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卷一 (11)
卷一 (11)
1. 脈賦
下重緣濡,女萎散療之在急。
濡主虛乏,為氣血不足之候。關主脾胃,今見濡脈,則元氣衰而中氣下陷,故腰以下墜重,難以行矣。女萎散無傳,姑俟後考。(人身如雞子相似,脾氣如黃,元氣如清。凡清明前煮雞子,則黃在中,以其清足故也;清明後煮雞子,則黃偏而下,以其清不足故也。人身之中氣亦然,若中氣足則不偏虛,不足則下陷而偏矣。)
水攻因伏,牽牛湯瀉則令安。營出中焦,中焦治則脈道行,而往來流動矣。今關脈伏,則土為水掩,而脈道不行,如《五常正大論》所云:「藏政以布,長令不揚也。」治之者,當以牽牛湯盡瀉其水,則脾土自現,而脈道自通矣。《禹貢》曰:「云土夢作乂。」此之謂也。
爾乃尺中脈滑,定知女經不調。男子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難消。滑主壅多,女子經脈不通,男子小便不利,皆壅滯之患也。按經云:「尺滑氣血實,婦人經脈不利,男子溺血。」
伏脈谷兮不化。
尺脈伏而云穀不化者,何也?蓋以飲食入胃,不能運化停留於中,壅遏營衛。衛出下焦,不得通達,故厥陰之木氣不升,而尺脈為之伏矣。治之者,當吐其邪,而升其氣,使厥陰之氣上升,而尺脈可復出矣。其說當於「八里脈尺伏」條下參看。
微即肚痛無憀。
微為陽虛、陰盛之脈。尺中見微,是為陰分而見陰脈也。諸陰為寒,故經云:「尺微厥冷,小腹中拘急有寒氣。」
弱緣胃熱上壅。
尺脈弱而云胃熱上壅者,何也?蓋以上實則下虛,熱氣並壅於胃口,故尺脈見弱也。
遲是寒於下焦。
諸遲為寒。尺所以候下焦者,尺脈見遲,是以知下焦之有寒也。
胃冷嘔逆澀候。
人身如釜甑相似,胃猶甑也,脾猶釜也,下焦命門猶釜底之薪也。命門之火旺,則能熏蒸脾土,而胃中之飲食易消。況腎者,胃之關。今尺脈見澀,是為精血不足、真火衰微,不能熏蒸脾土、腐熟水穀,故胃冷而為嘔逆之候矣。即王太僕所謂:「食入久而反出者,胃無火也。」
腹脹陰疝弦牢。
經云:「尺脈弦小,腹痛及腳中拘急,宜服建中湯,針氣海瀉之。」又云:「尺脈牢,腹滿陰中急,宜葶藶子茱萸丸,針丹田、關元、中極。」按氣海、丹田、關元、中極數穴,皆任脈之穴也。任脈主男子內結七疝,女子瘕聚帶下。然疝有多端,何獨歸於任也?不知任脈是疝病之本源,各經是疝病之支流。
今尺部而見弦牢之脈,為弦而有力,動而不移,是足厥陰之氣鬱而不舒,致成腹脹陰疝之證矣。羅謙甫云:「陰證足厥陰之脈,環陰氣抵少腹,或痛因腎虛、寒水涸竭,瀉邪補肝,蒺藜湯主之。」
緊則痛居其腹。
諸緊為寒。今見在尺脈,則知其寒在下焦,即經云:「尺脈緊,臍下痛者是也。」
沉乃疾在其腰。
腰者,腎之府。兩尺脈沉,沉為陰水,為火不能相濟,故疾在其腰也。詳見「八里脈沉脈尺部」條下。
白話文:
脈象沉重而濡弱,如果發生在女性身上,表示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治療。
濡脈代表虛弱,是氣血不足的徵兆。關脈對應脾胃,現在出現濡脈,表示元氣衰弱,中氣下陷,導致腰部以下感到沉重,難以行走。關於女萎散這種情況,沒有明確的記載,暫且留待以後考證(人體就像雞蛋,脾氣像蛋黃,元氣像蛋白。清明節前煮雞蛋,蛋黃會在中間,因為蛋白充足;清明節後煮雞蛋,蛋黃會偏下,因為蛋白不足。人體的中氣也是這樣,如果中氣充足就不會偏虛,不足就會下陷而偏)。
水邪侵犯是由於潛伏在體內的病因導致的,用牽牛子湯瀉下可以使病情好轉。營養物質(營)出自中焦,中焦功能正常,脈道才能暢通流動。現在關脈出現伏脈,表示脾土被水邪掩蓋,導致脈道不通,就像《五常正大論》所說的,「藏政」功能失常,導致氣機不能正常向上運行。治療方法應該用牽牛子湯盡力瀉去水邪,這樣脾土才能恢復正常,脈道才能暢通。就像《禹貢》所說的,治理水患,才能使土地恢復正常。
如果尺脈出現滑脈,可以確定女性月經不調。男性如果出現這種脈象,通常表示小腹有積滯難以消散。滑脈代表氣機壅滯,女性經脈不通暢,男性小便不利,都是氣機壅滯的表現。根據經典記載,尺脈滑是氣血充實的表現,婦女經脈不通暢,男子尿血。
伏脈表示消化不良。
尺脈出現伏脈,說明消化不良。因為飲食進入胃後,不能被消化吸收,停留在體內,阻礙了營衛之氣的運行。衛氣出自下焦,無法正常通行,導致肝經之氣不能上升,所以尺脈呈現伏脈。治療應該用催吐的方法去除邪氣,並提升氣機,使肝經之氣上升,尺脈才能恢復正常。這個說法應該參照八里脈的尺部伏脈條。
微脈表示腹痛難以忍受。
微脈代表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尺脈出現微脈,屬於陰分出現陰脈。陰屬寒,所以經典說,尺脈微弱,肢體厥冷,小腹拘急,有寒氣。
弱脈多是因為胃熱上壅。
尺脈弱而說胃熱上壅,是因為上部實,下部虛,熱氣都壅滯在胃口,所以尺脈呈現虛弱。
遲脈表示下焦有寒。
遲脈多表示寒症。尺脈是診察下焦的脈象,如果尺脈遲緩,可以判斷下焦有寒。
胃寒導致嘔吐、反胃,脈象表現為澀。
人體像一個蒸鍋,胃像甑,脾像鍋,下焦命門像鍋底的柴火。命門的火旺盛,就能溫煦脾土,使胃中的食物容易消化。腎是胃的關卡,現在尺脈表現為澀,是精血不足,真火衰退,不能溫煦脾土,腐熟水穀,所以胃寒而導致嘔吐、反胃。這就是王太僕所說的,食物吃進去很久又吐出來,是因為胃火不足。
腹脹、陰疝,脈象呈現弦、牢。
經典說,尺脈弦細,表示腹痛,腳部拘急,應該服用建中湯,針刺氣海穴瀉邪。又說,尺脈牢,表示腹滿,陰部急迫,應該服用葶藶子茱萸丸,針刺丹田、關元、中極穴。氣海、丹田、關元、中極等穴,都是任脈的穴位。任脈主管男性內部的七種疝氣,女性的積聚、帶下等症。疝氣有很多種,為什麼只歸屬於任脈呢?因為任脈是疝病的根本,其他經絡是疝病的分支。
現在尺部出現弦脈且有力,固定不動,說明足厥陰肝經之氣鬱滯不暢,導致腹脹、陰疝等症。羅謙甫說,陰症是足厥陰肝經脈氣環繞陰部,抵達少腹,有的因為腎虛,寒水枯竭,應該瀉邪補肝,用蒺藜湯治療。
緊脈表示腹部疼痛。
緊脈多表示寒邪,現在出現在尺脈,說明寒在下焦。經典說,尺脈緊,臍下痛,就是這種情況。沉脈表示腰部有疾病。
腰是腎的居所。兩尺脈呈現沉脈,沉脈屬於陰水,是陰陽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疾病在腰部。詳細情況可以參考八里脈的沉脈尺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