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宜真

《仙傳外科集驗方》~ 增添別本經驗諸方 (1)

回本書目錄

增添別本經驗諸方 (1)

1. 內補散

專治癰疽發背,潰濃出多,內虛少力,不進飲食。有陰證惡重者,亦治之。

白話文:

專門治療癰疽、背部發炎,膿液流出很多,體內虛弱無力,沒有食慾。如果有嚴重的陰性症狀,也能夠治療。

人參,白茯苓,當歸,黃耆,桂心,遠志(各半兩),芎藭(一兩),麥門冬(一兩),甘草(半兩),白芍,陳皮,熟地黃,五味子(各一兩)

上㕮咀,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三枚,同煎溫服。

又方用:

白話文:

人參、白茯苓、當歸、黃耆、桂心、遠志(各半兩),芎藭(一兩),麥門冬(一兩),甘草(半兩),白芍、陳皮、熟地黃、五味子(各一兩)

附子,桂心,乾薑,白蘞,人參,川椒(各二錢),芎藭(二兩),赤小豆(一合半),黃芩,防風,甘草(各一兩半)

上為㕮咀,每服四錢,入酒煎,溫服之。

白話文:

  • 附子、桂心、乾薑、白蘞、人參、川椒(各二錢):
  • 附子:溫補腎陽、助陽回升的良藥。
  • 桂心:溫通心陽、補益心氣的佳品。
  •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要藥。
  • 白蘞:祛風通絡、補益肝腎的良藥。
  • 人參:大補元氣、益氣生津的聖藥。
  • 川椒: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要藥。
  • 芎藭(二兩):
  • 芎藭: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良藥。
  • 赤小豆(一合半):
  • 赤小豆: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佳品。
  • 黃芩、防風、甘草(各一兩半):
  • 黃芩: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要藥。
  • 防風:祛風解表、益氣固表的良藥。
  •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要藥。

2. 內補黃耆散

治癰疽,內虛不足,膿水不絕,四肢乏弱,不進飲食。久不好者,必為內漏。

白話文:

治療癰疽,體內虛弱不夠,膿水不斷流出,四肢無力,沒有食慾。長時間不能好轉,必定會形成內漏。

附子,黃耆,肉蓯蓉,遠志,麥門冬,熟地黃,巴戟(各一兩),白茯苓,白芍,人參,石斛,甘草(各三錢),北五味,山茱萸,菟絲子,當歸,芎藭,地脈,石葦(各五錢)

白話文:

  • 附子:一兩

  • 黃耆:一兩

  • 肉蓯蓉:一兩

  • 遠志:一兩

  • 麥門冬:一兩

  • 熟地黃:一兩

  • 巴戟:一兩

  • 白茯苓:三錢

  • 白芍:三錢

  • 人參:三錢

  • 石斛:三錢

  • 甘草:三錢

  • 北五味:五錢

  • 山茱萸:五錢

  • 菟絲子:五錢

  • 當歸:五錢

  • 芎藭:五錢

  • 地脈:五錢

  • 石葦: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荊芥湯送下。

治消渴證,多發癰疽之疾,吃此水立效。

上收下臘月水,以搊取絲留湯,澄清冷,溫服二十三次,病退不渴。

白話文:

上面的藥材要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荊芥湯送服。

治療消渴症,容易引發癰疽等疾病,喝了這水馬上見效。

在十二月收集下面的水,搗碎取絲,留下清湯,澄清後放涼,溫服二十三次,病症減輕不再口渴。

3. 沉香散

治諸發腫毒入腹,心煩脹滿,不進飲食。

沉香,木香,薰陸香,丁香,大黃(各一兩),麝香(少許)

上為㕮咀,入水煎溫服。

白話文:

沉香、木香、薰陸香、丁香、大黃(各五錢),麝香(少許)

4. 乳香散

治發背內潰,及毒氣攻衝,嘔逆噁心,內攻危證。凡惡疽、疔瘡癤,宜日進一二服便毒出外,不攻臟腑之證。

白話文:

治療背部發炎內部潰爛,以及毒氣沖擊,引起嘔吐惡心,內部攻襲的危急症狀。凡是惡性疽、疔、瘡、癤等病症,應該每天服用一到兩次,使毒素排出體外,而不至於侵犯臟腑。

乳香(別研),真綠豆粉(以綠豆去皮亦可用)

上研為極細末,每服一錢重,新汲井水少許調服,細細呷之要。

白話文:

乳香(研磨後的分別研磨),真正的綠豆粉(可以用去皮的綠豆)。

經絡發背、大疽,自肩下連腰脅腫盛,其堅如石,極紫黑,醫以陳藥敷之,中夜大嘔,乃連進此藥三四服,嘔遂止,既而瘡潰,出赤水淋漓四十日而愈。又有一患瘰癧者,疼痛輒嘔,服此嘔逆即止,草節煎湯調服亦可。

白話文:

經絡發背、大疽,從肩下連到腰脇腫得很嚴重,其堅硬如石頭,極為紫黑。醫生用陳藥敷在上面,服藥的當天晚上大吐,接著連續服用這種藥三至四次,嘔吐就停止了。久而久之,瘡口潰爛,流出鮮紅色的膿水,淋漓不斷,四十天後才痊癒。又有一個患瘰癧的人,疼痛的時候就嘔吐,服用此藥後嘔吐的逆反現象立刻停止,用草節煎湯調服也可以。

5. 內消散

治癰疽發背,諸瘡癤結硬,疼痛不止。

人參,當歸,黃耆,川升麻,沉香,黃芩,防己,防風,瞿麥,白蘞,甘草(各一兩),赤小豆(一合,炒熟)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溫酒調服。

白話文:

人參、當歸、黃耆、川升麻、沉香、黃芩、防己、防風、瞿麥、白蘞、甘草(各30克),赤小豆(60克,炒熟)

6. 麥門冬散

治發背乳癰赤腫,疼痛體熱,大煩渴不止。

黃耆,黃芩,門冬(各一兩半),川升麻,赤茯苓,赤芍,玄參,當歸,甘草,知母,栝蔞根(各一兩),生地黃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溫服。熱甚,加淡竹葉、燈草。

白話文:

黃耆:30公克

黃芩:30公克

門冬:30公克

川升麻:15公克

赤茯苓:15公克

赤芍:15公克

玄參:15公克

當歸:15公克

甘草:15公克

知母:15公克

栝蔞根:15公克

生地黃:15公克

7. 木通散

治癰疽諸發氣壅,大小便不通。

木通,黃芩,大黃,土瓜根,漏蘆,甘草,朴硝(各二錢),梔子仁(三錢)

上㕮咀,水煎,溫服,以利為度。

白話文:

1·木通: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2·黃芩: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3·大黃:可以清熱瀉火、攻積導滯。

4·土瓜根:可以清熱化痰、利尿消腫。

5·漏蘆: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6·甘草:可以清熱解毒、益氣補中。

7·朴硝:可以瀉熱通便、清熱解毒。

8·梔子仁:可以清熱瀉火、涼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