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博

《脈訣乳海》~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七表脈交變略例論

潔古曰。七表脈者。是客邪來傷主。乃陰乘陽也。其證若身熱(外陽)惡寒。(內陰)是外陽而內陰見也。七表脈。但熱而不惡寒者。(表裡俱屬陽)是內外皆陽也。七表證。自汗惡風。卻得八里脈者。(陽證見陰脈)當用麻黃(散其陽邪)桂枝(實其陰分)各半湯。如八里證。

白話文:

潔古說。七表脈者,就是客邪來傷主。是陰乘陽。證狀為身體發熱(外陽)惡寒。(內陰)這是外陽而內陰的表現。七表脈,只有發熱而不惡寒的。(表裡都屬陽)是內外皆陽的表現。七表證,自汗惡風。卻得八里脈者。(陽證見陰脈)應該使用麻黃(散其陽邪)桂枝(實其陰分)各半的湯劑。如果是八里證。

自汗惡風。得七表脈。(陰證見陽脈)亦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不惡風者。(腠理虛)黃耆白芍湯。無汗不惡寒者。(正邪)蔥豉湯。脈如浮滑而長為三陽。禁不可發汗。經曰。陽實陰虛。汗出而死。

白話文:

自汗怕風,出現七表脈。(陰證見陽脈)也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不怕風的。(表虛)黃耆白芍湯。沒有汗怕冷的。(正邪)蔥豉湯。脈搏浮滑而長的是三陽。禁止發汗。經典說:陽氣盛,陰氣虛。汗出而死。

凡外感之邪。皆為客邪也。其病自外而入。循外踝上背絡顛頂。以入腹。人身之背屬陽。腹屬陰。陽氣被外邪所乘。而陽氣不能外衛。其證發熱惡寒者。是外陽而內陰也七表證。發熱不惡寒者。是內外皆陽也。七表證自汗惡風。卻見八里脈者。是陽證得陰脈也。主弱而客強。

白話文:

所有的外來邪氣,都是客邪。它們的病症都是由外面侵入身體,沿著外踝向上通過背部經絡,到達頭頂,再進入腹中的。人體的背部屬於陽,腹部屬於陰。陽氣被外邪侵襲,而陽氣不能執行衛外之職。症狀為發熱惡寒,這是外陽而內陰的表證。發熱而不惡寒的,是內外皆陽的表證。自汗惡風,卻出現裏脈(八里脈)較為弱的,這是陽證見陰脈,說明是主弱而客強的症候。

故用麻黃而兼桂枝各半湯。一以實其表而助陽。一以扶其標而泄陰也。八里證。外不發熱。自汗惡風。而脈是七表之脈。此為陰證見陽脈。內陽而外陰也。當扶陽而祛陰。故用桂枝兼麻黃各半湯也。有汗不惡風者。是陽中虛邪所致。要實其腠理。故用黃耆白芍湯。無汗不惡寒者。

白話文:

因此,我使用麻黃和桂枝各半的湯劑。一是為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提高陽氣,二是為了扶助病人的體表,宣洩陰邪。八里證的病人,外表沒有發熱,卻自汗惡風,脈象是七種表證脈象之一。這種情況屬於陰證,但脈象卻是陽脈,是內熱外寒的表現。因此,應該扶助陽氣,祛除陰邪。所以我使用桂枝和麻黃各半的湯劑。對於那些有汗,但不惡風的病人,這是由於陽氣虛弱,邪氣侵襲造成的。我使用黃耆白芍湯來增強體表抵抗力。對於那些沒有汗,也不惡寒的病人,這是由於陰邪太盛導致的。我使用附子理中湯來溫補脾胃,祛除寒邪。

或只發熱。此為實邪。故用蔥豉湯。脈若浮滑而長。此是三陽俱病。半表半裡之證。不可發汗。恐誤發汗。亡陽而死。故經曰。陽盛陰虛。汗出則死也。

白話文:

若只有發熱的症狀,這是實邪,所以使用蔥豉湯治療。如果脈象浮滑而長,這是三陽病證或半表半裡之證,不能發汗治療,否則會誤發汗,亡陽而死。因此《內經》說:「陽盛陰虛,汗出則死」。

按評云。此一段只體貼註解。議論會悟外。陰內陽。外陽內陰之理。內外或皆陰。內外或皆陽。脈屬陰屬陽。證屬陰屬陽。如此推測。自然不誤。

白話文:

根據評語說,這一段文字只注重對經文的解釋和說明,卻沒有深入探究其中的意義。陰陽之理是指外陰內陽、外陽內陰。內外可能都是陰,也可能都是陽。脈象可能屬陰,也可能屬陽。證候可能屬陰,也可能屬陽。這樣推斷,自然不會有錯。

仲景曰。脈浮當汗。三陽當汗者。謂陽中有陰。夫表者。是陽分也。脈浮。亦陽分也。浮脈客陰也。故當發汗。且陽中有陰者。陽乃榮衛之分。客陰自外而入居之。故宜耗出而發去之。經曰。在上者因分而越之。此說非謂陽中有形跡之陰。是陽中客邪之陰證。居其表也。

白話文:

仲景說:脈象浮散,當用發汗法治療。三陽經證候應以發汗法治療者,是指陽經中有陰邪。人體的表層,是陽氣所分佈的部位(指手足三陽經)。脈象浮散,也是陽經中的表徵。浮脈是外感陰邪之證,所以應該發汗驅除。而且,陽經中有陰邪的徵象,是陽氣榮衛氣血的運行阻滯,外界的病邪侵入並客居於人體體表,所以應當發散出去,通過發汗的方法驅除外邪。經書上說:「病邪在上焦的,因應經絡的部位發散它。」這句話的說法並不是指陽經中有具體形態的陰邪,而是指陽經中客邪的陰證,客邪在陽經的體表的徵兆。

當發汗之證。是尺寸俱浮。陽中有陰也。客邪也。標病也。表之表也。客邪自外而入。在榮之外衛之間。故脈浮宜發汗而耗去之經曰。在上者因而越之是在太陽也。太陽自顛頂而上。其邪循背而行於上。可以越而去之。此所謂客邪未入於內也。是無形之陰邪。居其表者。故仲景之法。當汗而愈焉。

白話文:

當有發汗證狀。是寸關尺脈都浮起的,陽中夾雜陰的脈象。這是客邪在肌膚以外的衛表,是傷表的病。客邪自外而入,在榮氣(營血)之外,衛氣(衛氣)的之間。因此脈象浮起,宜發汗逼出邪氣。《黃帝內經》說:「在表面的就從這邊驅趕它。」在太陽經證。太陽經的病邪從頭頂而上,其病邪循著背部在體表運行,可以發汗而驅走它。這是說客邪還未進入內部。是無形的陰邪,在體表的。所以仲景的治法,應發汗而得以痊癒。

按仲景論中。凡脈浮當汗。又三陽俱病。不可汗。但陽分中有客邪。即當汗。何以為客。陰在陽分中也。假如七表之脈。外證發熱惡寒。又無汗或作煩渴煩躁。只審其但兼惡寒可汗。不兼惡寒。三陽中皆陽也。不可汗。慎之慎之。夫三陽之表。是三陽標也。無形經絡受客陰。

白話文:

根據《傷寒雜病論》中所說:凡是脈浮當汗(汗出仍惡寒),或三陽經同時有病,不可發汗。但如果陽經中有外邪,就應該發汗。什麼是外邪呢?就是陰邪在陽經中。假設七表脈有外證,發熱惡寒,又沒有出汗或煩渴煩躁,只要看它是否只有惡寒就可以發汗。如果不伴有惡寒,三陽中都是陽,不可發汗。謹慎再謹慎。三陽的表證是三陽的標證。無形的經絡受到外來的陰邪。

乃表之表也。乃陽中陽分也。宜發其客陰之邪。(別本其字作去字)故前說陽中有陰當汗。

三陽者。太陽陽明少陽也。三陽之標邪。在太陽之上。尚未入陽明少陽。其證頭身背痛。為無形中陰邪也。無形經絡受客邪。乃表之表。宜發去客邪。而陽分中之客陰。因汗而愈。洵不誣矣。

白話文:

三陽是指太陽經、陽明經和少陽經。三陽的標邪是指在太陽經之上,尚未進入陽明經和少陽經的邪氣。其證狀表現為頭身背部疼痛,這是因為無形的中陰邪氣侵犯了無形的經絡所致。治療應當發散表邪,而表裡之間的陰邪,則通過發汗而治癒。這樣說一點也不虛假。

若是三陽之裡。是三陽本也。主有形受邪。膀胱與胃是也。既受在有形之處。惟宜利小便。下大便則愈。此乃陽中之陰也。此說言主。前說言客。若不窮主客邪正之理。必傷人命。

白話文:

若是三陽經的內部,屬於三陽經的本體。主導有形之處受到邪氣侵犯。膀胱經和胃經就是如此。邪氣既然侵犯到有形之處,就應該利小便,瀉大便就會痊癒。這屬於陽中之陰。這種說法是指主體。前面所說的指客體。如果不窮究主體和客體、邪正的道理,一定會傷人性命。

三陽之裡。謂病入陽明本也。陽中客陰傳入於胃。主有形受邪。謂邪入。於胃中糟粕也。胃與膀胱俱在有形之處。胃中飲食變化而成糟粕。其受盛之物。乃成受邪之物也。豈不為有形之邪耶。故宜下大便而利小便也。所謂陽中之陰。非客陰也。是主病也。本病也。明其主客之理。自不誤治之矣。

白話文:

三陽病的病因在於病邪侵犯陽明經。陽經中的客邪傳入胃經,主因是胃中實物被邪氣侵犯。所謂邪入,是指邪氣進入胃中。胃與膀胱都屬於實體器官。胃中的飲食通過消化轉化形成糟粕。胃中存放的實物,也成為邪氣侵犯的場所。這不就是有形之邪嗎?所以,應該瀉下大便,利尿通便。所謂陽中之陰,並不是客邪,而是主病,是本病。只要弄清楚主客的道理,診治就不會錯誤了。

三陰當下者。夫三陰者藏也。外無所主。內無所受。所主者皮毛血脈肌肉筋骨耳。無所受者。無所受盛也。在三陰經絡中。有邪者是為無形。乃陰中之陽。可汗而已。是經絡無形受客邪。當發汗去之。為三陰標之病也。三陰屬裡。夫三陰受邪。必歸於太陰。而復還於陽明。何也。

白話文:

三陰病在經絡中,三陰藏於陰,外不能承受汗邪,內不能承受熱邪,感受邪氣的只有皮毛血脈肌肉筋骨而已。三陰不承受熱邪,是說經絡中沒有熱邪,有邪氣就是無形的寒邪,是陰中的陽,只能發汗祛除它。三陰病屬於裡證,三陰受到邪氣侵襲,一定會歸於太陰,而再次反覆到陽明。為什麼呢?

太陰從標本而化。歸於受盛之官。變化出焉。為有形跡之陰邪。自當下之而愈。若是無形中所受。乃三陰標之病也。外有所主者。謂脈尚系弦緊洪滑等。至七表之脈也。病雖傳裡。而經絡之中。尚為客邪也。是三陰之標。未入三陰之本者。若入三陰之本。則所受盛矣。經曰。

白話文:

太陰具有從標本而化的特點,歸於受盛之官,變化出焉,形成有形跡的陰邪,這時當然應該清下焦以治療。如果是無形中受到的,那就是三陰標之病了。外有所主的,是指脈象尚有弦、緊、洪、滑等,到七表的脈象,雖然病已經傳裡,但在經絡之中,仍然是客邪。這是三陰之標,尚未進入三陰之本。如果進入三陰之本,那所受到的就是盛邪了。經曰:「

無形之邪。乃陰中之陽。故曰可汗。謂還當解表。不可擅下也。至於三陰之本。當下之證。解見下文。三陰本者。藏也。盛則終歸於胃。是有形病也。當自各經絡中藥入胃去之。此乃三陰當下也。是為陰中之陰。可下而愈。此為主之陰。非是客邪之陰也夫客主共論。陰中有陽。

白話文:

無形的邪氣,是陰中之陽。所以說可以發汗,就是應該解表,不可以擅自攻下。至於三陰的根本,應該攻下的證候,解來說明如下。

三陰的根本,是藏。盛極了最後還是歸於胃,這就是有形的病。應該從各經絡中用藥,進入胃中去除。這纔是三陰應該攻下的病症。這是陰中之陰。可以攻下而治癒。這是主人的陰,不是客邪的陰。客邪和主人一起論述,陰中有陽。

當下去之者。陰中者主也。有陽者客邪也。言陰經中受陽邪。染於有形物中。不得出者可下。

三陰之本。本之本也。里之裡也。里證若盛。則燥渴。其脈必實。是客陰歸於陽明。為有形跡之陰。乃主中之陰。非客邪之陰也。經曰。經絡中受陽邪。更染於有形物中。其陽邪積於臟腑不得出者。故當下之而愈也。

白話文:

三陰的根本,是本的根本,是裡面的裡,裡面的證候如果盛,就會燥渴,脈象一定很實。這是客陰歸屬到陽明,是具有形跡的陰,是主體內臟的陰,不是外來邪氣的陰。經上說:經絡中受到陽邪,又感染有形物中,陽邪積聚在臟腑中不能排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用瀉下的方法,就可以治癒。

略說八里。乃陽乘陰也。其證身涼四肢厥。惡熱。是外陰而內陽也。但寒不熱不渴者。是內外皆陰也。仲景云。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口傷爛赤。因發汗得之。

白話文:

八里是陽氣偏盛,陰氣偏衰。症狀是身體發涼但四肢冰冷,怕熱,這是外陰虛而內陽亢。但是不發冷、不發熱、不口渴的,是內外均為陰虛的證候。仲景說,陰寒嚴重,體溫也會很高。陰寒輕微,體溫也較低。口脣燥烈發紅是因為發汗所引起的。

八里之證。病在乎內。陽邪乘於陰經。邪入三陰也。陽邪客陰也。三陰經絡。主陰也。客陽傳於主中之陰。故曰陽乘陰也。故證身涼不發熱。四肢屬陽。但陰盛陽盛。故四肢冷厥。而又惡寒者。是陰中有陽。為外陰而內陽也。若是四肢冷厥。不惡寒。不作渴。是內外皆寒。內外純陰之證也。

白話文:

八里脈的證候。病邪在於臟腑內部。陽邪侵襲於陰經。邪氣進入三陰經絡。這是陽邪侵犯陰經。三陰經絡主導陰,客氣的陽性通過脈絡傳到主體的陰脈中。所以說陽邪侵襲了陰經。因此證候表現為身體發涼不發熱。四肢屬陽。但陰盛則陽虛,所以四肢冰冷,又怕冷,這是陰中有陽,外陰內陽。如果是四肢冰冷,不畏寒,不口渴,那麼這是裡外皆寒,是裡外純陰的證候。

仲景云。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口傷爛赤者。此又一陽證也。乃陽盛陰虛。因醫家誤發汗而致之者。內經曰。三陰可溫。而不可汗者宜也。夫七表八里。發汗吐下。治傷寒必當仔細論之。七表八里。互相交變。乃壞證。來(此節疑有脫簡)理脈中。一說六脈交變。浮滑長為三陽。

白話文:

仲景說,暑熱的程度深,則厥逆的程度也深;暑熱的程度淺,則厥逆的程度也淺。口脣傷爛、口舌紅赤的人,也是一種陽證。這是由於陽盛陰虛,醫家誤發汗所引起的。內經說,三陰病可以溫,而不可以發汗,是合適的。七表八里,如果發汗,吐降,則治療傷寒應考慮得周到。七表八里互相交變,就成了壞死證。(這一段文字疑有刪節)。辨脈法中說,把六脈交變,浮滑長的脈象認為是三陽。

乃陽中有陰。沉澀短為三陰。乃陰中有陽。當審察表裡。分其內外。以辨虛實。治從標本。萬舉萬當。治傷寒要分辨陰陽虛實標本輕重之法。七表八里。互相交變。不可不細論之。六脈交變。浮滑長為陽脈。沉澀短為陰脈。三陰三陽。兩相交而兩相變。有陽變而為陰。有陰變而為陽者。

白話文:

在陽中有陰。脈象沉、澀、短是三陰脈。在陰中有陽。應仔細觀察表裡,分別出內外,以辨別虛實。治療時既要治標,也要治本,這樣才能萬無一失。治療傷寒要懂得辨別陰陽虛實、標本輕重的法則。七表八里的病證互相轉化,不能不詳細地分析。六脈的變化:浮、滑、長是陽脈;沉、澀、短是陰脈。三陰三陽,互相交錯,互相轉化。有陽脈變為陰脈的,有陰脈變為陽脈的。

如七表證。而得八里之脈。此陽證見陰脈。為壞證也。八里證而得七表之脈。此陰證見陽脈。可以生也。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變化無窮。可不認其陰陽虛實表裡標本而治之也哉。

白話文:

就好像七種表證,卻得到八里脈。這是陽證見陰脈,是壞證。八里證而得到七表脈。這是陰證見陽脈,可以生長。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變化無窮。難道可以不辨別其陰陽虛實表裡標本而加以治療麼?

夫標本者。太陰有標本之化。少陰亦然。(陰字乃陽字之訛。)太陽標熱而本寒。從此生七表。少陰標寒而本熱。從此生八里。太陰標本皆陰。少陽標本皆陽。惟陽明與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此舉六氣之標本也。

白話文:

標本是這樣的,太陰有標本的變化,少陰也是如此(「陰」字是「陽」字的錯誤)。太陽標是熱,本是寒,由此產生七種表證。少陰標是寒,本是熱,由此產生八種裡證。太陰標本都屬於陰,少陽標本都屬於陽。只有陽明和厥陰,不從屬於標本,卻從屬於中。這是舉六氣的標本。

太陽標熱而本寒者。太陽屬君火。故標熱本寒者。謂應膀胱。膀胱屬水。所以本寒。少陽膽經。稟肝木。木中有火。所以標本皆陽。陽明屬胃。燥土也。謂四臟寒熱之氣。皆歸於土。而能變化。所以無標本之應。土居中央。故曰從乎中也。從此生七表也。太陰標寒而本熱者。

白話文:

太陽經的標證是熱,但根本的性質卻是寒。太陽經屬君火,所以標熱本寒是指應該從膀胱來判斷,而膀胱屬水,所以根本上是寒的性質。少陽膽經,主導肝木,木中有火,所以標本都是陽的性質。陽明經屬胃,燥土也。中醫內科學理論認為,四臟寒熱的氣,都歸於土,並能被土所轉化。因此不存在標本的區別。土居於中央,所以說從乎中也。從這裡產生七表(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陰陽明經、少陰經、厥陰經、太陰經)。太陰經的標證是寒,但根本的性質卻是熱。

太陰濕土。為柔和之土也。土中有濕氣而生焉。故曰標寒。而又與陽明胃之燥土。同歸一經。所以本熱也。少陰有標本之化者。少陰屬腎。標應膀胱水。本應三焦火。水與火交。所以有標本之化。厥陰屬膽。厥陰膽經。居於左脅。故不從標本。而木氣只干脾胃。稟於兩關。故曰從乎中也。

白話文:

太陰濕土:溫和的土壤。土壤中有濕氣而產生,所以稱它有涼寒的特性。又與陽明胃的燥土同歸於一條經絡,所以根源本質是熱的。少陰有標本的轉化:少陰屬腎,標應膀胱水,本應三焦火。水與火交融,所以有標本的轉化。厥陰屬膽,厥陰膽經位於左脅,所以不從標本,而木氣只幹擾脾胃,稟受於兩關,所以說它從中。

從此生八里也。所謂六氣之標本者。溫風寒外來之邪。從標而入者。燥濕暑。內生之邪。從本而出者。

按六微旨大論云。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

白話文:

根據《六微旨大論》的說法,少陽之上,應該用火氣治療。在少陽之中可以看到厥陰。陽明之上,應該用燥氣治療。在陽明之中可以看到太陰。太陽之上,應該用寒氣治療。在太陽之中可以看到少陰。厥陰之上,應該用風氣治療。在厥陰之中可以看到少陽。少陰之上,應該用熱氣治療。在少陰之中可以看到太陽。太陰之上,應該用濕氣治療。在太陰之中可以看到陽明。所謂的「本」,是指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本」的下面,是「中」的表現。在「中」的下面,是「氣」的症狀。

本標不同。氣應異象。叔和所載者。是七表八里。九道脈訣。二十四道脈之標本也。皆有從標從本。從乎中。假令太陽少陰。各有標本之化。太陽脈浮。少陰脈沉。此乃浮沉交。

白話文:

不同的臟腑有不同的症狀。叔和所記載的,是七表八里、九道脈訣、二十四道脈的標本。這些都有從標從本、從中的區別。比如太陽和少陰,各有標本之分。太陽脈浮,少陰脈沉,這就是浮沉交錯。

叔和所載。七表八里。時為傷寒虛實而設。又立九道脈。諸天地九九之數。共成為二十四道脈之標本也。標以明其表陰也。本以明其里陽也。中能變化。從乎中土也。所謂太陽少陰。各有標本之化者。陽浮而動。故陽邪為天行之氣。陰沉而靜。故陰從中土而出。標入於本。而本能變化。故浮與沉交。要不越乎二十四道脈之標本也。

白話文:

叔和所記載的七表八里,是為了區分傷寒的虛實而設定的。又立九道脈,與天地九九之數相同,一共形成了二十四道脈的標準和基礎。標準是為了說明表陰,基礎是為了說明裏陽。中間能夠變化,是因為它屬於中土。所謂太陽少陰,各有標本的變化。陽氣浮動,所以陽邪是天行之氣。陰氣沉靜,所以陰邪從中土而出。標入於本,而本也能變化。所以浮與沉交替,但不會超出二十四道脈的標準和基礎。

內經曰。若從標本論之。是為長短交。長以發汗。短以下長曰陽明。短曰太陰。長者陽明。當解表利小便。短者太陰。當下。土鬱則奪之。令無壅礙。故長脈發之。短脈下之者。是滑與澀交。滑居寸而熱。澀居尺而寒。滑居尺而熱。澀居寸而寒。澀脈居尺寸。皆損氣。滑居尺寸皆助陰陽。

白話文:

《內經》說:如果從標本理論入手,這是治療疾病的長短交錯。長的用發汗法,短的用下法,長的屬於陽明,短的屬於太陰。長的陽明,當解表、利小便;短的太陰,當用下法,土鬱則奪之,使無壅礙。所以,長脈發之,短脈下之,這是滑與澀交錯。滑居寸而熱,澀居尺而寒;滑居尺而熱,澀居寸而寒。澀脈居於尺寸,皆損傷正氣;滑脈居於尺寸,皆助益陰陽。

內經云。脈滑曰生。脈澀曰死。此是三陰三陽。變化表裡。略舉數端。隨脈條下。盡窮其理。有不盡者。於各部脈說內詳之。

白話文:

《內經》說:脈搏滑利是有生機的,脈搏澀是死的,這是三陰三陽,在體表和體內互相轉變的意思。簡略地舉幾個例子,以脈象為線索,可以窮究其道理。如果有沒說完的,在各部脈象中詳細說明。

傷寒脈滑曰生。脈澀曰死。三陰三陽。表裡交變。滑脈為陽。澀脈為陰。有陽證而得陽脈者。有陰證而得陰脈者。有陽證而得陰脈者。有陰證而得陽脈者。陰陽變化。則脈有滑與澀交。是為陰陽中交變。至若長與短交。是為表裡中變化。浮與沉交。亦是為表裡中交變。類而推之。

白話文:

傷寒病脈象滑動,則預後良好。脈象澀滯,則預後不佳。人體的三陰三陽,表裡互相變化。滑脈屬於陽脈,澀脈屬於陰脈。有表陽證而脈象為陽脈,有裡陰證而脈象為陰脈,也有表陽證而脈象為陰脈,有裡陰證而脈象為陽脈。陰陽變化,則脈象有滑澀相交。這是陰陽在表裡變化。長短脈相交,這是表裡變化。浮沉脈相交,也是表裡變化。依此類推。

於滑澀交。總之滑者吉。澀者凶。不過一表裡虛實陰陽。互相交變而已。此論略說數端。最盡其理。學者當神而明之自然了於心矣。

白話文:

七表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