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匯纂》~ 凡例
凡例
1. 凡例
餘自先祖世業傷科,傳至不佞,已三世矣。代以經濟存心,不圖蠅頭微利。餘稚幼時,子以《人子須知》一書授餘不肖曰∶此書實為六經之羽翼,人倫之大道,欲盡人子之道者,從此始。是故不佞自垂髫以至弱冠,讀書而外,並留心醫學。詎知不才負罪良深,資稟愚鈍,不克遠紹宗功,顯揚祖德,少壯之年,即召陟屺之悲。
嘗聞家藏醫書,系先君子所錄。手澤猶存。以是不揣鄙陋,節錄傷科方藥諸論,增附接骨入臼諸法,採珠探玉,集腋成裘,以繼先志,如下凡例雲∶
一、傷科古無專門,附於瘍醫也。按周官雲∶醫師職掌四醫∶疾醫、瘍醫、食醫、獸醫瘍醫分掌四症∶腫瘍、潰瘍、金瘍、折瘍。而金瘍者,即金刃之傷也;折瘍者,即跌撲骨折之傷也。後有專其事者,或稱正骨科,或稱正體科。今即分列科門,總由損傷而成,故名之
一、是書目錄,先經義而後敘骨論,次手法而再詳證治,周身骨 自頂及踵,次序井列如星布。惟方以類聚,丸散膏丹,名目不能細載,以方名字數多寡概之,如三字丸、五字散、七字丹之類,挨次載錄,以便翻閱。
一、《靈》、《素》經文,乃醫家之祖,如讀書家之五經也,其義淵源,故冠於卷首。朝諸家論註,散見集中者,必詳考姓氏書目,即片言隻字,不敢妄襲,必按某書某氏曰。間有自述一、二條,非獨逞臆見,必引古而證今,然後敢暢其說,而竟其論。
一、脈乃四診之一。損傷之症,雖有外形可觀,然其五內虛實,血氣盛衰,非察候脈息,何由悉其病情。故廣引《脈經》,詳為解註,以便學人參悟也。
一、針灸之文無多,非闕略而仍其舊也。但其文簡而詳,即如論刺、論灸法中,兼及或攻或補之義,簡而且備。學人不可以非專科,少用針灸而忽之。
一、骨之圖,骨之論,悉根據《部頒經書圖註》論定。間有同骨異名,或異骨同名,或一、三名,或三、四骨合一名,及乎骨之大小長短,並以男女互異不等,詳參細釋,同歸一轍。至骨之致命處,另為標出。
一、論筋,乃接骨上 之要事也。經曰∶諸筋皆屬於節。節者骨之節 也,專是科者能不講乎。茲按《靈樞》經文,詳為註釋,列於簡次,知有端緒也。
一、治跌閃折骨出臼,先用手法,按摩推拿,端提摸接,然後方可用器具夾縛,至用方又在後也。故其次序,仍遵《金鑒》編例,稍有增補手法,悉註各骨之下。惟有用掮用牮之法,附於註後,以廣其則。
一、傷科證治,悉考薛氏《正體類要》,並《靈》、《素》經旨,以及各家方法,重為。但以出汗附於發熱之條,嘔血併入作嘔之下。較之《金鑒》,復加外邪、不食、頭痛、筋攣、肝火、濕痰、青腫、爛潰、不斂、傷風、發痙諸門,雖屬兼症,而發明餘緒,實可以備參考。
至註中議論,不過遍考經史,搜索前人著述,間或事出見聞,心懷臆斷之文,敢以存俟高明,定其可否也。
一、自顛頂骨至足跟骨,詳加論註,並引手法治驗,復增咽喉、肚腹二條,以補身圖之
一、凡人跌閃之傷,多在手足四肢。手有肩、肘、腕三出臼之區,又有上下骨折之所;有環跳、膝灣、踝骨三 ,大腿、小脛二折,左右共四折骨六齣 ,與兩手同。其接骨入,家傳秘法,無不各按諸骨圖考,採錄精詳,公諸同業,於醫學稍有裨益。
一、所集丸散膏丹方中,皆詳載炮製分兩,便於根據方預為修合,以備急用。至湯飲煎藥,偶有不載分兩者,如古方之分兩,難施於今人,因稟質有強弱,病樣非一致;又如時方之無分兩者,可因人變通,增減為用也。更有古方,藥味分兩與今不同者,盡皆詳考群書,別其宜否而載之。
一、拙纂損傷、嚙傷等門,即《金匱要略》雲∶金刃蟲獸所傷,非內外因也。然其條下集附單方,不可執定此傷而用此藥,總緣病無別緻,方可通用也。
一、所附單方,即古之奇方也,本諸百家子書所錄,皆系效驗。竊恐用此者,或見笑於,以致良璧懷疑,明珠見棄。故特為表出,使窮鄉僻壤無醫之處,按症選方,甚便甚捷。
一、是書凡屬有關跌閃損傷之論無不搜羅,而片言隻字似無遺漏,設或專門口授手法,村嫗野叟單方,若經試驗,盡皆敘入。東坡曰∶若已經效於世間,不必皆從於己出。惟法近怪異,藥用胎骨之類,一概屏棄。卷盡十二,科專一門,學人珍之。
白話文:
我從祖先那裡繼承了治療外傷的醫術,傳到我這裡已是第三代了。我家世代都以救濟民生為己任,並不追求微薄的利潤。我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用《人子須知》這本書教導我,他說:「這本書實質上補充和延伸了儒家六經的內容,闡述的是人際關係的大道理,想要做到孝順父母的人,應該從這裡開始學習。」因此,我從小到二十歲,除了讀書,也開始對醫學產生濃厚興趣。然而,我自認才疏學淺,天賦有限,無法延續和發揚祖先的功德,在我年輕時,就經歷了喪親之痛。
我聽說家中藏有的醫書,都是父親親手抄寫的,他的筆跡至今依舊清晰可見。因此,我不顧自己的淺薄,摘錄了治療外傷的各種藥方和理論,增加了接骨和治療脫臼的方法,就像收集羽毛和珠寶一樣,一點一滴積累,以此來繼承父親的遺願,以下就是我整理的一些原則:
一、在古代,外傷醫學並沒有獨立的學科,而是附屬於外科醫學中。根據周朝的官制,醫師負責四大醫學領域:疾病醫學、外科醫學、營養醫學、獸醫學。外科醫學又細分為四大病症:腫瘤、潰瘍、戰傷、骨折。其中,戰傷是指刀劍造成的傷害;骨折是指跌打摔傷導致的骨折。後來,有人專門從事這一領域,有的稱為正骨科,有的稱為正體科。現在,雖然我們將這些領域分開,但它們都是由損傷引起的,因此被統稱為外傷醫學。
二、本書的目錄,首先介紹經典的醫學理論,然後是骨骼的討論,接著是手術技巧,再詳細地描述了各種病症的治療。全身骨骼從頭頂到腳跟,按照星象的排列,有序地展示。藥方則按照類別歸納,包括丸劑、散劑、膏劑、丹劑,無法一一詳細列舉,只能概括地用藥名和字數表示,例如「三字丸」、「五字散」、「七字丹」等,依次記錄,方便讀者查找。
三、《黃帝內經·靈樞》和《黃帝內經·素問》是醫學的基礎,就像讀書人的五經一樣,其理論淵源深厚,所以放在書的開頭。對於其他醫學家的論點和註解,我會詳細考察他們的姓名和著作,即使是片言隻語,也不敢隨意引用,必須註明出處,例如「某書某氏曰」。如果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見解,而是會引用古人的理論來證明我的觀點,這樣才能自由地表達我的想法,並完成我的論述。
四、脈象是四診之一。雖然外傷的症狀可以從外表觀察,但是身體內部的虛實,血液和氣息的盛衰,如果不通過脈象檢查,如何能全面瞭解病情呢?因此,我大量引用了《脈經》,詳細地解釋和註解,以便學者理解和領悟。
五、關於針灸的內容不多,這並不是因為省略,而是沿用了原有的資料。但是,這些內容簡潔而詳盡,例如在針灸理論中,既涉及了攻和補的含義,又非常全面。學者不能因為它不是專業的領域,或者很少使用針灸,就忽視它。
六、骨骼的圖示和理論,都根據《部頒經書圖註》確定。有些骨骼有不同的名稱,或者不同的骨骼有相同的名稱,或者一個骨骼有多個名稱,或者幾個骨骼共有一個名稱,以及骨骼的大小和長度,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差異,我都詳細地研究和解釋,力求達到統一的標準。至於致命的部位,我會特別標出。
七、討論筋膜,是接骨過程中的重要事項。經典上說:「所有的筋膜都連接到關節。」關節是指骨骼的關節,從事這個領域的人怎能不研究呢?現在,根據《靈樞》的內容,我詳細地解釋和注釋,並按照順序排列,讓讀者能夠清楚地理解。
八、對於跌打扭傷、骨折和脫臼的治療,首先要使用手術技巧,進行按摩、推拿、端提、摸接,然後才能使用器械固定,最後再使用藥物。因此,我遵循《金鑒》的編排方式,稍微增加了手術技巧的部分,並將其詳細註解在每個骨骼下面。此外,我還加入了一些特殊的手法,例如「掮法」和「牮法」,以擴大應用範圍。
九、對於外傷的治療,我參考了薛氏的《正體類要》,以及《黃帝內經·靈樞》和《黃帝內經·素問》的理論,同時結合了其他醫學家的方法,進行了全面的整理。我將出汗併入發熱的條目中,將嘔血放入嘔吐的條目中。相比《金鑒》,我還增加了一些門類,例如外邪、不食、頭痛、筋攣、肝火、濕痰、青腫、潰瘍、不癒合、傷風、抽搐等,雖然這些屬於兼併症狀,但對於發掘其他理論的延伸,確實可以作為參考。
十、在注釋中,我主要通過廣泛閱讀歷史文獻,搜尋前人的著作,有時也會根據個人經驗和直覺寫作。我謹慎地將這些內容呈現出來,等待高明的評價,以確定是否恰當。
十一、從頭頂骨到足跟骨,我都詳細地進行了討論和注釋,並引用了手術治療的成功案例。此外,我還增加了咽喉和腹部兩個條目,以補充人體圖的不足。
十二、對於跌打扭傷,大多發生在手腳四肢。手部有肩、肘、腕三個容易脫臼的區域,還有上下的骨折位置;腳部有環跳、膝灣、踝骨三個容易受傷的部位,大腿和小腿有兩處骨折,左右共有四處骨折和六處易脫臼的部位,與雙手相同。對於接骨和治療脫臼,我家族的祕法都根據骨骼圖進行詳細研究和記錄,公開分享給同行,希望能對醫學有所貢獻。
十三、在收錄的藥方中,我詳細記載了藥材的加工和配比,以便讀者根據藥方提前準備,以備急用。對於煎藥的湯劑,偶爾沒有記載具體的配比,這是因為古代的藥方難以適用於現代人,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病情也各不相同。此外,對於沒有具體配比的時方,可以根據患者情況靈活調整,適量增減。
十四、我編纂了損傷和咬傷等門類,這些內容與《金匱要略》中提到的「金刃蟲獸所傷,非內外因也」相符合。然而,我收集了一些單方,並不是固守某一特定傷害就必須使用某一特定藥物,而是因為這些病症相似,藥方可以通用。
十五、我附錄的單方,都是古代的奇方,源自百家子書的記錄,都是有效的驗方。我擔心使用這些單方的人可能會遭到嘲笑,導致珍貴的知識被人懷疑,珍貴的藥材被人拋棄。因此,我特意將這些單方突出,以便在偏遠鄉村地區,沒有醫生的地方,人們可以根據症狀選擇合適的藥方,非常方便快捷。
十六、本書涵蓋了所有與跌打扭傷相關的理論,無一遺漏,即使是一些民間口耳相傳的手術技巧,或者農婦和老人的單方,只要經過實踐驗證,我都會詳細記載。蘇東坡曾說:「如果這些方法已經在社會上得到應用,就不必完全來自於自己。」然而,對於一些奇怪的手法或使用胎兒和骨頭等材料的藥物,我都一律摒棄。本書共十二卷,專門針對外傷醫學,希望學者能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