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點雪》~ 卷一 (4)
卷一 (4)
1. 痰火玄解
面赤面黑者,氣壯神強,不可用也。脈之浮而芤濡虛大,遲緩無力,沉而遲澀弱細結代無力者,皆虛而不足,可用也。若弦長緊實滑數有力者,皆火鬱內實,不可用也。潔古謂喘嗽勿用者,痰實氣壅之喘也。若腎虛氣短喘促者,必用也。仲景謂氣寒而喘勿用者,寒束熱邪,壅鬱在肺之咳也,若自汗惡寒而嗽者,必用也。
東垣謂久病火鬱在肺勿用者,乃火鬱於內,宜發不宜補也。若肺虛火旺,氣短自汗,必用也。丹溪言諸痛不可驟用者,乃邪氣方銳,宜散不宜補也。若裡虛吐利,及久病胃弱,虛痛喜按者,必用也。節齋謂陰虛火旺勿用者,乃血虛火亢能食,脈弦而數,涼之則傷胃,溫之則傷肺,不受補者也。若自氣短肢冷脈虛者,必用也。
如此詳審,則人參可用不可用,思過半矣。東垣節齋之說,本於海藏,但論又過於矯激。丹溪言虛火可補,須用參、耆。又云陰虛潮熱,喘嗽吐血盜汗等證,四物加人參、黃柏、知母。又云好色之人,肺腎受傷,咳嗽不愈,瓊玉膏主之,是陰虛癆瘵之證,未嘗不用人參也。
節齋私淑丹溪者也,而乃相反如此,斯言一出,印定後人眼目,凡遇前症,不問宜用不宜用,輒舉以藉口,致使良工掣肘,惟求免去病家之怨,病家亦以此說橫之胸中,甘受苦寒,雖至上嘔下泄,去死不遠,亦不悟也。古今治癆,莫過於葛可久,其獨參湯、保真湯,何嘗廢人參而不用耶?節齋之說,誠未之深思也。
楊起曰:人參載本草,人所共知,近因病者吝財薄醫,醫復算本惜費,不肯用人參療病,以致輕者至重,重者至危。然有肺寒、肺熱、中滿、血虛、四證,只宜散寒消腫,補營,不用人參,其說近是。殊不知俱加人參在內,護持元氣,力助群藥,其功甚捷。若曰氣無補法,則謬矣。
古方治肺寒以溫肺湯,肺熱以清肺湯,中滿以分消湯,血虛以養營湯,皆有人參在焉。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曰:養正邪自除,陽旺則生陰血,貴配合得宜耳。庸醫每謂人參不宜輕用,誠哉其為庸也。好生君子,不可輕命薄醫,醫亦不可計利不用,蓋病者薄醫,實所以自輕其生,醫者計利苟且,所以自乖其行也。書此奉勉,幸毋曰迂。
白話文:
臉色赤紅或發黑的人,通常是氣血強壯、精神旺盛,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人參。如果脈象呈現浮而空虛、柔軟無力、遲緩虛弱,或沉而遲澀、微弱細小、時快時慢且無力,這些都屬於虛弱不足的狀況,可以使用人參。反之,如果脈象呈現弦長緊實、滑數有力,這表示體內有火氣鬱積、實邪,不適合使用人參。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潔古)說,喘咳時不要用人參,指的是痰液阻塞、氣機壅塞的喘咳。如果是腎虛導致的氣短喘促,就必須使用人參。張仲景說,因為受寒而導致的喘咳不宜用人參,指的是寒邪束縛熱邪,導致肺氣壅塞的咳嗽。如果是自汗惡寒的咳嗽,就必須使用人參。
李東垣說,久病導致火氣鬱積在肺的人不宜使用人參,是因為火鬱於內,應該疏散而非補益。但如果是肺虛火旺、氣短自汗的狀況,就必須使用人參。朱丹溪說,各種疼痛不應貿然使用人參,指的是邪氣正盛的時候,應該疏散而非補益。但如果是裡虛導致的吐瀉、久病導致的胃虛、虛痛喜按壓,就必須使用人參。戴良(節齋)說,陰虛火旺的人不宜使用人參,指的是血虛火盛、食慾旺盛、脈象弦而數的人,用寒涼藥會傷胃,用溫熱藥會傷肺,不適合用補益藥。但如果是氣短、肢體冰冷、脈象虛弱的人,就必須使用人參。
如果能如此仔細辨別,對於人參的使用時機,就能理解一半以上了。李東垣和戴良的說法,本於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元素(海藏),但他們的觀點又過於偏激。朱丹溪說虛火可以補益,必須用人參和黃耆。他又說,陰虛潮熱、喘咳吐血、盜汗等症狀,可以用四物湯加人參、黃柏、知母。他還說,好色之人,肺腎受損,咳嗽久治不癒,可以用瓊玉膏治療,這也是陰虛勞損的病症,並非不使用人參。
戴良自認為師承朱丹溪,但兩人的觀點卻如此相反。這種說法一出,就框住了後人的眼界,凡是遇到上述症狀,不管適不適合用人參,都拿這個說法當藉口,導致高明的醫生也綁手綁腳,只求免除病家的抱怨。病家也把這種說法放在心中,寧願承受苦寒藥的副作用,即使上吐下瀉、離死亡不遠,也不會醒悟。自古以來治療勞損病最厲害的,莫過於葛可久,他的獨參湯、保真湯,何曾廢除人參不用呢?戴良的說法,實在沒有經過深入思考。
楊起說:人參被記載在《本草》中,是眾所周知的藥材,但現在是因為病人吝惜錢財、輕視醫生,醫生又盤算成本、捨不得花錢,不肯用人參治療疾病,以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危症。確實有肺寒、肺熱、中滿、血虛這四種情況,只適合用發散寒邪、消除腫脹、補益氣血的方法,不宜使用人參,這種說法近乎正確。但殊不知,加入人參在內,可以護持元氣、幫助其他藥物發揮藥效,效果會非常迅速。如果說氣虛不能用補益的方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古方治療肺寒用溫肺湯,肺熱用清肺湯,中滿用分消湯,血虛用養營湯,這些方劑中都有人參。所謂邪氣侵襲,必定是身體正氣虛弱。又說:扶養正氣,邪氣自然消除,陽氣旺盛就能產生陰血,關鍵在於藥物的配合是否得宜。庸醫總是說人參不宜輕易使用,實在是庸醫的說法。愛惜生命的君子,不應該輕視生命、輕視醫生,醫生也不可以只圖私利而不肯用藥。病人輕視醫生,其實是輕視自己的生命,醫生只圖私利,其實是違背自己的行醫原則。寫下這些話來勉勵大家,希望不要說我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