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又歌曰

滑脈居寸多嘔逆。

滑主壅。多陽部而見滑脈。主上焦之氣。壅滯而不行。或痰飲停於胸膈。故多嘔逆之證也。

白話文:

滑脈出現在寸脈位置時,常伴有嘔吐逆反的情況。

滑脈主表徵阻塞。當滑脈出現在多陽部位時,表示上焦的氣機受阻,運行不暢,或是痰飲停積在胸膈之間,因此會出現頻繁嘔吐的症狀。

按脈經云。寸口滑。胸滿逆。又云。寸脈滑陽實。胸中壅滿吐逆。宜服前胡湯。針太陽巨闕瀉之。

關滑胃寒不下食。

白話文:

脈經記載:寸口脈滑,胸部有悶脹感,還有嘔吐。又說:寸脈滑,表示陽氣實證,胸中滿悶吐逆。適宜服用前胡湯,並針灸太陽穴巨闕穴以瀉熱。

關中所以候脾胃者也。脾胃溫暖。則能清化水穀。今見滑脈。是為脾胃虛寒。不能腐熟水穀。而至食不下也。劉氏曰。池氏注關部脈滑。乃肝本克脾土者。非也。愚謂滑者。水脈脾土虛寒。不能制水。乃微邪干脾。故有胃寒不食。尺部脈滑。主臍冷之患也。

白話文:

在關部的脈滑是脾胃虛寒的徵候。脾胃溫暖,才能適當消化水穀。現在出現脈滑的症狀,表明脾胃虛弱寒冷,不能腐熟水穀,導致患者不思飲食。劉氏認為,池氏認為關部脈滑是因為肝經本性剋制脾土,這種說法不正確。我認為,脈滑是因為肝脈脾胃虛寒,不能抑制肝脈,導致微弱的肝邪侵犯脾胃,所以出現胃寒不食的症狀。尺部的脈搏滑動,提示患者臍部腹部虛寒的證狀。

按脈經云。關上滑。中實逆。又云。關脈滑。胃中有熱。滑為實熱。以氣滿。故不欲食。食即吐。遂宜服紫菀湯下之。大平胃丸。針胃管瀉之。愚按經文則曰。關滑胃中有熱。至於訣。則又曰。關滑胃寒。似與經文大不相合。然診治者。亦當隨證消息。如滑而數。則宜從熱。

白話文:

脈經上說,關脈浮滑,中脈實,逆行。又說,關脈浮滑,胃中有熱。浮滑是實熱,由於氣滿,所以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吐,應當服用紫菀湯來瀉下,或服用大平胃丸來治療,也可以針灸胃管來瀉出,我愚昧地認為,經文上說,關脈浮滑,胃中有熱,然而診斷方法上,又說,關脈浮滑,胃中寒冷,這似乎與經文很不相合。不過,診治時,也應當根據證候的變化來採取措施。如果浮滑而數,那麼應當從熱的方面來治療。

滑而遲。則宜從寒。不可執一論也。又經云。關上脈滑而小大不勻。是為病方欲進不出。一二日復欲發動。其人慾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尺部見之臍是冰。飲水下焦聲瀝瀝。

白話文:

脈象滑而遲緩,則應該從寒證來治療,不能拘泥於一種理論。經典上還說,關脈上脈象滑而小,忽大忽小不均勻,這是疾病即將進展但尚未發作的徵兆。一兩天後疾病又會發作,病人會想要喝很多水,喝了水就會腹瀉。如果腹瀉停止了,病人就能活下來;如果腹瀉不止,病人就會死亡。

云岐子曰。左尺主脈沉水。客脈滑水。二水相合。寒結膀胱。故臍下似冰。聚於下。而不上濟於火。故欲飲水。水停下焦。不能引於各藏。故瀝瀝作聲。右尺主脈。相火客脈滑水。火水相合。水勝火。故臍下似冰。相火原系水中之火。不能全勝。故欲飲水。

白話文:

雲岐子說:左尺脈主脈為沉水脈,客脈為滑水脈。二水相合,寒氣凝結成水,聚集於膀胱,所以臍下感覺寒冷像冰塊。寒氣積聚在下焦,不能上升而濟於相火,所以想喝水。水停留在下焦,不能通向各臟腑,所以會有瀝瀝的聲音。右尺脈主脈是相火脈,客脈是滑水脈。相火與水相合,水氣勝過火氣,所以臍下寒冷像冰塊。相火本來是水中之火,不能完全勝過水,所以想喝水。

按脈經云。尺中滑下利少氣。又云尺脈滑。血氣實。婦人經脈不利。男子溺血。宜服朴硝煎。大黃湯。下去經血針關元瀉之。又云尺脈沉而滑者。寸白蟲。又曰。尺脈偏滑疾。面赤如醉。外氣則病又云尺脈滑而疾為血虛。

白話文:

《脈經》中說:尺脈滑而下利少氣。又說:尺脈滑利,血氣實,婦女經脈不利,男子溺血。宜服朴硝煎,大黃湯,下去經血,針關元穴瀉之。又說:尺脈沉而滑者,寸白蟲。又說:尺脈偏滑疾,面赤如醉,外氣則病。又說:尺脈滑而疾為血虛。

2. 實脈指法主病

四實者。陽也。指下尋之不絕舉之有餘。曰實主伏陽在內。脾虛不食。四體勞倦。

白話文:

四個實症的情況,屬於陽症。用手指按壓脈搏,感覺脈象堅實不絕,提起時又顯得充盈有餘。這表示實證主要由內伏的陽氣過盛引起。脾虛則會導致沒有食慾,四肢感到疲倦勞累。

實者。陽土也。何為陽土。謂土中有火也。指下尋之不絕。沉而有力也。舉之有餘。浮而有力也。浮而有力為陽勝。沉而有力為伏陽在內。脈浮沉俱有力。而謂脾虛者何也。陰陽和則脾胃安。而脈道和緩。今伏陽在內。是陽火煉土。堅燥而乏生化之源。脾胃因之而虛矣。四體屬脾。脾虛不食。四體因之而勞倦矣。

按脈經云。實脈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愊然。一曰沉浮皆得。

白話文:

實脈:是陽土脈。什麼是陽土脈?是指土中帶有火氣。手指按壓脈搏,感覺脈搏不間斷,沉穩有力。向上推舉有餘力,浮沉有力,說明陽氣旺盛。沉穩有力,說明伏陽在內。脈浮沉都有力,卻說脾胃虛弱,這是為什麼?陰陽調和,脾胃安康,脈道自然和緩。現在伏陽在內,是陽火煉土,脈搏堅硬乾燥,缺乏生化之源。脾胃也因此虛弱了。四肢屬脾,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四肢也因此疲勞倦怠了。

3. 歌曰

實脈尋之舉有餘。伏陽蒸內致脾虛。食少只因生胃壅。調和湯藥始痊除。實脈者。尋之舉之。皆有力也。今脾胃之所以虛者。因伏陽蒸內之所致耳。脾胃和則能磨谷而易飢。脾胃虛則食不消。食不消則胃口壅滯。胃口壅滯。則脈道因之而實矣。若以辛溫之藥治之。則反助其陽邪。

白話文:

實脈的脈象,按之有力的意思。內部有伏陽蒸熱,導致脾虛。進食少,只是因為胃部壅滯。調和湯藥才能痊癒。實脈的人,按脈時有力。如今脾胃虛弱的原因,是內部有伏陽蒸熱所引起的。脾胃調和,就能夠將穀物消化,容易感到飢餓。脾胃虛弱,食物不能消化。食物不能消化,胃口就會壅滯。胃口壅滯,脈道就會因此而實。如果用辛溫的藥物來治療,反而會助長陽邪。

若以寒涼之藥治之。則傷其脾胃。若以峻補之藥治之。則脾胃。愈滯。而食愈少。若以克削之劑治之。則脾胃重虛。而食不化。然則我將如之何哉。亦惟調和其湯藥。如經所云。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藥則如補中湯大健脾丸之類治之其疾始能痊除而愈也。

按經云。實緊胃中有寒。若不能食。時時下利者難治。

白話文:

如果使用寒涼的藥物治療,那麼就會損傷脾胃。如果使用峻補的藥物治療,那麼脾胃就會更加滯澀,食物就會吃得更少。如果使用克削的藥物治療,那麼脾胃就會更加虛弱,食物就不能消化。那麼,我該怎麼辦呢?也只能調和湯藥。正如經書上所說的,損傷脾胃的,就要調攝飲食,適當寒溫。藥物就要像補中湯、大健脾丸之類的藥物來治療,病情才能開始痊癒。

4. 又歌曰

實脈關前胸熱盛。

實脈。陽脈也。寸口。陽位也。所以候胸中者。今陽部而見陽脈。宜乎其胸中熱盛也。

白話文:

實脈出現在寸口位置,表示胸部熱象嚴重。因為實脈屬於陽脈,寸口也是陽的位置,用來診斷胸部的情況,現在在陽的部位出現了陽脈,所以胸部的熱象應該是很嚴重的。

按脈經云。寸口脈實。即生熱。在脾肺。嘔逆氣塞虛即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有熱即宜服竹葉湯葛根湯。有寒即宜服茱萸丸。生薑湯。

當關切痛中焦恁。

當關而見實脈。則飲食停滯中焦。而腹痛之證作矣。

白話文:

根據脈經的記載,如果寸口脈搏實大,就會產生熱症,主要在脾肺部位,會出現嘔吐、打嗝、氣塞、虛弱等症狀。如果寸口脈搏虛弱細小,就會產生寒症,主要在脾胃部位,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熱證時,適宜服用竹葉湯和葛根湯。有寒證時,適宜服用茱萸丸和生薑湯。

按脈經云。關上實即痛。虛即脹滿。又云。關脈實。胃中痛。宜脈梔子湯。茱萸烏頭丸。針胃管補之。

尺脈如繩應指來。腹脹小便都不禁。

白話文:

根據《脈經》記載,關脈實,表示胃脘痛;關脈虛,表示胃脘脹滿。又說:關脈實,胃脘疼痛,應服用脈梔子湯、茱萸烏頭丸,並針灸胃管來治療。

池氏曰。尺脈實。主心經實熱。傳於小腸。致小腹脹滿疼痛。而小便淋瀝也。云岐子曰。左尺主脈沉水。客脈實火。火水相合。水能勝火。治之以乾薑附子湯。右尺主脈相火。客脈實火。二火相合。致令腹脹。而小便不禁。治之以大承氣湯。據云岐子之說如此。謂是兩尺脈實耶。

白話文:

池氏說,尺脈實,主心經實熱,傳於小腸,致小腹脹滿疼痛,而小便淋瀝。岐子說,左尺主脈屬沉水,客脈屬實火,火水相合,水能勝火,治療用乾薑附子湯。右尺主脈屬相火,客脈屬實火,二火相合,致令腹脹,而小便不禁,治療用大承氣湯。據岐子的說法是這樣,是指兩尺脈都實嗎?

謂是各尺脈實耶。若云兩尺俱實。則薑附湯與承氣湯。寒熱各異。若云各尺脈實。則腹脹小便不禁。其說未必皆同。云岐子之說非也。刊誤又謂其小便不禁。為傳寫之誤。而改為腹脹小便淋。不思其說更非。特未臨其證消息之耳。訣所謂小便不禁者。非虛寒而膀胱不固也。乃火極而兼水化也。

白話文:

說是寸脈和尺脈都實嗎?如果說兩寸脈和兩尺脈都實,那麼生薑附子湯和承氣湯,寒熱各異。如果說寸脈和尺脈都實,那麼腹脹小便不禁。這樣的說法未必都相同。說歧伯的說法不對。刊誤又說小便不禁是傳抄的錯誤,而改為腹脹小便淋。沒有想到這樣的說法更不對。只是沒有親自臨證體會到證候的變化罷了。訣中說小便不禁,並不是虛寒而膀胱不固,而是火極兼水化的緣故。

腎主門戶之司。相火有餘。則薄所不勝。而司戶失守。故小便不禁。非小便不禁也。乃欲便則痛。而不能不便。則反淋瀝自出。所謂熱淋者是也。戴氏不自體認。而反以脈訣為非。可恥甚矣。

白話文:

腎臟主管排泄系統。腎陰虛火旺,則腎精不足,無法控制小便,導致小便不禁。但其實並非真正的小便不禁,而是想小便時疼痛,忍耐不住後又反覆多次少量排尿。這就是所謂的熱淋症。戴氏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認為脈訣是錯的。這真是可恥至極啊。

按脈經云。尺脈實。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當歸湯。加大黃一兩。以利大便。針關元補之。止小便。又云。尺中實即小便難。少腹牢痛。虛即閉澀。

白話文:

《脈經》說:尺脈實大,小腹疼痛,小便不禁,應該服用當歸湯,再加大黃一兩,以利於大便。針灸關元穴來補益,以止小便。又說:尺中脈實大,就是小便困難,少腹牢實疼痛。尺中脈虛弱,就是小便閉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