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卷三 (1)
卷三 (1)
1. 歌曰
脈入皮膚,辨息難。時時氣促在胸前。只緣水火相刑剋,欲待痊除更問天。
脈入皮膚。則輕手於皮膚之上,不見其脈,即前指下尋之即無也。凡脈有往來,則辨息易矣。今云辨息難言,按之即有,而且堅牢不移其處。及舉之皮膚之間,不見其有脈。夫肺為華蓋,乃五臟六腑之首,居於胸中,主氣而司呼吸者也。今肺氣衰,則火來乘之,木來薄之。水者。
金之子,所以制火者也。今金氣衰,則不能生水,火反乘金之勢,而煎熬其水,猶釜底之薪燔,而釜中之水涸也。時時氣促者,只緣水火交戰於胸中,互相刑剋呼,雖出於心肺,吸不得歸於腎肝。故時時氣促也。即經云,不及則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由此觀之。
四大分張,五行乖亂,欲望其痊除也難矣。
按脈經云,平三關病候,並治宜。第三篇內寸口無牢脈,於關部則曰關脈牢,脾胃氣塞盛熱,則腹中響。響宜服紫菀丸,渴脾丸,針灸胃營瀉之。於尺部,則曰尺脈牢,腹滿,陰中急。宜服葶藶子茱萸丸,針關元丹田中極。
白話文:
把脈時,如果脈搏很淺,幾乎摸不到,要很仔細地摸才能感覺到,而且脈搏位置固定不動,這時要辨別呼吸就變得困難。這種情況常常會感到胸悶氣短。這是因為體內的水和火互相衝突,互相制約。想要痊癒,恐怕只能聽天由命了。
脈搏很淺,表示用輕力在皮膚表面摸不到脈搏,要往下按壓才摸得到,甚至根本摸不到。正常的脈搏應該有規律的跳動,這樣才能容易辨別呼吸。但現在說辨別呼吸困難,表示脈搏按下去才摸得到,而且很硬,位置固定不動。如果把手指抬到皮膚表面,就感覺不到脈搏的存在。肺像一把傘蓋,是五臟六腑的首腦,位於胸腔,主管氣息和呼吸。當肺氣衰弱時,火氣就會來侵犯它,木氣也會來壓迫它。水是金所生的,是用來制約火的。現在金氣衰弱,就不能產生水,火反而會趁著金衰弱的時候來煎熬水,就像鍋底燒著柴火,鍋裡的水就會乾涸一樣。經常感到氣短,是因為水和火在胸腔內互相衝突,互相制約,導致呼吸雖然從心肺發出,卻無法順利回到腎和肝。所以才會時常感到氣短。就像經典裡說的,不及就會導致過盛的肆意妄為,所生之物會生病,而所不能克制的事物就會來侵犯。從這些角度來看,體內的四大元素失調,五行也亂了,想要痊癒就很困難了。
根據脈經的說法,平脈時三關(寸、關、尺)的病候和治療方法應該一致。但第三篇提到,寸口脈如果沒有牢脈,關部脈卻是牢脈,代表脾胃之氣淤塞,產生熱盛,肚子裡會發出聲響。這時候應該服用紫菀丸或渴脾丸,也可以用針灸來瀉胃經的營氣。如果尺部脈是牢脈,代表腹脹,下腹部有急迫感。這時候應該服用葶藶子茱萸丸,也可以針灸關元穴、丹田穴和中極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