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銀海精微》~ 卷上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5)

1. 瞼生偷針

問曰:人之患目瞼生小癤,俗名偷針者何也?答曰:陽明胃經之熱毒也,或因食壅熱之物,或飲食太過,使胃經上充於眼目,故瞼眥之間時發瘡毒,俗名偷針。此症番轉瞼皮,劆洗瘀血,點用清涼散,先宜服退赤散,後用通精散、瀉脾飲。

退赤散

黃芩,黃連,白芷,當歸,赤芍藥,梔子,桑白皮,木通,桔梗,連翹

每服水煎,食後服。

通精散

防風,川芎,當歸,赤芍藥,大黃,芒硝,蒺藜,石膏,黃芩,甘草,桔梗,牙硝,黃連,羌活,滑石,荊芥

上用姜三片,食後服。

瀉脾飲

茺蔚子,防風,黃芩,玄參,梔子,石膏,大黃(炙),知母,黃柏

白話文:

有人問:人眼皮上長小癤子,俗稱偷針眼,是什麼原因呢?回答說:這是因為陽明胃經有熱毒。有可能是因為吃了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或是飲食過量,導致胃經的熱氣往上衝到眼睛,所以在眼皮邊緣容易長瘡毒,俗稱偷針眼。治療這個病,可以翻開眼皮,把瘀血擠出來,然後點清涼的藥粉,先吃退赤散,之後再吃通精散、瀉脾飲。

退赤散的成分有:黃芩、黃連、白芷、當歸、赤芍藥、梔子、桑白皮、木通、桔梗、連翹。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通精散的成分有:防風、川芎、當歸、赤芍藥、大黃、芒硝、蒺藜、石膏、黃芩、甘草、桔梗、牙硝、黃連、羌活、滑石、荊芥。加上三片薑,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瀉脾飲的成分有:茺蔚子、防風、黃芩、玄參、梔子、石膏、大黃(炙過)、知母、黃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