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慎柔

《慎柔五書》~ 卷五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4)

1. 雜症例

以前湯清其熱,養其血,培其根,故捷如影響也。(亦瀉實火耳,非養陰培根也。)

劉七官,年十七。遍身膿窠瘡,其色紅紫。余視之則蹺足而臥,以陷曲處多瘡,難於屈伸故耳,六脈俱洪大有力,數有十至。用加味逍遙散,四帖而愈。越二月,手足復患如前,六脈俱按洪大,以四物加朮、陳、耆、門、味,八帖而愈。

伍姓,久患漏腫,肛口連臀尖流血不止。醫以大黃末敷之,其肉漸黑硬麻,且病目,紅筋滿珠,開合不便。余視之,以逍遙加味者,添桃仁、連翹。十餘劑服之,而紅筋十退六、七,而漏亦稍可。予復令揭去大黃,日灸艾十餘壯,候痛即撤之,內服托裡消毒散加破故紙,以其命門脈弦故也。服數十劑,此方去取一二味後,肉漸軟紅活而愈,亦教以服六味地黃丸加故紙、杜仲。

統觀諸案,恪守立齋家法,理路正大,第藥力太薄,法少變化,不足治大病,啟後學。在氣血微虛,津液不足,而經絡未有痼痹者,自可收功。若夫虛極之重病,實極之暴病,虛實雜極之奇病,諸方安能制之?故講方法者,必有《傷寒》、《金匱》之矩矱,兼《千金》、《外臺》之魄力,乃能任艱鉅,適變化而不竭焉。此書格律謹嚴,可為老人、虛人調養指南。

首二卷頗有精語,極宜潛玩,視近世好為張皇幽渺詞蔓理晦者,奚啻霄壤?

白話文:

雜症案例

以前用藥,以清熱為先,同時滋養血液,鞏固根本,所以效果快速如影子般隨形而至。(這也是瀉去實火的做法,並非滋養陰液、鞏固根本的手段。)

劉七官,十七歲,全身長滿膿包瘡,顏色紅紫。我觀察他,發現他總是伸直腿躺著,因為凹陷彎曲的地方容易長瘡,難以彎曲伸展。他的六部脈象都呈現洪大有力,脈搏跳動頻率很快,一分鐘約十次。我用加味逍遙散給他治療,吃了四帖就好了。過了兩個月,手腳又長出像之前一樣的瘡,六部脈象按下去仍然洪大,我改用四物湯加上白朮、陳皮、黃耆、肉桂、五味子,吃了八帖就好了。

伍姓病人,長期患有漏腫,肛門與臀尖相連的地方不斷流血。醫生用大黃粉敷在患處,結果肉逐漸變黑變硬麻木,眼睛也開始出現問題,充滿紅血絲,難以睜開閉合。我觀察後,用加味逍遙散再加入桃仁、連翹給他治療。服用了十幾帖後,紅血絲消退了六、七成,漏腫的情況也稍微好轉。我又讓他將敷著的大黃粉去除,每天用艾草灸十幾壯,感到疼痛就停止,同時內服托裡消毒散加上補骨脂,因為他的命門脈象呈現弦象。服用了幾十帖,這個藥方在去掉或增加一兩味藥後,肉逐漸變得柔軟、紅潤、有生氣而痊癒,同時也教他服用六味地黃丸加上補骨脂、杜仲。

總觀這些案例,雖然恪守立齋的醫學方法,理路也正大光明,但是藥力過於薄弱,方法變化太少,不足以治療大病,給後來的學習者啟示。對於氣血稍微虛弱、津液不足,而經絡沒有形成頑固病症的人,或許可以有效。但對於虛弱到極點的重病,實證到了極點的急病,以及虛實夾雜的奇特病症,這些藥方又怎能控制呢?所以,講究醫療方法的人,必須要有《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標準,兼具《千金方》、《外台秘要》的魄力,才能勝任艱難重大的任務,靈活應變而不會用盡方法。這本書的格式嚴謹,可以作為老年人、虛弱的人調養身體的指南。

前面兩卷有很多精闢的論述,非常值得仔細研究。與近世那些喜歡誇大、用幽深渺茫的詞藻來混淆道理的人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