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歌曰

緊脈三關數又弦。上來風是正根源。忽然狂語人驚怕。不遇良醫不得痊。緊脈者。三關通度。數而且弦。是為三陽合病矣。然其根源非暴受風寒。蓋由上年所受風邪。根源伏於其內。感天行時熱。化為春溫夏熱之證矣。然重陽者狂。故曰忽然狂語人驚怕也。所謂不遇良醫不得痊者。

白話文:

脈搏緊促,三關脈搏跳動快而有力,而且弦細緊繃。這種病的根源是風邪侵襲。突然出現狂言亂語,神志不清,驚慌恐懼的症狀。如果不遇見良醫,就無法治癒。緊脈是指脈搏緊促,三關脈搏跳動快而有力。脈搏跳動快而有力,而且弦細緊繃。這是三陽合病的表現。但是,這種病的根源並不是突然受到風寒造成的。而是由於去年受到的風邪。風邪的根源潛伏在體內。遇上天氣炎熱的時候,風邪化為春溫夏熱之證。陽氣旺盛的人容易發狂。所以說忽然狂言亂語,神志不清,驚慌恐懼。所謂不遇見良醫,就無法治癒。

非是剩語。其意蓋曰。傷寒一證。別有專門。非比尋常雜證。可以臆度。必待圓機之士。參究內經。潛心仲景。暨河間東垣節庵陶氏諸名家治法。分別經絡表裡。陰陽虛實寒熱參考五運六氣。並得名醫傳授。方為良醫。不致有誤。豈若今世之人。勿遵古訓。不經師承。幾句油腔。

白話文: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它的意思是說,傷寒病症是一種獨立的專門疾病。它不是像一般的雜症那樣,可以憑藉主觀臆測就能診治。必須要有經驗豐富、學養淵博的醫生才能診治。這些醫生必須精通《內經》,潛心鑽研張仲景的著作,並且熟悉河間派、東垣派、節庵派、陶氏等名醫的治病方法。他們還要懂得辨別經絡的表裡、陰陽的虛實、寒熱的變化,並參考五運六氣的理論,並且得到名醫的真傳,才能成為一名好醫生,不至於誤診誤治。如今有些人,違背古人的教誨,沒有經過師承,只會說幾句似是而非的話,就敢號稱自己是醫生,這怎麼能行呢?

一味杜撰。便謂吾能療治傷寒。及乎臨證。手足無措。當汗不汗。當下不下。不當汗而汗。不當下而下。至不得已。乃以雜證治法朦朧治之。其誤人也。豈淺鮮哉。潔古曰。此是三陽合病。緊數。太陽也弦多。少陽也。狂言。陽明也。故實則譫語。云岐子曰。其脈洪緊而實。

陽氣有餘之象也。主熱即生風。發作狂語。可用小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一味胡亂編造。就說我能治療傷寒。等到實際診病時。手足無措。該發汗卻不發汗。該瀉下卻不下。不該發汗卻發汗。不該瀉下卻瀉下。到不得已時。才用雜證的治療方法含混的治療。他誤害人。豈止是一點半點。潔古說。這是三陽合病。緊而數。是太陽證。弦而多。是少陽證。狂言。是陽明證。所以實證就是譫語。雲岐子說。脈搏洪大,緊而實。

按經云。緊則為寒。又云。緊而急者遁戶。又云緊數者。可發其汗。又云。凡亡汗。肺中寒。飲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虛冷等證。其脈並緊。又云。緊而數。寒熱俱發。必下乃愈。又云。緊而滑者。吐逆。又云駃而緊。積聚有擊痛。又云。盛而緊曰脹。

白話文:

根據《內經》的記載:緊脈象徵寒證。又說:緊且急的脈象像閉門不出。又說:緊數的脈象,可以發汗治療。又說:凡是沒有汗出的,肺中可能有寒氣。飲用了冷水,出現咳嗽、腹瀉等症狀。胃中虛寒等證,其脈象都伴有緊脈。又說:緊而數的脈象,寒熱同時發作,必須攻下才能痊癒。又說:緊而滑的脈象,會出現嘔吐、反胃。又說:遲而緊的脈象,積聚成塊,有擊痛的感覺。又說:盛而緊的脈象,稱為脹證。

2. 又歌曰

緊脈關前頭裡痛。

脈經云。寸緊苦頭痛。骨內疼是傷寒。宜麻黃髮汗出。又云頭痛逆氣。

白話文:

緊脈出現在手腕關節前方時,會感到頭痛。

《脈經》提到,寸脈緊張的人常會感到頭痛,骨頭內部疼痛,這是傷寒的症狀,適合用麻黃來發汗治療。又說到,頭痛可能是由於氣逆所引起的。

按脈經云。寸口脈緊。苦頭痛。骨肉疼。是傷寒宜服麻黃發汗。出眉沖顳顬。摩治傷寒膏。又云。寸口脈緊。如轉索。左右無常者。有縮食。又云。寸口脈緊。即頭痛風寒。或腹中有宿食不化。又云。寸口緊。頭痛逆氣。又云。寸口脈緊。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氣。又云。脈緊而長過寸口者。狂病。又云。脈緊上寸口者中風。風頭痛亦如之。

當關切痛無能動。

白話文:

《脈經》中說,寸口脈緊的人,往往會伴有嚴重的頭痛、骨骼肌肉痠痛。此時,適宜服用麻黃來發汗,出眉沖顳顬,塗抹傷寒膏治療。

在《寸口脈緊》篇中提到,寸口脈緊,就像扭緊的繩索一樣,時左時右,沒有規律。這是因為體內有宿食。如果寸口脈緊,而且伴有頭痛、風寒或腹中有宿食不化。

另外,如果寸口脈緊,還伴有頭痛、逆氣等症狀,可能還有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氣等病症。

如果寸口脈既緊又長,超過了寸口的範圍,則可能為狂病。如果寸口脈緊,而且位於寸口的上方,則可能是中風或風頭痛。

脈經云。關緊。心下苦滿急痛。脈緊者為實。宜茱萸當歸湯。又大黃湯治之良。針巨闕下管瀉之。脈影云。肝緊主驚風。筋脈拘攣腹痛。則緊而盛。痃癖則緊而實。右關緊。脾寒腹痛吐逆緊盛腹脹傷食。

白話文:

脈經中說,脈絡緊促,這時的心下會有苦味、滿溢感以及急性的疼痛,脈絡緊促的人為實證,適合用茱萸當歸湯來治療,另外也可以用大黃湯來治療,用針灸的方法,刺入巨闕穴下方的管穴來治療。脈影中說,肝脈緊促,會使人患上驚風,筋骨脈絡抽搐、腹部疼痛,脈絡緊促且脈搏盛大,是患病的表現,痃癖的徵兆則是緊促且脈搏實大。右側關脈緊促,脾臟虛寒而腹痛,會嘔吐、腹脹,吃了不消化的食物也會腹脹。

按脈經云。關上緊。心下痛。又云。關脈緊。心下苦滿急痛。脈緊者為實。宜服茱萸當歸湯。又大黃湯兩治之良。針巨闕下管瀉之。又云。關上脈緊而滑者。蛔動。

隱指寥寥入尺來。繳結繞臍常手捧。

白話文:

根據脈經記載,關脈緊,會引起心下疼痛。又說,關脈緊,心下患有滿急痛的症狀。脈緊的屬於實症,適合服用茱萸當歸湯。另外大黃湯也是很好的治療方法。此外,也可以針刺巨闕穴下管瀉之。又說,關上的脈緊而滑,是蛔蟲在蠕動。

張世賢曰。繳結。疼痛之狀也。在尺主脈沉水。客脈緊木。水木相合。水中有木。土莫能制。風寒在於下焦。治之以桂枝芍藥湯。不已。風寒濕在於脾腎。朮附湯主之。右尺主脈相火。客脈緊木。火木相合。風熱在於下焦而作痛。治法不可同左。

白話文:

張世賢說:繳結,是疼痛的樣子。在右尺脈,主脈是沉水,客脈是緊木。水木相合,水中有木,土不能制。風寒在於小腹,治療方法是服用桂枝芍藥湯。如果不管用,風寒濕在於脾腎,服用朮附湯調理。右尺脈主脈是相火,客脈是緊木。火木相合,風熱在於小腹而感到疼痛。治療方法不能與左邊的尺脈相同。

按脈經云。尺緊臍下痛。宜當歸湯。灸關元。針天樞補之。脈影云。尺緊主為淋漓。病疝氣。耳聾。齒痛。腳膝疼。命門緊。主小腸虛鳴。腸中痛。診翼云。左尺緊。腰腳痠。臍下痛。小便難。右尺緊。下焦築痛。時珍曰。尺中有緊為陰冷。定是奔豚與疝疼。脈經又云。尺中緊。臍下少腹痛。

白話文:

《脈經》中說:尺脈緊,臍下疼痛。治療宜用當歸湯。施灸關元穴。針刺天樞穴。

《脈影》中說:尺脈緊,主淋漓。症見疝氣。耳聾。齒痛。腳膝疼痛。命門穴緊,主小腸虛鳴。腸中疼痛。

《診翼》中說:左尺脈緊,腰腳痠痛。臍下疼痛。小便困難。右尺脈緊,下焦築痛。

李時珍說:尺脈中有緊,是陰冷體質。必定是奔豚症與疝氣引起的疼痛。《脈經》中又說:尺脈中緊,臍下少腹疼痛。

3. 洪脈指法主病

七洪者。陽也。指下尋之極大。舉之有餘。曰洪。主頭疼四肢浮熱。大腸不通。燥熱糞結口乾遍身疼痛。

白話文:

七洪是屬於陽性的脈象,手指按下去非常大,提起時仍有餘力,稱為洪脈。主要症狀包括頭痛、四肢發熱、大腸不通、身體燥熱、大便乾結、口乾以及全身疼痛。

洪者。陽火也。何為陽火。純陽而無陰也。指下尋之極大。陽邪傳入里也。舉之有餘。客邪猶在表也。此為傷寒表邪未已。傳入陽明裡證。惟其邪在表。故有頭疼身痛。四肢浮熱之證。惟其邪入於裡。故有大腸不通。燥熱糞結口乾之證也。治以大柴胡湯主之。潔古曰。洪脈者按之實。

白話文:

洪脈:陽火。什麼是陽火?是純陽沒有陰。手指按下去脈搏極大,陽邪傳入裡頭。舉手有餘力,說明客邪還在表。這是傷寒表的邪氣沒有解除,傳入陽明裡證。由於邪在表,所以會有頭疼、身痛、四肢浮熱的症狀。由於邪入於裡,所以有大腸不通、燥熱糞結、口乾的症狀。用大柴胡湯為主藥治療。潔古說:洪脈按起來感覺很實。

舉之盛。洪者陽太過。陰不及。主頭痛四肢熱。大便難。小便赤澀。夜臥不安。治法陽證下之則愈。如下之隨證虛實。有大承氣湯。有小承氣湯。有大柴胡湯。桃仁湯。隨證用之。此證有兩議。或按之無。舉之盛。當解表。不可下。經言脈浮不可下。下之則死。脈沉當下。下之則愈。

脈浮為在表。脈沉為在裡。

按脈經云。洪脈極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白話文:

暴發的疾病非常盛行。陽氣太過,陰氣不足。主要症狀是頭痛、四肢發熱、排便困難、小便發紅並感到刺痛,夜間無法安睡。治療原則是陽證應瀉下,這樣才能痊癒。如果是瀉下,應根據具體症狀虛實來決定。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柴胡湯、桃仁湯等,應根據具體症狀來使用。此證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按壓後沒有症狀,發作時加重,此時應解表,不能瀉下。經書中說,脈象浮起時不能瀉下,瀉下則會死亡。脈象沉下時應瀉下,瀉下則能痊癒。

4. 歌曰

洪脈根源本是陽。遇其季夏自然昌。若逢秋季及冬季。發汗通腸始得涼。洪。陽火也。宜旺於夏季。夏乃火退土旺之時。其脈宜緩。今脈猶有洪。是為當退不退。然土生長於火。故六月謂之長夏。其離母氣也不遠。當此之時。全賴火土合德。萬物得以化生功成而退。自然之理。

白話文:

洪脈的根本來源於陽氣。在夏季自然旺盛生長。若遇到秋季和冬季,發汗通暢腸胃才能感覺到涼爽。洪,指陽火。應該在夏季旺盛。夏天是火氣消退,土氣旺盛的季節。脈搏應該緩和。現在脈搏仍然洪大,這是應該消退卻沒有消退的緣故。但是,土生長於火。因此,六月被稱為長夏。它的離母氣也不遠。在這個時候,完全依靠火土的結合,萬物得以生長,功成身退。這是自然規律。

故曰。遇其季夏自然昌也。若逢秋季。乃建戌之月。是火歸墓之時。其脈當毛。於此而見洪脈。則為當藏而不藏。冬季乃建醜之月。是火方養之時。其脈當石。於此而見洪脈。則為不當旺而即旺。二者雖土寄旺之時。然三陰用事。而脈猶見洪。是為陽邪乘陰。在表則有頭疼身痛。

白話文:

所以說遇到季夏自然發病。如果遇到秋季,九月屬戌月。是火入墓庫之時。脈象應屬浮沉不定的浮脈。若此時出現洪大之脈,就是應藏不藏的徵兆。冬季是建醜之月。是火正在滋養之時。脈象應沉實的沉脈。若此時出現洪大的脈象,則是火不當旺而旺盛。這兩種情況雖然都屬土旺的季節,但三陰當令,脈象卻見洪大。這是陽邪欺凌陰精的表現,在表證上常伴有頭痛身痛的症狀。

四肢浮熱等證。在裡則有大便不通。燥糞結澀口乾等證。在表者發其汗。在裡者通其腸。陽邪退而身自涼矣。云岐子曰。其脈舉按皆盛。本為相火之象。發汗從表。通腸從里。從表宜麻黃湯。從里宜大承氣湯。仲景云。謂身體疼痛。主夏得洪大脈。知其病瘥也。通腸七宣丸。

白話文:

四肢浮熱等證狀。在體內有「大便不通、糞便乾硬、結澀、口乾」等證狀。在體表就讓汗發出來。在體內就讓腸道通暢。陽性的邪氣退了,人體自然就涼快了。《岐伯》中記載:「按脈搏時,所有脈象都很盛。這是陰虛火旺的狀況。」發汗來治療體表的癥狀,通腸來治療體內的癥狀。從體表來治療,宜服用麻黃湯。從體內來治療,宜服用大承氣湯。仲景說:「如果身體疼痛,主要是夏天得的病,脈搏洪大有力的話,就知道病情會好轉了。」通腸則服用七宣丸。

七聖丸。大柴胡湯。大承氣湯選用之。

白話文:

七聖丸:是一種治療風寒感冒的藥物,由柴胡、黃芩、半夏、茯苓、甘草、人參、生薑等七味藥材組成。

大柴胡湯:是一種治療熱病的藥物,由柴胡、黃芩、半夏、茯苓、甘草、當歸、芍藥、生薑等八味藥材組成。

大承氣湯:是一種治療熱結便祕的藥物,由大黃、芒硝、厚樸、枳實、檳榔、甘草等六味藥材組成。

按經云。洪則為氣。一作熱。又云。洪大者傷寒熱病。又云。脈來洪大嫋嫋者社祟。又云脈洪大者。若煩滿。沉細者腹中痛。

白話文:

《內經》中說:脈搏洪盛就代表氣盛,另一種說法是熱盛。又說:脈搏洪大的是由於傷寒熱病所致。還說:脈搏洪大緩慢的人是社神作祟。又說:脈搏洪大的人,如果是煩躁鬱悶,脈搏微弱細小的人,是腹中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