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卷一 (18)
卷一 (18)
1. 診脈入式歌
既加四至,則二百七十息中,加一千零八十動,是於一周身外,又過行十二丈九尺六寸。若以一晝夜五十營共計之,是於八百一十丈外,又過行六百四十八丈矣。故曰死也。
十歸墓者,較平人一息五至而倍加之也。息則猶是,而動數倍加;動數既倍加,則丈尺亦倍加。豈非二百七十息中,已兩周於身,而於一晝夜間,已一百周於身矣?故曰歸墓也。
十一者,較平人一息五至,加一倍又多一動也。既加一倍有餘,是於二百七十息中,即行三十五丈六尺四寸,於周身外,又多行三丈二尺四寸。若以一萬三千五百息計之,則一晝夜一百營於身,又加一百六十二丈矣。
十二者,設平人一息五至加一倍,又多二動也。既加一倍,又多二動,是於二百七十息中,已行三十八丈八尺八寸。是一晝夜得一百營於身,而又過行三百二十四丈矣。此至之極也,此脈至之極,故曰絕魂也。譬諸一騎,日行百里以為常;若加一二十里,或可強而行之;若加之八九十里,乃至一倍之外,則必倒斃而死矣。
三至為遲一二敗,兩息一至,死非怪。此足上文從遲而益減為損之極也。若曰三遲二敗,上文已詳言矣;若損之又損,至兩息一至,則平人兩息,而病人脈始一至也。是一晝夜間,脈止行得六千七百五十動,以五十營計之,止一周身而尚不足,則死也宜矣。譬之一騎,日行百里以為常,今筋力漸衰,日行六七十里,或可望其復壯;及日行一二十里,而尚不能,其憊也甚矣,安得望其復生哉?
遲冷數熱古今傳,難經越度分明載。此總結上文遲數損至之脈,謂遲則為冷,數則為熱;其人之呼吸、脈之尺寸、經之度數,具載於秦越人之《難經》中也。
熱即生風,冷生氣;用心指下,叮嚀記。肝主風熱,則火盛金衰,不能制木,則木自旺而生風;肺主氣冷,則水盛火衰,不暇制金,則金自旺而生氣也。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經分節氣。
春弦者,即《玉機真藏論》。岐伯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耎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顛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脹滿。」
夏洪者,即《玉機真藏論》。岐伯曰:「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夏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秋毛者,即《玉機真藏論》。岐伯曰:「秋毛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
白話文:
如果脈搏速度加快到每呼吸四次以上,那麼在二百七十次呼吸的時間裡,脈搏會跳動超過一千零八十下,這已經超過了全身循環一周的距離。如果再加上一天一夜五十次的運行,脈搏跳動的距離將會超過八百一十丈,再加上六百四十八丈,總共超出許多,所以說這是不好的現象。這種情況就像一個人快要走到盡頭,因為脈搏跳動的速度比正常人一呼吸跳動五次快了許多。雖然呼吸次數沒有改變,但脈搏跳動的次數卻增加了許多倍。脈搏跳動次數增加,身體循環的距離也跟著增加,這不就是在二百七十次呼吸的時間裡,脈搏已經在身體裡循環了兩周嗎?而且在一天一夜之間,脈搏已經在身體裡循環了一百周了,所以說這是快要走到盡頭的表現。
如果脈搏速度加快到比正常人一呼吸跳動五次多一倍還多一次,那麼在二百七十次呼吸的時間裡,脈搏會超出全身循環的距離三十五丈六尺四寸,再加上三丈二尺四寸。如果以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來計算,那麼一天一夜一百次的循環中,脈搏超出正常循環的距離一百六十二丈。
如果脈搏速度加快到比正常人一呼吸跳動五次多一倍還多兩次,那麼在二百七十次呼吸的時間裡,脈搏已經超出正常循環的距離三十八丈八尺八寸,這表示一天一夜脈搏會在身體裡循環一百周,並且超出正常循環三百二十四丈。這已經是脈搏加速的極限了。脈搏加速到這種程度,就表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就像一個人騎馬,每天跑一百里是正常的,如果速度加快一二十里,或許還能勉強撐著。但如果加快八九十里,甚至超過一倍,那肯定會累倒而死。
如果脈搏跳動速度減慢,每呼吸三次才跳一次,這種情況已經很差了,如果減慢到每呼吸兩次才跳一次,那更是危險。這是在講前面提到的脈搏速度減慢到極點的情況。如果說脈搏三次跳動有兩次不規律,那上面已經詳細說明了。如果脈搏速度再減慢,變成每兩次呼吸才跳一次,表示正常人呼吸兩次,病人的脈搏才跳一次,這樣一來,一天一夜脈搏只跳動六千七百五十下,以五十次運行來計算,脈搏連全身循環一周都做不到,那病人當然很快就會死亡。就像一個人騎馬,每天跑一百里是正常的,如果體力逐漸衰退,每天只能跑六七十里,或許還能恢復。但如果每天只能跑一二十里,而且狀況還持續惡化,那病人就非常危險,怎麼還能期望他恢復健康呢?
脈搏慢代表身體寒冷,脈搏快代表身體發熱,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說法,在《難經》中也詳細記載了脈搏的變化與身體狀況的關係。
身體發熱會產生風邪,身體寒冷會產生氣虛,要用心去體會脈搏的變化,並謹記在心。
肝臟掌管風熱,如果火氣太旺,金氣就會衰弱,無法抑制木氣,木氣就會過旺而產生風邪。肺臟掌管氣寒,如果水氣太旺,火氣就會衰弱,無法抑制金氣,金氣就會過旺而產生氣虛。
春天脈象像琴弦一樣細長,夏天脈象像洪水一樣來勢洶湧,秋天脈象像毛髮一樣輕柔,冬天脈象像石頭一樣堅硬,這些都是根據節氣來判斷脈象的標準。
春天脈象像琴弦,這是根據《玉機真藏論》中岐伯的說法,春天脈象代表肝臟,肝臟屬於東方木,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所以脈象應該是輕柔、虛弱、滑順,像琴弦一樣筆直而細長。如果脈象不是這樣,就代表有病。皇帝問,什麼情況是不正常的呢?岐伯說,如果脈象強硬有力,就代表病情在體外;如果脈象虛弱無力,就代表病情在體內。皇帝問,春天脈象太過或不及,會產生什麼病症呢?岐伯說,太過會使人健忘、頭暈目眩,甚至癲癇;不及會使人胸痛牽引到背部,腹部兩側脹滿。
夏天脈象像洪水,這是根據《玉機真藏論》中岐伯的說法,夏天脈象代表心臟,心臟屬於南方火,是萬物茂盛成長的季節,所以脈象應該是來勢強盛,去勢衰弱,像鉤子一樣。如果脈象不是這樣,就代表有病。皇帝問,什麼情況是不正常的呢?岐伯說,如果脈象來勢強盛,去勢也強盛,就代表病情在體外;如果脈象來勢不強盛,去勢反而強盛,就代表病情在體內。皇帝問,夏天脈象太過或不及,會產生什麼病症呢?岐伯說,太過會使人發熱、皮膚疼痛、甚至出現浸淫瘡;不及會使人心煩、上咳、下泄。
秋天脈象像毛髮,這是根據《玉機真藏論》中岐伯的說法,秋天脈象代表肺臟,肺臟屬於西方金,是萬物收成的季節,所以脈象應該是輕柔虛浮,來得急促,去得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