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點雪》~ 卷一 (2)
卷一 (2)
1. 痰火證治
如腎賊心者,必面黑鼻乾,口瘡喜忘,大便或秘或泄,以黑為腎之色,鼻為肺之竅,大便或秘或泄,亦皆金病;口瘡喜忘,又屬心恙,此水剋火,火剋金之義也。法當君以益心,用茯神、遠志、菖蒲,以益心之氣;當歸、熟地,以補心之血;酸棗、烏梅、生薑、陳皮,以補心之母;澤瀉、車前、茯苓,以制水之淫;使以片芩、知母、二冬、紫菀,以潤金之燥也。
若肝賊脾者,必面青唇黃,口強舌哽,吐涎體瘦,飲食無味,以青為肝之色,唇為脾之外候,余皆肝之本病,此木剋土之義也。法當君以補土,以參、耆、升、葛,補脾之氣;白朮、白芍、大棗、膠飴,以補脾之血;桂心、茯苓,以補脾之母;佐以芍藥、烏梅,以瀉木之實;以膽草、芩、連、梔子,以瀉肝之火;以二冬、二母、百合、阿膠,以堅金之肅也。
若心賊肺者,必面赤鼻白,吐痰咯血,喘咳毛枯,以赤為心之色,鼻為肺所屬,余皆肺證,此火剋金之候也。法當君以瀉火,用甘草、人參、赤苓、朮、通、黃柏,以瀉氣分之火;玄參、丹參、丹皮、地黃,以徹血分之熱;使以黃連,瀉心子之實;佐以二冬、百合、貝母、阿膠,以保肺潤燥;使以參、耆、芍、朮、大棗、甘草、膠飴,以益肺之母也。
如肺賊腎者,必面黃耳枯,骨滿胻痛,遺精白濁,以黃為脾之色,耳為腎之竅,腎主骨,故胻痛,余皆水病,此土剋水之候也。法當君以益水,用知母、玄參、補骨脂,以益腎之氣;熟地黃、枸杞、黃柏、五味、山茱,以補腎之血;佐以梔子、豆豉、萊菔子,以瀉脾之子;訶子、防風、桑白皮,以泄土之實;使以人參、山茱、玄參、熟地,以補腎之母也。此古人之成法,當的從之。
惟腎賊心之一證。意必邪水淫濕,上溢心分,以其人真火心血素虧,君不主位,相火司權,乃能令人有面黑鼻乾,口瘡喜忘,便秘便溏等證,此亦心腎不交,水火未濟之候,寧非濕熱相蒸,使之然乎。夫真水一臟,有虛無實者也,不虧足矣,而能有餘賊心,似非至到之理,要之真水無瀉法,實火無補法,惟敦土清金為善,學者思過半矣。
白話文:
痰火證治
如果腎臟的病邪侵犯到心臟,一定會出現臉色發黑、鼻子乾燥、口瘡、健忘、大便時而便秘時而腹瀉等症狀。臉色發黑是腎臟的顏色,鼻子是肺的孔竅,大便時而便秘時而腹瀉,也是肺(金)有病;口瘡和健忘,又屬於心臟有問題,這是水剋火、火剋金的道理。治療方法應該以滋養心臟為主,使用茯神、遠志、菖蒲來增強心氣;用當歸、熟地來補心血;用酸棗仁、烏梅、生薑、陳皮來補心臟的母親(心屬火,火生木,木為火之母);用澤瀉、車前子、茯苓來抑制水邪的泛濫;用片芩、知母、麥門冬、天門冬、紫菀來潤肺的乾燥。
如果肝臟的病邪侵犯到脾臟,一定會出現臉色發青、嘴唇發黃、口齒不利索、說話不清、流口水、身體消瘦、食慾不振等症狀。臉色發青是肝臟的顏色,嘴唇是脾臟的外在表現,其餘的症狀都是肝臟本身的問題,這是木剋土的道理。治療方法應該以補脾為主,用人參、黃耆、升麻、葛根來補脾氣;用白朮、白芍、大棗、飴糖來補脾血;用桂心、茯苓來補脾臟的母親(脾屬土,土生火,火為土之母);佐以白芍、烏梅來瀉肝木的實證;用龍膽草、黃芩、黃連、梔子來瀉肝火;用麥門冬、天門冬、百合、阿膠來堅固肺的肅降功能。
如果心臟的病邪侵犯到肺臟,一定會出現臉色發紅、鼻子發白、吐痰咯血、氣喘咳嗽、毛髮乾枯等症狀。臉色發紅是心臟的顏色,鼻子是屬於肺的,其餘的症狀都是肺的病症,這是火剋金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以瀉心火為主,用甘草、人參、赤茯苓、白朮、通草、黃柏來瀉氣分的火;用玄參、丹參、牡丹皮、生地黃來清除血分的熱;用黃連來瀉心臟的實邪(心為火,火之子為土,實土為實邪);佐以麥門冬、天門冬、百合、貝母、阿膠來保護肺臟並潤燥;用人參、黃耆、白芍、白朮、大棗、甘草、飴糖來補肺臟的母親(肺屬金,金生土,土為金之母)。
如果肺臟的病邪侵犯到腎臟,一定會出現臉色發黃、耳朵乾枯、骨頭脹滿、小腿疼痛、遺精、白濁等症狀。臉色發黃是脾臟的顏色,耳朵是腎臟的孔竅,腎主骨,所以小腿疼痛,其餘的都是腎的病症,這是土剋水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以滋養腎水為主,用知母、玄參、補骨脂來增強腎氣;用熟地黃、枸杞子、黃柏、五味子、山茱萸來補腎血;佐以梔子、豆豉、萊菔子來瀉脾的實邪(脾為土,土之子為金,金為實邪);用訶子、防風、桑白皮來泄瀉脾的實證;用人參、山茱萸、玄參、熟地來補腎的母親(腎屬水,水生金,金為水之母)。這些是古人總結的成熟方法,應當遵循。
只有腎臟的病邪侵犯到心臟這種情況,一定是邪水濕氣過盛,向上侵擾心臟的部位。因為這個人原本心臟的真火和心血就不足,心臟不能主導自身的功能,導致相火掌權,所以才會出現臉色發黑、鼻子乾燥、口瘡、健忘、便秘腹瀉等症狀,這也是心腎不交、水火不濟的表現,難道不是濕熱相互蒸騰造成的嗎?腎臟真水一臟,只有虛證沒有實證,只要不虧虛就足夠了,如果說它有多餘的能量侵犯心臟,似乎不是合理的道理。總之,真水沒有瀉法,實火沒有補法,只有調和脾土、清肺金才是正確的做法。學習的人應該仔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