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瘍科綱要》~ 卷上 (2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4)

1. 第八節·論外瘍溫養之劑

外瘍非無寒病也。天寒則水澤腹堅,人血凝澀留著不行,壅而為瘍,理有固然,無足怪者。然而瘍病之寒,只是陽凝之氣,襲於絡脈,非臟腑之真寒可比。故治寒之劑,溫經宣絡,疏而通之,一舉手間無餘蘊矣,固無所用其大溫大熱,九牛二虎之力者也。以頤所見外瘍之宜於溫養者言之,大約只有二種證候。

一則腦疽、背疽,寒之在於經絡者也。其外形且多紅腫發熱,惟病發腦後,部位屬陰,且太陽寒水之經,外證必惡寒畏風,舌必淡白無華。其濕痰盛者,則多白膩厚膩,尖邊亦必不紅絳。脈必細澀無力,即間有渾濁而大者,則毒盛腫盛之故也。然必不能洪數滑實。亦有按之有力者,則毒勢凝聚不化之徵,尤為重證。

治之如法,其毒得化,證勢少鬆,而脈即無力矣。其項背必牽強不利,皆寒邪之確證。於法必溫經宣化,且必升舉大氣,通行經絡(此所謂升舉大氣者,如川芎、羌活,可以透達皮毛,使毒得外泄。非東垣補中益氣之升、柴也),雖有大證,效如反掌。而昧者見其皮膚紅腫,輒投涼解,則毒陷神昏,危象立見矣。

一則附骨、環跳之寒在筋骨者也。初起經掣骨痛不能行走,甚者足短不伸,動則大痛,而皮膚肌肉尚未腫也。此時亦以溫經散寒,通經宣絡,數付必效。迨遲至數日,內分堅腫,而病狀始著,病根漸深,然脈尚細澀,舌尚白膩,仍用溫化,猶可及也。更逾數日,則寒邪化熱,其腫越堅,其勢越大,脈漸轉數,舌漸轉紅,而內欲釀膿,則用藥頗費斟酌。

而淺者只知是證利於溫通,至此猶用一派剛燥,則催其成潰,鮮不久延難斂,漸為瘡勞,則醫者之手續費事,而病者之性命可危矣。

此外則鶴膝、踝疽有寒濕證,有虛寒證,腰疽、腎俞疽多虛寒證,皆可溫養,甚者亦可溫補。流痰、流注有寒濕證,亦有虛寒證;骨槽有寒痰證,皆可相度機宜參用溫化。然熱藥必不可過度,過則寒必化熱,助其成膿,皆藥之咎,非病之變也。

若夫痰核、癧串、乳疽、乳岩、失榮、石疽諸頑證,其始堅硬異常,未始非陰寒凝結之象。然此等病源,皆挾鬱火,且多在陰虛之體,和血養陰,猶虞不濟。而論者每謂此是寒凝實證,吾以溫藥和之,則離光普照,冰雪皆消。王洪緒陽和一湯,在彼固說得幾於無病不治,而近人用之,每見其弊,未見其利。

慎不可辨證不清,一味盲從。壽頤同研友潘輔臣室人,丙辰冬月,如覺左乳結核,丁巳正月,自服陽和湯十六帖,日漸長大,至三月中延頤診治,形勢高突,周圍七八寸延至腋下,手不能挾,已不可為矣。其人性情安和,處境尚順,無鬱結證,而乳岩頑病竟迅速異常,至於此極,若非陽和湯必不致此。延至七月以漸脹裂,竟爾慘死,大可憐也。

白話文:

外傷的腫瘍並非都沒有寒症。天氣寒冷時,水面會結冰變硬,人的血液也會凝結阻塞不流通,因而積聚形成腫瘍,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然而腫瘍的寒症,只是陽氣凝結的現象,侵襲到經絡,並非臟腑真正的寒冷可比。所以治療寒症的藥物,只需要溫通經絡、疏通氣血,使其順暢流通,就能輕易解決,不必使用太過溫熱、猛烈的藥物。

我認為外傷腫瘍適合用溫和調養的方式治療,大概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腦後疽、背部疽,這是寒邪停留在經絡的病症。它們的外觀雖然大多紅腫發熱,但病發在腦後,部位屬陰,且走的是太陽寒水經脈,所以會有怕冷、畏風的症狀,舌頭一定是淡白色沒有光澤。如果體內濕痰多,則舌苔多半是白膩或厚膩,舌尖邊緣也一定不會紅或紫紅。脈象通常細澀無力,即使偶爾有渾濁而較大的脈象,也是因為毒素或腫脹太過嚴重所致,但絕對不會是洪大、滑實的脈象。也有些按壓時感覺脈象有力,那則表示毒素凝結不化,是病情嚴重的徵兆。

如果治療方法正確,毒素得以化解,病情稍有緩和,脈象就會轉為無力。患者的頸部和背部一定會感到僵硬、活動不順暢,這些都是寒邪的明確證據。治療方法必須是溫通經絡,並升提陽氣,使經絡暢通。(這裡所說的升提陽氣,指的是像川芎、羌活這類能透達皮毛,使毒素向外排泄的藥物,而不是東垣所說的補中益氣湯的升提作用)。即使是嚴重的病症,也能迅速見效。但如果不明事理的人看到皮膚紅腫,就投以清涼解毒的藥物,就會導致毒素內陷、神智昏迷,很快就會出現危險狀況。

另一種是附骨疽、環跳疽,這是寒邪停留在筋骨的病症。初期患者會感到筋骨疼痛、無法行走,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腿短、無法伸直的情況,稍微活動就會疼痛難忍,但皮膚和肌肉尚未出現腫脹。這時也應以溫通經絡、散寒活血的方法治療,幾次用藥就能見效。等到幾天後,內部開始出現堅硬腫塊,病症才明顯顯現,病根也逐漸深入,但脈象仍然細澀,舌苔仍然白膩,此時如果仍然用溫和的方式來化解,還來得及。如果再過幾天,寒邪轉化為熱邪,腫塊會越來越硬,範圍越來越大,脈象也逐漸轉為數快,舌苔也逐漸轉紅,體內將要化膿,此時用藥就需要仔細斟酌。

如果淺見的人只知道這種病適合溫通,到了這個階段仍然一味使用剛燥的藥物,就會加速膿液形成,導致傷口久久不能癒合,甚至演變為慢性瘡瘍,不僅醫師處理起來費事,患者的性命也可能不保。

此外,像鶴膝風、踝關節的腫瘍,有寒濕證,也有虛寒證;腰部的腫瘍、腎俞穴的腫瘍,大多是虛寒證,這些都適合用溫和調養的方式治療,嚴重的還可以溫補。流痰、流注這類疾病有寒濕證,也有虛寒證;骨槽發炎有寒痰證,這些都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溫化藥物。但是使用溫熱藥物絕對不能過度,否則會使寒邪轉化為熱邪,加速化膿,這都是藥物使用不當造成的,而不是病情本身的變化。

至於像痰核、瘰癧、乳疽、乳岩、失榮、石疽這些頑固的腫瘤,剛開始雖然堅硬異常,看似是陰寒凝結的現象。但這些疾病的病因,大多夾雜鬱積的火氣,而且常常發生在陰虛體質的人身上,即使使用和血、滋陰的藥物,也未必能見效。然而有人卻認為這是寒邪凝結的實證,只要用溫熱藥物來治療,就能像陽光普照,使冰雪消融。王洪緒的陽和湯,他認為幾乎無病不治,但近來人們使用它,卻常常看到它的弊端,而沒有看到好處。

絕對不能在辨證不清的情況下,盲目跟從。我的朋友潘輔臣的妻子,在丙辰年的冬天,感覺左邊乳房長出硬塊,到了丁巳年正月,自己服用了十六帖陽和湯,硬塊卻日益增大,到了三月中旬,才來找我診治,此時硬塊已經高聳隆起,周圍七八寸延伸到腋下,手都無法挾住,已經無法治療了。她性情平和,生活順遂,沒有鬱結的症狀,乳岩這種頑固的疾病竟然發展如此迅速,到了這個地步,如果不是因為陽和湯,絕對不會如此。到了七月,腫塊逐漸潰爛,最終慘死,實在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