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居中

《痰火點雪》~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無心得大還法

對鏡無好惡之心,亦不可落空心,而識執之心盡無也。知識之心,又生分別,執著之心,不可有也。志公和尚無心有心,此心乃合天地,夫無心法,有事無事,常要無心,靜處喧處,其念無二。又曰:莫謂無心即是道,無心即膈一重關,如明鏡照一切物也。元不染著,是謂大還也。

白話文:

面對鏡子時,心中沒有喜歡或討厭的偏好,但也不能讓心靈空無一物,而是要覺察到那執著的心念完全消失。當心中產生「知識」時,又會產生分別心,而執著的心念絕對不能有。志公和尚所說的「無心」和「有心」,指的是這顆心要能與天地相合。所謂的「無心法」,指的是無論有事或無事,都要時時保持無心的狀態,在靜處或喧鬧的地方,心念都應該是一樣的。此外,還說:「不要以為『無心』就是道,『無心』其實還隔著一層關卡,就像明鏡能照映一切事物,卻不會被任何事物所沾染,這才是真正的『大還』境界。」

2. 運識五臟升降法

上心腎之下,肝西肺在東,非腸非胃腑,一氣自流通。

白話文:

心腎在下方,肝在西方,肺在東方,並不是腸胃等臟腑,它們之間的氣是自然流通的。

3. 動功六字延壽訣

春噓明目本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間,秋呬定知金肺潤,冬吹腎要坎中安。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餐。切忌出聲聞兩耳,其功尤甚保神丹。

白話文:

春天噓氣可以使眼睛明亮,根本是為了扶助肝臟;夏天呵氣可以使心火自然平息;秋天呬氣可以確定能滋潤肺部;冬天吹氣可以使腎臟在坎位中安穩。三焦有煩熱用嘻氣可以去除,四季都長呼氣可以幫助脾胃消化飲食。切記不要發出聲音讓耳朵聽到,這樣做功效會更加顯著,堪比保養精神的靈丹妙藥。

4. 心呵頂上連叉手

(舉手則呵反手則妄)

呵則通於心,去心家一切熱氣。或上攻眼目,或面色紅,舌上瘡,或口瘡,故心為一身五官之主,發號施令之時,能使五官不同。故孟子曰:收其放心者,為浩然之主。故心不動,而動謂之妄,妄則神散,而使浩然之氣不清也。秋冬時常暖其湧泉,不傷於心君。素書云:足寒傷心是也。

澄其心則神自清,養其心則火下降,故心火降,則心無不正,心通舌,為舌之官,舌乃心之苗,為神之舍,又為血之海,故血少則心神恍惚,夢寐不寧也。冬面紅受克,故鹽多傷心血,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養其心氣也。

白話文:

(舉起手就發出「呵」的聲音,反手則是不實在的。)

發出「呵」的聲音可以通達心臟,去除心臟的一切熱氣。這些熱氣有時會往上衝到眼睛,有時會使臉色發紅、舌頭長瘡、或是嘴巴長瘡。所以說,心是全身五官的主宰,當它發出命令時,能讓五官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孟子說:「能收攝放縱的心,才能成為浩然正氣的主人。」所以,心如果沒有妄動,如果妄動就會使精神散亂,讓浩然正氣變得不清澈。在秋冬時節,要常常溫暖腳底的湧泉穴,這樣才不會傷害到心這個君主。就像《素書》所說的:「腳寒冷會傷害心臟。」

使心澄靜,精神自然清明;保養心臟,心火就會下降。所以,心火下降,心就不會有不正的想法。心與舌頭相通,舌頭是心的官,也是心神的外苗、精神的居所,又是血的匯聚處。所以,血氣不足,心神就會恍惚,睡眠不安穩。冬天臉紅是受克制的表現,因此吃太多鹽會傷害心血。冬天七十二天要減少鹹味、增加苦味,來滋養心氣。

5. 肝若噓兮自睜睛

噓則通肝,去肝經一切熱聚之氣,故膽生於肝,而膽氣不清,因肝之積熱,故上攻眼目。大噓三十次,一補一瀉,則眼增光,不生眼屎,故目通肝。肝乃魂之宅,夜睡眼閉,則魂歸宅。肝為目之官,秋面青受克,辛多傷肝,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養肝氣。

白話文:

如果肝氣虛弱,眼睛就會自己睜開。

「噓」這個發聲可以疏通肝氣,去除肝經所有鬱積的熱氣。因為膽依附於肝臟而生,當肝臟積熱時,就會導致膽氣不清,熱氣便會往上衝擊眼睛。所以,大聲噓氣三十次,這動作可以達到一補一瀉的效果,眼睛會變得明亮,不會產生眼屎,由此可見,眼睛與肝臟是相通的。

肝臟是魂魄的居所,晚上睡覺時眼睛閉上,魂魄就回到肝臟的家。肝臟主管眼睛的功能,秋季面色發青,這是因為受到金氣的剋制。過於辛辣的食物會傷害肝臟,所以在秋季七十二天裡,應該減少辛辣食物,增加酸味食物,以滋養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