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回本書目錄

1. 卷四

2. 八里脈交變略例論

潔古曰。八里脈者。乃右手三部。寸關尺受邪者也。陽乘陰也。是微沉緩澀遲伏濡弱八里脈也。有里之表。乃三陰經絡。各稱標之名也。有里之裡者。乃三陰之本。脾腎肝總稱之名也。且三陰標者。為陰中之陽。本者。為陰中之陰也。盛則歸於胃土。乃邪染有形。故里之表。是陰中之陽。當漬形以為汗。宜發之。主宜緩。

內經曰。脈長者。為外病。脈短者。為內病。入里之脈。俱短脈也。俱在右手三部受邪者也。病入於內。為陽邪乘乎陰也。顧有里之裡。有里之表。里之表者。邪在三陰經絡中。為三陰之標也。三陰標者。仍是陽邪。尚未入於胃土。故不可輕下。而當緩散之。若是里之裡。陰中之陰也。

邪歸於胃土。而染於有形跡之中。下之則愈。蓋里之表。漬形以為汗者。身膚漬漬潮潤。乃陽邪在裡中之表。本來正汗。非若取汗之證。發越而出者。主宜緩也。

里之裡。是陰中之陰分也。當急下之。客宜急。是知諸中客邪當急。諸主自病。當緩。前說七表。乃春夏具三陽。後說八里。乃秋冬具三陰。經中論反交錯生疾。得本位以常法治中。互相為病。當推移所在主客。相合脈證。依緩急治之。假令惡寒也。里之表也。當與麻黃附子細辛湯緩發之。

是漬形以為汗也。如不惡風寒而反欲去衣。身涼面目赤。四肢逆。數日不大便。小便赤澀引飲。身靜重如山。譫語昏冒。脈沉細而疾數者。是足少陰經反受火邪。是里之裡病。乃陰中之陰。陽邪也。此客邪當速。急下去之。以大承氣湯除之。

里之裡者。本中之裡也。客邪盡淨。里證急矣。故宜急下。凡客邪至於中者。中在經絡之中。雖為表而漸入里矣。尚可緩乎。故宜急表也。諸主自病者。非外來之病也。五行中相乘相剋。互相交變。多見八里脈也。宜分別脈證。相合與相異治之。有輕重之分。如證宜急。而脈不宜急者。

脈宜急。而證不宜急者。止從緩而不宜急也。緩則能守其和平。急則乃交錯生疾。必當以本位常法治中。當推移所在主客。與相合脈證。依緩急治之。是多從脈而不從證也。若是交變互相為病。當分主客脈證。或證當汗。而脈不可汗。證當下。而脈不可下。或脈可汗。而證不可汗。

或證可下。

而脈不可下。互相交變。而又互相推移。主客輕重與緩急之法。如經中謂漬形以為汗者。用麻黃又兼附子。一以治標。一以治本。是從其緩也。如不惡風寒。而反欲去衣等證。此是陰中之陽。邪在內矣。宜急治其里。治其里。是多從證。而不從其脈也。

今將七表脈有下者。八里脈有汗者。七表脈有汗者。八里脈有下者。此四論為古今之則。於七表脈論。八里脈論內。交五說之。更有脈與證相雜之法。當取仲景內桂枝脈(里)得麻黃證。(表)麻黃脈得桂枝證。遞用麻黃桂枝各半湯。如桂枝證二停。麻黃脈一停。當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法。

或麻黃證二停。桂枝脈一停。當用麻黃二桂枝一湯法。更有麻黃脈桂枝證。取脈為主。脈便為二停。證為一停。用麻黃二桂枝一湯法治之。或桂枝脈麻黃證。亦脈為二停。證作一停。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法治之。大抵聖人謂脈者。司人之命。故以脈為主。多從脈而少從證也。舉世脈證交互二法。

是不合全從於脈。亦不合不從於證。如合證當兩取之。如證在交變法中。即合從脈不從證也。然亦不拘。亦當臨時消息。傳受遞從。元證來理。所投去處。沒天之時令。且七表有下者。為內外皆陽緩下。八里有汗者。為內外皆陰緩汗。七表有汗者。為外陽而內陰急汗。八里有下者。

為外陽而內陰急下。故素問說標本之化。立四因之法。為此一說也。表裡標本之化。七表論內說之。

脈證互參。謂桂枝證得麻黃脈。不宜過用麻黃。必兼以桂枝。勿使麻黃大泄之意。此為證屬陰不足。而脈屬陽有餘。故用麻黃二。多從脈之意。桂枝一。少從證之意。不致偏僻之咎。今其陰陽扶抑之法。而太過不及。自位乎中和之道也。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何病之有。

八里脈。

白話文:

潔古先生表示,所謂「八里脈」,指的是右手三部位(寸、關、尺)感受到病邪的情況,這是陽氣壓倒陰氣的現象。這種脈象特徵微沈、緩、澀、遲、伏、濡、弱等八種特性,我們稱之為「八里脈」。

「八里脈」中的「裏」,是指三陰經絡,各部位有各自的名稱。而更深入的「裏」,則是三陰的根本,包括脾、腎、肝,我們統稱為「裏」。「裏」的表面是陰中之陽,根本則是陰中之陰。若病情加重,會影響到胃,這時病邪已經侵入實質器官。對於「裏」的表面,也就是陰中之陽,應讓身體發汗,適合緩慢治療。

《內經》指出,脈象長的是外感病,脈象短的是內傷病。當病邪進入「裏」,脈象會變得短促,這代表病邪進入右手三部位。病情進入體內,是陽邪侵犯陰氣的表現。再進一步區分,「裏」的表面,是病邪在三陰經絡中,屬於三陰的表面,這是陰中之陽,病邪尚未侵入胃,所以不能隨意瀉下,應該採用緩慢散發的方式治療。

如果病邪深入「裏」的內部,即陰中之陰,病情會更嚴重。病邪進入胃,侵入實質器官,瀉下可以改善病情。當身體微微出汗,這是陽邪在「裏」的表面,是正常的汗出,並非刻意出汗。對於「裏」的內部,即陰中之陰,必須立即瀉下,這是病情的關鍵。

舉例來說,如果病人畏寒,這是「裏」的表面病狀,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緩慢發汗。然而,如果病人不畏風寒,反而想脫衣服,身體涼爽,但臉色潮紅,四肢冰冷,數日未排大便,小便色赤且排尿困難,身體沉重如山,出現胡言亂語和昏迷,脈象沉細且快速,這代表足少陰經受到火邪的侵害,這是「裏」的內部病狀,屬於陰中之陰,這是陽邪,病情非常危急,應立即使用大承氣湯瀉下。

「裏」的內部,是病根所在,當病邪清除後,病情急轉直下,因此必須立即瀉下。如果病邪進入「裏」,即使仍在經絡中,病情已由表面轉向內部,不能輕忽,因此必須立即治療。然而,如果是本身疾病,而非外來病邪,病情會在五行中相互剋制和變化,容易出現「八里脈」。應根據脈象和病狀,判斷病情輕重,如果病狀需立即治療,但脈象不適合,或者脈象需立即治療,但病狀不適合,應優先考慮緩慢治療。

此外,如果脈象和病狀交錯變化,例如脈象需發汗,但病狀不適合,或者脈象需瀉下,但病狀不適合,或者相反,應根據病情輕重和緩急程度,決定治療方式。一般而言,應優先考慮脈象,因為脈象可以反映病情的真實情況,而病狀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然而,在特殊情況下,應根據病情的輕重和緩急程度,靈活調整治療方式。

根據《素問》,病邪進入「裏」的表面,可以使用麻黃和附子,一個治療表面,一個治療根本,這是緩慢治療的方法。然而,如果病情進入「裏」的內部,必須立即治療,這是根據病狀而非脈象。現在將「七表脈」中有瀉下情況、「八里脈」中有發汗情況、「七表脈」中有發汗情況、「八里脈」中有瀉下情況,作為古往今來的治療原則。在「七表脈」和「八里脈」的理論中,還有更多脈象和病狀相互影響的法則。

總的來說,脈象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標,應優先考慮脈象,但也不能完全忽視病狀。如果脈象和病狀相互影響,應根據病情輕重和緩急程度,靈活調整治療方式。

3. 微脈指法主病

一微者陰也。指可尋之。往來甚微。再再尋之。若有若無曰微。主敗血不止面色無光。

微者。陰土也。何為陰土。雨土濛霧之象也。血實則脈實。血虛則脈虛。今云指下尋之。往來甚微。則陽已衰矣。再再尋之。若有若無。則血已脫矣。夫營出中焦。中焦治則能攝血。血足則能華色。今脈見微。則為陰盛陽虛。不能攝血。以致敗血不止。血去則不能華色。是以面色無光也。

按脈經云。微脈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浮而薄。一曰按之如欲盡。

白話文:

微脈,屬於陰脈的一種。這種脈象用手指仔細尋找才能感覺到,脈搏跳動非常微弱,要反覆尋找才能感受到,感覺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這表示病人體內氣血衰敗、出血不止,導致臉色蒼白無光。

微脈,屬於陰土的脈象,所謂陰土,就像陰雨天霧氣濛濛的景象。正常情況下,血液充足脈搏就會有力,血液不足脈搏就會虛弱。現在說用手指尋找脈搏,跳動卻非常微弱,這表示身體的陽氣已經衰弱了;反覆尋找才感覺到脈搏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這表示血液已經大量流失了。人體營氣來自中焦,如果中焦功能正常就能夠統攝血液,血液充足就能使臉色紅潤有光澤。現在脈象呈現微弱,表示陰氣過盛陽氣虛弱,身體無法攝住血液,導致出血不止。血液流失就會使臉色變得蒼白,所以臉色才會黯淡無光。

根據《脈經》的記載,微脈極其細小而柔軟,甚至感覺快要消失了,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有人說微脈很小,有人說指下感覺脈搏跳動很快,有人說脈搏浮在表面而且很薄,有人說按壓脈搏感覺好像快要消失一樣。

4. 歌曰

指下尋之有若無。漩之敗血小腸居。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時多骨木枯。指下尋之。其中往來甚微。再再尋之。若有若無。然何以至如是之虛也。夫心主血者也。脾攝血者也。今脾不能攝血。以至心包絡之血漩流而下。入於小腸。然小腸主出而不主納。不能久居。必下漏。而為崩中之證矣。

然崩中日久。則陰已衰而陽無所倚。傳變而為虛寒。白帶因之而下矣。夫骨。腎所主也。腎主閉藏。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斯骨有所濡潤。而不至於枯槁。今崩中而繼之以漏下。則精血已竭。骨無所濡。而如木之枯槁矣。

按經云。微則為虛。又云。微而緊者有寒。又云。微弱者。有寒少氣。

白話文:

把脈時感覺脈象若有似無,這種脈象代表著敗血滯留在小腸。如果婦女崩漏出血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白帶。若是漏下不止,時間久了就會導致骨頭像枯木一樣。

把脈時,脈搏來往的感覺非常微弱,反覆仔細尋找,感覺脈象似有似無。為什麼會虛弱到這種程度呢?心臟主管血液,脾臟負責統攝血液。現在脾臟不能固攝血液,導致心包絡的血液像漩渦一樣向下流,進入小腸。然而小腸的主要功能是排出而不是吸收,所以血不能久留,必然會向下滲漏,形成崩漏的症狀。

崩漏日久,陰液已經衰退,陽氣失去依靠,病情轉變為虛寒,白帶因此而產生。骨頭由腎臟主管,腎臟負責閉藏,接受五臟六腑的精華並儲藏起來,這樣骨頭才能得到滋養而不至於枯槁。現在因為崩漏,接著又漏下不止,導致精血已經耗盡,骨頭失去滋養,就像枯木一樣。

經典上說:「脈象微弱就代表虛損。」又說:「脈象微弱而且緊繃,代表有寒氣。」還說:「脈象微弱無力,代表有寒氣而且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