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秘傳外科心法》~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總論大法

內經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又曰:「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又曰:「高粱之變,足生大疔」。又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又曰:「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地之濕氣盛則寒,皮肉筋脈,即此數者而窮之,則知臟腑結病之枝葉。

白話文:

《內經》上說:「各種疼痛、瘙癢、瘡癤,皆屬於心臟」。又說:「營氣運行不暢,逆行於肌肉理路,就會產生癰腫」。又說:「吃多了高粱米,腳上就會長大疔瘡」。又說:「出汗時一邊熱一邊冷,會使人一邊身體萎縮,出汗遇到濕氣,就會產生痤瘡、疿瘡」。又說:「開合不得,寒氣就會趁虛而入,就會產生大僂疾病」。地面的濕氣盛行就會寒冷,皮膚、肌肉、筋脈,就受這幾個因素的限制,由此可知,內臟腑結病的枝節。

內無鬱熱蘊蓄於中,外無濕熱侵害於內,則氣血和平,肌肉輕快,癰從何來,疽從何生!凡治癰疽,先辨虛實陰陽。經云:「諸痛為實,諸癢為虛,諸癰為陽,諸疽為陰」。又當辨是癰是疽,是疔是發背,然後用藥施治,庶不差謬。

白話文:

如果身體內部沒有鬱熱積聚,外部沒有濕熱侵襲,那麼氣血就會平和,肌肉就會輕快敏捷,這樣就不會產生癰疽。治療癰疽,首先要區分是虛證還是實證、是陰證還是陽證。經典中說:「所有的疼痛都是實證,所有的瘙癢都是虛證,所有的癰都是陽證,所有的疽都是陰證。」還需要辨別是癰還是疽,是疔瘡還是疽發,然後才能用藥治療,這樣就不會出錯。

熱發於肌肉之上,微腫根小,不過一二寸者為癤;熱發於臟腑之間,腫高根闊,大四五寸余者為癰;五臟熱毒流於骨髓,附骨而生者為疽;酒食過度,厚味適口,心志不遂,鬱熱不伸,專生膊內處,小孔如蜂窠,皆是發也。若疔毒,乃五臟積熱,六腑受傷,或沖冒禽獸之毒,剝受牛羊之穢,始生黍米大,不知謹護而觸犯之,輕者必重,重者必死。用香油調雄黃末服之,以攻其毒,不然立見其敗矣。

白話文:

熱氣聚集在肌肉表面,微微腫脹,根部小,不超過一兩寸的稱為癤;熱氣聚集在臟腑之間,腫脹高大,根部寬闊,大於四五寸的稱為癰;五臟的熱毒流入骨髓,附著在骨頭上生長出來的稱為疽;飲酒過度,吃厚味適口之物,心志不遂,鬱熱不伸展,專門生長在胳膊內側,小孔像蜂窩,都是癤的表現。至於疔毒,則是五臟積熱,六腑受傷,或被禽獸之毒所衝冒,或被牛羊之穢所感染,剛開始時像黍米那麼大,如果不知道小心保護而觸犯了它,輕的必定加重,重的必定死亡。可以用香油調和雄黃末服用,以攻克其中的毒氣,不然就會立即看到它潰爛了。

夫癰毒發背之生,有五善七惡,不可不辨。動靜自寧,飲食知味一善也;大小便均調,二善也;神氣清,語聲明,三善也;膿潰腫散,色鮮不臭,四善也;身體最和平,起居如一,五善也。五善俱見則善,無以加矣。

白話文:

癰毒發於背部,有五種好的徵兆和七種壞的徵兆,不可不分清。病人神志清楚,飲食有味,是第一個好的徵兆;大小便正常,是第二個好的徵兆;精神清爽,說話聲音洪亮,是第三個好的徵兆;膿潰散開,顏色鮮明沒有臭味,是第四個好的徵兆;身體最安詳和平,起居安詳如常,是第五個好的徵兆。五種好的徵兆都出現了,就是好的,沒有什麼可以增加了。

若眼白睛黑,兩目緊小,唇青瘡黑,一惡也;脛膊難轉,四肢沉重,眼閉、口張、耳聾,二惡也;不飲食,不納藥,或不知味,痛極渴甚,三惡也;痰喘氣急,面色青黑,目閉口開,四惡也;時出冷汗,恍惚嗜臥,語言顛倒,五惡也;煩躁咳嗽,腹中利瀉,小便混濁,六惡也;腫高痛甚,膿水腥臭,七惡也。七惡俱全,則不可治。

白話文:

  1. 眼睛的白色部分佈滿黑色,眼睛緊小、嘴脣青紫、臉上有黑色瘡癤。

  2. 腿和手臂難以轉動,四肢沉重,眼睛閉著、嘴巴張開、耳朵失聰。

  3. 不吃東西,不服用藥物,或不知味道,疼痛到極點、口渴到極點。

  4. 痰多喘氣急促,臉色青黑,眼睛閉著、嘴巴張開。

  5. 時常出冷汗,恍惚嗜睡,語言顛倒錯亂。

  6. 煩躁咳嗽,腹瀉,小便混濁。

  7. 腫脹疼痛嚴重,膿液腥臭。

如果出現以上七種症狀,便無法治癒。

五善見三則吉,七惡見四則危。凡治癰毒,初宜解毒拔毒,既潰,宜排膿定痛,如未潰時,不可服熱藥,既潰時,不可服涼藥。如初作者,先須托裡,既潰者,必要排膿,此治癰疽等瘡之大法也。又須看其時令,診其脈理,辨其虛實,決其輕重,量其病勢,斟酌用之,庶不夭折。

白話文:

五種吉兆見到三種,七種凶兆見到四種,就會面臨危險。凡是醫治腫毒,開始要解毒並拔毒,腫脹潰爛後,要排出膿、止痛,如果還沒潰爛時,不能服用熱性的藥物,潰爛後,不能服用涼性的藥物。像是起初發病的患者,必須先調理體內,腫脹潰爛後,一定要排出膿,這是治療癰瘡等疾病的大原則。另外還須觀察時令的變化,診斷脈象的理路,辨別病情是虛證還是實證,判斷病情輕重,測量病情勢態的發展,斟酌調配藥物,這樣才能避免患者病情惡化而夭折。

如毒始作,無論癰疽發背等症,先須以千金托裡散,服三四劑,固定臟腑,千金內托散亦可。然後除熱以涼膈散,托裡以敗毒散,定痛以乳香湯,憎寒壯熱以小柴胡湯,嘔吐不納以人參養胃湯,飲食不克以參朱養胃湯,聲嘶以麥冬清音湯,大便秘以大柴胡湯,發渴飲水以黃耆湯,穢濁觸犯以連翹三香湯,腹痛以甘草芍藥湯,煩躁以黃連清熱湯,好眠以益氣清身湯,虛弱以人參黃耆湯,氣喘而咳以木香順氣湯,痛甚以清肌快膚湯,恍惚恐懼以鎮驚散,日久不作膿者以妙濟散,膿潰而腫不消者以真人活命飲,清瀉不止者以真人養臟湯,出虛汗不止者以黃耆固真湯,徹膿以萬靈膏,收口以生肌散。以上病症,無過於此。

白話文:

當毒症發作之初,不論是癰疽還是發背等症狀,首先需要服用千金託裡散,連服三四劑,以固定臟腑,千金內託散也可以。然後用涼膈散來清熱,用敗毒散來託裡,用乳香湯來止痛,憎寒壯熱時用小柴胡湯,嘔吐不納時用人參養胃湯,飲食不克時用參朱養胃湯,聲音嘶啞時用麥冬清音湯,大便祕結時用大柴胡湯,口渴想喝水時用黃耆湯,穢濁之氣觸犯時用連翹三香湯,腹痛時用甘草芍藥湯,煩躁不安時用黃連清熱湯,嗜睡時用益氣清身湯,虛弱無力時用人參黃耆湯,氣喘咳嗽時用木香順氣湯,疼痛劇烈時用清肌快膚湯,恍惚恐懼時用鎮驚散,長時間不化膿時用妙濟散,膿液潰爛而腫脹不消時用真人活命飲,腹瀉不止時用真人養臟湯,虛汗不止時用黃耆固真湯,徹底清膿時用萬靈膏,收口時用生肌散。以上列出的病症,沒有超出此範圍。

如遇危惡之症,即當灸竹馬穴數十壯,實有起死回生之功。又有生於內者為癰,曰腦癰,曰腸癰,曰肺癰,曰胞癰。此症與前症不同,醫者認驗真實,然後下手,不可妄用湯散,以惹毒禍,為害不小,慎之慎之。

白話文:

如果遇到危重的疾病,應立即灸竹馬穴數十壯,實際上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另外,生長在體內的叫做癰,有腦癰、腸癰、肺癰、胞癰。這種疾病與前面的疾病不同,醫生必須仔細辨別,然後才能治療,不能隨便使用湯藥,以免引起中毒,造成不小的傷害,必須謹慎。

方訣俱載圖形卷中,甚勿輕視。凡毒於未潰之先,而有前數項之症,即從各症湯內,加連翹、梔子、牛子、二花、皂角刺之類。既潰之後,而有前數項之症,於各症湯內,加人參、黃耆、二花、連翹、梔子,春多用防風、白芷、柴胡、川芎;夏多用黃連、梔子、連翹、麥冬;秋多用黃芩、蒼朮、連翹、梔子;冬多用人參、白朮、連翹、甘草。癰疽發背之治,大概如此。

白話文:

治療方法全都在「圖形卷(瘡瘍方面的醫書)」裡,一定不要輕視。凡是腫毒還沒有潰爛之前,如果有前面所列的幾種症狀,就從各種症狀的湯藥中加入連翹、梔子、蒼耳子、蒲公英、皁角刺等藥物。腫毒已經潰爛之後,如果有前面所列的幾種症狀,就在各種症狀的湯藥中加入人參、黃耆、蒲公英、連翹、梔子。春天多使用防風、白芷、柴胡、川芎;夏天多使用黃連、梔子、連翹、麥冬;秋天多使用黃芩、蒼朮、連翹、梔子;冬天多使用人參、白朮、連翹、甘草。治療背部發出的腫毒的方法,大致上就是這樣。

又傷寒之症,有汗而未汗者,和而未和者,汗滯皮膚,毒阻骨髓,以致發為癰症,因氣血逆而不和,當解毒清熱,以千金消毒飲,不可用膏藥貼,開其毒,若見危殆,危如前症相同,即以前法治之。又有疔毒種類不同,其害則一,惟滿三十六種疔毒耳,先當以拔毒散用之,或以鐵箍散圍之,內服敗毒散、雄黃散之類,若有變症,亦同前治。

白話文:

得了傷寒症,有出汗卻沒有出透的,還有病情時好時壞的,汗液停留在皮膚上,毒素堵塞在骨髓,最後發作成為癰症,因為氣血逆亂,所以病情沒有好轉,應該解毒清熱,用千金消毒飲。不能用膏藥貼,因為可能會把毒素封閉在裡面。如果出現危重症狀,情況和前面提到的相同,就用前面提到的方法治療。還有疔毒的種類不同,但危害都一樣,一共只有三十六種疔毒。首先應該使用拔毒散,或者用鐵箍散圍住患處。內服敗毒散、雄黃散之類的藥物。如果有變症,也和前面提到的相同,使用同樣的方法治療。

又有痰核、癭瘤並馬刀瘡之類,皆是濕熱生痰,痰甚生火,火甚生風,風甚生熱,熱甚極而病作矣。宜清痰降火之劑,宣熱拔毒之方,初覺以艾灸之,切勿妄行爛割。甚矣,醫之難言也。若非窮通性理,辨識陰陽,博覽詩書,曷能底造真方。

白話文:

另外像是痰核、癭瘤以及馬刀瘡這一類的疾病,都是由濕熱產生痰液,痰液過多則生火,火氣過大則生風,風氣過盛則生熱,熱氣極盛則疾病發作。因此,宜服用清痰降火之劑,以宣熱拔毒。初期發現此類疾病時,可用艾灸的方式治療,千萬不可隨便下刀爛割。真的太難以用言語表達了,如果沒有透徹理解人性與事理,辨識陰陽,廣泛閱讀詩書,怎麼能透徹理解真正的治療方法。

見今傳外科者,多是鄉巷之徒,不通文理之人,瘍科未曾目見,瘡脈未曾耳聞,藥品不知性味,湯散未辨君臣,略知數件草之藥,對人稱言通曉,以誇其效,希圖苟利,病家吝財,誠信此等,付性命於庸人之手,良可嘆哉!諺云:「窮無達士,將金贈病」。有庸人說藥方,此所宜深戒也。

白話文:

如今傳承外科學的人,大多是鄉村醫生,不通文理,外科沒有親眼見過,瘡脈也沒有聽說過,藥物的性質和味道也不知道,湯劑和散劑也不能辨別君臣藥和臣藥,略知一些草藥,就能對著人說都很通曉,用來誇耀自己的醫術,企圖苟且取利,而生病的人又吝嗇錢財,誠信地相信這些庸醫,將自己的性命交與庸醫之手,真是令人嘆息。有句俗話說:「窮困之人沒有通達的醫生,只好用錢財換醫病。」有庸人說藥方,這句俗話是應該深切戒惕的。

先賢曰:「諸經惟有少陰、厥陰二經生癰疽,少陽、陽明生瘰癘」。庸人豈達二經之竅,蓋由此經多氣少血故也。

白話文:

古人說:「所有的經脈中,只有少陰、厥陰兩條經脈會生癰瘡,少陽、陽明兩條經脈會生瘰癘」。庸俗的人哪能通達這兩條經脈的竅穴,這大概是由於這兩條經脈氣多血少的緣故吧。

凡診外科脈,如未潰之先,宜洪大拍指,按之有力,舉之健浮。既潰之後,按之宜沉健,舉之宜輕浮,此易收功之脈也。若未潰之先,脈來沉緩,不疾不數;既潰之後,脈來健實,或大或洪,此難收功之脈也。若前後俱得微弱之脈,此危症也,經年月日,難獲全功。須當養氣血,健脾胃,如參、耆、歸、術之類。

白話文:

凡是診外科的脈象,在膿瘡未潰破之前,宜洪大有力,按之有力,舉之健浮。膿瘡潰破之後,按之宜沉健,舉之宜輕浮,這是容易收功的脈象。若是膿瘡未潰破之前,脈象來沉緩,不疾不數;膿瘡潰破之後,脈象來健實,或大或洪,這是難以收功的脈象。若是前後皆得微弱之脈,這是危症,經過年月日,難以獲得全功。必須當養氣血,健脾胃,如參、耆、歸、術之類。

若遲延不治,瘡毒變而入腹,既發飽滿、喘氣、腫脹、呻吟,瘡形平沒,此危症也。當速以千金托裡散,表而出之,或立馬回生散,迎而奪之,間或可治。不然,立見其禍也。

白話文:

如果延遲治療,瘡毒變而入腹,就會發生飽脹、喘氣、腫脹、呻吟的症狀,瘡形平沒。這是危重症狀。應該趕快用千金託裡散,從表面引導瘡毒外出,或者用立馬回生散,迎頭奪取瘡毒,間或可以治癒。不然的話,立即使人見禍。

凡治癰腫,須看有膿無膿,當看正處偏處,以手按之,熱則有膿,不熱無膿,以紙浸濕貼之,干處是正膿點,然後持針開之,勿嫌口爛,以針口大而膿易盡也。

白話文:

凡是治療癰腫,必須判斷是否有膿,要觀察膿腫的中心位置和偏斜位置,用手按壓,有熱感則有膿,無熱感則無膿,可以用紙浸濕敷在上面,紙乾的部分就是膿腫的中心點,然後用針刺開,不要擔心破損,因為針孔越大,膿液就越容易排出。

凡治癰癤,深處深針,淺處淺針,何謂淺?蓋症生於臍腹處,若深針,恐傷內膜,慎之。症生於厚肉之處,宜深針之,以瀉其毒,不可不知。吾見今之針發背者,專行勾割,去其筋膜敗肉,更加痛苦,此豈仁人之術哉!只宜用藥調治,自有愈時。切勿聽此毒手,自取危篤。

白話文:

凡是治療瘡癤,深處的針刺得深,淺處的針刺得淺。什麼是淺處呢?一般來說,如果瘡癤生長在臍腹部,那針刺就要淺一些,以免傷到內臟。這一點一定要小心。如果瘡癤生長在厚肉的地方,那針刺就要深一些,以便把毒邪瀉出來。這一點不可不知。我看到現在有些醫師治療背上的瘡癤,專門用鉤子割開,去筋膜敗肉,這更加疼痛,這難道是仁慈之人的做法嗎?只應該用藥物治療,自然有治癒的時候。千萬不要聽信這些庸醫,自己找罪受。

見如此者,誤人甚多,恐後治人有失,故纂成瘍科方脈,以補目之未見,耳之未聞,況癰疽之生,皆由內蘊鬱熱,外感風濕,腫高大者為癰,隱伏於骨者為疽,三背而作者為發,始生如黍米大,憎寒壯熱,由漸而起,勿勾洗,宜用艾灸,多效。不然,先須內攻,攻裡之後,宣熱解毒,定痛排膿,生肌斂口,此正道也。

白話文:

看到上述的狀況,很多人都誤解了,擔心以後治療病人時會出錯,因此我編輯了一本《外科方脈》,以補充人們的見識和知識。癰疽的產生,都是由於內部蘊藏的鬱熱,外感風濕而造成的。腫大高挺的稱為癰,隱藏在骨頭裡面的叫做疽。在後背形成的,叫做發。開始生成的膿瘡像小米這麼大,惡寒畏冷、發高燒,症狀由小漸漸變成大,不要鉤洗患處,應該用艾草灸之,多半有效。不然,首先要內攻,內攻以後,宣洩熱毒,定痛排膿,生肌收口,纔是正途。

絕房事,一切牛馬穢氣不可觸,觸之非輕。常常聞香,痛是可分,如若不然,痛楚難禁。昧人不知,付之神鬼,求神禮佛,有何福生。智者察之不合,惟修合諸藥,窮究醫書,藥乃百草根苗,醫為九流魁首。重醫者,視瘍科為聖訓,慳財者,視此道為兒戲。凡我子孫,及家後醫,細心診察,寒熱虛實,修合藥品,辨別君臣,庶不差謬,學者須當自操。

白話文:

禁慾,避免接觸牲畜的污穢之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經常聞香可以緩解疼痛,如果效果不佳,疼痛難以忍受。愚昧的人不明白,只會祈求神明,拜佛求福,卻無濟於事。聰明的人會察覺到這不合理,唯有精研藥物,深入研究醫書,藥材來自草木根苗,醫術乃眾多學問之首。重視醫術的人,將外科視為聖賢教誨,吝嗇之人則視之為兒戲。所有後代子孫和家中的醫生,必須仔細診察病人寒熱虛實,精心配製藥品,辨別藥物主次,避免錯誤,學醫者必須親自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