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脾脈見於三部歌

三部俱緩,脾家熱。口臭,胃翻常嘔逆。齒腫,齦宣注氣纏。寒熱時時,少心力。

緩脈屬土,三部俱緩,則為土太過矣。故曰:脾家熱。脾開竅於口,故口臭。《經脈篇》云:脾虛則吐,故胃翻常嘔逆也。脾與胃相連,胃之經脈,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故曰:齒腫齦宣。脾病有寒熱證。

如少陰司天,四之氣主客,濕土寒熱是也。心脾之母也,子病則耗母氣,母亦因之而病。故寒熱時時,少心力也。有所謂注氣者,如屍注,鬼注,勞注,及注夏,注船之類,皆謂之注。其病注於陰陽氣血之內,不可名狀,其人飲食懶進,面黃羸瘦,寒熱時時,四肢無力,以月以年,

纏綿不已,是皆注病之情狀也。土性緩,故其脈其病亦緩。

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緩者多熱。仲景曰:緩者陽氣長。又曰:緩則胃氣有餘。王海藏曰:緩大而長為熱。張景岳曰:緩者縱緩之狀,非後世遲緩之謂。故凡縱緩之脈多中熱,而氣化從乎脾胃也。

白話文:

如果三部脈象都呈現緩慢無力,代表脾胃有熱。會出現口臭、胃氣上逆,常常想吐。牙齦腫脹,牙齦潰爛時會有氣體纏繞的感覺。時常感到忽冷忽熱,並且精神不濟、沒有力氣。

緩脈象屬於土,三部脈象都緩慢,就表示土氣太過旺盛。所以說脾胃有熱。脾的生理功能開竅於口,因此會有口臭。《經脈篇》說:脾虛弱就會嘔吐,所以會胃氣上逆,常常想吐。脾與胃相連,胃的經脈上行到牙齒,再出來到嘴唇,接著向下交會到承漿穴。所以說牙齦腫脹潰爛。脾的疾病會有寒熱的症狀。

例如少陰司天時,四之氣主客,就是濕土寒熱的表現。心是脾的母親,孩子生病會消耗母親的氣,母親也會因此生病。所以會時常感到忽冷忽熱,精神不濟、沒有力氣。所謂的「注氣」,就像屍注、鬼注、勞注,以及注夏、注船之類的疾病,都稱為「注」。這種病會侵入到陰陽氣血的內部,難以用言語形容,病人會食慾不振、面色發黃、身體瘦弱、時常感到忽冷忽熱、四肢無力,時間久了,病情會持續糾纏不清,這都是注病的狀況。土的性質是緩慢的,所以脈象和疾病的發展也比較緩慢。

根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緩脈大多是熱症。張仲景說:緩脈表示陽氣旺盛。又說:緩脈表示胃氣充足。王海藏說:緩脈呈現寬大且長是熱症。張景岳說:緩脈是鬆弛緩慢的狀態,不是後世所說的遲脈。所以一般來說,鬆弛緩慢的脈象多半是體內有熱,而且氣的運行變化是跟著脾胃的。

2. 脾脈歌

脾脈實並浮。消中脾胃虧。口乾饒飲水。多食亦肌虛。

阿阿緩弱春揚柳。乃脾之本脈也。經云。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今脾脈實而且浮。是為土中有火。火炎則土燥。故為消中之病矣。諸脈以實為實。以虛為虛。惟脾脈則以實為虛。何也。以脾胃本和緩故也。經脈別論云。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

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

揆度以為常也。若土中有火。則飲食易於焦熬。不能化行津液。上輸於肺。散精於脾。以榮養肌肉。故口乾饒飲水。多食亦肌虛也。

按帝曰。診得胃脈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脈實則脹。虛則瀉。

按儒門事親云。八卦之中。離能烜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氣之中。惟火能消物。故火之為用。燔木則消而為炭。焚土則消而為伏龍肝。鍊金則消而為汁。煅石則消而為灰。煮水則消而為湯。煎海則消而為鹽。干汞則消而為粉。熬錫則消而為丹。故澤中之潦。涸於炎暉。

鼎中之水。干。於壯火。蓋五臟心為君火正化。腎為君火對化。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得其平。則烹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臟腑。而津液竭焉。故入水之物。無物不長。入火之物。無物不消。夫一身之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

甚於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則消及於肺。中甚而不已。則消及於脾。下甚而不已。則消及於肝腎。外甚而不已。則消及於筋骨。四臟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問有消癉。消中。消渴。風消。膈消。肺消之說。消之證不同。歸之火則一焉。

故消癉者。眾消之總名。消中者。善飢之通稱。消渴者。善飲之同謂。惟風消。膈消。肺消。此三說不可不分。風消者。二陽之病。二陽者。陽明也。陽明者。胃與大腸也。心受之則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則胃不化。故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隱曲之事。火伏於內。久而不已。

為風所鼓。消渴腸胃。其狀口乾。雖飲水而不咽。此風熱格拒於賁門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經曰。二陽結謂之消。此消乃腸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名曰食㑊。此消。乃肌肉之消也。

單滑脾家熱。口臭氣多粗。

脾胃者。應唇而通口氣者也。今脾脈見滑。則脾家有熱。而口氣臭矣。脾有火則上蒸於肺。而清肅之氣不行。肺葉舉而口氣粗矣。

澀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膚。

夫脾主中州。而能攝血。故曰營出中焦。脾陰足則磨谷能消食。而連肉潤肌臀矣。澀為血少。今脾脈而見澀。則為脾虛血少。脾既虛。則飲食不甘美。故曰。即非多食也。縱強食之。亦不能作肌膚矣。熊氏謂脾脈見澀。是心火虛。故令脾土無生氣。其說亦太轉折。張氏謂其澀為肺脈。

見於土部。是子來母位。實邪為患。故能多食。不多食則肌肉消瘦矣。其說更悖。

微浮傷客熱。來去作微疏。

熊宗立云。脾部脈微而浮。是外之風邪熱毒。客舍於脾也。故乍熱乍止。如客之往來。非本經之正病。但安其脾胃。則自愈矣。

有緊脾家痛。仍兼筋急拘。欲吐即不吐。沖沖未得疏。

經脈別論云。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緊則為寒。脾胃而見緊脈。是為內傷生冷。木氣鬱於土中。不得發越。故腹痛而筋急。欲吐不吐。即嘔逆也。嘔逆則氣擾亂於胸中。而沖沖未得疏泄。若能得一吐。則木氣條達而復伸。筋自不拘。腹痛自止矣。

若弦肝氣盛。妨食被機謀。

此為木來剋土。必致妨礙飲食。而為賊邪所謀害矣。

大實心中痛。如邪勿帶符。

脾脈大實。則為脾有實邪。而為心中痛者。何也。按經脈篇云。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又云。脾病為心下急痛。故曰。大實心中痛也。藏病則傳於府。足陽明胃經是也。足陽明病。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故曰。如邪勿帶符也。

溢關涎出口。風中見羈孤。

脾屬土。其性鎮靜。其畏風木。開肌腠也。其液為涎。脾氣不足。則所勝侮之。脾土被克而起。致中州無權。風木之邪肆虐。故風痰壅塞於上。而涎液溢出於口。此為太陰中風之證。太陰。脾土也。脾土主灌溉四傍。今既中風。則如人之羈旅孤危。而一無所依助也。

白話文:

如果脾臟的脈象顯得實際且浮動,這表示脾胃功能已經減退,導致消化系統的損耗。會感到口渴,喝水的需求增加,即便吃得很多,身體卻仍然呈現虛弱狀態。

脈象緩慢柔弱,如同春天的柳枝,這纔是脾臟正常的脈象。根據古籍記載,健康的脈象不易見到,而異常的脈象則容易察覺。現在脾臟的脈象既實際又浮動,代表體內有過剩的火氣。火氣旺盛使體內環境變得乾燥,進而引發消耗體力的疾病。通常脈象的實或虛代表了體質的強弱,然而對於脾臟而言,實際的脈象卻反而是虛弱的表現,這是因為脾臟與胃部本來就應該保持和諧的緣故。

食物進入胃中後,精華部分由肝臟分散,滋養筋骨。食物的能量進入胃部,混濁的部分則送至心臟,而精華則被血液吸收,血液中的能量再流入經脈,經脈中的能量最終匯聚到肺臟。肺臟負責調節全身血液,將精華運送到皮膚表面。皮膚與血液共同作用,將能量傳遞到內臟。內臟獲得足夠的能量,就能維持清晰的思維,並將能量儲存在心、肝、脾、肺、腎等五臟之中。氣血平衡,才能確保口氣正常,進而判斷生死。飲水進入胃部後,精華部分向上輸送到脾臟,脾臟再將精華分散,最後交由肺臟進行調節。水分在體內均勻分佈,循環於五臟之間,與四季和五臟的陰陽相互協調,達到身體機能的平衡。

若體內火氣過剩,則食物容易燒焦,無法充分轉化為體內所需的水分。這些水分無法順利輸送到肺臟,脾臟無法將精華分配到全身,進而滋養肌肉,所以即使口渴喝水,多吃食物,身體仍然呈現虛弱狀態。

根據古籍記載,當診斷出胃部脈象異常時,胃部可能出現膨脹或瀉肚的症狀。

八卦中,離卦象徵火,能燃燒一切;五行中,火能焚燒萬物;六氣中,火能消耗所有物質。因此,火的作用是將木材燃燒成炭,將土壤燒成陶土,將金屬熔化成液態,將石頭煅燒成灰,將水加熱成熱水,將海水蒸發成鹽,將水銀蒸發成粉,將錫熔化成丹。因此,水坑中的積水在炎熱的日照下蒸發,鍋中的水在烈火下煮沸。五臟中心臟是主宰之火,腎臟是對應之火,三焦是輔助之火,膽囊是對應之火。當火氣平衡時,可以烹煮食物,將糟粕排出;當火氣失衡時,則會燒灼內臟,導致體液枯竭。因此,任何物質接觸水都能成長,而接觸火則會消耗殆盡。身體中的心火非常旺盛,若在上半身過度旺盛,則會造成隔膜消耗;若在中間過度旺盛,則會造成腸胃消耗;若在下半身過度旺盛,則會造成油脂消耗;若在外表過度旺盛,則會造成肌肉消耗。若上半身心火持續旺盛,則會消耗到肺臟;若中間心火持續旺盛,則會消耗到脾臟;若下半身心火持續旺盛,則會消耗到肝臟和腎臟;若外表心火持續旺盛,則會消耗到筋骨。當四臟都被消耗完畢,心臟就會自焚而死亡。因此,《黃帝內經》中有消癉、消中、消渴、風消、隔消、肺消等說法,儘管消耗的症狀各不相同,但都與火氣有關。

消癉是所有消耗疾病的總稱,消中是形容食慾旺盛的通用詞語,消渴是描述口渴的普遍說法。唯有風消、隔消、肺消這三種說法需要加以區分。風消是太陽經的疾病,太陽經是指陽明經,即胃和大腸。心臟受到影響,血液就不會流動,因此女性不會有月經;脾臟受到影響,胃部就不能消化,因此男性精液減少,無法完成生育之事。火氣潛藏於體內,久久不散,受到風吹後,就會消耗腸胃,造成口渴,即使喝水也不會吞下,這是因為風熱阻塞了賁門。口部是疾病的根源,因此才會出現這種症狀。此外,經典中提到,太陽經結滯稱之為消耗,這裡所指的消耗是腸胃消耗。那些食慾旺盛卻體型消瘦的人,被稱為食怠,這種消耗是肌肉消耗。

單純滑利的脈象表明脾臟有熱,口氣難聞且呼吸粗重。

脾臟和胃部與嘴脣相連,掌管口氣。現在脾臟的脈象顯示滑利,代表脾臟有熱,口氣會變得難聞。脾臟有火氣時,會向上蒸騰到肺部,導致肺部的清潔功能受阻,肺葉上抬,口氣變得粗重。

脈象澀滯不代表食慾旺盛,食物無法滋養肌膚。

脾臟主管中焦,能夠控制血液。因此,營養物質是由中焦產生。當脾臟陰氣充足時,能夠消化食物,連接肌肉,滋潤臀部。澀滯的脈象代表血液不足。現在脾臟的脈象顯示澀滯,代表脾臟虛弱,血液不足。脾臟虛弱時,食物的味道不再美味,所以才說「即非多食」。即使勉強吃東西,也無法滋養肌膚。熊氏認為,脾臟的脈象顯示澀滯,是因為心臟火氣虛弱,導致脾臟失去生氣。這種說法有些迂迴。張氏認為,澀滯的脈象是肺部的脈象,在土部出現,代表子孫的邪氣侵犯母親的位置,因此會導致食慾旺盛,如果不吃東西,肌肉就會消瘦。這種說法更加矛盾。

輕微浮動的脈象表示受到外來熱毒的影響,脈象變得稀疏。

熊宗立表示,脾臟部位的脈象輕微浮動,代表外來的風邪和熱毒侵襲脾臟。因此,體溫時高時低,就像客人來去匆匆,不是脾臟本身的疾病。只要安撫脾臟和胃部,就會自然康復。

緊繃的脈象代表脾臟疼痛,同時伴有肌肉緊繃。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胸部感到壓抑。

經典中提到,食物進入胃部後,精華部分由肝臟分散,滋養筋骨。緊繃的脈象代表寒冷。脾臟和胃部出現緊繃的脈象,代表體內受到寒涼食物的傷害,木氣鬱結在土中,無法釋放,導致腹部疼痛和肌肉緊繃。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這是因為胃部氣息紊亂,胸部感到壓抑,無法得到舒緩。如果能夠嘔吐一次,木氣就能得以釋放,肌肉就會放鬆,腹部疼痛也會消失。

弦狀的脈象代表肝氣旺盛,妨礙食慾,受到陰謀算計。

這代表木氣剋制土氣,一定會影響食慾,成為邪氣的目標。

極度充實的脈象導致心臟疼痛,就像邪靈附身,沒有符咒保護。

脾臟的脈象極度充實,代表脾臟有邪氣,導致心臟疼痛。根據經典記載,脾臟的足太陰脈起始於腳趾末端,進入腹部,屬於脾臟,連接胃部,穿過膈膜,夾住咽喉,連接舌根,散佈在舌下。分支再次從胃部分離,穿過膈膜,注入心臟。又說,脾臟疾病會導致心下急痛。因此,才會說「極度充實的脈象導致心臟疼痛」。臟器疾病會傳染到腑臟,這是足陽明胃經。足陽明疾病會讓人登高歌唱,脫衣奔跑,因此才會說「像邪靈附身,沒有符咒保護」。

唾液從嘴角流出,中風後變得孤單無依。

脾臟屬土,性質沉穩,害怕風木打開腠理。它的分泌物是唾液。脾氣不足時,就會受到欺負。脾臟被剋制後,中焦失去控制,風木邪氣肆虐,導致風痰堵塞上部,唾液從嘴角溢出。這是太陰中風的症狀。太陰指的是脾臟。脾臟負責灌溉四周。現在中風後,就像流浪者一樣孤單無助,毫無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