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脾脈見於三部歌

三部俱緩脾家熱。口臭胃翻常嘔逆。齒腫齦宣注氣纏。寒熱時時少心力。緩脈屬土。三部俱緩。則為土太過矣。故曰。脾家熱。脾開竅於口。故口臭。經脈篇云。脾虛則吐。故胃翻常嘔逆也。脾與胃相連。胃之經脈。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故曰齒腫齦宣。脾病有寒熱證。

白話文:

三部脈象都緩和是脾胃有熱。口臭、胃翻騰、經常嘔吐。齒腫、牙齦出血、流膿、氣堵。寒熱不定,精神不振。脈緩屬土。三部脈象都緩,則是土太盛了。所以說脾胃有熱。脾的竅開在嘴巴,所以口臭。《經脈篇》說,脾虛就會吐,所以胃翻騰、經常嘔吐也是脾虛的症狀。脾和胃是相連的,胃的經脈從齒中往上,還從嘴角出來,環繞嘴脣,往下交接承漿穴。所以說齒腫、牙齦出血。脾虛有寒熱的症狀。

如少陰司天。四之氣主客。濕土寒熱是也。心脾之母也。子病則耗母氣。母亦因之而病。故寒熱時時少心力也。有所謂注氣者。如屍注。鬼注。勞注。及注夏。注船之類。皆謂之注。其病注於陰陽氣血之內。不可名狀。其人飲食懶進。面黃羸瘦寒熱時時。四肢無力。以月以年。

白話文:

以少陰之氣來主令天時。四時氣候的主次變化為濕土寒熱。這是心臟與脾胃的根本。兒子生病則會耗損母親元氣,母親也會因此而生病。所以寒熱時常發作,心力虛弱。所謂的注氣,類似屍僵、鬼魅所附之病、勞累過度所致之病,以及中暑、中蠱等病。這些疾病,都統稱之為注。其病症會影響陰陽氣血的內部,無法以言語來形容。患者飲食減少,臉色暗黃、身體消瘦、時常感到寒熱,四肢無力,可以持續數月或數年。

纏綿不已。是皆注病之情狀也。土性緩。故其脈其病亦緩。

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緩者多熱。仲景曰。緩者陽氣長。又曰。緩則胃氣有餘。王海藏曰。緩大而長為熱。張景岳曰。緩者縱緩之狀。非後世遲緩之謂。故凡縱緩之脈多中熱。而氣化從乎脾胃也。

白話文:

根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的說法,脈搏較緩的人,往往容易出現熱證。仲景也說,脈搏較緩的人,陽氣較旺盛。他又說,脈搏較緩的人,胃氣較充足。王海藏也說,脈搏較緩而長的人,往往容易出現熱證。張景嶽指出,脈搏較緩是指脈搏節奏較緩,而不是後世所說的遲緩。因此,凡是脈搏較緩的人,多半會出現熱證,這是因為氣血的運化取決於脾胃。

2. 脾脈歌

脾脈實並浮。消中脾胃虧。口乾饒飲水。多食亦肌虛。

阿阿緩弱春揚柳。乃脾之本脈也。經云。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今脾脈實而且浮。是為土中有火。火炎則土燥。故為消中之病矣。諸脈以實為實。以虛為虛。惟脾脈則以實為虛。何也。以脾胃本和緩故也。經脈別論云。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

白話文:

啊!緩慢柔和,春季楊柳。乃脾的本氣。經書說得對,好的脈象是看不到的,壞的脈象纔看得見。現在脾脈實而且浮,是說土中有火,火炎則土燥。所以形成消中病。其他脈象以實為實,以虛為虛,唯獨脾脈以實為虛。為什麼呢?因為脾胃本性柔軟和緩的緣故。經脈別論說:食物進入胃,精華分散到肝,陰氣散佈到筋,食物之氣進入胃,濁氣歸於心。

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

白話文:

淫精於脈。脈氣流經。

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

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

行氣於府。府精神明。

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

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

上輸於脾。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合於四時。

五臟陰陽。

淫精於脈絡。脈絡氣流流經全身。經脈之氣歸於肺。肺主宰全身各脈絡。將精氣輸送於皮毛。皮毛之脈絡與精氣結合。運行氣於五臟。五臟精神清明。停留在四臟。氣匯聚於權衡。權衡以平衡氣口。形成尺寸以決定生與死。飲水進入胃中。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臟。脾臟之氣散佈精華。上歸於肺。通調水液。下輸膀胱。水精四散佈。五經並行。與四季相合。五臟陰陽平衡。

揆度以為常也。若土中有火。則飲食易於焦熬。不能化行津液。上輸於肺。散精於脾。以榮養肌肉。故口乾饒飲水。多食亦肌虛也。

白話文:

經過我觀察,認為這是正常的。如果脾胃中陽氣虛弱,就好像土壤中沒有火。這樣,吃下去的食物就不容易消化吸收,不能化生津液。津液不能輸送到肺部,精微物質也不能散佈到脾臟,以榮養肌肉。所以就會口乾舌燥,想喝水。即使吃了很多東西,肌肉還會瘦弱。

按帝曰。診得胃脈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脈實則脹。虛則瀉。

按儒門事親云。八卦之中。離能烜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氣之中。惟火能消物。故火之為用。燔木則消而為炭。焚土則消而為伏龍肝。鍊金則消而為汁。煅石則消而為灰。煮水則消而為湯。煎海則消而為鹽。干汞則消而為粉。熬錫則消而為丹。故澤中之潦。涸於炎暉。

白話文:

根據儒家《事親》所載,在八卦之中,離卦的功能是照亮萬物;在五行之中,只有火能夠焚燒萬物;在六氣之中,只有火能夠消融、毀滅萬物。因此,火的作用是:燃燒木頭就會變成炭;燃燒土就會變成伏龍肝;煉製金屬就會變成汁;燒石頭就會變成灰;煮水就會變成湯;煎熬海水就會變成鹽;蒸乾水銀就會變成粉末;熬煉錫就會變成丹丸。因此,沼澤中的積水,在炎熱的日光下就會乾涸。

鼎中之水。干。於壯火。蓋五臟心為君火正化。腎為君火對化。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得其平。則烹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臟腑。而津液竭焉。故入水之物。無物不長。入火之物。無物不消。夫一身之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

白話文:

鼎中之水,乾於壯火。蓋五臟中,心為君火正化,腎為君火對化,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當取得平衡時,可以烹調和消化食物,糟粕會被排除。若無法取得平衡,則會灼傷臟腑,津液也會枯竭。因此,水能滋潤萬物,火能消融萬物。人體的心火,過度旺盛時,會造成隔膜消瘦,過於旺盛時,會造成腸胃消瘦。

甚於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則消及於肺。中甚而不已。則消及於脾。下甚而不已。則消及於肝腎。外甚而不已。則消及於筋骨。四臟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問有消癉。消中。消渴。風消。膈消。肺消之說。消之證不同。歸之火則一焉。

白話文:

衰弱到極點.就會化為膏液而消散.衰弱到極點.就會使肌肉消散。衰弱的情形仍然沒有好轉,就會波及肺臟。衰弱的情形仍然沒有好轉,就會波及脾臟。衰弱的情形仍然沒有好轉,就會波及肝腎。衰弱的情形仍然沒有好轉,就會波及筋骨。四臟完全消瘦的話,那麼心臟就會開始自燃而死亡。《素問》經書上有提消癉、消中、消渴、風消、膈消、肺消等。它們雖然證狀不同,但都是因為虛火。

故消癉者。眾消之總名。消中者。善飢之通稱。消渴者。善飲之同謂。惟風消。膈消。肺消。此三說不可不分。風消者。二陽之病。二陽者。陽明也。陽明者。胃與大腸也。心受之則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則胃不化。故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隱曲之事。火伏於內。久而不已。

白話文:

消癉:消瘦病的總稱。消中:善飢的通稱。消渴:善飲的同義詞。惟風消、膈消、肺消,這三種消癉病不可不分。風消:屬於二陽的病。二陽:指陽明。陽明:指胃和大腸。心受到風消的影響,則血不流動,所以女子不來月經。脾受到風消的影響,則胃不消化,所以男子精子少。這些都無法完成隱曲之事。火在體內潛伏,長久不愈。

為風所鼓。消渴腸胃。其狀口乾。雖飲水而不咽。此風熱格拒於賁門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經曰。二陽結謂之消。此消乃腸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名曰食㑊。此消。乃肌肉之消也。

白話文:

由於風的侵襲,而消損了腸胃。症狀是口乾,即使喝水也無法解渴。這是因為風熱阻隔了賁門。口是疾病的發源,所以疾病才會這樣。又經文中有說到:「表裡陽氣鬱結叫做消渴。」這種消渴是腸胃的消渴。那些大量進食卻反而變瘦的人,叫做「食消」。這種消渴是陰陽之氣的消渴。

單滑脾家熱。口臭氣多粗。

脾胃者。應唇而通口氣者也。今脾脈見滑。則脾家有熱。而口氣臭矣。脾有火則上蒸於肺。而清肅之氣不行。肺葉舉而口氣粗矣。

白話文:

脾胃,是和嘴脣相應,並且宣通口中的氣的臟器。現在脾脈出現滑脈,說明脾臟有熱,口氣就變臭了。脾臟有火就會上升蒸騰到肺,使得清肅之氣不能運行。肺葉就會高舉,口中的氣息就會變得粗重了。

澀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膚。

夫脾主中州。而能攝血。故曰營出中焦。脾陰足則磨谷能消食。而連肉潤肌臀矣。澀為血少。今脾脈而見澀。則為脾虛血少。脾既虛。則飲食不甘美。故曰。即非多食也。縱強食之。亦不能作肌膚矣。熊氏謂脾脈見澀。是心火虛。故令脾土無生氣。其說亦太轉折。張氏謂其澀為肺脈。

白話文:

脾臟主掌人體的中部,並且能攝藏血液。所以說血液的營行是由脾臟的部位發生的。脾臟陰氣充足,就能夠磨碎穀物並消化食物,使食物中的精微物質輸送至肌肉和皮膚,使之滋潤而鮮活。脾臟的功能澀滯,是因為血氣不足。現在脾臟脈搏出現澀滯的現象,那麼就一定是脾臟虛弱且血氣不足了。脾臟虛弱,就會導致飲食不覺得甘美。所以說,即使沒有吃很多東西,勉強吃進去也無法讓皮膚和肌肉變得豐潤。熊某認為,脾脈出現澀滯是因為心火虛弱,所以使脾土失去生氣。他的說法也過於牽強附會。張某認為,脾脈的澀滯是因為肺脈的影響。

見於土部。是子來母位。實邪為患。故能多食。不多食則肌肉消瘦矣。其說更悖。

微浮傷客熱。來去作微疏。

熊宗立云。脾部脈微而浮。是外之風邪熱毒。客舍於脾也。故乍熱乍止。如客之往來。非本經之正病。但安其脾胃。則自愈矣。

白話文:

熊宗立說:脾部的脈象微弱而浮,這是因為外來的風邪與熱毒,侵犯了脾臟。所以反覆出現發熱又停止的現象,就像客人來來往往一樣,並不是脾臟本身的正病。只要安頓好脾胃,就能夠自然痊癒了。

有緊脾家痛。仍兼筋急拘。欲吐即不吐。沖沖未得疏。

經脈別論云。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緊則為寒。脾胃而見緊脈。是為內傷生冷。木氣鬱於土中。不得發越。故腹痛而筋急。欲吐不吐。即嘔逆也。嘔逆則氣擾亂於胸中。而沖沖未得疏泄。若能得一吐。則木氣條達而復伸。筋自不拘。腹痛自止矣。

白話文:

《經脈別論》說:食物進入胃中,精華散佈於肝,餘氣散佈於筋。筋受寒則收緊,脾胃就會出現緊脈。這是由於內傷生冷造成的。木氣鬱結於土中,不能發散。因此腹痛,筋急。想吐吐不出來,就是嘔逆。嘔逆則氣在胸中擾亂,沖逆而不能疏散。如果能吐出來,則木氣條達,筋就會舒展,腹痛自然停止。

若弦肝氣盛。妨食被機謀。

此為木來剋土。必致妨礙飲食。而為賊邪所謀害矣。

大實心中痛。如邪勿帶符。

脾脈大實。則為脾有實邪。而為心中痛者。何也。按經脈篇云。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又云。脾病為心下急痛。故曰。大實心中痛也。藏病則傳於府。足陽明胃經是也。足陽明病。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故曰。如邪勿帶符也。

白話文:

脾脈如果很充實,表示脾臟中有實邪,同時也會導致心痛。為什麼呢?根據經脈篇的說法,脾屬於足太陰經,從大拇指尖端開始,進入腹部屬於脾,連結胃,上行橫膈膜,經過咽喉,連接到舌根,散佈於舌頭下方。它的分支,又從胃部出來,再上行到橫膈膜,流注到心臟。經文還說,脾出問題會導致心下急痛。所以說,脾脈大實會導致心中痛。

臟腑之間有互相傳變的關係,足陽明胃經就是這樣。足陽明胃經出問題,就會出現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的症狀。所以說,如果邪氣侵犯了足陽明胃經,就不要帶符了。

溢關涎出口。風中見羈孤。

脾屬土。其性鎮靜。其畏風木。開肌腠也。其液為涎。脾氣不足。則所勝侮之。脾土被克而起。致中州無權。風木之邪肆虐。故風痰壅塞於上。而涎液溢出於口。此為太陰中風之證。太陰。脾土也。脾土主灌溉四傍。今既中風。則如人之羈旅孤危。而一無所依助也。

白話文:

脾臟五行屬土。脾臟的特性是舒緩鎮靜。害怕的病邪是風邪和木邪。能使皮膚肌肉鬆弛而疏通。脾液分泌為涎液。脾氣虛弱,就會受到它所剋制和反抗的病邪所欺侮。脾土被剋制而興盛,以致中州失去權力。風邪和木邪肆意橫行。所以風痰壅塞在上,涎液溢出於口。這是太陰中風的證狀。太陰,就是脾土。脾土主要灌溉周圍。現在既然中風了,就像一個人在旅途中孤獨無助,沒有依靠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