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居中

《痰火點雪》~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簡言語

氣鼓喉而為聲,情發心而為言。故曰:聲者肺之韻,言者心之聲。且火之病,以水虧火熾,熏爍肺金,傷其生化,母令子虛,致水益虧而火益熾,肺愈傷而金益烈,法當滋陰降火以益金。以言多語急,鼓傷肺竅,則為咳嗽聲嘶,且言則呼多吸少,致息不勻,則五臟之氣,亦自愆期矣。所謂肺欲實,先調息,正此之謂,言可多乎?

白話文:

氣息從喉嚨鼓動而出形成聲音,情感從心中發動而形成言語。所以說:聲音是肺的韻律,言語是心的聲音。並且,火的病症,是因為水不足而導致火氣旺盛,火熱之氣薰烤損害肺金,傷害肺的生化功能,使得母親虛弱而導致兒子(指肺金)也虛弱,進而造成水更加虧損而火更加旺盛,肺部更加受傷而金氣更加強烈,治療的方法應當滋養陰液、降低火氣來補益肺金。因為說話太多、語速過快,會鼓動損害肺的孔竅,就會導致咳嗽、聲音沙啞,而且說話時呼氣多於吸氣,造成呼吸不均勻,那麼五臟的氣機,也會因此失調了。所謂的「肺要充實,先要調理呼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語可以太多嗎?(言下之意,言語不宜過多)。

2. 忌憂鬱

夫氣貴舒而不貴郁,舒則周身暢利,鬱則百脈違和。故曰:喜則氣緩。然緩者,固有徐和暢利之義,但不及太過,皆能致息愆期。而況憂思鬱結,寧不滯其氣乎!氣既壅滯則鬱而為火,是益為爍金涸水之胎,人既病火,則身猶敝器矣。須著意護持,心當渾然無物,庶可登之佳境。倘以世務營心,終日怏怏,是欲蹈萬古之長夜,寧非昧而不覺者乎!哀哉。

愚謂痰火之病,能戒則功過藥之半矣。蓋攻邪去病,固藉藥劑之能,而燮理調元,又非戒忌不可。何也?夫所謂戒者,以其於病有大妨,法所當戒,不戒則死。所謂忌者,以其於病有所不宜,法當忌之,不忌則害。二者實痰火死生之關頭也,可缺一乎?然所當戒者,酒色財氣之四欲也;所當忌者,飲食起居,多言厚味之四失也。病人能守此八者,則勝於藥力多矣。

如恣欲則傷精,絕之則所以存精足水以制火也。若暴怒則傷肝,戒之則所以平肝安土以養金也。貪欲則傷肺,戒之則以清金制木無使凌脾也。嗜利勞神,戒之則所以寧火而肅金而充水也。慎起居所以防賊風虛邪之犯正。節飲食毋使菀茁陳莝以留脾。簡言語所以保金以育水。薄厚味所以息火毋傷金。

若此八者,利益固非小可,而其害也,則輕可致重,重可致危,顛沉困憊,皆胎於此。病者倘能一一遵依,小心翼翼,則危可至泰,輕可至愈,挽回枯槁於幽冥之谷,其可量乎。

白話文:

人體的氣要舒暢而不要鬱結,舒暢則全身經絡通利,鬱結則全身脈絡不協調。所以說,喜悅會使氣緩慢下來。然而,氣的緩慢,固然有徐緩、和順、暢通的意義,但過於緩慢也不好,都會導致氣息紊亂。更何況憂愁思慮鬱結在心中,難道不會使氣滯礙不通嗎?氣一旦壅塞停滯,就會鬱結而化成火,這就像是火在鍛燒金屬、燒乾水源一樣,人一旦生了火病,身體就會像破損的器皿一樣。所以一定要注意愛護身體,保持心境空明,才能達到美好的境界。如果整天為世俗事務勞心,悶悶不樂,就像是自己走入漫漫長夜,豈不是糊塗而不自知嗎?真是可悲啊!

我認為,痰火這種疾病,如果能戒除不良習慣,效果就相當於藥物的一半了。因為祛除邪氣、治療疾病,固然需要藥物的功效,但要調和身體,就非要靠戒除不良習慣不可。為什麼呢?所謂的「戒」,是因為它對疾病有很大妨礙,按照常理應該戒除,不戒除就會死亡。所謂的「忌」,是因為它對疾病有所不適合,按照常理應該忌諱,不忌諱就會有害。這兩者實際上是關係到痰火病生死的重要關頭,可以缺一嗎?然而,應該戒除的是酒、色、財、氣這四種慾望;應該忌諱的是飲食、起居、多言、濃味這四種過失。病人如果能遵守這八項,就比吃藥的效果好很多了。

如果放縱慾望就會損傷精氣,戒除慾望,就能保存精氣,使腎水充足來制約火氣。如果暴怒就會損傷肝臟,戒除暴怒,就能平息肝火、安穩脾土來滋養肺金。如果貪婪就會損傷肺臟,戒除貪婪,就能清肅肺金,制約肝木,不讓肝木侵犯脾土。如果貪圖名利而勞神,戒除貪圖名利,就能使心火寧靜,清肅肺金,使腎水充足。謹慎起居,可以防止賊風邪氣侵犯身體。節制飲食,不要讓脾胃積滯腐敗的食物。簡少言語,可以保護肺金,滋養腎水。減少濃味食物,可以平息火氣,不傷害肺金。

如果能做到這八點,好處當然不小,而它的害處,則輕則可以導致加重,重則可以導致危險,使人顛沛流離、困頓疲憊,這些都是由此而生的。病人如果能一一遵從,小心謹慎,就能化險為夷,使輕症痊癒,從幽暗的深淵中挽回枯竭的生命,這好處難道可以估量嗎?

3. 卻病秘訣

夫修身之士,不識丹田所在,咸指臍下一寸三分為言,謬乎!有傳此為氣稟之原,若果實受氣於蒂,坎離上下,以此為中宮,氣脈升降,以此為根地,根地否塞,則水火不能升降,心火炎熾,腎水枯竭,百病由此而生。上或頭暈眼花,下至腰疼疝凝痔結,甚或真陽不固,多至夭折,良可悲乎!人誠能以卻病延年之法,敬而行之,或行或坐,或立或臥,念念不忘。旬日之間,血氣循視而不亂,精神內固而不搖,衰者起,萎者愈。

疲癃轉康健之軀,枯槁回溫潤之色,頓覺增精補髓,養氣助陽,眼目光明,疝痔消滅,身輕力健,百病咸除,功簡而效速,誠為保身之至道,卻病之秘訣哉!

白話文:

修身養性的人,如果不了解丹田的位置,都說在肚臍下面一寸三分的地方,這是錯誤的!有人說這裡才是人體氣的來源,就好比果實從蒂接收養分一樣,以坎卦和離卦的上下相對來說,這裡就如同中間的宮殿,氣脈的上升和下降,都以這裡為根本。如果這個根本被阻塞,那麼水火就不能升降,心火過於旺盛,腎水就會枯竭,各種疾病就因此產生。往上可能會頭暈眼花,往下會腰痛、疝氣、痔瘡,嚴重的話真陽之氣不固,大多會夭折,實在可悲啊!如果人們能夠用卻病延年的方法,虔誠地去實踐,無論是行走、坐著、站著還是躺著,都念念不忘,持續幾天之後,身體的氣血就會順暢運行而不紊亂,精神也會穩固而不動搖,衰弱的會強壯起來,萎靡的會好轉。

疲勞虛弱的人會轉變為健康的身軀,乾枯憔悴的人會恢復溫潤的光澤,立刻感覺到精氣增長,骨髓充盈,滋養氣血,助長陽氣,眼睛明亮,疝氣和痔瘡都會消失,身體輕盈而有力,各種疾病都會消除。這個方法簡單而效果快速,實在是保養身體的最高道理,卻病的最重要秘訣啊!

4. 卻病延年一十六句之術

水潮除後患,起火得長安。夢失封金櫃,形衰守玉關。鼓呵消積滯,兜禮治傷寒。叩牙齒無疾,觀升鬢不斑。運睛除眼害,掩耳去頭旋。托踏應無病,搓塗自駐顏。閉摩通滯氣,凝抱固丹田。淡食能多補,無心得大還。

白話文:

潮濕排除後患無窮,體內陽氣旺盛則能長久安康。夢中遺精是精氣外洩,應如封鎖金櫃般守護精元,身體衰弱應像守護玉門關一樣堅守防線。用鼓漱、呵氣的方式能消除積食、消化不良,用手掌兜風按摩後腦勺能治療傷寒。經常叩齒能使牙齒健康不生病,經常觀察頭髮是否變白可以提早發現衰老徵兆。轉動眼珠能消除眼疾,捂住耳朵能消除頭暈目眩。適當的活動能使身體不生病,搓揉塗抹皮膚能讓容顏保持年輕。閉氣按摩能疏通阻塞的氣機,靜心凝神抱元守一能鞏固丹田之氣。飲食清淡反而能滋補身體,沒有雜念的心理狀態能使人返老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