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卷三 (1)
卷三 (1)
1. 歌曰
乏力無精,脛裡酸。形容憔悴,發毛乾。如逢冬季經霜月,不療其疴必自痊。
血盛則脈盛,血衰則脈衰。上文言脈道細細似線,來往極微則脈道衰矣。足脛屬腎,脛酸屬虛,皆由無精以實骨空,以至脛酸而乏力也。血不足則不能華色,而形容憔悴;精不足則不能淖澤肌膚,發毛乾枯。
然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春夏脈當浮大,秋冬脈當沉細。若秋冬而見此細脈,則為順四時,其病當不治自愈;若春夏見此沉細之脈,是於長養之時,而見凋殘之氣,則為反四時矣,安能保其無大咎也?
按脈經云:寸口脈細,發熱吸吐,宜服黃芩龍膽湯;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湯,灸中府。又云:關脈細,脾胃虛腹滿,宜服平胃茱萸蜀椒湯、白薇丸,針灸三管。
又按三部九候論云:尺脈細而急者,筋攣痹不能行。又云:尺脈細微,溏泄,下冷利。
白話文:
這段歌訣說,如果一個人感到疲勞無力、精神不振,而且小腿脛骨內側痠痛,看起來形容憔悴,頭髮乾枯,就像經歷過寒冬霜雪的植物一樣,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冬季,通常可以不用治療也會自己好轉。
因為血液充足,脈搏就會強盛;血液衰弱,脈搏也會衰弱。前面說過,如果脈搏細如絲線,來往非常微弱,就表示脈象衰弱了。小腿脛骨屬於腎,脛骨痠痛屬於虛弱的表現,這都是因為精氣不足以充實骨骼的空虛,導致脛骨痠痛而乏力。血液不足就不能使面色紅潤,所以會形容憔悴;精氣不足就不能滋潤皮膚,使頭髮乾燥枯槁。
然而春夏屬陽,秋冬屬陰。春夏時脈搏應該浮而有力,秋冬時脈搏應該沉而細微。如果在秋冬季節出現這種細微的脈象,那是順應四時的正常表現,疾病通常會不藥而癒;如果在春夏季節出現這種沉細的脈象,正值生長發育的時節,卻出現衰敗的徵象,這就是違背四時的表現了,怎麼能保證沒有大的災禍呢?
根據《脈經》的記載,如果寸脈細微,並且有發熱、呼吸急促的症狀,應該服用黃芩龍膽湯;如果嘔吐不止,應該服用橘皮桔梗湯,並灸中府穴。另外,《脈經》也說,如果關脈細微,表示脾胃虛弱、腹脹,應該服用平胃茱萸蜀椒湯、白薇丸,並針灸三管穴位。
又根據《三部九候論》的記載,如果尺脈細而急,表示筋脈攣縮、麻木,不能行走。又說,尺脈細微,表示腹瀉、大便溏稀,下腹部發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