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卷三 (1)
卷三 (1)
1. 歌曰
遲脈人逢狀且難。遇其季夏不得痊。神工診得知時候。道是脾來水必干。
今人皆言三至為遲矣。究未得遲脈之情狀也。其於指下尋之。重手乃得隱隱耳。故曰。遲脈人逢狀且難也。
今人皆言遲則為寒矣。究未盡遲脈之體性也。其理又主脾來剋水。腎虛不安。如此則遲脈不專主於寒可知矣。
然脈遲而曰遇其季夏不能痊者何也。以遲脈屬土。季夏又值土旺之時。水得土而絕。故曰遇其季夏。不能痊也。
然季春季秋季冬。皆土旺之日。何獨見畏於季夏也。不知季春雖土寄旺之月。而木氣尚餘。子能扶母。即遲脈來見。土其畏木而不暇剋水。季秋亦土季旺之月。而金氣尚餘。
金能生水。縱遲脈來見。子受母蔭。而水不畏土。季冬亦土寄旺之月。水適當旺。旺者不受邪。縱遲脈來見。亦無所畏。
惟季夏乃土正旺之時。謂之長夏。言其生長於火也。況火為土之母。所畏者水耳。今借居土後。則火挾子勢。而反來侮水。夫火乃耗水堅土之物也。今得土以合之。
而水未有不涸者矣。故曰。遇其季夏不能痊也。
按經云。遲而澀。中塞有癥結。又云。遲而滑者脹。又云。遲而緩者有寒。
仲景曰。如陽明脈遲。不惡寒。身體濈濈然汗出。則用大承氣湯。
又潔古曰。遲。陰也。季夏。陽也。此證為失時反候。陰盛陽虛治之。宜瀉心肺。補肝腎。瀉心者。導赤散。補腎者。地黃丸。
白話文:
歌訣說:
遲脈這種脈象,遇到的人病情往往棘手難治。如果是在季夏時節遇到這種脈象,病情更難痊癒。只有醫術高明的醫生才能診斷出病情的關鍵時機,這通常是脾土功能失調,導致體內水液乾涸的徵兆。
現在的人都說脈搏一分鐘跳動三次就是遲脈了,但其實沒有真正了解遲脈的狀態。真正的遲脈,需要用重手按壓才能在指下隱約感覺到。所以說,遲脈這種脈象遇到的人病情往往棘手難治。
現在的人又說,遲脈就是寒症。這也沒有完全理解遲脈的體性。遲脈的病理,主要是脾土功能失調,導致脾土反過來剋制腎水,使腎氣虛弱而不安穩。這樣看來,遲脈並不僅僅是寒症的表現。
那麼,為什麼說遲脈在季夏時節難以痊癒呢?因為遲脈屬土,而季夏又是土氣旺盛的時候。水液遇到旺盛的土就會被剋制而枯竭。所以說,遇到遲脈在季夏時節,病情就很難痊癒。
那麼,在季春、季秋、季冬這些土氣也旺盛的時候,為什麼唯獨在季夏才特別懼怕遲脈呢?因為季春雖然是土氣寄旺的月份,但仍有木氣存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就像兒子能幫助母親一樣,所以即使出現遲脈,土氣也會因為懼怕木氣而無暇去剋制水液。季秋也是土氣旺盛的月份,但仍有金氣存在,金能生水,如同母親庇蔭兒子一樣,即使出現遲脈,水液也不會懼怕土的剋制。季冬也是土氣寄旺的月份,但水液正當旺盛之時,旺盛的東西不容易受到邪氣的侵襲,即使出現遲脈,也不必過於擔心。
只有季夏是土氣最旺盛的時候,又叫做長夏,是說它生長在火氣旺盛的時候。而且火又是土的母親,最怕的就是水液。現在火氣依附在土氣之後,就如同挾持兒子之勢,反而來欺侮水液。火氣是耗損水液、使土變得堅硬的東西。現在得到土氣的結合,水液就會枯竭,所以說,遇到遲脈在季夏時節,病情就很難痊癒。
根據醫書記載,遲脈如果出現澀的現象,代表體內有堵塞和癥結。遲脈如果出現滑的現象,代表體內脹滿。遲脈如果出現緩慢的現象,代表體內有寒症。
張仲景認為,如果陽明經脈出現遲脈,但病人不覺得怕冷,反而身體總是汗出不止,就應該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金元名醫李杲認為,遲脈屬陰,季夏屬陽,這種病是陰陽錯亂、失時反常的表現,屬於陰盛陽虛的證候。治療上應該瀉心肺之火,補肝腎之陰。瀉心火,可以用導赤散;補腎陰,可以用地黃丸。
2. 又歌曰
寸口脈遲,心上寒。
寸口。陽位也。所以候胸中者也。心居膈上。遲脈為寒。今見寸口。故曰。心上寒也。
按脈經云。寸遲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湯,生薑湯,茱萸丸。調和飲食以暖之。脈影云。手足厥冷,氣脹攻痛,主上焦寒。
當關腹痛飲漿難。關所以候腹中者。關脈見遲,為寒濕之氣大作,燥熱之氣不行。寒濕之氣作,故腹痛。燥熱之氣不行,故飲漿難也。
按脈經云。關遲胃中寒,宜桂枝丸,茱萸湯,針胃管補之。脈影云。關遲中焦寒,吞酸吐水,流入尺中腰腳重。厚衣重覆地也嫌單。尺部法地。所以候腰以下之疾者。遲為寒濕之脈。腰腳者。腎之所主。尺部而見遲脈,則為寒濕之氣,客於下焦,故腰腳重也。人身之所以常溫暖者。
以下焦命門之真火,得以溫分肉也。今尺部而見陰寒之脈,則寒氣作,而真火無光。是以厚衣重覆也嫌單耳。
按脈經云。尺中遲,下焦有寒,背痛。又云。尺脈遲,下焦有寒。宜服桂枝丸。針氣海關元補之。
白話文:
又歌曰:
寸口脈象遲緩,表示心臟部位有寒氣。
寸口是手腕部靠近大拇指的地方,屬於陽位,主要是用來診斷胸腔內的情況。心臟位於橫膈膜之上,脈象遲緩代表有寒氣。現在寸口脈象遲緩,因此說心臟部位有寒氣。
《脈經》說:寸口脈遲緩,上焦(指胸腔及上腹部)有寒氣,會引起心痛、咽喉酸澀,吐酸水。應該服用附子湯、生薑湯、吳茱萸丸等藥方,並調整飲食來溫暖身體。還有脈象學的書說,手腳冰冷、腹脹疼痛,主要也是上焦有寒氣。
當關脈象遲緩,表示腹痛且喝不下水。關脈是手腕部中間的部位,用來診斷腹腔內的情況。關脈脈象遲緩,代表體內寒濕之氣很嚴重,燥熱之氣無法運行。寒濕之氣旺盛,所以腹痛;燥熱之氣不行,所以喝不下水。
《脈經》說:關脈遲緩,是胃部有寒氣,適合服用桂枝丸、吳茱萸湯等藥方,並針灸胃管來補養。還有脈象學的書說,關脈遲緩是中焦(指脾胃部位)有寒氣,會有吞酸、吐水,並流入尺脈,導致腰腳沉重。即使穿上厚重的衣服,還是覺得冷。
尺部是手腕部靠近手肘的部位,屬於陰位,主要用來診斷腰部以下的疾病。脈象遲緩代表寒濕之氣。腰腳是由腎臟主管的,尺部出現遲脈,代表寒濕之氣停留在下焦(指腹部下部),所以腰腳感到沉重。人體之所以能保持溫暖,是靠下焦命門的真火來溫養全身肌肉。現在尺部出現陰寒的脈象,代表寒氣旺盛,真火衰弱,因此就算穿上厚厚的衣服還是覺得冷。
《脈經》說:尺中脈遲緩,是下焦有寒氣,會引起背痛。又說:尺脈遲緩,是下焦有寒氣,適合服用桂枝丸,並針灸氣海、關元穴來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