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四 (1)
卷四 (1)
1. 牢脈指法主病
七牢者。陰也。指下尋之即無。按之即有。曰牢。主骨間疼痛。氣居於表。七牢者。陰也。震之象也。震為雷。云岐子謂其有水火相乘之氣。今指下尋之即無。按之即有曰牢。牢者堅牢也。其脈沉弦有力。動而不移。乃病根深痼。而成不拔之勢也。指下尋之即無。表虛也。按之即有。
裡實也。所謂裡實者。邪氣實。所謂表虛者。正氣虛也。在內之邪氣固。則水火相煎。故骨間疼痛。在外之正氣虛。則血不外榮。而氣獨居於表。
按脈經第一篇。有革脈而無牢脈。千金翼以革為牢。其脈經則曰革脈有似沉伏。實大而長。微弦。
白話文:
所謂的「牢脈」,屬於陰性的脈象。當手指輕輕觸摸脈搏時感覺不到,必須用力按壓才能感覺到,這就稱為「牢脈」。這種脈象主要代表骨頭之間的疼痛,以及氣集中在身體表面。
「牢脈」屬陰性,就像八卦中的「震卦」,「震卦」代表雷,有些醫家認為它代表水火相遇的氣。現在說手指輕觸摸不到脈搏,必須按壓才能感覺到,稱作「牢」,「牢」的意思是堅固。這種脈象呈現沉、弦且有力的狀態,跳動時位置不移動,表示病根已經很深且頑固,形成難以去除的趨勢。手指輕觸摸不到脈搏,代表身體表面虛弱;按壓才感覺到脈搏,代表身體內部實證。所謂內部實證,是指邪氣充實;所謂表面虛弱,是指正氣虛弱。當內部的邪氣穩固時,就會導致水火互相煎熬,所以引起骨頭間疼痛。而當外部的正氣虛弱時,血液就無法滋養身體表面,導致氣獨自停留在體表。
《脈經》第一篇中記載了「革脈」,但沒有提到「牢脈」。《千金翼方》則認為「革脈」就是「牢脈」。然而,《脈經》中說「革脈」類似沉伏,脈體實大而長,略帶弦的感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