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圍元藪》~ 卷一 (7)
卷一 (7)
1. 受病所在經絡
中於足太陰,四肢怠惰,皮肉瞤動,身體虛黃,久乃生蟲,蝕脾則音啞膚癟。若麻木不仁者,皮死矣。
脾絡注心循臂,故四肢倦。土敗不能安堵,故肉瞤動振跳也。氣弱不磨穀食,故怠惰不思食味,或食息則四肢不收。血液阻涸,不能賙濟,故啞而癟。脾屬土惡濕,其氣既敗,不能運動矣,故發麻木。然麻乃不仁與平常皮肉不同,按之如隔一紙。木乃肉內唧唧然,不知痛癢而酸楚之至也。
蓋麻是氣虛木是濕痰、死血為病。既麻又木,乃氣虛濕聚,血絡枯涸,晝夜不行,絕不充潤於皮膚也。經言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丹溪云:濕熱必生風,風甚則生蟲。正如腐草化螢,濕熱之氣乘風也病人於脾,則腫脹多水,非是濕熱生風。因有濕熱在內,則風乘隙而入也。
六載病成,十五年不治。中於手太陰,面頰浮白,口燥喘急,久則生蟲,蝕肺則鼻梁崩塌,若眼斷、唇翻、失音者不治,乃骨死矣。
金性燥,故口乾。火熱煏之,故發聲喘急。其竅在鼻,蟲蝕肺,故山根崩折,劇則鼻柱爛落。金敗不能生水,腎氣必虛,故目暗乾枯,皮急棚而吐。痰氣泛漫於脾中,故唇厚而翻。熱氣聚於會厭,故失音聲也。如金器碎,則無音律。骨屬金,故髓枯而骨死。病入肺經,皮枯不仁。三年之後難治。
中於足少陰,面耳黧晦,腰脊引痛,小腹隱隱不利,久則生蟲蝕腎,則耳鳴啾啾,沿𦗴生瘡,或癢或痛。若割切不知痛者,肉死矣。
腎水泛上,故變色,或灰或黑。耳乃腎之竅,水枯精乏,故耳熱生瘡。腰脊引痛者,虛極也。津液既絕,為病痠麻不知痛癢。腎邪最速,一年即成大患矣。
中於足陽明,額多汗,膈塞不通,餐寒則啘啖(音噎儋),久乃生蟲蝕胃,散蠹周身,則皮癢浮游。若欷歔蒙眛,食減倦憊者,氣死矣。
胃絡循於目之上下,故額多汗。脾胃氣弱,五穀不消,膈臆填滿,上逆嘔吐。氣血不通,皮膚自癢。神魂離散,臆滿則欷歔不爽,腸氣既敗,疲倦惡食也。經云腸胃為市,無不包藏,熱積於中,必泛形於外,胃腑受毒,勢由蟲瘴,膚體脹腫虛浮,二十年不治。
癩風之害根於六淫中,於六部發為六邪,部各六種,症名三十有六。
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乃天地六慾不正之氣也。六部,即心、肝、脾、肺、腎、胃也。六邪,即痛、癢、麻、爛、脹、憊之六病也。胃居脾之下,為受盛之司,藏納五味,故多受毒與五臟同。風癩異名,六部每各六種,故有六六三十六件,由八八有六十四卦也。
天時毒氣,臟腑混淆,互傷舛疰,變症源當。然肺病則痛,胃病則癢,腎病則麻,心病則爛,肝病則攣,脾病則膿。
金之氣燥,故作痛。土之氣濕,遇陽乘之,則為沙塵,故癢。遇陰乘之為泥淤,則軟水之氣寒,陽蕩之則麻,陰凝之則木,皆不知痛癢也。君相二火,能敗諸物潰爛。風木之性,動搖牽引,縮伸為攣,其五臟六腑,榮衛肺絡,充貫人身,聯絡相繼,淫邪中人,則周身沿蠹,豈有止於一臟而別經不傷之理?其先中之經絡與後中者,在輕重之間耳,但一臟受病則餘臟難免其傷。且如麻木、腎病也,殊不知麻乃風氣乘之,木乃濕兼寒也。
白話文:
病變發生在哪些經絡
如果病邪侵犯足太陰脾經,會出現四肢無力、肌肉抽動、身體虛弱發黃等症狀,時間久了會生蟲。蟲子侵蝕脾臟會導致聲音嘶啞、皮膚乾癟。如果出現麻木不仁,就表示皮膚已經壞死。
脾經的絡脈會注入心臟並沿著手臂行走,所以會感到四肢疲倦。脾土虛弱,無法穩定身體,所以會肌肉抽動、震顫。脾氣虛弱,不能消化食物,所以會感到疲勞、不想吃東西,或者吃完飯後四肢更加無力。血液運行受阻,不能滋養身體,所以會聲音嘶啞、皮膚乾癟。脾屬土,討厭潮濕,脾氣一旦虛弱,就無法正常運作,所以會出現麻木。麻木是指皮膚不敏感,和正常的皮膚不一樣,按壓時感覺像隔著一層紙。木是指肌肉內部有異樣的感覺,像是蟲子在爬,沒有痛感,但會感到酸楚。
麻是由於氣虛,木是由於濕痰、死血引起的病變。既有麻木又有木,是氣虛、濕氣聚集、血脈枯竭,導致氣血白天晚上都無法正常運行,無法滋養皮膚。古書說:「濕會生痰,痰會生熱,熱會生風。」朱丹溪說:「濕熱必定會生風」,風邪盛就會生蟲,就像腐草會化為螢火蟲一樣,是濕熱之氣乘風所致。病人脾臟受損,會出現腫脹、積水等症狀,並非濕熱直接生風。而是因為體內有濕熱,風邪才趁虛而入。
如果這種病經過六年發展,十五年都無法治癒。如果病邪侵犯手太陰肺經,會出現面頰蒼白浮腫、口乾氣喘等症狀,時間久了會生蟲。蟲子侵蝕肺臟會導致鼻樑塌陷。如果出現眼球脫落、嘴唇外翻、失聲等症狀,就無法治癒,表示骨頭已經壞死。
肺屬金,性燥,所以會口乾。火熱侵襲,所以會氣喘。鼻子是肺的孔竅,蟲子侵蝕肺臟,所以鼻樑會塌陷,嚴重的話鼻柱會腐爛掉落。肺金衰敗,不能生水,腎氣必定虛弱,所以會眼睛昏暗乾澀、皮膚繃緊乾燥,並會嘔吐。痰液瀰漫在脾臟中,所以嘴唇會增厚外翻。熱氣聚集在會厭部位,所以會失聲,就像金屬器物破碎,就沒有聲音一樣。骨頭屬金,所以骨髓枯竭,骨頭壞死。疾病侵入肺經,皮膚會枯槁不仁,三年後難以治癒。
如果病邪侵犯足少陰腎經,會出現臉色、耳朵晦暗,腰背疼痛,小腹隱隱不適等症狀,時間久了會生蟲,蟲子侵蝕腎臟會導致耳鳴,耳廓周圍會生瘡,時而癢時而痛。如果割傷都不知道疼痛,就表示肌肉已經壞死。
腎水上泛,所以臉色會變得灰暗或發黑。耳朵是腎臟的孔竅,水液枯竭,腎精不足,所以會耳熱生瘡。腰背疼痛是因為腎氣虛弱到了極點。津液耗盡,會出現痠麻,不知道疼痛。腎邪發展最快,一年就會形成大患。
如果病邪侵犯足陽明胃經,會出現額頭多汗、胸膈阻塞不通、吃冷食會呃逆等症狀,時間久了會生蟲,蟲子侵蝕胃臟,會散佈全身,導致皮膚瘙癢遊走不定。如果出現精神恍惚、食慾減退、疲憊不堪等症狀,表示氣機已經衰竭。
胃經的絡脈會環繞眼睛上下,所以額頭會多汗。脾胃氣虛,不能消化食物,會導致胸膈脹滿、噁心嘔吐。氣血運行不暢,皮膚會自然瘙癢。精神渙散,胸膈脹滿就會嘆息不止,腸胃功能衰敗,就會疲憊、厭食。古書說:「腸胃是市場,無所不包。」熱邪積聚在體內,必定會表現於外。胃腑受到毒害,往往是因為蟲邪侵擾,會導致皮膚腫脹虛浮。這種病經過二十年都無法治癒。
癩風的危害根源於「六淫」的侵襲,在身體的六個部位會引發六種邪氣,每個部位又各有六種症狀,總共有三十六種病症。
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是天地間不正之氣。六部是指心、肝、脾、肺、腎、胃。六邪是指痛、癢、麻、爛、脹、憊六種病態。胃在脾的下方,負責容納食物,儲藏五味,所以容易受毒害,與五臟相同。癩風的別名很多,六個部位各有六種症狀,所以有三十六種,這是根據八八六十四卦的道理而來。
天地間的毒氣,會使臟腑功能混亂,互相損傷、傳染,導致各種變證。肺病會導致疼痛,胃病會導致瘙癢,腎病會導致麻木,心病會導致潰爛,肝病會導致抽搐,脾病會導致膿腫。
金屬之氣乾燥,所以會產生疼痛。土之氣潮濕,遇到陽氣就會變成沙塵,所以會瘙癢。遇到陰氣就會變成泥濘,變成軟弱無力的寒氣,陽氣驅散就會麻木,陰氣凝結就會僵硬,這些都是不知痛癢的。君火和相火能夠使萬物腐爛潰爛。風木的性質是動搖牽引,收縮伸展會產生抽搐。五臟六腑、營衛氣血遍佈全身,相互聯繫,邪氣入侵人體,就會侵蝕全身,怎麼可能只影響一個臟器而其他經絡不受影響呢?只是先侵入的經絡和後侵入的經絡,在程度上有所輕重而已。只要有一個臟器生病,其他臟器就難以倖免。例如麻木,看似是腎臟的疾病,但其實麻是由風邪侵襲引起,木是由於濕氣兼有寒邪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