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玉衡

《診脈三十二辨》~ 十一·辨肝膽脈 (2)

回本書目錄

十一·辨肝膽脈 (2)

1. 膽脈

足少陽膽經。為清淨之府,官中正,主決斷。與肝為表裡,屬東方甲木。用與性情等,皆不外乎肝,而驚則傷膽。脈受三焦之交,三焦脈終於目銳眥。膽脈即起於目銳眥,病則目銳眥痛,上抵頭角,主頭角痛,下耳後,循頸至肩上,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耳前。

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抵於䪼,下頸合缺盆。故頰頷耳後痛,頸缺盆腫痛,皆屬膽。從是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樞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樞中。故心脅肋髀,痛不能轉側。頸項腋脅,生瘡為馬刀俠癭皆屬膽。

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外踝以上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足跗上,循大指本節之後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爪甲後三毛。故膽病脛膝至外踝,及大指諸節皆痛。又膽汁味苦為口苦,膽氣不舒,為善大息。

少陽氣鬱,為面有塵氣,體無膏澤。少陽有火,為汗出。膽之大略如此。

白話文:

膽經。是清淨的府邸,主掌決斷的官職,與肝臟互為表裡,五行屬東方的甲木。它的作用與人的性情等等有關,都離不開肝臟的影響,而受到驚嚇就會傷害膽。膽經的脈氣受到三焦的交會,三焦的脈氣終止於眼睛外側的眼角。膽經就起於眼睛外側的眼角,生病時會出現眼睛外側眼角疼痛,向上到達頭的側邊,導致頭側邊疼痛,向下到耳朵後面,沿著頸部到肩膀上,進入鎖骨上窩。它的一個分支,從耳朵後面進入耳朵裡面,再從耳朵前面出來,到達眼睛外側眼角的後方。它的一個分支,從眼角分出,到達面頰,向下和頸部匯合於鎖骨上窩。所以面頰、下巴、耳朵後面痛,頸部和鎖骨上窩腫痛,都屬於膽經的病變。膽經接著向下進入胸腔,穿過橫膈膜,聯繫肝臟,歸屬於膽,沿著脅肋的內側行走,出來到氣街,環繞陰毛邊緣,橫向進入髖關節。它直行的一個分支,從鎖骨上窩向下經過腋窩,沿著胸部,通過季脅,向下和髖關節匯合。所以心臟、脅肋、髖部疼痛,不能轉動身體。頸部、腋窩、脅肋,長瘡,像是馬刀癭瘤,都屬於膽經的病變。

膽經繼續向下沿著大腿外側,出來到膝蓋外側的前下方,向下到達外踝骨的前方,再直下到外踝上方和腓骨末端的交接處,然後出來到外踝的前面,沿著腳背上,進入到小腳趾和第四腳趾之間。它的一個分支,從腳背上分出,沿著大腳趾本節骨的後方,進入到第一、二趾骨之間,出來到腳趾末端,還繞過腳趾甲,從指甲後面的三根毛處出來。所以膽經生病,會導致小腿、膝蓋到外踝,以及大腳趾各關節都疼痛。另外,膽汁味道苦,會導致口苦;膽氣不舒暢,會導致頻頻嘆氣。

少陽氣鬱結,會導致臉色灰暗,身體沒有光澤。少陽有火,會導致出汗。膽經的大概情況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