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三 (1)
卷三 (1)
1. 歌曰
指下尋之有若無。漩之敗血小腸居。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時多骨木枯。指下尋之。其中往來甚微。再再尋之。若有若無。然何以至如是之虛也。夫心主血者也。脾攝血者也。今脾不能攝血。以至心包絡之血漩流而下。入於小腸。然小腸主出而不主納。不能久居。必下漏。而為崩中之證矣。
然崩中日久。則陰已衰而陽無所倚。傳變而為虛寒。白帶因之而下矣。夫骨。腎所主也。腎主閉藏。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斯骨有所濡潤。而不至於枯槁。今崩中而繼之以漏下。則精血已竭。骨無所濡。而如木之枯槁矣。
按經云。微則為虛。又云。微而緊者有寒。又云。微弱者。有寒少氣。
白話文:
把脈時感覺脈象若有似無,這種脈象代表著敗血滯留在小腸。如果婦女崩漏出血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白帶。若是漏下不止,時間久了就會導致骨頭像枯木一樣。
把脈時,脈搏來往的感覺非常微弱,反覆仔細尋找,感覺脈象似有似無。為什麼會虛弱到這種程度呢?心臟主管血液,脾臟負責統攝血液。現在脾臟不能固攝血液,導致心包絡的血液像漩渦一樣向下流,進入小腸。然而小腸的主要功能是排出而不是吸收,所以血不能久留,必然會向下滲漏,形成崩漏的症狀。
崩漏日久,陰液已經衰退,陽氣失去依靠,病情轉變為虛寒,白帶因此而產生。骨頭由腎臟主管,腎臟負責閉藏,接受五臟六腑的精華並儲藏起來,這樣骨頭才能得到滋養而不至於枯槁。現在因為崩漏,接著又漏下不止,導致精血已經耗盡,骨頭失去滋養,就像枯木一樣。
經典上說:「脈象微弱就代表虛損。」又說:「脈象微弱而且緊繃,代表有寒氣。」還說:「脈象微弱無力,代表有寒氣而且氣不足。」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