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右手寸口肺脈歌

右手指頭肺相連。四十五動無憂慮。急極明知是中風。

言醫人以食指探病人之右寸。乃肺脈也。亦須准前五九四十五動而不歇。則無憂慮矣。若診得其脈患極而弦。是為金衰不能制木。而風熱愈盛。知為中風之候矣。

按經云。右手寸口脈遍沉伏。乍小乍大。朝來浮大。暮來沉伏。浮大即太過。上出魚際。沉伏即下。不至關中。往來無常。時時復來者。榆葉枯落而死。(葉一作莢)

更看二十餘七度。忽然指下來往慢。肺冷莫言無大故。一朝肺絕脈沉沉。染病臥床思此語。

診得肺脈。於二十七動上。忽然來往慢慢而遲遲。則為寒。其肺冷可知矣。然不得謂之無大故也。倘不以為意。於二十七動上一變慢而為沉。則肺將絕矣。何也二十七動以四五除之。尚餘其七。七為火之成數。以五五除之。尚餘其二。二為火之生數。合生成之數俱火。則肺金受傷。染病臥床。悔將何及也。

十二動而又不來。咳嗽吐膿兼難補。髮直如麻只片時。扁鵲也。應難救獲。倘診肺脈。於十二動上而又不見其來。夫肺金也。十二動以二五除之。尚餘其二。二為火之生數。以一五除之。尚餘其七。七為火之成數。合生成之數俱火。潔古曰。金得火而缺也。金被火傷。則咳嗽吐膿。

欲瀉其肺。則肺已受傷。欲補則反助賊邪。及其終也。則髮直如麻。縱有盧扁。有何益焉。

白話文:

右手食指對應的肺脈,如果脈搏每分鐘跳動約四十五次且規律,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但如果脈搏跳動急促且像琴弦一樣繃緊,那代表肺氣虛弱,無法壓制肝木,導致風熱加劇,這是中風的徵兆。

根據醫書記載,右手寸口的脈搏如果時沉時浮,忽大忽小,早上浮大,晚上沉伏,浮大時超出魚際,沉伏時不到關中,跳動無常,而且時斷時續,就像榆樹葉枯萎掉落一樣,預示著將會死亡。

如果脈搏跳動到二十七次左右,突然變慢,表示肺氣虛寒,不可輕忽。如果沒有注意,脈搏突然從慢轉為沉伏,那代表肺氣將盡。這是因為二十七次除以五,餘數是二,代表火之生數;再用五去除,餘數是七,代表火之成數,火的生數與成數合在一起,表示肺金受損,就會生病臥床,後悔莫及。

如果脈搏跳動到十二次就不再來,還伴隨咳嗽吐膿等難以治癒的症狀,頭髮也會像麻繩一樣豎直,就算扁鵲在世也難以救治。這是因為肺屬金,十二除以五,餘數是二,代表火的生數;再用五去除,餘數是七,代表火的成數,火的生數與成數合在一起,潔古說過金遇到火就會損傷,所以肺受火傷,就會咳嗽吐膿。

想瀉肺,但肺已經受損,想補,反而會助長邪氣,最後就會髮直如麻,就算扁鵲在世也沒用了。

2. 右手中指脾脈歌

右手第二指連脾。四十五動無諸疑。

此言醫者以第二中指探病人右關。乃脾脈也。亦須准前五九四十五動之數而不歇。則不必疑其有疾厄也。

急動名為脾熱極。食不能消定若斯。

脾脈宜和而緩。今則動而急。乃脾土為風熱所乘。失其運化之機。故不能磨谷而消食矣。

欲知疾患多為冷。指下尋之慢極遲。

脾喜溫而惡寒。今診得其脈慢而且遲。遲則為寒。是知所生之病為冷也。

吐逆不定經旬日。胃氣中心得幾時。

脾屬土。在變動為噦。今吐逆不定。而經旬日之久。旬日十日也。土之生數五。成數十。吐逆自五日以至十日。則生成之數俱過。而吐猶不定。脾敗可知矣。脾敗則惡氣沖胃。胃之上心也。心為君主之官。而為惡氣所犯。縱生能得幾時也。

白話文:

右手第二根手指對應著脾臟的脈象。當醫生用右手的中指按壓病人的右關脈時,如果脈搏跳動每分鐘約四十五次,且節律平穩,就不用懷疑病人有疾病。

如果脈搏跳動很快,這表示脾臟有極度的熱象,導致消化不良。

正常的脾脈應該是平和而和緩的。如果脈象呈現跳動急促,代表脾臟受到風熱的影響,失去了運化功能,所以無法磨碎食物並幫助消化。

如果想要知道疾病是否為寒冷所致,可以在指下尋找,如果發現脈象非常慢而遲緩,表示脾臟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現在診斷出的脈象慢且遲緩,遲緩就表示是寒象,可以判斷所產生的疾病是由寒冷所引起的。

如果出現反覆嘔吐不止,而且持續十天左右,這表示胃氣功能受到嚴重損害。脾屬土,脾臟發生問題會出現嘔吐。嘔吐從五天持續到十天,這表示脾臟的生發和成熟功能都已經衰敗,脾臟的敗壞是可以預知的。脾臟衰敗後,惡氣會衝犯胃,胃的上方就是心。心是君主之官,被惡氣所侵犯,即使能存活又能有多少時日呢?

3. 右手尺部命門脈歌

右手命門三指下。四十五動不須怕。一十九動默沉沉。百死無生命絕也。凡人有五臟六腑。或又曰六藏五腑。難經固已言之。而猶未見其暢達也。天有五行。水火木金土。人有五臟。心肝脾肺腎。然五行之中。各有陰陽。合為十干。甲丙戊庚壬。陽也。乙丁己辛癸。陰也。在人亦有陽陰。

陰者為臟。心肝脾肺腎是也。陽者為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是也。若然。則為五臟六腑矣。何以有十二經脈為哉。不知天有十干。地有十二支。人亦有十二臟腑。以配天之三陰三陽。風熱暑濕燥寒是也。故經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中見少陽。少陽之上火氣主之。中見厥陰。

所以在人則肝絡膽。膽絡肝。心包絡三焦。三焦絡心胞也。又曰。太陰之上濕氣主之。中見陽明。陽明之上。燥氣主之。中見太陰。所以在人則脾絡胃。胃絡脾。肺絡大腸。大腸絡肺也。又曰。少陰之上熱氣主之。中見太陽。太陽之上。寒氣主之中見少陰。所以在人則心絡小腸。

小腸絡心。腎絡膀胱。膀胱絡腎也。故人之十二經。分候於左右手寸關尺之六部。浮以候表。沉以候里。浮以候腑。沉以候臟。不易之論也。然左寸則以候心與小腸矣。左關則以候肝與膽矣。左尺則以候腎與膀胱矣。右寸則以候肺與大腸矣。右關則以候脾與胃矣。然則心包之與三焦。

舍右尺奚候焉。夫兩尺皆腎也。左曰腎。右曰命門。而手厥陰。手少陽。寄旺於此。夫厥陰風木也。少陽相火也。手厥陰既為風木。故其生克之理。亦當與足厥陰肝木同其好惡。故訣曰。右手命門三指下。言醫人以第三指探病人之右尺。乃命脈也。其脈亦須准前九疇之數。四十五動而不歇。

則手厥陰心包之氣全矣。故曰。不須怕也。若數得一十九動上默然而沉。以三五除之。尚餘其四。四乃金之生數。以二五除之。尚餘其九。九乃金之成數。合生成之數皆金。則風木之生氣被克。故曰百死無生命絕也。

按劉守真曰。經云。七節之傍。中有小心。楊上善注太素曰。人之脊骨。有二十一節。從下第七節之傍。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小心也。又曰。右腎命門小心。為手厥陰包絡之藏。故與手少陽三焦。合為表裡。故脈同出。見手右尺也。

指下急急動如弦。腎臟有風尤莫治。

言診得右手命脈急。而又急動之如弦。夫右尺又主少陽相火。少陽乃春生之木。相火乃龍雷之火。今診得其脈弦而且急。是為風火相煽。要知火與風皆耗水之物。而腎水傷矣。故曰腎臟有風尤莫治也。

七動沉沉更不來。努力今朝應是死。

此言右尺又為命門真火。其脈當流利而滑沉。今於七動之上。沉而又沉。不能復來。夫七。火之成數也。於七動上沉而不至。則命門之真火絕矣。然此一點真火。乃人身之根本。今既已絕。又安得其久待耶。

白話文:

右手命門脈的位置在手腕內側,大約在第三根手指下方。如果脈搏跳動有力且一分鐘跳動四十五下,這是正常的,不用擔心。如果脈搏跳動緩慢且一分鐘只跳動十九下,並且感覺沉重,那麼這是非常危險的,表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人體有五臟六腑,也有人說是六臟五腑。這在《難經》裡就已經提到,但可能還沒有說得很清楚。天地有五行,分別是水、火、木、金、土。人體有五臟,分別是心、肝、脾、肺、腎。而五行之中,又各有陰陽,合起來就成了十天干,甲、丙、戊、庚、壬是陽,乙、丁、己、辛、癸是陰。人體也有陰陽之分。

屬於陰的是五臟:心、肝、脾、肺、腎。屬於陽的是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如果這樣看,就是五臟六腑了。那麼為什麼又會有十二經脈呢?要知道,天有十天干,地有十二地支,人也有十二臟腑,來配合天上的三陰三陽,也就是風、熱、暑、濕、燥、寒六種氣候。所以經文說,厥陰經主風,中含有少陽;少陽經主火,中含有厥陰。

因此,在人體中,肝經絡著膽經,膽經絡著肝經;心包經絡著三焦經,三焦經絡著心包經。又說,太陰經主濕,中含有陽明;陽明經主燥,中含有太陰。因此,在人體中,脾經絡著胃經,胃經絡著脾經;肺經絡著大腸經,大腸經絡著肺經。又說,少陰經主熱,中含有太陽;太陽經主寒,中含有少陰。因此,在人體中,心經絡著小腸經,小腸經絡著心經;腎經絡著膀胱經,膀胱經絡著腎經。所以人體的十二經脈,分布在左右手寸、關、尺這六個部位。浮脈主表,沉脈主裡。浮脈主腑,沉脈主臟。這是不變的道理。

左手寸脈診斷心和小腸,左手關脈診斷肝和膽,左手尺脈診斷腎和膀胱。右手寸脈診斷肺和大腸,右手關脈診斷脾和胃。那麼心包經和三焦經,應該在右手尺脈診斷。兩手的尺脈都診斷腎臟,左手尺脈代表腎,右手尺脈代表命門。手厥陰經和手少陽經在這裏很旺盛。厥陰經屬於風木,少陽經屬於相火。手厥陰經既然是風木,它的生剋道理,就和足厥陰肝木相同。所以說,診斷右手的命門脈時,要用第三指按壓在手腕內側尺部,這裡的脈搏是命脈。脈搏的跳動也需要符合九宮數,如果一分鐘跳動四十五下而且不停止,就表示手厥陰心包之氣很充足。所以說,不用擔心。如果一分鐘只跳動十九下,而且沉重無力,那麼用三五相除,還餘四,四是金的生數;用二五相除,還餘九,九是金的成數。金的生數和成數加起來都是金,風木的生氣被金所剋制,所以說,這是生命衰竭的徵兆。

劉守真說,經文提到,在第七節脊椎骨的旁邊,有「小心」存在。楊上善注釋《太素》時說,人的脊椎骨有二十一節,從下面第七節脊椎骨的旁邊,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命門就是「小心」。又說,右腎命門「小心」是手厥陰心包經的臟腑,所以和手少陽三焦經是表裡關係,所以脈象相同,在右手尺部可以診察到。

如果右尺脈跳動急促,像琴弦一樣繃緊,就表示腎臟有風邪,難以治癒。這是說,診斷到右手的命脈脈象急促,並且跳動像繃緊的弦。右尺脈又主少陽相火,少陽是春天的生發之木,相火是如同龍雷一樣強盛的火。現在診斷到脈象既像琴弦般繃緊又急促,這表示風火交相煽動。要知道火和風都會耗損水,腎水因此受損,所以說腎臟有風邪就難以治癒。

如果右尺脈跳動七下就沉下去不再出現,那麼今天恐怕就要死了。這是說,右尺脈又是命門真火所在,它的脈象應該流暢、滑利並且沉穩。現在脈象跳動七下就沉下去不再出現。七是火的成數,脈象在跳動七次就沉下去不再出現,就表示命門的真火已經衰竭了。而這一點真火,是人體的根本,既然已經衰竭,又怎麼能夠長久存活呢?

4. 診雜病生死候歌

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定。

前訣以四十五動為準。而此訣又以五十動為準者。何也蓋前訣以左右手各部中。見其有止。即於止之數。准洪範五九之數。以斷死生。即潔古論中所謂相勝者死也。此訣以脈之大概言。但取五臟之氣。全與不全。以定死生。故用大衍之數五十也。大抵人身之脈。晝夜循環。無有巳時。

脈見一動。乃循一臟。五動乃循五臟。遍五十動。是十次五臟。而猶循環不已。則五臟皆受氣。而大衍之數足矣。即潔古論中所謂得相生者愈也。故曰。身無病。若於五十動之中。忽有一代。及至再動。每代皆如前數。即可依其代數之遠近。而定其死期也。熊宗立釋中。謂四十動一止為腎臟先絕者。

非也。夫人之死。豈必從腎先死耶。凡診他人脈者。須澄心靜氣。如七診之法。然後以指探病人。一手之脈數過五十動。不見有止。再探病人。一手之脈亦數過五十動。不見有止。然後以指當部推求。每部須數。過四十五動。不見有止方無大故。若或一手或兩手。或一部或幾部中。

有歇指處。即從此歇指後。第一動數起。看是幾動一止。謂有常數。謂無常數。以斷其吉凶。要知一手候過五十動。兩手則百動矣。又於一部候過四十五動。六部共計二百七十動矣。並前百動。計共三百七十動。更欲候其表裡陰陽。虛實寒熱。其間工夫。正自不少。何以今之診脈者。

將手探脈。未一茶頃。便曰。我已得其情矣。且自衒其純熟。以欺愚蒙。不知脈之形狀。即可純熟。而知脈之至數。不可以純熟而促。以此欺人。實自欺也。後之君子。其勉之哉。

四十一止一臟絕。卻後四年多沒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應。十五一止一年殂。以下有止看暴病。

脈經云。脈來五十動而不止者。五臟皆受氣即無病。四十動而一止者。

一臟無氣。卻後四年死。以至十動一止者。四臟無氣歲中死。此王氏脈經也。正與此訣相為表裡。奈何戴起宗復引經文而疑之曰。腎絕六日死。肝絕八日死。心絕一日死。果此藏氣絕。又安能待四歲三歲乎。斯言一開。至使後人並脈經而疑之矣。不知五臟之中。有精。有氣。

有神。有先天元陰。後天元陰。先天元陽。後天元陽。非止於血肉之形質已也。脈訣與脈經所言。乃五臟無形之精氣。不能流動充滿。年月日久。漸次損壞。以至有形而後死。故於數歲之前。脈上而即見止也。故經曰。四十動一止。一臟無氣。以至十動一止。為四臟無氣。戴起宗不善讀書。

而以一臟無氣之氣字。誤認為有形之敗壞。則誤矣。至於內經所言腎絕六日死。肝絕八日死。心絕一日死者。乃五臟之精氣神。或為七情。或為六慾。或為六淫。一時暴傷而絕。故又曰。以下有止看暴病。非所論於此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跳動五十次以上都沒有停止,代表身體沒有疾病。如果脈搏跳動次數在五十次以內就出現停止,都可以根據停止的次數來判斷病情。

之前的口訣是以脈搏跳動四十五次作為基準,而這個口訣又以五十次作為基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之前的口訣是針對左右手各個部位的脈搏,如果發現脈搏有停止,就根據停止的次數,參照《洪範》的五和九的數目來判斷生死,也就是像潔古論說的「相勝者死」。而這個口訣是從脈搏整體來看,主要是觀察五臟的氣是否充足,來判斷生死,所以採用大衍之數五十。一般來說,人體的脈搏晝夜循環,沒有停止的時候。

脈搏跳動一次,是巡行一個臟腑,跳動五次,是巡行五個臟腑。跳動五十次,是五個臟腑循環十次,還持續循環不已,這表示五臟都接受到氣,而且符合大衍之數。這就像潔古論說的「得相生者愈」。所以說,這樣的情況是「身無病」。如果在脈搏跳動五十次之中,忽然出現一次停止,等到再次跳動時,每次停止的次數都和之前一樣,就可以根據停止次數的遠近來判斷死亡的期限。熊宗立的解釋中說,脈搏跳動四十次停止一次,是腎臟先衰竭的說法是不對的。

人的死亡,難道一定從腎臟先開始衰竭嗎?凡是替人診脈的人,必須要心靜氣和,像七診的方法一樣。然後用手指探摸病人的脈搏,如果一手脈搏跳動超過五十次,沒有出現停止,再探摸另一手的脈搏,也跳動超過五十次,沒有出現停止,然後再用手指按壓各個部位,每個部位都要數超過四十五次,沒有出現停止,才沒有大問題。如果一手或兩手,或者某一部位或幾個部位,有脈搏停止的地方,就要從這個停止後的第一個脈搏開始數,看是跳動幾次停止一次,看有沒有一定的規律,以此來判斷吉凶。要知道,一手要數過五十次,兩手就要數過一百次。而一部位要數過四十五次,六個部位就要數過二百七十次。加上之前的兩手一百次,總共就要數三百七十次。還要觀察脈搏的表裡、陰陽、虛實、寒熱,其中的功夫,實在不少。為什麼現在的診脈者,把手搭在脈搏上,不到一會兒,就說自己已經了解病情了,而且還自我炫耀技術純熟,來欺騙那些不懂的人。要知道脈搏的形狀是可以透過熟練來掌握的,但是脈搏跳動的次數,卻不能透過熟練來縮短。這樣欺騙別人,其實是自欺欺人。後來的讀書人,應該要努力啊!

如果脈搏跳動四十一次停止一次,表示一個臟腑衰竭,之後大約四年多就會死亡。跳動三十一次停止一次,大概三年會死亡。跳動二十一次停止一次,大概兩年會死亡。跳動十五次停止一次,大概一年會死亡。如果次數更少,就要看是急病還是慢性病。

《脈經》說,脈搏跳動五十次而不停止的,表示五臟都得到氣的滋養,所以沒有疾病。跳動四十次停止一次,表示一個臟腑沒有氣,之後大概四年會死亡。如果跳動十次停止一次,表示四個臟腑沒有氣,一年內就會死亡。這是王氏《脈經》的說法,和這個口訣是互相呼應的。但是戴起宗卻引用經文而質疑說:「腎臟衰竭六天會死,肝臟衰竭八天會死,心臟衰竭一天會死,如果臟氣真的衰竭,又怎麼能等到四年、三年呢?」這樣一說,反而讓後人連《脈經》都懷疑了。要知道五臟之中,有精、有氣、有神,有先天元陰、後天元陰、先天元陽、後天元陽,並不僅僅是血肉的形體而已。脈訣和《脈經》所說的,是五臟無形的精氣,不能流動充滿,日子久了,慢慢損壞,等到有形的實質也衰敗的時候才死亡。所以才會在幾年前,脈象上就出現停止的徵兆。所以經書說,脈搏跳動四十次停止一次,表示一個臟腑沒有氣,跳動十次停止一次,表示四個臟腑沒有氣。戴起宗不善於讀書,把「一臟無氣」的「氣」字,誤認為是有形的敗壞,這是錯誤的。至於《內經》所說的「腎絕六日死、肝絕八日死、心絕一日死」,是指五臟的精氣神,因為七情、六慾、或六淫等因素,一時之間受到嚴重的損傷而衰竭,所以又說,「以下有止看暴病」,這並不是這裡所討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