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歌曰

緊脈三關數又弦,上來風是正根源。 忽然狂語人驚怕,不遇良醫不得痊。

緊脈者,三關通度,數而且弦,是為三陽合病矣。然其根源非暴受風寒,蓋由上年所受風邪,根源伏於其內,感天行時熱,化為春溫夏熱之證矣。然重陽者狂,故曰忽然狂語人驚怕也。所謂不遇良醫不得痊者,非是剩語,其意蓋曰,傷寒一證,別有專門,非比尋常雜證,可以臆度,必待圓機之士,參究內經,潛心仲景,暨河間、東垣、節庵、陶氏諸名家治法,分別經絡表裡,陰陽虛實寒熱,參考五運六氣,並得名醫傳授,方為良醫,不致有誤。豈若今世之人,勿遵古訓,不經師承,幾句油腔,一味杜撰,便謂吾能療治傷寒,及乎臨證,手足無措,當汗不汗,當下不下,不當汗而汗,不當下而下,至不得已,乃以雜證治法朦朧治之,其誤人也,豈淺鮮哉。

潔古曰,此是三陽合病,緊數,太陽也,弦多,少陽也,狂言,陽明也。故實則譫語。 云岐子曰,其脈洪緊而實,陽氣有餘之象也,主熱即生風,發作狂語,可用小承氣湯主之。

按經云,緊則為寒,又云,緊而急者遁戶,又云緊數者,可發其汗,又云,凡亡汗,肺中寒,飲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虛冷等證,其脈並緊。又云,緊而數,寒熱俱發,必下乃愈。又云,緊而滑者,吐逆。又云駃而緊,積聚有擊痛。又云,盛而緊曰脹。

白話文:

歌訣說: 脈象緊而且在寸關尺三處都數快又呈弦狀,這是因為風邪從上方侵入身體造成的。病人突然開始說胡話,讓人驚恐害怕,如果不是遇到好醫生就沒辦法痊癒。

所謂脈象緊,三關都摸得到,而且數快又帶有弦的感覺,這表示三陽經都同時生病了。然而這個疾病的根源不是突然感受風寒,而是因為去年所受的風邪潛伏在體內,當感受到時令的溫熱,就轉化為春溫或夏熱的病症。陽氣過盛會讓人發狂,所以說會突然說胡話,讓人驚恐害怕。所謂不是遇到好醫生就沒辦法痊癒這句話,並不是多餘的,而是要說明傷寒這種病,有其特殊的治療方法,不是一般的雜病可以隨意推測的,必須要依靠通達醫理的人,深入研究《內經》,潛心鑽研張仲景的學說,以及河間、東垣、節庵、陶氏等名醫的治療方法,區分經絡表裡、陰陽虛實寒熱,參考五運六氣的變化,並且得到名醫的傳授,才能成為良醫,不會產生錯誤。哪像現在的人,不遵守古訓,不經過師承,只會說些空話,胡亂編造,就說自己能治療傷寒,等到真正看病時,卻手足無措,該發汗的時候不敢發汗,該用瀉下的時候不敢用,不該發汗的反而發汗,不該瀉下的反而瀉下,等到沒辦法的時候,就用治療雜病的方法來模糊處理,這樣誤人的程度,難道會淺嗎?

潔古說,這屬於三陽合病,脈象緊數,是太陽經的病;脈象弦多,是少陽經的病;說胡話,是陽明經的病。所以,實證就會說胡話。 云岐子說,這種脈象洪大而緊實,是陽氣有餘的表現,主熱就容易生風,導致發狂說胡話,可以用小承氣湯來治療。

按《內經》所說,脈象緊代表寒;又說,脈象緊而且急促,代表氣血外洩;又說,脈象緊而數,可以發汗;又說,凡是亡汗、肺中有寒、喝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虛冷等病症,脈象都呈現緊的狀態;又說,脈象緊而數,寒熱同時發作,必須瀉下才能痊癒;又說,脈象緊而滑,容易嘔吐;又說,脈象快而緊,代表體內有積聚並伴隨按壓疼痛;又說,脈象盛大而緊,代表腹脹。

2. 又歌曰

緊脈關前頭裡痛。

脈經云:寸緊苦頭痛,骨內疼是傷寒,宜麻黃發汗出。又云:頭痛逆氣。

按脈經云:寸口脈緊,苦頭痛,骨肉疼,是傷寒,宜服麻黃湯發汗出。眉沖、顳顬,摩治傷寒膏。又云:寸口脈緊,如轉索,左右無常者,有縮食。又云:寸口脈緊,即頭痛風寒,或腹中有宿食不化。又云:寸口緊,頭痛逆氣。又云:寸口脈緊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氣。又云:脈緊而長過寸口者,狂病。又云:脈緊上寸口者中風,風頭痛亦如之。

當關切痛無能動。

脈經云:關緊,心下苦滿急痛,脈緊者為實,宜茱萸當歸湯。又大黃湯治之良。針巨闕下管瀉之。脈影云:肝緊主驚風,筋脈拘攣腹痛,則緊而盛;痃癖則緊而實。右關緊,脾寒腹痛吐逆,緊盛腹脹傷食。

按脈經云:關上緊,心下痛。又云:關脈緊,心下苦滿急痛,脈緊者為實,宜服茱萸當歸湯。又大黃湯兩治之良,針巨闕下管瀉之。又云:關上脈緊而滑者,蛔動。

隱指寥寥入尺來,繳結繞臍常手捧。

張世賢曰:繳結,疼痛之狀也。在尺主脈沉水,客脈緊木,水木相合,水中有木,土莫能制,風寒在於下焦,治之以桂枝芍藥湯。不已,風寒濕在於脾腎,朮附湯主之。右尺主脈相火,客脈緊木,火木相合,風熱在於下焦而作痛,治法不可同左。

按脈經云:尺緊臍下痛,宜當歸湯,灸關元,針天樞補之。脈影云:尺緊主為淋漓,病疝氣,耳聾,齒痛,腳膝疼。命門緊,主小腸虛鳴,腸中痛。診翼云:左尺緊,腰腳痠,臍下痛,小便難;右尺緊,下焦築痛。時珍曰:尺中有緊為陰冷,定是奔豚與疝疼。脈經又云:尺中緊,臍下少腹痛。

白話文:

又歌說:

脈象緊,出現在寸口之前,表示頭部疼痛。

《脈經》說:寸口脈象緊,代表頭痛劇烈,骨頭內部疼痛,這是傷寒,應該用麻黃湯來發汗。又說,頭痛是因為氣逆。

根據《脈經》說:寸口脈象緊,代表頭痛劇烈,骨肉疼痛,這是傷寒,應該服用麻黃湯發汗。眉沖穴、顳顬穴,可以用治療傷寒的藥膏來按摩。又說,寸口脈象緊,像轉動的繩索一樣,左右脈象不穩定,表示有飲食積滯。又說,寸口脈象緊,表示頭痛是風寒引起的,或者腹內有未消化的宿食。又說,寸口脈象緊,表示頭痛且氣逆。又說,寸口脈象緊或浮,表示膈膜上有寒,肺部有水氣。又說,脈象緊而且超過寸口的長度,這是狂病的表現。又說,脈象緊而且往上超過寸口,這是中風,風引起的頭痛也是這樣。

脈象在關部出現疼痛,讓人無法活動。

《脈經》說:關脈緊,代表心下感到飽脹、急痛,脈象緊為實證,應該用吳茱萸當歸湯。也可以用大黃湯來治療,效果很好。可以用針刺巨闕穴下的下管穴來瀉熱。脈影說:肝脈緊,主要代表驚風、筋脈拘攣、腹痛,此時脈象會緊而盛;如果是痃癖(腹內結塊),則脈象會緊而實。右關脈緊,代表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嘔吐,脈象緊盛則代表腹脹、消化不良。

根據《脈經》說:關部脈象緊,代表心下疼痛。又說,關脈緊,代表心下感到飽脹、急痛,脈象緊為實證,應該服用吳茱萸當歸湯。也可以用大黃湯來治療,效果很好,可以用針刺巨闕穴下的下管穴來瀉熱。又說,關部脈象緊而滑,表示有蛔蟲在蠕動。

脈象隱約地進入尺部,並且纏繞在肚臍周圍,讓人常常用手按著。

張世賢說:纏繞,是形容疼痛的樣子。脈象在尺部,主要脈象沉於水面下,客脈緊且屬木,水木相合,水中有木,土無法克制,這是風寒在下焦,可以用桂枝芍藥湯來治療。如果沒有好轉,則表示風寒濕邪在脾腎,可以用朮附湯來治療。右尺主要脈象是相火,客脈緊且屬木,火木相合,則表示風熱在下焦引起疼痛,治療方法不能與左尺相同。

根據《脈經》說:尺脈緊,代表肚臍以下疼痛,應該用當歸湯,灸關元穴,針刺天樞穴來補益。脈影說:尺脈緊,主要代表小便淋漓不盡、疝氣、耳聾、牙痛、腳膝疼痛。命門脈緊,主要代表小腸虛弱鳴叫、腸道疼痛。《診翼》說:左尺脈緊,代表腰腳痠痛、肚臍以下疼痛、小便困難;右尺脈緊,代表下焦感到悶痛。李時珍說:尺脈中有緊的脈象,代表身體陰冷,肯定是奔豚病或者疝氣疼痛。《脈經》又說:尺脈緊,代表肚臍下少腹疼痛。

3. 洪脈指法主病

七洪者,陽也。指下尋之極大,舉之有餘,曰洪。主頭疼、四肢浮熱、大腸不通、燥熱糞結、口乾、遍身疼痛。

洪者,陽火也。何為陽火?純陽而無陰也。指下尋之極大,陽邪傳入里也。舉之有餘,客邪猶在表也。此為傷寒表邪未已,傳入陽明裡證。惟其邪在表,故有頭疼、身痛、四肢浮熱之證。惟其邪入於裡,故有大腸不通、燥熱糞結、口乾之證也。治以大柴胡湯主之。潔古曰:洪脈者,按之實,舉之盛。

洪者,陽太過,陰不及。主頭痛、四肢熱、大便難、小便赤澀、夜臥不安。治法陽證下之則愈。如下之,隨證虛實,有大承氣湯,有小承氣湯,有大柴胡湯,桃仁湯,隨證用之。此證有兩議,或按之無,舉之盛,當解表,不可下。《經》言脈浮不可下,下之則死;脈沉當下,下之則愈。

脈浮為在表,脈沉為在裡。

按脈經云:洪脈極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白話文:

洪脈屬於陽脈。當你把手指放在脈搏上感覺時,會覺得脈搏非常大,而且抬起手指時感覺脈搏的力道還有餘,這就是洪脈。這種脈象通常表示有頭痛、四肢發熱、大腸不通暢、因燥熱導致大便乾燥結塊、口乾、全身疼痛等情況。

洪脈代表著陽火旺盛。什麼是陽火呢?就是純陽而沒有陰的狀態。如果摸到脈搏很大,表示陽邪已經進入體內;如果抬起手指時脈搏力道還有餘,表示外來的邪氣還在體表。這表示外感風寒的表證還沒解除,就已經傳入到陽明經而產生內證。因為邪氣還在表,所以會有頭痛、身體疼痛、四肢發熱的症狀;又因為邪氣進入體內,所以會有大腸不通、大便乾燥結塊、口乾等症狀。治療這種情況,通常會使用大柴胡湯。名醫張元素說過:洪脈的特點是按下去感覺脈搏很實,抬起手指感覺脈搏力道很強。

洪脈代表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通常會出現頭痛、四肢發熱、大便困難、小便赤澀、晚上睡不安穩等情況。治療原則是用瀉下的方法來去除陽熱,病就會好轉。瀉下的方法要根據個人體質的虛實情況來決定,可以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柴胡湯、桃仁湯等,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針對這種脈象,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按下去感覺不到脈搏,抬起手指時脈搏感覺很強,這種情況應該用解表的藥物,不應該用瀉下的藥物。《黃帝內經》說:脈搏浮在表的時候,不能使用瀉下的藥物,用了會導致死亡;脈搏沉在裡的時候,才可以用瀉下的藥物,用了病就會好轉。

脈搏浮在表,表示病邪在體表;脈搏沉在裡,表示病邪在體內。

《脈經》說:洪脈是指脈搏非常大,摸起來感覺在手指下鼓動,也可以說是一種浮而大的脈象。

4. 歌曰

洪脈根源本是陽,遇其季夏自然昌。若逢秋季及冬季,發汗通腸始得涼。

洪,陽火也,宜旺於夏季。夏乃火退土旺之時,其脈宜緩。今脈猶有洪,是為當退不退。然土生長於火,故六月謂之長夏,其離母氣也不遠。當此之時,全賴火土合德,萬物得以化生功成而退,自然之理。

故曰:遇其季夏自然昌也。若逢秋季,乃建戌之月,是火歸墓之時,其脈當毛。於此而見洪脈,則為當藏而不藏。冬季乃建醜之月,是火方養之時,其脈當石。於此而見洪脈,則為不當旺而即旺。二者雖土寄旺之時,然三陰用事,而脈猶見洪,是為陽邪乘陰。在表則有頭疼身痛,四肢浮熱等證。在裡則有大便不通,燥糞結澀口乾等證。在表者發其汗,在裡者通其腸,陽邪退而身自涼矣。

云岐子曰:其脈舉按皆盛,本為相火之象。發汗從表,通腸從裡。從表宜麻黃湯,從裡宜大承氣湯。

仲景云:謂身體疼痛,主夏得洪大脈,知其病瘥也。通腸七宣丸,七聖丸、大柴胡湯、大承氣湯選用之。

按經云:洪則為氣,一作熱。又云:洪大者傷寒熱病。又云:脈來洪大嫋嫋者社祟。又云脈洪大者,若煩滿,沉細者腹中痛。

白話文:

洪脈的根源本質上是陽氣,在夏季時自然會旺盛。如果到了秋季和冬季,就要用發汗或通便的方法來使身體恢復涼爽。

洪脈屬於陽火,在夏季應該旺盛。夏季是火氣消退、土氣旺盛的時候,此時脈象應該是和緩的。如果脈象仍然是洪脈,就是應該消退而沒有消退。然而,土是生長於火的,所以六月叫做長夏,它離火氣也不遠。在這個時候,全靠火土和諧,萬物才能順利化生,功成而退,這是自然的道理。

所以說:遇到夏季,脈象自然會旺盛。如果到了秋季,也就是戌月,是火氣歸藏的時候,此時脈象應該是毛脈。如果這時出現洪脈,就是該收藏時沒有收藏。冬季,也就是丑月,是火氣開始蘊養的時候,此時脈象應該是石脈。如果這時出現洪脈,就是不該旺盛卻旺盛了。這兩種情況雖然是土氣寄旺的時候,但是因為三陰經脈在主事,脈象卻仍然是洪脈,這就是陽邪侵犯陰經。如果陽邪在體表,就會出現頭痛、身體疼痛、四肢發熱等症狀;如果陽邪在體內,就會出現大便不通、燥糞結澀、口乾等症狀。在體表的,就用發汗的方法;在體內的,就用通便的方法,陽邪消退,身體自然就會涼爽了。

云岐子說:洪脈的脈象,輕按重按都很有力,這本來是相火旺盛的表現。發汗是從體表治療,通便是從體內治療。從體表治療,適宜使用麻黃湯;從體內治療,適宜使用大承氣湯。

張仲景說:身體疼痛,如果夏季出現洪大脈,就知道病會好轉。通便可以使用七宣丸、七聖丸、大柴胡湯、大承氣湯等來選擇使用。

依照經文記載:洪脈主氣,也有人說主熱。還說:脈象洪大是傷寒熱病的表現。又說:脈象洪大而軟弱無力的是社祟引起的。還說:脈象洪大,如果出現煩躁脹滿,脈象沉細就是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