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緩脈指法主病

三緩者,陰也。指下尋之,往來遲緩,小於遲脈曰緩,主四肢煩悶,氣促不安。(按他本於小字下有一駛字)

緩者,陰土也。何為陰土?皇極內篇,以脾為二陰之土故也。夫脾為二陰之土,而脈緩者何也?脈經新撰有曰:「脾者,土也,德則為緩,恩則為遲。」是以太陰之脈緩而遲,故指法曰:「指下尋之,往來遲緩,小於遲脈也。」脈經又曰:「緩脈小駛於遲。」何也?夫駛者,疾也。大抵平人脈,

四至閏以太息,共成五至。遲脈者,一息三至。其意蓋曰:「緩脈者,比平人之脈,則又稍遲;較之遲脈,則又小駛耳。」故其主病,則皆脾病。經曰:「土不及,其病內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以其四肢屬脾,故四肢煩悶也。經又曰:「去不及甚,病留滿痞塞。」病而留滿痞塞,則中氣不和,

所以氣促不安也。潔古曰:「證在太陽,風傷衛,當服桂枝湯。」易云:「四肢煩滿,氣促不安,枳朮湯主之。」按脈經云:「緩脈去來亦遲,小駛於遲,一曰浮大而散,陰浮於陽同等。」

白話文:

緩脈,屬於陰性的表現。用手指觸摸時,感覺脈搏跳動速度慢而遲緩,比遲脈更慢一些,主要對應的是四肢煩悶、呼吸急促、感到不安的狀況。

緩脈,屬性為陰土。為什麼說是陰土呢?根據皇極內篇的說法,脾屬於二陰之土。脾是二陰之土,那為什麼脈象會呈現緩慢呢?脈經新撰裡提到:「脾屬土,其特性表現為緩慢,如果表現為恩澤,則會更加遲緩。」因此,太陰經脈的脈象會緩慢且遲緩。所以診脈時會說:「用手指按下去,感覺脈搏來回跳動遲緩,比遲脈還要慢一點。」脈經又說:「緩脈比遲脈稍微快一點。」這是為什麼呢?快,指的就是速度較快。一般健康的人,脈搏跳動四次,加上一次呼吸時的停頓,總共是五次。遲脈則是呼吸一次跳動三次。這裡的意思是說:「緩脈比正常人的脈搏慢一些,但又比遲脈稍微快一點。」所以,緩脈主要對應的是脾的疾病。根據經典記載:「土氣不足,疾病會影響內在的心腹,外在的肌肉和四肢。」因為四肢屬於脾的管轄範圍,所以會有四肢煩悶的感覺。經典又說:「土氣不足而且嚴重,會導致腹脹、痞塞不通。」如果因為疾病而導致腹脹痞塞,那就是中氣不調和,所以會感到呼吸急促、不安。李杲說:「如果病在太陽經,是風邪侵犯到衛氣,應該服用桂枝湯。」易經則說:「四肢煩悶脹滿,呼吸急促不安,可以用枳朮湯來治療。」另外,脈經還說:「緩脈的來去也遲緩,比遲脈稍微快一點,另一種表現是脈浮大而散,陰氣浮在陽氣之上,兩者程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