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科綱要》~ 卷上 (7)
卷上 (7)
1. 第七節·論腫瘍辨膿之法
此必臨證漸多,閱歷有得,方能洞見隔垣。初非率爾操觚,心粗氣浮者,所能倉卒論斷。但腹內生癰,辨膿雖難,而尤不可不辨之於早。蓋瘍生臂、臑、臀、腿等處堅實部位,膿成三五日而不能早決,不過內攻漸巨,痛苦較多,尚未必定有奇變;惟此空虛之地,果已成膿,而不能早泄其毒,勢必內潰日甚,不幸而穿腸或破內膜,即為壞證。醫者之決斷少遲,即病人性命出入之界。
胡可不慎之又慎,明辨秋毫。總之,胸腹、脅肋、腋下、腰間、背部等之癰疽,苟已有膿,則早一日泄毒,即少一步內攻。若不能決之於先,以致穿膜入內,卒於不治者,無一非醫家耽誤之咎。一念及此,而始知最難辨別之病,即最易殺人之機,是不可畏其難而置之不問者也。
又有背疽、腦疽、腹皮癰三大證,初起皮膚一粒,漸以根圍堅腫,而腫處發現幾點白腐,其膿自外釀成,與他證之膿成皮里者,顯然不同。此則內以托毒外出為主,而外敷提膿拔毒,非精良之藥不為功。苟得膿毒透達,即可十全無憾。又頭面之疔毒,亦間有先起一點白粒,膿成自外者,則外治之藥,與腦背疽同。
而內服宜重用清解,只求疔頭腐肉,化膿脫落,而大功告成(腹皮癰之治法與疔瘡同,亦以清解為主。與腦背疽之宜用溫經托毒法者大異。)此又同是成膿,而來源去委之別開生面者矣。
白話文:
這個道理必須在臨床上看多了,累積足夠經驗,才能夠清楚地看穿疾病的真相。這不是隨便拿起筆就亂寫,心浮氣躁的人可以輕易判斷的。但是腹腔內長膿瘡,雖然辨別膿液很困難,但更不能不儘早辨別。因為膿瘡長在手臂、肩膀、屁股、腿等比較堅實的部位,就算膿形成三五天而沒能及早處理,頂多是往內部侵蝕加劇,痛苦比較多,還不一定會發生嚴重的變化;但是,在腹腔這種比較空虛的地方,如果已經化膿,卻不能儘早排出毒素,勢必會往內潰爛越來越嚴重,如果不幸穿破腸道或內膜,就會變成嚴重的壞症。醫生如果稍微遲疑一下做判斷,病人的性命就可能因此而受到威脅。
怎麼能不更加謹慎小心,明察秋毫呢?總之,胸部、腹部、脅肋部、腋下、腰部、背部等地方的膿瘡,如果已經化膿,早一天排出毒素,就少一步往內侵蝕的危險。如果不能事先判斷出來,以致穿破內膜侵入體內,最終導致死亡的,沒有一個不是因為醫生耽誤治療的過錯。一想到這裡,才明白最難辨別的疾病,往往也是最容易致命的危機,絕對不能因為害怕困難就置之不理。
還有背疽、腦疽、腹皮癰這三種比較嚴重的病症,初期皮膚表面只是一個小點,漸漸地周圍會腫脹變硬,而在腫脹處會出現幾個白色的腐爛點,它的膿液是從外向內形成的,和其他從皮膚裡面化膿的病症明顯不同。這種情況主要以托毒外出為主,而外敷藥物要能提膿拔毒,如果不是精良的藥物是沒有效果的。如果能讓膿毒完全排出,就可以達到痊癒。另外,頭面部的疔瘡,有時也會先出現一個白色的小點,膿液也是從外向內形成,這種情況外治的藥物和腦疽、背疽相同。
而內服藥則應該著重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只要疔瘡頭部的腐肉化膿脫落,就大功告成了(腹皮癰的治療方法和疔瘡相同,也是以清熱解毒為主,和腦疽、背疽適合使用溫經托毒的方法大不相同)。這也是同樣是化膿,但膿液形成的原因和治療的方向卻完全不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