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問

《解圍元藪》~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形似熏煤磊石血溢六經

人之眼毛扇掃塵埃,使不入目故常閃霎那動,若燥熱脫落,則塵埃無所祛掃,飛入目中必常揩拭,漸致眼紅坍爛而成大害。且虛火暴虐則真水必衰,若又以烏、附謬言補陽,豈不助火邪而燥其陰,腎水乾涸,欲火熾盛,以速其死?又謬云用蛇蠍等藥以毒攻,毒欲劫病於一時以誘財,不知癩風由毒積成,又遇毒藥以火濟火,如寇遇夥類聚混淆,反助賊邪,鑽透骨髓,蠹戕元命,豈可用乎?蓋風病血虛,即陰虛,庸醫擬以大補為主,用人參、黃耆,不知黃耆乃補氣之劑,服之反助陽邪而耗陰血。經云:血虛服氣藥則血愈虧,病必日增,過多則死。

如水在溝潭,風捲必涸,故血虛忌用氣藥。人參益氣,生津和中,病後僅可服之,又助太陰之火,故肺熱者宜忌,況多服必有參毒發喘湧痰,總不如元參攝血歸元,祛五臟之遊火,為風科之要劑。白朮調脾去濕,川芎為血中之氣藥,行血滯於氣分;當歸為血中之主藥,活血各歸於其經始治必用之為綱領。古云:醫風須補血,血足風自滅。

又云:醫風須理氣,氣清風自去。極有旨趣。壯元可不痿,堅筋可不攣,豁痰則氣自清,降火則血可養,此治風三要也。

須戒嗜欲絕女色,禁食一切動風、傷血、敗氣腥鮮、辛甘、瓜果、粉面,方可延生,否則雖愈必發。

風病之人不忌毒食,乃加重之端;不戒女色,實速死之兆。故丹溪言:治五人,止一貧婦淡薄且寡,得永天年,禁戒之專也。余皆不免再發,不守禁戒之咎也。孫真人治四五十人,終無一人免於再發,非真人不能治,蓋無專心守戒者也。其豬肉、羊肉動氣發風,牛肉、驢肉,沉疴頓起,燒酒動火,麵食動濕,肥甘美味皆宜忌之。

惟鳥魚功並,蚺、蛇、蟃、蜊殺蟲最勝,烏鴨涼血補元,食之又助藥力,凡椒、芥、蔥、蒜、薑、茄,大能發病,猶當絕之。若不嚴戒,雖愈必尋毒而生,疥痹蝕癬之類漸滋舉發,為喪命之機。

白話文:

人的眼睫毛就像扇子一樣掃開灰塵,使灰塵不進入眼睛,所以常常會快速眨動。如果眼睫毛因為乾燥發熱而脫落,灰塵就沒有東西可以掃開,飛入眼睛中一定會經常揉擦,慢慢導致眼睛紅腫潰爛,形成很大的危害。而且虛火過於旺盛,真陰就會衰弱。如果又用烏頭、附子等錯誤的說法來補陽,豈不是助長火邪,使陰更乾燥,導致腎水乾涸,慾火熾盛,加速死亡嗎?還有荒謬的說法用蛇蠍等毒藥來以毒攻毒,想要在短時間內用毒藥控制病情來騙取錢財,卻不知道癩風是由於毒素積累形成的,又用毒藥來火上加油,就像寇遇到同夥聚集在一起混淆是非,反而助長了邪氣,讓邪氣鑽透骨髓,損害生命,怎麼可以這樣用藥呢?一般來說,風病是由於血虛,也就是陰虛造成的,庸醫卻用大補的方法,使用人參、黃耆,卻不知道黃耆是補氣的藥,吃了反而助長陽邪而消耗陰血。《黃帝內經》說:血虛服用補氣的藥,血會更加虧損,病情必定會日益加重,過多服用甚至會死亡。

就像水在水溝裡,風一吹就容易乾涸,所以血虛要忌用補氣的藥。人參能補氣,生津液,調和脾胃,病後只能少量服用,而且還會助長太陰的火氣,所以肺熱的人要忌用,更何況多服一定會有參毒,出現喘息、痰多的情況,總不如用元參來攝血歸元,去除五臟的遊火,是治療風病的重要藥物。白朮能調理脾胃,去除濕氣,川芎是血中的氣藥,可以疏通行於氣分的血滯;當歸是血中主要的藥物,能活血,使血液回歸經絡,開始治療時必須以此為綱領。古人說:治療風病必須補血,血充足了風自然會消失。

又說:治療風病必須理氣,氣清了風自然會消散。這些話非常有道理。壯盛元氣可以避免陽痿,強健筋骨可以避免痙攣,化痰可以使氣自然清爽,降火可以滋養血液,這是治療風病的三個要點。

必須戒除嗜好慾望,斷絕女色,禁止食用一切會引起風病、損傷血液、敗壞氣機的腥味海鮮、辛辣甜膩的食物、瓜果、麵粉,這樣才可以延年益壽,否則即使治好了也一定會復發。

得了風病的人不忌諱毒物,是使病情加重的開端;不戒女色,實在是加速死亡的徵兆。所以朱丹溪說:他治療五個人,只有一個貧窮的婦人飲食清淡而且寡慾,得以長壽,這是因為她能專心遵守禁忌。其他的人都免不了復發,這是因為不遵守禁忌的過錯。孫思邈治療四五十個人,最終沒有一人能避免復發,並不是孫思邈不能治療,而是因為沒有人能專心守戒。豬肉、羊肉會引起氣機紊亂,誘發風病,牛肉、驢肉,會使沉疴立即發作,燒酒會助長火氣,麵食會生濕,肥膩甘美的食物都應該禁忌。

只有鳥類和魚類功用相同,蚺、蛇、蟃、蜊殺蟲效果最好,烏鴉、鴨子可以涼血補元氣,吃了又可以幫助藥力發揮,凡是花椒、芥末、蔥、蒜、薑、茄子,都非常容易引起疾病,更應該禁絕。如果不嚴格戒除,即使治好了也一定會因為接觸毒素而復發,像疥瘡、痹症、癬等疾病會慢慢滋生發展,成為喪命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