯後溫服。
連翹飲子,治療眼睛出現惡翳,大眼角乾澀,小眼角緊縮,久視昏花,遇風流淚。
藥材:連翹、當歸、菊花、蔓荊子、甘草、柴胡、升麻、黃芩、黃耆、防風、羌活、生地黃。
製法:將以上藥材等分,飯後服用。
調經散,治療未婚女子月經停滯過久,經血逆行向上衝擊眼睛。先用光明散點眼;若血膜不退,則用珍珠散點眼。先調理氣血,則經血通暢。
藥材:烏藥、附米、陳皮、川芎、當歸、茯苓、防風、荊芥、升麻、葛根、血竭、紫薇花、紅花。若血不通暢,加入蘇木;若氣不順,加入木香、沉香。
製法:後兩味香藥不要經過火烤,在煎煮完其他藥材後,將這兩味香藥研磨成粉,與藥一同服用。若經脈月經不止,或因氣脹衝擊眼睛,導致眼珠腫痛、眼翳不退,服用天麻散。
天麻退翳散,治療眼簾下垂,視物昏暗不明。
藥材:當歸(用好酒浸泡後烘乾,一兩)、熟地黃(用酒浸泡後烘乾,一兩)、川芎(一兩五錢)、赤芍藥(用熱水浸泡,二兩五錢)、白殭蠶(用熱水泡過,洗去絲,用薑汁炒,一兩)、蟬蛻(用水浸泡,洗去頭足,五十個)、羌活、防風、荊芥、木賊(去除根節,各一兩)、石決明(燒過存性,一兩)、白蒺藜(一兩五錢)、白芷(一兩五錢)、甘草(七錢)、麥門冬(二兩)、黃芩尾、羊角天麻(炒過存性)、厚枳殼(炒)、蔓荊子(稍打碎,各一兩)、菊花(一兩)、密蒙花(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