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肝臟歌

肝臟應春陽。連枝膽共房。色青形象木。位列在東方。

四十一難曰。獨肝有兩葉。以何應也。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萬物之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尚近。離太陽不遠。猶有兩心。故今有兩葉。亦應木葉也。四十二難曰。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故曰連枝膽共房也。又金匱真言曰。東方色青。

入通於肝。按陰陽應象大論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心。肝主目。在天為元。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元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

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按金匱真言論云。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含血榮於目。牽筋爪運將。

肝藏血。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故曰含血榮於目。五臟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故曰牽筋爪運將。

逆時生恚怒。順候脈弦長。

逆時生恚怒。何為逆時。謂春脈當弦細而長。今反得浮澀而短。是為反四時。肝在志為怒。故其人恚怒不休也。若診得弦細而長。則為順候矣。或問曰。醫者每云惱怒傷肝。然怒發於心。何以獨傷肝也。予讀楞嚴會解而見其說焉。夫肝者木也。主血肺者金也。主氣頑金不能剋木。

必待心經之嗔火一發。則鑄氣成金。為斧為鋸。而木斯克矣。今訣云。逆時生恚怒者。是浮澀短之脈。見於肝部也。浮澀短。肺脈也。肺主氣。肝部而見肺脈。是為賊邪來侵。未有不傷者矣。

按玉機真藏論云。春脈何如而弦。岐伯曰。春木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氣來。耎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又云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按人鏡經云。肝脈弦而長。肝合筋脈。循筋而行。持脈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脈道如箏弦。相以為弦。次稍加力。脈道迢迢者為長。

泣下為之液。聲呼是本鄉。

四十九難曰。腎主液。入肝為泣。肺主聲。入肝為呼。泣與呼。皆屬於肝。故曰是本鄉。

味酸宜所納。

宣明五氣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

麻谷應隨糧。

他本釋謂麻字有誤。當云麥谷。不知生氣通天論。及金匱真言論。皆云其穀麥。惟五常政大論曰。其谷麻。以其色蒼故也。非脈訣之誤。

實夢山林樹。虛看細草芒。

淫邪發夢篇云。肝氣勝則夢怒。逆氣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潔古曰。甲剛為木。故實夢山林樹。乙柔為草。故虛看細草芒也。

白話文:

肝臟的特性像春天陽光一樣溫暖。它和膽是緊密相連的,像連在一起的樹枝,兩者關係密切。肝臟的顏色是青色的,對應五行中的木,在身體的位置是在東方。

《難經》中提到,肝臟有兩葉,這是因為肝臟對應東方木,木代表春天,是萬物開始生長的時候,像幼小的生命一樣,還沒有完全成熟,需要不斷的成長,所以有兩葉,就像樹木的葉子一樣。膽附在肝臟較短的那葉之間,大約重三兩三銖,裡面儲存著三合的精華汁液,所以說肝膽像連在一起的枝幹,共同生活在一起。此外,《金匱真言論》說,東方顏色是青色的,這和肝臟相通。

按照《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東方產生風,風生長木,木產生酸味,酸味滋養肝臟,肝臟又滋養心臟。肝臟主要掌管眼睛的功能,在天象中對應「元」,在人體中對應「道」,在地上對應「化」。化育產生五味,道產生智慧,元產生精神。精神在天上表現為風,在地上表現為木,在身體表現為筋,在臟腑表現為肝臟。它的顏色是青色,發出的聲音是角音,發出的聲音是呼喊,在動作方面是握持,在身體的孔竅是眼睛,喜歡的味道是酸味,在情緒方面對應憤怒。

憤怒會傷害肝臟,悲傷可以克制憤怒;風邪會傷害筋,乾燥可以克制風邪;酸味會傷害筋,辛辣可以克制酸味。

《金匱真言論》提到,皇帝問:五臟對應四季,各有不同的特性嗎?岐伯回答說:東方顏色是青色,和肝臟相通,在身體的孔竅開在眼睛,精華儲存在肝臟,肝臟有病會出現驚恐的症狀,喜歡的味道是酸味,歸屬於草木,對應的家畜是雞,對應的穀物是麥子,在四季中對應春天,在天象中對應歲星,所以說春天的氣息在頭部。它的音律是角音,數字是八,所以知道疾病在筋。肝臟散發的味道是臊味。

肝臟裡的血液會滋養眼睛,筋的運動和指甲的活動都由肝臟主導。肝臟儲藏血液,在身體的孔竅開在眼睛,眼睛得到血液滋養才能看見東西,所以說肝臟裡的血液會滋養眼睛。依照《五臟生成篇》所說,肝臟和筋相連,肝臟的精華體現在指甲上,所以說筋的運動和指甲的活動都由肝臟主導。

如果違背時令,就會產生憤怒,如果順應時令,肝脈就會呈現弦細而長的狀態。違背時令產生憤怒,是指春天的脈象應該是弦細而長,現在反而出現浮澀而短的脈象,這就是違背了四時的規律。肝臟在情緒上對應憤怒,所以這樣的人就會不斷地憤怒。如果診斷出脈象弦細而長,這就是順應時令的表現。有人問:醫生總是說惱怒會傷害肝臟,但是憤怒是從心裡發出的,為什麼單獨傷害肝臟呢?我讀了《楞嚴會解》後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肝臟屬木,主導血液;肺臟屬金,主導氣。頑固的金無法直接克制木,必須等到心經的嗔怒之火爆發,才能把氣煉成金,變成斧頭和鋸子,才能砍伐木,這樣才能克制木。所以說,違背時令而產生憤怒,是指肝部出現浮澀而短的脈象。浮澀而短的脈象屬於肺脈,肺主導氣,肝部出現肺脈,這代表邪氣入侵,必然會造成傷害。

依照《玉機真藏論》所說,春天的脈象是怎樣的?岐伯回答說:春天對應木,木對應肝臟,是萬物開始生長的時候,所以它的脈象是柔弱輕虛而滑,端正而長,這就是弦脈。另外還說,真正的肝脈來臨時,脈搏中外都急促,像用手指按著刀刃,感覺像彈撥琴瑟的弦一樣。如果臉色青白沒有光澤,頭髮折斷,那麼就代表快要死亡了。

依照《人鏡經》所說,肝脈是弦而長的,肝臟和筋脈相連,沿著筋脈運行。把脈時,手指的力度像十二顆豆子那麼重,按到筋時,感覺脈像箏的弦一樣,這種感覺就是弦脈。再稍微加力,如果脈道延伸很遠,這就是長脈。

眼淚是肝臟的液體,呼喊的聲音來源於肝臟。依照《難經》所說,腎臟主導液體,進入肝臟就變成眼淚;肺臟主導聲音,進入肝臟就變成呼喊。眼淚和呼喊都和肝臟有關,所以說它們的根源在肝臟。

適合肝臟吸收的味道是酸味。依照《宣明五氣篇》所說,五味進入身體,酸味進入肝臟。

適合肝臟的穀物是麥子。其他的版本解釋說「麻」字有誤,應該是「麥」。但是《生氣通天論》和《金匱真言論》都說肝臟的穀物是麥子,只有《五常政大論》說肝臟的穀物是麻,因為麻的顏色是青色的,並不是脈訣有誤。

肝氣過於旺盛時,會夢到山林樹木;肝氣虛弱時,會看到細小的草芒。依照《淫邪發夢篇》所說,肝氣旺盛會夢到發怒,邪氣侵入肝臟,會夢到山林樹木。潔古說,甲屬陽木,所以肝氣旺盛時夢到山林樹木;乙屬陰木,柔弱像小草,所以肝氣虛弱時,會看到細小的草芒。依照《中歲經》所說,虛弱時會夢見草茸茸的,旺盛時會夢見山林茂盛。

肝臟積聚形成的疾病叫做「肥氣」,在左脅下像杯子倒扣一樣,有頭有腳,長期不好,會讓人咳嗽、發瘧疾,連續多年不好。這種病在農曆季夏戊己日容易發生。這是因為肺病傳染給肝臟,肝臟本應該傳染給脾臟,脾臟在季夏時節正旺盛,旺盛的脾臟不會接受邪氣,肝臟又想把邪氣傳染回肺臟,肺臟也不肯接受,所以就積結在肝臟成為積病。所以知道肥氣是在季夏戊己日得的。

如果臉色青得像翠鳥的羽毛一樣明亮,就代表病情好轉;如果臉色青得像枯草一樣黯淡,就代表病情惡化。依照《五臟生成篇》所說,臉色青得像乾枯的草一樣,代表快要死了,臉色青得像翠鳥的羽毛一樣明亮,就代表還活著。所以說觀察病人的臉色,青得像翠鳥的羽毛,代表明亮有光澤,所以說病情好轉。觀察病人的臉色,青得像枯萎的草,代表黯淡無光,所以說病情惡化。

肝臟的重量大約是四斤四兩,分成七葉,左邊三葉,右邊四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