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弦脈指法主病

五絃者,陽也。指下尋之不足,舉之有餘,狀若箏弦,時時帶數曰弦。主勞風乏力,盜汗多出,手足痠疼,皮毛枯槁。

五絃者,陽也。陽木也。何為陽木?少陽之木也。少陽主春升之令,故其春脈弦,而傷寒少陽證,其脈亦弦,是以知其,弦為陽也。說者有曰:仲景以弦脈為陰,而叔和獨以弦脈為陽者,何也?不知仲景所論者傷寒,是自表漸入於裡,自外而至內言之也,故以弦為陰。叔和所論者,

勞證自內而漸達於表,是自內而至於外言之也,故以弦為陽。然弦則為勞,故指法則曰:指下尋之不足,陰不足也;舉之有餘,陽偏勝也;狀若箏弦,氣血收斂也;時時帶數,陰虛而生內熱也。故主病曰勞風乏力。夫既曰勞,而又曰風者何也?或因用力入房,則腎汗出,腎汗出則元府開,

虛之所在,邪必湊之,故成勞風乏力之證矣。陰不足則盜汗出。凡人之精血足,內則滲入骨髓,外以淖澤肌膚。今既為勞風所煎熬,內無以充實骨髓,而手足痠疼,外無以淖澤肌膚,而皮毛枯槁也。

按脈經云: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一曰如張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沉緊為弦。經云:弦數為瘧。又云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為痛痹,為風疰,偏弦為飲,雙弦則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又曰弦而鉤,脅下如刀刺,狀如蜚屍,至困死。經又云:弦急疝瘕小腹痛,

又為癖病。又云弦小者寒澼。又云沉而弦者懸飲內痛。又云: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又云弦而緊脅痛,藏傷有瘀血。又云弦小緊者,可下之。又云弦遲者,宜溫藥。

又按此事難知曰:仲景論弦澀為陰,叔和言弦澀為陽何意?大抵弦澀東西也,以南北分之,故有陰陽之別。澀本燥火,弦本水少。雖有南北之分,總而言之,則不離諸數為熱,諸遲為寒。仲景叔和,言本兩途,非相違背。合而論之,皆是也。仲景所言,言傷寒自外而入者。叔和所言,

言五臟自內而出者。傷寒從氣而入,故仲景以弦脈為陰,自艮而之內,從外入,先太陽也,位在東北。雜病從血而出,故叔和以弦脈為陽,自巽而之外從內出,先少陽也,位在東南。

白話文:

弦脈,是一種陽性的脈象。當手指觸摸把脈時,感覺脈搏浮在表面時感覺有餘,沉下去時則感覺不足,脈象的感覺就像彈撥琴弦一樣,並且帶有頻率較快的數象,就稱為弦脈。弦脈主要對應的病症是身體虛勞、被風邪侵襲導致的疲乏無力,容易盜汗,手腳痠痛,皮膚乾燥枯槁。

弦脈屬陽,也屬木的屬性,具體來說是少陽之木。少陽主春季的升發之氣,所以春季的脈象會呈現弦脈,而傷寒病中的少陽證也會出現弦脈,因此可以知道弦脈屬於陽性的脈象。有人說,張仲景認為弦脈屬於陰性,而王叔和認為弦脈屬於陽性,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張仲景討論的是傷寒病,病邪是從身體表面逐漸侵入到身體內部的,是從外而內的病變,所以他認為弦脈屬於陰。而王叔和討論的是虛勞病,病邪是從身體內部逐漸發散到身體表面的,是從內而外的病變,所以他認為弦脈屬於陽。但弦脈總體來說代表身體虛勞,所以把脈時,如果感覺脈象沉按下去時力量不足,代表陰液不足;浮起來時力量有餘,代表陽氣偏盛;脈象感覺像琴弦一樣,代表氣血收斂;脈象同時有頻率偏快的數象,代表陰虛而產生內熱。因此,弦脈主要對應的病症是勞累、被風邪侵襲導致的疲乏無力。為什麼說既是勞累又是風邪呢?可能是因為過度用力或房事導致腎氣外泄,腎氣外泄會導致身體防禦能力下降,在虛弱的時候,邪氣就容易入侵,因此導致勞累乏力的症狀。陰液不足就會導致盜汗。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精血充足,內可以滋養骨髓,外可以滋潤皮膚。但如果因為勞累和風邪的侵襲,身體內部沒有足夠的精血來充實骨髓,就會手腳痠痛,外部沒有足夠的精血來滋潤皮膚,就會導致皮膚乾燥枯槁。

《脈經》記載,弦脈浮取時感覺不太明顯,沉按下去時感覺像弓弦一樣緊繃。還有一種說法是像拉緊的弓弦一樣,按下去不會移動。還有說沉而緊的脈也是弦脈。《內經》說,弦脈兼數脈,容易發生瘧疾。也說瘧疾的脈象本來就帶有弦象,弦脈兼數脈,多為熱證;弦脈兼遲脈,多為寒證;弦脈主要對應痛症、肢體麻痹不仁,還可能對應風病。如果脈象偏於一側,可能對應體內有痰飲;如果兩側都有弦脈,可能對應脅肋下方拘急疼痛,身體感覺寒冷。還有一種脈象是弦脈兼有鉤脈,可能對應脅肋下方像刀刺一樣疼痛,嚴重時會導致死亡。還有說弦脈急迫的,可能對應疝氣、腹部疼痛,也可能對應腹內腫塊等疾病。還有說弦脈微弱的,可能對應寒濕。沉而弦的脈象,可能對應懸飲引起的體內疼痛。弦脈兼數脈,可能對應體內有寒飲,而且這種情況在冬天和夏天都難以治療。弦脈兼緊脈,可能對應脅肋疼痛,身體內部有瘀血。弦脈微弱而且緊的,可以通過攻下的方法來治療。弦脈兼遲脈的,適合用溫補的藥物治療。

還有一種說法是,張仲景認為弦脈兼澀脈屬於陰性,王叔和認為弦脈兼澀脈屬於陽性,這是為什麼呢?大體上來說,弦澀脈象可以通過南北方向來區分,所以有陰陽之別。澀脈本身是燥熱的表現,弦脈本身是體內水液不足的表現。雖然可以通過南北方向來區分,但總體來說,脈象數的就代表熱,脈象遲的就代表寒。張仲景和王叔和的論述角度不同,但並不是互相矛盾的。綜合來說,兩者都是正確的。張仲景所說的,是傷寒病邪從體外侵入體內的病變。王叔和所說的,是體內臟腑疾病從體內向外發散的病變。傷寒是從氣分侵入,所以張仲景認為弦脈屬於陰,是從東北方向的艮位向內發展,病邪從體外侵入,先從太陽經開始。雜病是從血分向外發展,所以王叔和認為弦脈屬於陽,是從東南方向的巽位向外發展,病邪從體內發散,先從少陽經開始。

2. 歌曰

弦脈為陽,狀若弦。四肢更被氣相煎。三度解勞方始退,常須固濟下丹田。弦脈為陽。指下如箏弦之狀,則為氣血收斂之候。然氣血之所以收斂者,因勞風之氣,煎熬氣血,而四肢為之煩熱矣。凡人之治勞,終不獲其全愈者,是皆不知三度解勞之法耳。以其人先受風邪,病未全愈,

而復加以房勞,則風邪留於元府而不退。或先有房勞,腎汗大泄,元府已開,而邪氣客之。二者皆能煎熬氣血而成勞風之疾。治之者,當察其初、中、後而消息之。或因內虛而外邪湊之者,當先於平補藥中少加調理,使外邪已去,即當易以溫補之劑,而收其後效。或病已久虛,則當從勞者溫之之法。

俟精血相壯,即易以平補之劑,以濟其前功。是在醫者消息之耳。如此亦不過兩度解勞之法也。其三則又不專恃夫藥餅之功。在醫者戒以惱怒房勞,寧心靜慮,存養省察,握問調神,使心腎交而水火濟,自然神可馭氣,氣可馭精,丹田固而勞疾瘳矣。不然,則執一不通,延綿日久,

及其莫救,而委之於天,不亦深可慨哉。

按巢氏病源養生方導引法云。唯欲嘿氣養神,閉氣使極,吐氣使微。又不得多言語,大呼喚,令神勞損。亦云,不可泣淚及多唾洟。此皆為損液漏津,使喉澀大渴。又云,雞鳴時叩齒三十六通訖,舐唇漱口舌上齒表,咽之三過,殺蟲補虛勞,令人強壯。又云,蛇行,氣曲臥以兵身復行踞。

閉目隨氣所在不息。少食裁通腸,服氣為食,以舐為漿。春出冬藏,不財不養,以治五勞七傷。又云蝦蟆行,氣正動搖,兩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勞七傷,水腫之病也。又云朝朝玉泉,使人丁壯有顏色,去蟲而牢齒也。玉泉,口中唾也。朝未起早,嗽口吞之,輒琢齒二七過。

如此者乃上,名曰練精。又云咽之三過乃止,補養虛勞,令人強壯。

白話文:

歌訣說:

弦脈屬陽,摸起來像琴弦一樣繃緊。四肢會因為體內氣血被煎熬而感到煩熱。要三次解除勞損才能痊癒,平時必須固守下丹田。弦脈屬陽,指尖感覺像摸到繃緊的琴弦,這代表氣血正在收斂。氣血之所以收斂,是因為過勞或受風邪侵襲,煎熬氣血,導致四肢感到煩躁發熱。一般人治療勞損,常常無法完全痊癒,是因為不了解分三階段解除勞損的方法。有些人先受風邪,病情還沒完全好,又加上性慾過度,風邪就會留在體內無法去除。有些人則是先有性慾過度,導致腎精大量流失,體內防禦能力開啟,邪氣就趁虛而入。這兩種情況都會煎熬氣血,形成勞損疾病。治療時,應該觀察疾病初期、中期、後期,並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式。如果因為體內虛弱,又受到外邪侵襲,應該先用平和的補藥,稍微調理身體,等外邪去除後,就要改用溫補的藥方,來加強療效。如果病已經拖很久,身體虛弱,就應該用治療勞損虛弱的方法,溫補身體。等到精血充足後,就要改用平和的補藥,來鞏固之前的療效。這全都要靠醫生仔細觀察病情來決定。這樣也只是兩種解除勞損的方法。第三種方法不完全依賴藥物的功效。醫生要告誡病人戒除憤怒、性慾過度,保持心情平靜,靜心思考,自我反省,調養精神,使心腎相交,水火協調,自然精神可以駕馭氣,氣可以駕馭精,丹田穩固,勞損疾病就會痊癒。否則,如果固執己見,不了解病因,病情就會拖延很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只能聽天由命,不是很可悲嗎?

根據《巢氏病源養生方導引法》記載,想要靜心養神,就要閉氣到極限,吐氣要緩慢。而且不要多說話、大聲呼喊,以免精神勞損。也不要哭泣、流口水鼻涕,這些都會損耗體液,造成喉嚨乾澀口渴。還有,每天早上雞鳴時,要叩齒三十六次,然後用舌頭舔嘴唇、漱口,再將口水吞下三次,可以殺蟲、補虛勞,使人強壯。書中還說,像蛇一樣彎曲身體,然後回復蹲踞的姿勢,閉上眼睛,跟隨氣的運行而呼吸。少吃東西,保持腸道通暢,靠服氣來代替食物,用口水來代替飲料。春天滋養生長,冬天收藏,不要過度消耗和滋養,這樣可以治療五勞七傷。還有像蛤蟆一樣活動身體,使氣血正常運行,兩手臂不停歇地運動十二次,可以治療五勞七傷和水腫的疾病。每天早上用口水漱口,可以使人身體強壯、氣色好,還可以去除蟲害,使牙齒堅固。口水就是玉泉,每天早上還沒起床時,漱口後將口水吞下,然後叩齒二十七次。這樣做就屬於上等的方法,叫做練精。將口水吞下三次,可以補養虛勞,使人強壯。

3. 又歌曰

寸部脈緊一條弦,胸中急痛狀繩牽。

寸部脈弦,則宗氣不行,為寒引經絡,故胸中急痛,狀若繩牽也。

按脈經云,寸口脈弦,心下愊愊微頭痛,心下有水氣,宜服甘遂丸,針期門瀉之。又云,脈弦上寸口者,宿食。又云寸口脈弦者,則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又曰,寸口弦,胃中拘急。

關中有弦寒在胃。

若關中有弦,主寒痰,令飲停於胃口。

按脈經云,關脈弦,胃中寒,心下厥逆,此以胃氣虛故耳,宜服茱萸湯,溫調飲食,針胃管補之。又云,關上弦,胃中有寒,心下拘急。

下焦停水滿丹田。

若弦脈見於尺部,則丹田無暖氣,而失運化之機,故水停下焦,而滿於丹田也。

按脈經云,尺中弦,少腹臍下拘急。又云,尺脈弦,小腹疼,小腹及腳中拘急。宜服建中湯當歸湯,針氣海瀉之。

白話文:

寸部的脈象摸起來像一條緊繃的弦,表示胸口會突然劇烈疼痛,感覺像被繩子拉扯一樣。

寸部脈象呈現弦脈,代表宗氣運行不順暢,是寒邪侵入經絡所導致的,所以胸口會突然疼痛,感覺像是被繩子拉住一樣。

《脈經》說,寸口的脈象如果是弦脈,會感到心下部位悶悶不舒服,並且有輕微頭痛,心下會有水氣,適合服用甘遂丸,並針刺期門穴來洩除邪氣。另外又說,寸口脈出現弦脈,是宿食沒有消化造成的。還說,寸口脈是弦脈,表示脅肋部位會緊繃疼痛,患者會感到微微怕冷。還有說,寸口脈是弦脈,代表胃部會感到拘急不舒服。

關部出現弦脈,表示胃部有寒氣。

如果關部的脈象是弦脈,主要表示有寒痰,會導致飲食物停留在胃口。

《脈經》說,關脈如果是弦脈,表示胃中有寒氣,會導致心下部位厥逆(手腳冰冷),這是因為胃氣虛弱的緣故,適合服用茱萸湯,溫補身體並調整飲食,針刺胃管穴來補氣。另外又說,關部出現弦脈,表示胃中有寒氣,心下會感到拘急不舒服。

下焦(小腹)會因為水液停滯而脹滿。

如果弦脈出現在尺部,表示丹田(下腹)沒有溫暖的氣,失去運化功能,所以水液停留在下焦,造成丹田脹滿。

《脈經》說,尺部出現弦脈,表示少腹(小腹)以及肚臍下方會感到拘急不舒服。另外又說,尺脈是弦脈,表示小腹疼痛,小腹以及腳部會感到拘急。適合服用建中湯或當歸湯,並針刺氣海穴來洩除邪氣。

4. 緊脈指法主病

六緊者,陽也。指下尋之,三關通度,按之有餘,舉之甚數,狀若洪弦曰緊,主風氣,伏陽上衝,化為狂病。

緊者,陽木也。何為陽木?以其脈帶弦長也。指下尋之,三關通度,脈道長矣。按之有餘,邪氣有餘也。舉指甚數,熱邪在陽分也。狀若洪弦者,洪為陽明,弦為少陽,洪弦相合,此名為緊。緊為太陽,諸緊為寒。夫既曰寒,而曰風氣伏陽者,何也?如水穴論,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熱生也。」又如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是也。蓋以初感其寒,伏久則化而為熱也。故主病曰風氣伏陽。夫既曰弦為少陽,洪為陽明,緊為太陽,則為三陽合病。重陽者狂,故曰風氣伏陽上衝,化為狂病。潔古曰:「此太陽少陽相合,主伏陽上衝而為狂病。治之之法,宜以黃連瀉心湯。」此言深為得理,學者宜玩味之。諸家言緊脈,或云如切繩,或云如轉索,皆不過形容其左右無常耳。戴起宗乃摭拾諸說,以為或轉在左,或轉在右,且以兩股三股,糾合徽纆以為緊,安有是理也哉?不通甚焉。

按脈經云:「緊脈數如切繩狀,一曰如轉索之無常。」劉氏云:「數而帶弦為緊。」脈影云:「緊者,其來之且急,去之且速,按舉急大如轉索無常。」又曰:「動靜無常,如紉單線。」診翼曰:「緊者有力而不緩也,其來勁急,按之長,舉之若牽繩轉索之狀,為邪風擊搏,伏於榮衛之間。」

白話文:

緊脈,屬於陽性。用手指按脈搏時,能感覺到寸關尺三處脈位都可觸及,按下去時感覺脈搏強而有力,抬起手指時脈搏跳動快速,脈象像洪脈和弦脈結合的樣子,這種脈象稱為緊脈。緊脈主要代表體內有風邪、陽氣潛伏上衝,嚴重時會轉化為狂病。

緊脈,五行屬陽木。為什麼說是陽木呢?因為這種脈象帶有弦脈的長形特徵。用手指按脈搏時,寸關尺三處脈位都可觸及,脈的長度比較長。按下去時感覺脈搏強勁有力,代表體內邪氣旺盛。抬起手指時脈搏跳動快速,代表熱邪在陽分。脈象像洪脈和弦脈結合,洪脈屬陽明,弦脈屬少陽,兩者結合就是緊脈。緊脈屬太陽,各種緊脈都代表寒邪。既然說緊脈代表寒,又說風氣和潛伏的陽氣,這是為什麼呢?就像《內經》水穴篇討論的那樣,黃帝問:「人受寒邪侵襲,為什麼會轉變成熱病呢?」岐伯回答說:「寒邪太過,就會產生熱。」又像冬天感受寒邪,春天就容易發生溫熱病一樣。這是因為一開始是感受寒邪,潛伏久了就會轉變成熱邪。所以說緊脈代表風氣和潛伏的陽氣。既然弦脈屬少陽,洪脈屬陽明,緊脈屬太陽,那緊脈就是三陽經同時發病。三陽經同時病發,陽氣過盛會導致狂病,所以說風氣和潛伏的陽氣上衝,會轉化為狂病。金元時期的醫家李杲說:「緊脈是太陽和少陽經合併發病,導致潛伏的陽氣上衝,引起狂病。治療的方法,應該用黃連瀉心湯。」他的觀點非常合理,值得醫學研究者仔細思考。其他醫家對於緊脈的描述,有的說是像切割的繩子,有的說是像轉動的繩索,這些都只是形容緊脈跳動時左右不規則的樣子。戴起宗蒐集這些說法,認為緊脈可能轉向左邊,也可能轉向右邊,甚至認為脈象像兩股或三股繩索扭在一起,這實在是沒有道理的,是完全不了解緊脈的本質。

《脈經》說:「緊脈跳動快速,像切割的繩子,又像轉動的繩索,沒有固定規律。」劉氏說:「脈象跳動快而且帶有弦脈的特徵,就是緊脈。」《脈影》說:「緊脈的來勢急促,去勢也很快,按下去和抬起來都感覺脈搏急促而有力,像轉動的繩索一樣沒有規律。」又說:「脈搏跳動沒有固定規律,像穿線一樣。」《診翼》說:「緊脈有力但不遲緩,來勢強勁而急促,按下去時感覺脈搏長,抬起來時感覺像拉繩子轉繩索一樣,這是因為邪風侵襲,潛伏在榮衛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