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歌曰

指下尋之中且虛。邪風透入小腸居。病時淋瀝兼疼痛。大作湯丸必自除。指下尋之中且虛。火之象也。火性本熱。熱則生風。故曰邪風透入小腸。而為淋瀝疼痛之病也。治之者。當大作湯丸。以瀉其小腸之火。則淋瀝自止。而疼痛可除矣。云岐子云。芤主血凝而不流。凡人之十二經絡。

白話文:

指下掌診中脈空虛,邪風襲入小腸,就會發生淋瀝疼痛的病症,這時候應取大劑量的湯藥或藥丸來治療,可消除病症。指下掌診中脈空虛,這是火候的徵兆,火熱能生風,因此說邪風襲入小腸,而導致淋瀝疼痛的症狀。治療這 種病的原則是,應用含有大量清熱藥的湯劑或藥丸來瀉小腸的火,淋瀝的症狀可自行停止,疼痛也隨之消除。《雲歧子》中說,芤草能化血凝而不流的情況。人的十二經絡,

以應溝渠。是榮衛氣血不散。不能盈滿經絡。故見芤脈。主淋瀝小便膿及血。當大作湯丸也。四物湯地黃丸補之。桃仁承氣湯瀉之。一云大柴胡湯。吳文炳云。中且虛。兩頭有。中間無也。芤主失血。心主血。心有熱而血妄行。則芤脈見。熱則生風邪。心不受邪。遂傳於小腸。

白話文:

以此法治療水道,是使榮衛之氣與氣血暢通,不會積聚在經絡而造成堵塞。因此可看到芤脈。主要症狀是排便帶血,小便膿血。應當用大作湯丸來治療。四物湯與地黃丸可以補益。桃仁承氣湯可以瀉下。另說用大柴胡湯。吳文炳說:中間虛弱,兩頭卻實,中間沒有。芤脈主要為出血。心主掌血液,心中有熱,血脈便會無故運行,因此出現芤脈。熱則會生風邪,心不受邪,於是傳到小腸。

以致小便淋瀝疼痛。須用八正散導赤散。以清邪熱。

白話文:

導致小便淋漓滴盡,十分疼痛。必須使用八正散、導赤散,來清除邪熱。

2. 又歌曰

寸芤積血在胸中。

脈者。由營氣行於十二經隧之中。流動充滿。故脈道滑利和緩。何芤之有。寸所以候胸中者。胸為氣海。氣血壅滯於胸中。故寸口而見芤也。張世賢釋治之以犀角地黃湯。血在上焦故也。

白話文:

脈搏是營氣在人體十二經脈中運行,流動充盈,因此脈道是滑利順暢和緩和的,哪會有結脈的現象呢?寸脈可以診察胸中的情況,肺是氣海,如果氣血瘀滯於胸中,那麼在寸口部位就會出現結脈。張世賢解釋治療的方法是使用犀角地黃湯,這是因為血在上焦的緣故。

按脈經云。寸口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虛。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湯黃耆湯灸膻中。

白話文:

《脈經》說:寸口脈搏跳動有力,表示容易吐血。脈搏微跳動有力,表示容易衄血。是因為脈中空虛,血液散失所致,宜服黃耆湯和竹皮湯來治療。或者用灸療的方法,灸膻中穴以幫助止血。

關內逢芤腸里癰。關內所以候中焦者。榮出中焦。今關內而逢芤。則為營血不行。留於腸胃之間。久之化為膿血。而成癰毒。張世賢釋治以桃仁承氣湯。血在中焦故也。

白話文:

關內(指臍部)出現芤腸裏癰,是中焦有病的徵兆。榮(血)源於中焦,如果關內出現芤腸裏癰,則說明營血運行不暢,停留在腸胃之間,時間久了就會化為膿血,形成癰毒。張世賢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是因為血在中焦。

按脈經云。關脈芤。大便去血數斗者。以膈俞傷故也。宜服生地黃。並生竹皮湯。灸膈俞。若重下去血者。針關元。甚者宜服龍骨丸必愈。

白話文:

根據《脈經》上說,關脈跳動異常,大便出血有好幾公升,這是因為膈俞穴受傷的緣故。應該服用生地黃,以及生竹皮湯來治療,並且灸膈俞穴。如果出血情況嚴重,則需要針灸關元穴。如果病情更加嚴重,則需要服用龍骨丸,一定可以治癒。

又按醫說云。楊介吉老者。泗洲人。以醫術聞四方。有儒生李氏子。學業願娶。其女。以授其學。執子婿禮甚恭。吉老盡以精微告之。一日有靈璧縣富家婦有疾。遣人邀李生以往。李初視脈云。腸胃間有所苦邪。婦曰。腸中痛不可忍。而大便從小便中出。醫者皆以謂無此證。

白話文:

此外根據醫書上所說,楊介吉老年人,是泗洲人,因為醫術高明而聞名四方。有一個姓李的儒生的兒子,學習醫術並想娶他的女兒,以繼承他的醫學。李某按照女婿的禮儀對楊介吉非常恭敬。楊介吉也把精微的醫學知識全部都告訴了他。有一天,靈璧縣一個富家婦人生病了,派遣人邀請李生前去診治。李生初次把脈後說,腸胃之間有什麼痛苦的疾病嗎?婦女說,腸子痛得忍不了,大便從小便中排出。其他醫生都說沒有這種證據。

不可治。故欲屈子。李曰。試為籌之。若姑服我之藥。三日當有瘳。不然非其所知也。下小丸子四十粒。煎黃耆湯下之。富家依其言。下膿血數升而愈。富家大喜。贈錢五十萬。置酒而問之曰。始切脈時。覺芤脈現於腸部。王叔和脈訣云。寸芤積血在胸中。關內逢芤。腸里癰。

白話文:

這個病人無法醫治,所以想讓屈子去嘗試治療。李說:「讓我試著去治療他,如果先服用我的藥,三天內應該就有好轉。否則就不是我所知道的病症了。將四十粒小藥丸,用黃耆湯煎服。」富豪依他的話去做,排除了膿血數升而痊癒。富豪非常高興,賞賜五十萬錢,並設宴詢問李說:「剛開始切脈時,發現芤脈出現在腸部。王叔和脈訣說:『寸芤,積血在胸中。關內逢芤,腸裏癰』。」

此癰生腸內。所以致然。所服者。乃雲母膏為丸耳。切脈至此。可以言醫矣。李後以醫科及第至博士。

白話文:

這類毒瘡生長在腸子內部,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服用的是雲母膏丸。號完脈之後,可以說他是名醫生了。李後憑藉醫術科目的及第成績當上了博士。

李植元季。即其從子也。脈經云。關上芤。胃中虛。

尺部見之虛在腎。小便遺瀝血凝膿。

尺部所以候腎者。今見芤脈。是為水不勝火。腎虛則門戶失守。故小便遺瀝。水不勝火。故膿血淋漓也。張世賢釋治以抵當丸抵當湯。或加減桃仁湯。愚謂既云虛在腎矣。理宜用涼補之劑。何為復用抵當等藥也。

白話文:

尺脈能反映腎臟的健康狀況:現在看到的脈象滑而軟弱、脈身較細,屬於水火不平衡,腎虛則身體的門戶功能失守,因此小便會遺失滴瀝。水火不平衡,所以膿血流出。張世賢解釋使用抵當丸、抵當湯來治療,或加減桃仁湯。我認為既然說虛弱在腎臟,那麼治療的方法應該用涼補的藥物,為什麼還要用抵當等藥物呢?

亦須斟酌。

按脈經云。尺中芤下血。微芤小便血。又云。尺脈芤。下焦虛。小便去血。宜服竹皮生地黃湯。灸丹田關元。亦針補之。

白話文:

《脈經》上說,尺脈芤大,主下焦有血。尺脈微芤,主小便出血。又說,尺脈芤大,主下焦虛,小便帶血。應該服用竹皮生地黃湯,灸丹田、關元穴。也可以針灸來治療。

3. 滑脈指法主病

三滑者。陽也。指下尋之。三關如珠動。按之即伏。不進不退。曰滑。主四肢。困弊。腳手痠疼。小便赤澀。

滑者。陽水也。何為陽水。謂水中有火也。夫滑與澀相反。榮氣不足。則脈往來蹇澀。榮氣有餘。則脈往來流利。故其論曰。滑之體。非獨陽也。非獨陰也。乃純陽正陰。和合交結然。所以然者何也。蓋人身左腎屬水。右腎屬火。膀胱為水。三焦為火。陰陽相維。水火相濟。

白話文:

滑脈:是指陽水。何謂陽水?是指水中含有火氣。滑脈與澀脈正好相反。榮氣不足,那麼脈象往來就會蹇澀;榮氣有餘,那麼脈象往來就會流利。所以《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說,滑脈的本質,既不是純陽,也不是純陰,而是在純陽和正陰兩種氣相交合交結的基礎上形成的。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人身的左腎屬水,右腎屬火,膀胱主水,三焦主火,陰陽互相維護,水火互相濟助。

故脈道往來滑利。而無蹇澀之患。此平人之常脈耳。今訣所謂滑者。乃水中之火太甚。煎熬騰沸。故指下尋之。三關如珠動。如珠動者。即劉氏所謂如荷葉上。水珠。言其往來流利也。按之即伏。不進不退者。即脈經所謂浮中如有力。言其不任尋按也。故所主病。為四肢困弊。

白話文:

因此,脈象通暢,沒有阻滯不暢的問題,這就是健康人的正常脈博。現在訣裡說的滑脈:指水中之火過旺,煎熬沸騰,因此在指下診察,三關就像珠子一樣流動。所謂像珠子一樣流動,就是劉氏所說的像荷葉上的水珠,形容它來往流利。按壓它,它就會隱伏下去,既不前進也不後退,這就像脈經所說的浮中如有力,意思是它不能承受按壓。因此它所主導的病症是四肢倦怠無力。

四肢屬脾土。困弊者。謂相火盛而乘其脾土也。腳手痠疼者。謂相火盛而煎熬其腎水也。小便赤澀者。三焦屬相火。為決瀆之官。今既不守本位。與前之太陽合。從陽化則熱。故小便赤澀也。

白話文:

四肢歸屬脾胃。睏乏虛弱的人,是指心火旺盛,侵犯了脾胃。手腳痠痛的人,是指心火旺盛,煎熬了腎水。小便赤澀的人,三焦屬心火,是排泄水液的官員。現在他不守自己的職位,與前面的太陽經合在一起,順著陽氣的變化而化為熱,所以小便赤澀。

按脈經云。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脫。丹溪心法云。滑為血實有痰。仲景書問曰。奄翕沉名曰滑。何謂也。師曰。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脈滑也。

白話文:

《脈經》說:滑脈往來流暢,沒有滯礙,脈搏轉動輕快,與數脈相似。有人說,浮脈中有力,有人說,脈搏滑動,好像要脫離。

《丹溪心法》說:滑脈是血實有痰的表現。《仲景書問》說:奄翕沉脈,又叫滑脈,是什麼意思呢?老師說:沉脈是純陰,翕脈是正陽,陰陽和合,所以脈搏滑動。

又按脈經云。脈滑者。多血少氣。脈澀者。少血多氣。

4. 歌曰

滑脈如珠號曰陽。腰間生氣透前腸。脛酸只為生寒熱。大瀉三焦必得康。其意蓋曰。滑脈之體。如珠之動。往來滑利。為水中有火。乃陽水也。故曰滑脈如珠。號曰。陽火既為水中之火。宜藏而不宜動。今乃不守本位。從兩腎中間生出火氣。透於前腸。與太陽相合。故曰腰間生氣透前腸也。

白話文:

滑脈像珠子一樣流動,稱之為陽。從腰部生出火氣,穿透到前腸。脛骨痠痛只是因為受到寒邪和熱邪的侵襲。用瀉下法來治療三焦,纔能夠康復。其中的意思大概是說,滑脈的體質,像珠子的運動,往來流利。這是水中有火,也就是陽水的緣故。所以說滑脈如珠,稱之為陽。號曰陽火既然是水中之火,應該藏而不宜動。現在卻不守住本位,從兩腎中間生出火氣,穿透到前腸,與太陽相合。所以說腰間生氣透前腸。

夫所謂脛酸者。何也。只為三焦之火薄所不勝。夫所不勝者水也。水為火所薄。則寒熱生。寒熱生則水受傷。而足脛酸矣。夫病而至足脛酸。寒熱作。未有不思大補。而反思其大瀉者矣。不知治病必求其本。假令其人寒熱交作。足脛痠痛。其脈弦細而數。則其補益真陰也宜矣。

白話文:

所謂的脛骨疼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那是因為三焦之火太弱,無法剋制水。水被火所削弱,就會產生寒熱。寒熱交加,就會損傷水,從而導致小腿疼痛。當疾病發展到小腿疼痛,寒熱交加的地步,沒有人會不考慮大補,卻回過頭去考慮大瀉的。不知道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出病根。假如一個人寒熱交加,小腿痠痛,脈搏細而數,那麼適當的補益真陰是必要的。

今滑脈則不然。足脛之酸。只為寒熱之煎熬。寒熱之煎熬。只為水火之騰沸。治之者。必須大瀉。其三焦之火。以抑其陽。陽退而陰自長矣。若止以補陰為事。如石投水。又安能必得其康健也哉。當與難經女得男脈為太過之說。互相參酌。潔古曰。腰間生氣者。命門也。透前腸者。

白話文:

現在的滑脈則不同了。小腿痠軟,只是因為寒熱的煎熬。寒熱的煎熬,只是因為水火的騰沸。治療的方法,必須用大瀉的方式來瀉火,讓三焦的火降下來,以抑制陽氣。陽氣退了,陰氣自然會增長。如果只用滋補陰氣的方法來治療,就好比石頭投入水中,又怎麼能一定得到健康呢?應該參照《難經》中「女子得到男子脈象」為太過之說的說法,互相參酌。潔古說:「腰間產生氣的地方,就是命門;貫通小腸的,就是祖氣。」

膀胱經也。命門三焦。陷於前腸。故小便不通。大便秘澀。熱多寒少。故宜瀉以辛寒。大承氣主之。

按經云。滑為實為下。又為陽氣衰。又云。滑而浮散者攤緩風。又云。滑者鬼疰。又云。滑數心中結。熱盛。又云滑疾。胃中有寒。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記載:「滑為實為下。」意思是說,滑脈是實證,主下泄。

「又為陽氣衰。」意思是說,滑脈還可以表示陽氣衰弱。

「又云。滑而浮散者攤緩風。」意思是說,滑脈而浮散,是攤緩風的徵象。

「又云。滑者鬼疰。」意思是說,滑脈是鬼邪侵犯的徵兆。

「又云。滑數心中結。熱盛。」意思是說,滑數之脈,是心中有鬱結,熱盛所致。

「又云滑疾。胃中有寒。」意思是說,滑疾之脈,是胃中有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