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論(宋本)》~ (2)

回本書目錄

(2)

1. 附子湯 (305)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2. 桃花湯 (306)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3. 桃花湯 (307)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4. 少陰病可刺之候 (308)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5. 吳茱萸湯 (309)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6. 豬膚湯 (310)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7. 甘草湯 (311)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

8. 苦酒湯 (312)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苦酒湯方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

右二味,內半夏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9. 半夏散及湯 (313)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

右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10. 白通湯 (314)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白通湯方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11. 白通湯 (315)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12. 真武湯 (316)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附加減法)

茯苓,芍藥,生薑切,各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欬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為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