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卷三 (1)
卷三 (1)
1. 歌曰
動脈根源氣主陰。
夫人身有陰陽二氣,非止於氣為陽、血為陰也。要知氣血者,有形之陰陽;陰陽者,無形之氣血。陰陽和,則氣血相守而不相離,常營行於經隧之中,循環無已。今脈而見動,則為陰陽不相維。陽動而陰靜,靜則易以止,故血傷不行,止久而忽下也。究其根源,乃因陰氣不能隨陽氣以行耳。
三關指下礙沉沉,血山一倒經年月。
池氏曰:動在指下,隱隱按之,沉沉如水中一石;輕舉之脈不動,重按之微有力而礙指,乃陰虛內損。女人經血來如山崩不止,治之宜八珍湯。智士名醫只可尋。
此非利語也。庸醫但見崩中之疾,以為血熱妄行,徒用涼血之劑,或用藥以劫之,殊失治崩之旨矣。不知崩中之疾,由陽氣不能帥血而行,陰血不能起亟而應之,以至衝脈停留,月事不能以時下,久之而溢出,故如山之崩漏而下耳。法當大補其氣,使陽生而陰長。陽氣壯,得以帥血而行,不至有停積之患,則崩漏自止矣。若非智士名醫,安能達其元奧也哉?
白話文:
歌訣說:
動脈的根源是氣,氣主導陰。
人身上有陰陽兩種氣。不只是把氣當作陽,血當作陰而已。要知道,氣血是看得見的陰陽,而陰陽是看不見的氣血。陰陽調和,氣血就能互相依附不分離,在經絡中不斷循環運行。現在脈象出現跳動,就表示陰陽不協調。陽氣動而陰氣靜,靜就容易停止,所以血脈受損就無法運行,停滯久了就會突然大量流失。追究它的根源,是因為陰氣無法跟隨陽氣一起運行。
脈象歌訣說:
三關脈處按下去感覺很沉重,如果血像山倒一樣傾瀉,就會持續很久。
池氏說:脈搏在手指下跳動,輕輕按感覺隱隱約約,沉重得像水中的石頭。輕輕抬起手指,脈搏不動;用力按下去,稍微感覺到有力量且阻礙手指。這是陰虛內耗的現象,女性會出現經血像山崩一樣止不住。治療應該用八珍湯。這種情況只能找有智慧的名醫來醫治。
這不是隨便說說的。庸醫只看到血崩這種病,就以為是血熱亂跑,只會用涼血的藥,或用藥來強行止血,完全錯失了治療血崩的重點。他們不知道血崩是因為陽氣無法帶領血運行,陰血又無法快速地回應,導致衝脈停滯,月經無法按時來,久了就溢出來,所以像山崩一樣傾瀉而下。治療應該大補其氣,使陽氣產生而陰氣滋長,陽氣強盛,就能夠帶領血運行,不會有停滯積聚的問題,那麼血崩自然就會停止。如果不是有智慧的名醫,又怎麼能了解其中的奧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