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歌曰

來往尋之狀若遲。腎間生氣耳鳴時。邪風積氣衝背腦。腦後三針痛即移。緩脈。指下尋之。一來一往。如絲在機。不卷其軸。其狀有似乎遲。此太陰濕土之氣也。土氣盛。則下加於腎。腎主藏者也。腎氣被克而起。故曰腎者生氣。腎開竅於耳。腎氣不藏。則上衝於耳。故又耳鳴。

白話文:

往來尋找,脈象出現得好像遲緩。腎間產生的氣,出現耳鳴的症狀。邪風積聚的氣衝擊背部和大腦。大腦後面針刺三下,疼痛就會移動。脈搏緩慢,手指觸摸脈搏探尋時,脈搏往來一次,就好像絲線在機杼上織布,不會捲到軸上。脈象的狀態似乎遲緩,這是太陰濕土之氣的表現。土氣旺盛,就會加劇到腎臟。腎臟主要負責收藏,腎臟之氣受到剋制而上升,所以說腎臟產生氣。腎臟的竅在耳朵,腎臟之氣不能收藏,就會上升衝擊耳朵,所以又出現耳鳴症狀。

況緩脈又主風痹之疾。痹者風寒濕三者合而成也。夫腎與膀胱。相為表裡。今脈而見緩。知有積久之風邪。濕氣。循足太陽之經。夾脊上衝於背。而為疼痛。治之者當於腦後針足太陽膀胱之穴。以奪其風邪之氣。則其痛自瘳矣。他釋皆云當取之浮白穴。奪腎之邪。其痛即止。

白話文:

況且脈搏緩慢主治風濕痺的疾病。痹症是由風寒濕三者結合而成的。腎臟與膀胱相互依賴,表裡關係。脈搏緩慢,表示有長期的風邪及濕氣,沿著足太陽經的路線,夾著脊椎向上衝擊到背部,進而導致疼痛。治療方法是用針扎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以消除風邪之氣,然後疼痛便會自然痊癒。其他醫書皆說應該取浮白穴,以消除腎臟的邪氣,疼痛就會停止。

腦後是浮白穴。主耳聾背項痛也。愚按浮白。乃足少陽之穴。非腎穴也。其穴在耳後入發一寸。非腦後也。或者曰。浮白乃足太陽少陽之會。針之以取其邪焉可也。張世賢曰。太陽中風。脈緩。頸項強急。難以轉側。可針風池風府隱白三穴。再服桂枝湯。則痛可移也。若緩大者。

屬脾脈。

按經云。緩而滑曰熱中。

白話文:

浮白穴位於腦後,主治耳聾、背部項部疼痛。愚按:浮白穴屬於足少陽膽經,並不是腎穴。該穴位於耳後,入髮一寸處,並非位於腦後。有人說,浮白穴是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陽膽經交會的穴位,可以針灸來治療邪氣。張世賢說:太陽中風,脈搏緩慢,頸項僵硬痠痛,難以轉動。可以針灸風池、風府、隱白三個穴位,再服用桂枝湯,疼痛就可以移動轉移了。如果脈搏緩慢且大,

2. 又歌曰

緩脈關前搐項筋。

緩脈主濕。經曰。諸痙項強。皆屬於濕。關前寸部也。寸主頭項之事。寸部而見緩脈。乃濕氣客於足太陽之經。而項筋為之搐強矣。

白話文:

脈搏緩主濕。經典中說:各種痙攣、項強,都屬於濕邪。關前寸部也,寸主司頭項部。寸部出現緩脈,是濕邪侵犯足太陽經,項筋因此而痙攣強直。

按脈經云。寸口脈緩。皮膚不仁。風寒在肌肉。宜服防風湯以藥薄熨之。摩以風膏。灸諸治風穴。

當關氣結腹難伸。

白話文:

脈經記載說,寸口脈搏緩慢,皮膚沒有知覺,風寒在肌肉裡。適宜服用防風湯,再搭配薰艾草藥物敷熨患處。按摩患處時塗上風膏,艾灸諸治風穴。

脾主中州。中州治則陰陽升降。上下宣通。而氣無結滯之患。今緩脈見於關中。乃陰邪濕氣。結塞中州。清者不得上升。濁者不得下降。而腹難以舒伸也。

白話文:

脾臟統領著中州,中州調理得好,陰陽之氣才能升降,上下之間才能暢通無阻,氣體不會鬱結阻塞。現在脈搏緩弱出現在關中,這是陰邪濕氣,阻塞了中州,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所以腹部就不能舒展伸縮了。

按脈經云。關脈緩。其人不欲食。此胃氣不調。脾氣不足。宜服平胃丸補肺湯。針章門補之。

尺上若逢癥結冷。夜間常夢鬼隨人。

白話文:

根據脈經記載,如果關脈緩慢,說明這個人不想吃東西。這是胃氣不協調,脾氣不足引起的。應該服用平胃丸和補肺湯來調理。同時針灸章門穴來輔助治療。

尺上若逢緩脈。則為冷氣結於下焦。而為癥瘕之疾。何也。夫尺。陰位也。緩。陰脈也。冷。陰氣也。夜間。陰盛之時也。常夢鬼隨人者。群陰合。而從其類也。

白話文:

尺脈如果出現緩脈,則為冷氣凝聚於下焦,而形成癥瘕之疾。為什麼呢?尺位是陰位,緩脈是陰脈,冷氣是陰氣。夜間是陰盛之時,經常夢到鬼魂跟著自己的人,是羣陰聚集,並且跟隨著同類。

按脈經云。尺脈緩。腳弱下腫。小便難。有餘瀝。宜服滑石湯。瞿麥散。針橫骨瀉之。

白話文:

《脈經》說:尺脈緩慢,雙腳無力,下肢腫脹,小便困難,但仍有一點餘尿。這個時候應該服用滑石湯、瞿麥散(注:瞿麥是一個中藥),並用針刺橫骨穴來瀉熱。

3. 澀脈指法主病

四澀者陰也。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前虛後實。無復攻序曰澀。主腹痛。女子有孕。胎痛。無孕敗血為病。

白話文:

四種脈象中的澀脈屬於陰性。用手按壓時似乎可以感受到,但輕輕提起就完全摸不到了。前面虛弱而後面實在。沒有規律地出現這種脈象稱為澀。主要表現為腹痛。女性若有此脈象,可能是懷孕引起的胎痛,若未懷孕則可能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所致的病症。

澀者。陰金也。何為陰金。夫沉。陰也。澀為陰為里。當於沉中候。故指法曰。尋之似有。重手取之而似有。亦不若他。脈之往來分明也。舉之全無。謂浮取則不得也。舉之全無。則前虛矣。尋之似有。則後實矣。脈經謂其往來難短且散。即前虛後實之謂也。無復次序者。即參伍不調。

白話文:

澀脈,它是陰金脈。什麼是陰金?沉脈,表示陰,澀脈是陰脈,也是裡脈。在診脈時,要從沉脈中去探索。因此,《指法》說:「探查這種脈象,似乎有,但極輕微,用力觸診時也似乎有,但也不像其他脈象。」脈象往來分明。觸診時,完全摸不到,那是說浮取是摸不到的。觸診時,完全摸不到,那麼前面是虛的了。探查一下似乎有,那麼後面是實的了。《脈經》說澀脈往來難以察覺,而且很短促而散亂。這就是所謂的前面虛,後面實。沒有次序,就是參伍不調。

如雨沾沙之謂也。夫脈者。血之府也。猶溝渠之水。水多則滑。水少則澀。血盛則脈滑。血虛則脈澀。腹痛者。血虛而作腹痛也。血所以養胎者也。若有孕而見澀脈。則為血虛。胎失其養而痛矣。若無孕而見澀脈。則為傷精敗血之證。夫澀屬金。為氣多血少。即下文所云血衰氣旺定無妊。

血旺氣衰應有體也。

白話文:

正如雨水滋潤沙子一樣。脈,是血的倉庫。如同溝渠裡的流水,水量多就順暢,水量少就澀滯。血液充盈,脈就滑順;血液虧虛,脈就澀滯。腹痛,是血虛引起的。血液用來滋養胎兒,如果有孕婦出現澀脈,則是血虛,胎兒失去滋養而疼痛。若沒有懷孕而出現澀脈,則說明是傷精敗血的證據。澀脈屬金,是氣多血少的表現,正是下文所說的「血衰氣旺定無妊」。

按脈經云。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丹溪心法曰。澀為血虛。為有郁。

白話文:

《脈經》中說:澀脈細微而緩慢。出現和消失都很難,或者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有的說浮而短,也有的說短促而停止,或者說脈搏散亂不均。丹溪心法指出,澀脈是血虛造成的,也可能是鬱悶引起的。

4. 歌曰

澀脈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號傷精。婦人有孕胎中病。無孕還須敗血成。何謂如刀刮竹行。謂其往來蹇澀。中有一止也。諸家論澀脈。謂如輕刀刮竹。但言其往來蹇澀。未盡其如刀刮竹之旨。所謂如刀刮竹者。謂以輕刀刮竹。遇節而即止。故訣云。澀脈如刀刮竹行也。然丈夫以氣為主。

白話文:

澀脈就像刀刮竹子那樣,前進的時候會遇到阻礙。男人出現這種脈象,表示精氣受損;女人出現這種脈象,表示懷孕期間有疾病。如果沒有懷孕,那麼這種脈象還會導致血氣敗壞。

什麼是「如刀刮竹」?就是說脈搏來迴流動的時候很遲滯,並且在中間會有一段停頓。

其他的醫家在討論澀脈的時候,認為它就像用輕刀刮竹子一樣,只是說脈搏來迴流動的時候很遲滯,但是沒有把「如刀刮竹」的含義解釋清楚。

所謂「如刀刮竹」,是指用輕刀刮竹子,遇到節點就會停止。所以《脈訣》上說:「澀脈就像刀刮竹子那樣前進。」

然而,男人以氣為主。

女子以血為主。丈夫而見澀脈。則為傷精之證。以其精生於氣也。至若女子而見澀脈。則有胎病敗血之證。以其胎養於血也。

按脈經云。澀而緊痹病。又云小弱而澀骨。及經云。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

白話文:

女子以血為主要生理特徵。如果丈夫看到女子的脈象澀滯,便是傷精的證據。因為精液由氣血所生。若女子把脈時出現澀滯之象,則有胎兒發育不良或敗血的病症。這是因為胎兒需要血養。

按儒門事親云。修弓杜匠。其子婦年三十。有孕已半歲矣。每發痛。則召侍媼待之。以為將產也。一二日復故。凡數次。乃問戴人。戴人診其脈澀而小。斷之曰塊病也。非孕也。脈訣所謂澀脈如刀刮竹形。主丈夫傷精。女人敗血。治之之法。有病當瀉之。先以舟車丸百餘粒。

白話文:

儒家《事親》篇說,古代有個修弓的工匠,他的兒子媳婦,年齡三十歲,懷孕已經有半年了。媳婦每次發作疼痛,就叫侍女守候著,以為她就要臨產了。可是,過了一兩天,又恢復了常態。這樣反覆了好幾次。於是,他們就去問診戴人。戴人把了把脈,發現她的脈搏又澀又小,就斷定她得的是塊病,而不是懷孕。脈訣中說,澀脈就像用刀刮竹子那樣,預示著男人傷精,女人敗血。治療方法是,有病應該瀉除,先用舟車丸一百多粒。

後以調胃承氣湯。加當歸桃仁。用河水煎。乘熱投之。三兩日。又以舟車丸桃仁承氣湯。瀉青黃膿血雜然而下。每更衣。以手向下推之揉之則出。後三二日。又用舟車丸。以豬腎散佐之。一二日。又以舟車丸通經如前。數服病十去九。俟晴明。當未食時。以針瀉三陰交穴。不再旬。

塊已沒矣。此與隔腹視五臟者。復何異哉。

白話文:

後來用調胃承氣湯。加上當歸、桃仁。用河水煎煮。趁熱將藥倒入肛門。三天兩夜後。又服用舟車丸、桃仁承氣湯。瀉出青黃膿血混雜於一起的膿血。每次更衣。用手指向下推揉,膿血就會流出來。過後三兩天。再次服用舟車丸。以豬腎散作為輔助藥一起服用。一兩天後。再次服用舟車丸疏通經絡,像之前一樣。多次服用後,十成的病癒了九成。等到天氣晴朗。在未吃飯的時候。用針刺瀉三陰交穴。還沒到十天。

5. 又歌曰

澀脈關前胃氣並。

關前。寸脈也。所以候中者。胸為氣海。足陽明之胃經。為多氣多血之府。今見澀脈。則為血少。血少則氣乘其虛。而並居之故。曰胃氣並也。

白話文:

關前脈:寸脈。所以觀察中焦的方法是:胸是氣海,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現在見到澀脈,則是血少。血少則氣乘虛而入,並居於中焦,所以,稱之為胃氣並。

按脈經云。寸口澀。無陽少氣。又云。寸口脈澀。是胃氣不足。宜服乾地黃湯。自養調和飲食。針三里補之。

當關血散不能停。

白話文:

根據《脈經》記載,寸口脈澀,表示陽氣不足,氣血不足。又說,寸口脈澀,是胃氣不足引起的。應服用乾地黃湯,以調理飲食。針灸足三里穴,以補益陽氣。

關所以候中焦者也。營出中焦。澀為氣多血少。當關而見澀脈。則為中焦之血。散而不守。然有氣以行之。故不能停止而復下也。

白話文:

關脈所以候中焦的脈象。營血從中焦佈散全身。脈象澀滯,是氣多血少。當關脈出現澀脈,是中焦之血散而不守。雖然有氣推動血運行,但血還是不能固守中焦,所以只能繼續向下。

按脈經云。關上澀。無血厥冷。又云關脈澀。血氣逆冷。脈澀為血虛。以中焦有微熱。宜服乾地黃湯。內補散。針足太衝上補之經云。關上脈澀而堅大。而實。按之不減有力。為中焦實。有伏結在脾。肺氣塞。實熱在胃中。

注云。澀脈與有力反。今並言者。浮之澀大。按之堅澀。故言有力也。

尺部如斯逢逆冷。體寒臍下作雷鳴。

白話文:

根據《脈經》記載的關脈澀,是沒有血的厥證,也叫厥冷。另外還說關脈澀,是血氣逆冷。脈澀是因為血虛,中焦有微熱。應該服用乾地黃湯、內補散,同時針刺足太衝穴,以補上焦之氣。如果關脈澀而堅大,而且實,按壓的時候不減,很有力,這就表示中焦實,脾臟裡面有伏結,肺氣阻塞,胃裡有實熱。

尺部乃寒水之鄉。得相火以相濟。故一身得以溫暖。澀為陰金。尺部而見澀脈。母藏子宮。則金不畏火。是為金寒水冷。而陽翳無光。故體寒逆冷。冷則生氣。故臍下作雷鳴也。

白話文:

尺部是寒水所在的部位,如果得到了相火來互相幫助,那麼全身就會溫暖。澀是小腸的脈象,尺部出現澀脈,是母藏子宮,金不怕火,這種情況就是金寒水冷,陽氣被陰氣遮蓋,沒有光彩,所以身體會寒冷逆冷;冷則氣生,所以臍下會有雷鳴。

按脈經云。尺中見澀。無陰厥冷。又云。尺脈澀。足脛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湯。針足太衝補之。又曰。尺脈澀。下血下利多汗。

白話文:

《脈經》說,尺脈出現澀滯,但是沒有陰厥寒冷的症狀。又說,尺脈澀,足部脛骨和小腿逆冷,小便赤,適宜服用附子四逆湯。針灸足太衝穴來進行補救。又說,尺脈澀,有下血、泄瀉、多汗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