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0)

1. 又歌曰

微脈關前氣上侵。

關前。陽部也。微脈而見關前。則上焦之陽氣衰。陽氣衰則陰氣上逆。故曰氣上侵也。

按脈經云。寸口脈微。若寒為衄。宜服五味子湯。摩茱萸膏令汗出。又云。寸口微無陽外寒。

當關鬱結氣排心。

關主中州。脾胃所居之地。然脾為陰土。生於相火。胃為陽土。生於心火。微脈而見關中。是為純陰而無陽矣。陰霾之氣閉塞。陽明之氣不行。陽明者胃也。胃之上管。當於心下。故曰鬱結氣排心也。四氣調神論云。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此之謂也。

按脈經云。關脈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湯。生薑湯。附子丸。針巨闕補之。

尺部見之臍下積。身寒飲水即呻吟。

尺部者。純陰之地。寒水之鄉也。所賴者。下焦命門之真火相濟。得以溫分肉。消水氣。不至有凝結積聚之患。今尺部見微。則下焦之元陽衰而身寒。膀胱之寒氣結。而臍下積矣。然兩尺屬腎。微為陰土。土來剋水。故引水以自救。及至飲水。則又無相火以溫暖分消。復助寒氣。故作痛而呻吟也。

按脈經云。尺中微。無陽厥冷。腹中拘急。又云。尺脈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氣。宜服小建中湯。

白話文:

又歌曰

脈象微弱,出現在寸關之前的位置,表示上焦的陽氣衰弱,陽氣衰弱就會導致陰氣向上逆行,所以說「氣上侵」。

寸關之前屬於陽的部位,脈象微弱出現在這裡,表示上焦的陽氣衰弱,陽氣衰弱則陰氣就會向上逆行,所以說氣向上侵犯。

脈經說:寸口的脈象微弱,如果身體怕冷,就會流鼻血,應該服用五味子湯,再塗抹茱萸膏幫助發汗。又說:寸口脈微弱,表示陽氣不足,身體外表寒冷。

脈象微弱,出現在關的部位,表示中焦氣機鬱結,向上頂到心臟。

關脈主要對應中焦,也就是脾胃所在的位置。脾屬陰土,依靠相火生長;胃屬陽土,依靠心火生長。脈象微弱出現在關脈,表示體內純陰而沒有陽氣。陰寒之氣閉塞不通,陽明的氣機無法運行。陽明指的就是胃,胃的上口位於心臟下方,所以說鬱結的氣向上頂到心臟。四氣調神論說:「陽氣閉塞,陰寒之氣就會蒙蔽清陽」,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脈經說:關脈微弱,表示胃裡寒冷,心下拘急,應該服用附子湯、生薑湯或附子丸,可以針灸巨闕穴來補陽。

脈象微弱,出現在尺的部位,表示臍下有積聚,身體怕冷,喝水就呻吟。

尺的部位屬於純陰的地方,是寒冷之鄉,需要下焦命門的真火來幫助溫暖身體,才能夠溫養肌肉、消散水氣,不至於產生凝結積聚的狀況。現在尺部的脈象微弱,表示下焦的元陽衰弱,身體會感到寒冷,膀胱的寒氣凝結,導致臍下有積聚。而兩尺脈屬於腎,脈微弱表示陰土不足,土會剋水,所以身體會通過多飲水來自我救助。但是喝水後,卻沒有相火來溫暖和消散水氣,反而助長了寒氣,所以會感到疼痛而呻吟。

脈經說:尺脈微弱,表示陽氣虛衰、四肢冰冷,腹部拘急。又說:尺脈微弱,出現逆冷的現象,小腹拘急並且有寒氣。應該服用小建中湯。

2. 沉脈指法主病

二沉者陰也。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緩度三關。狀若爛綿曰沉。主氣脹兩脅。手足時冷。

沉者。陰水也。水性沉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水之性也。水性漂流。緩度三關。水之狀也。水性濡耎。狀若爛綿。水之形也。然水性陰冷。冷則生氣。故氣脹兩脅。而手足時冷也。

按脈經云。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一曰重按之乃得。經云。沉為水為實。又為鬼疰。

白話文:

沉脈,屬於陰脈的一種。把手指放在脈搏上仔細尋找,感覺好像有脈搏,但稍微抬起手指就完全摸不到。脈搏跳動緩慢地經過寸、關、尺三關,感覺像摸到爛棉絮一樣,這種脈象稱為沉脈。沉脈主要代表身體氣機阻滯,導致兩脅脹痛,有時手腳會感到冰冷。

沉脈,又代表體內的陰水。水的特性是往下沉,所以輕觸時好像有脈,稍微抬起手指就摸不到了,這是水的特性。水流動不居,所以脈搏緩慢地經過三關,這是水的流動狀態。水質柔軟,所以脈象感覺像爛棉絮一樣,這是水的形態。然而,水的性質是陰冷的,寒冷會使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會出現兩脅脹痛,而手腳也時常冰冷的情況。

《脈經》上說,沉脈的特點是輕按時感覺不足,重按時才感覺充實。也就是說,要用力按下去才能摸到脈搏。書上說,沉脈主水濕、實證,也可能代表鬼疰(一種古代認為的由鬼神引起的疾病)。

3. 歌曰

按之似有舉還無。氣滿三焦臟腑虛。冷熱不調三部壅。通腸健胃始能除。夫沉脈主氣。為諸陰之首。今云按之似有舉還無。是沉而無力也。劉氏曰。沉而無力為氣。假令其人冷熱調和。則臟腑充實。而上中下三焦之氣。自然和暢。而無壅滯之患矣。今因冷熱不調。則衛氣不得行於陽分。

衛氣不行於陽分。則三焦之氣滿。而臟腑虛矣。治之者。當用辛溫之藥利之。以通其腸。復用溫補之藥和之。以健其胃。腸胃之氣宣通。則三部之氣條達。使衛氣復行於陽分。而脈道自無沉匿矣。

按經云。沉而遲。腹藏有冷病。又云。脈來沉沉澤澤。四肢不仁。而重土祟。又云。沉而滑為下血。亦為背膂痛。千金方作下重。

白話文:

按下去感覺好像有浮起來,但又好像沒有。這是因為氣充滿在三焦,導致臟腑虛弱。身體冷熱不調和,使得上、中、下三焦都阻塞不通。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疏通腸道、健壯脾胃才能夠去除病根。

沉脈主要代表氣,是所有陰脈之首。現在說按下去感覺好像有浮起來,又好像沒有,指的是脈象沉而無力。劉氏說,脈象沉而無力,是氣虛的表現。如果這個人身體冷熱調和,那麼臟腑就會充實,上中下三焦的氣也會自然和暢,不會有阻塞的狀況。現在是因為冷熱不調和,導致衛氣無法運行到陽分。

衛氣無法運行到陽分,就會使三焦之氣壅塞,而臟腑變得虛弱。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辛溫的藥物來疏通,使腸道通暢。然後再用溫補的藥物來調和,使脾胃健壯。當腸胃的氣機宣通順暢,三焦的氣機就會條達,使衛氣能夠重新運行到陽分,脈象自然就不會沉而無力了。

依照經書所說,脈象沉而遲,表示腹內有寒冷的病症。又說,脈象沉而澤澤,表示四肢麻木不仁,像有重物壓著。還說,脈象沉而滑,表示有下血的情況,也可能會有背部、脊椎的疼痛。《千金方》則認為是下墜、沉重感。

4. 又歌曰

寸脈沉兮胸有痰。

寸部所以候胸中者,今寸部見沉,是為水氣泛而為痰矣。

按千金方云:寸口脈沉而滑者,胸中有水氣,面目腫,有微熱,為風水。又云: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即為血實,滑即為氣實,血氣相搏,入臟即死,入腑即愈。脈經云:寸口沉,胸中痛引背。又云:寸口脈沉,胸中引脅痛,胸中有水氣,宜服澤漆湯,針巨闕瀉之。又云:寸口脈沉,胸中短氣。又云:寸口脈沉而堅者,病在中。又云:寸口脈沉而弱者,曰寒。又云:寸口脈沉而弱者,發必墮落。又云:寸口脈沉而緊,若心下有寒,時痛,有積聚。又云:寸口脈沉而喘者,寒熱。

當關氣短痛難堪。

關所以候腹中者,中氣溫和,則舒暢而無痞滿疼痛之患矣。今關中而見沉,則為腹中有冷氣,腹中有冷氣,則閉塞而不通,閉塞而不通,則腹中疼痛,呼吸不利,而氣短難堪矣。

按脈經云:關上沉,心痛,上吞酸。又云:關脈沉,心下有冷氣,苦滿吞酸,宜服白薇茯苓丸,針胃管補之。

若在尺中腰腳重,小便稠數色如泔。

尺部者,陰部也,所以候腎與三焦膀胱者。左腎主水,右腎主火,膀胱為水,三焦為火。故水火既濟,陰陽相維,而後腰腳得以便利,水道得以澄清。今尺中而見沉脈,是有陰而無陽,有水而無火,致使陽氣不行,則腰腳重滯,決瀆失職,而小便如泔矣。

按脈經云:尺中沉,引背痛。又云:尺脈沉,腰背痛,宜服腎氣丸,針京門補之。

白話文:

寸脈如果摸起來是沉的,表示胸中有痰。

寸脈這個部位是用來診斷胸腔情況的,現在寸脈摸起來是沉的,表示體內水液代謝失常,積聚成痰了。

《千金方》說:「寸口脈沉而滑,表示胸中有水氣,臉部和眼睛會腫脹,而且會有輕微發熱,這是風水的表現。」又說:「寸口脈沉、大而滑,沉脈代表血瘀,滑脈代表氣滯,血氣相互搏擊,若進入內臟就會死亡,進入腑則會好轉。」《脈經》說:「寸口脈沉,表示胸中疼痛會牽引到背部。」又說:「寸口脈沉,表示胸中會牽引到脅肋疼痛,胸中有水氣,應該服用澤漆湯,並針灸巨闕穴瀉法。」又說:「寸口脈沉,表示胸中會有氣短的感覺。」又說:「寸口脈沉而且堅硬,表示病在身體內部。」又說:「寸口脈沉而且虛弱,表示體內有寒氣。」又說:「寸口脈沉而弱,頭髮一定會脫落。」又說:「寸口脈沉而且緊,如果心下有寒氣,就會時常疼痛,且有積聚。」又說:「寸口脈沉而且呼吸急促,表示體內有寒熱。」

關脈如果摸起來是沉的,表示腹部氣機不暢,會感到疼痛難耐。

關脈這個部位是用來診斷腹部情況的,中焦的氣機如果溫和順暢,就不會有腹部痞悶疼痛的問題。現在關脈摸起來是沉的,表示腹部有寒氣,腹中有寒氣,氣機就會閉塞不通,閉塞不通就會導致腹部疼痛,呼吸不暢,感到氣短難受。

《脈經》說:「關脈沉,表示心痛,並且會往上吞酸。」又說:「關脈沉,表示心下有寒氣,會感到苦悶吞酸,應該服用白薇茯苓丸,並針灸胃管穴補法。」

如果在尺脈摸起來是沉的,表示腰腿沉重,小便混濁且次數多,顏色像米泔水。

尺脈這個部位屬於陰部,是用來診斷腎臟、三焦和膀胱情況的。左腎主水,右腎主火,膀胱主水,三焦主火。水火能夠相互協調,陰陽能夠相互維繫,腰腿才能夠靈活,水道才能夠清澈。現在尺脈摸起來是沉的,表示體內陰盛陽衰,水多火少,導致陽氣運行不暢,就會腰腿沉重遲滯,膀胱功能失調,小便才會像米泔水一樣混濁。

《脈經》說:「尺脈沉,表示疼痛會牽引到背部。」又說:「尺脈沉,表示腰背疼痛,應該服用腎氣丸,並針灸京門穴補法。」

5. 緩脈指法主病

三緩者,陰也。指下尋之,往來遲緩,小於遲脈曰緩,主四肢煩悶,氣促不安。(按他本於小字下有一駛字)

緩者,陰土也。何為陰土?皇極內篇,以脾為二陰之土故也。夫脾為二陰之土,而脈緩者何也?脈經新撰有曰:「脾者,土也,德則為緩,恩則為遲。」是以太陰之脈緩而遲,故指法曰:「指下尋之,往來遲緩,小於遲脈也。」脈經又曰:「緩脈小駛於遲。」何也?夫駛者,疾也。大抵平人脈,

四至閏以太息,共成五至。遲脈者,一息三至。其意蓋曰:「緩脈者,比平人之脈,則又稍遲;較之遲脈,則又小駛耳。」故其主病,則皆脾病。經曰:「土不及,其病內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以其四肢屬脾,故四肢煩悶也。經又曰:「去不及甚,病留滿痞塞。」病而留滿痞塞,則中氣不和,

所以氣促不安也。潔古曰:「證在太陽,風傷衛,當服桂枝湯。」易云:「四肢煩滿,氣促不安,枳朮湯主之。」按脈經云:「緩脈去來亦遲,小駛於遲,一曰浮大而散,陰浮於陽同等。」

白話文:

緩脈,屬於陰性的表現。用手指觸摸時,感覺脈搏跳動速度慢而遲緩,比遲脈更慢一些,主要對應的是四肢煩悶、呼吸急促、感到不安的狀況。

緩脈,屬性為陰土。為什麼說是陰土呢?根據皇極內篇的說法,脾屬於二陰之土。脾是二陰之土,那為什麼脈象會呈現緩慢呢?脈經新撰裡提到:「脾屬土,其特性表現為緩慢,如果表現為恩澤,則會更加遲緩。」因此,太陰經脈的脈象會緩慢且遲緩。所以診脈時會說:「用手指按下去,感覺脈搏來回跳動遲緩,比遲脈還要慢一點。」脈經又說:「緩脈比遲脈稍微快一點。」這是為什麼呢?快,指的就是速度較快。一般健康的人,脈搏跳動四次,加上一次呼吸時的停頓,總共是五次。遲脈則是呼吸一次跳動三次。這裡的意思是說:「緩脈比正常人的脈搏慢一些,但又比遲脈稍微快一點。」所以,緩脈主要對應的是脾的疾病。根據經典記載:「土氣不足,疾病會影響內在的心腹,外在的肌肉和四肢。」因為四肢屬於脾的管轄範圍,所以會有四肢煩悶的感覺。經典又說:「土氣不足而且嚴重,會導致腹脹、痞塞不通。」如果因為疾病而導致腹脹痞塞,那就是中氣不調和,所以會感到呼吸急促、不安。李杲說:「如果病在太陽經,是風邪侵犯到衛氣,應該服用桂枝湯。」易經則說:「四肢煩悶脹滿,呼吸急促不安,可以用枳朮湯來治療。」另外,脈經還說:「緩脈的來去也遲緩,比遲脈稍微快一點,另一種表現是脈浮大而散,陰氣浮在陽氣之上,兩者程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