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玉衡

《診脈三十二辨》~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脈雖四診之一。其精微玄妙。非粗工庸術所能推測。晉王叔和之言曰。心中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方治永乖。以緩作遲。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若是乎辨之不易也予何人斯。敢為脈辨。然理雖難辨。自上古神聖以及歷代名宿。雖兼望聞問。未有舍切而能施其巧者。

白話文:

脈搏雖然是四種診斷方法之一,但是它的精微玄妙,不是粗俗的工匠和庸俗的術士所能推測的。晉朝王叔和說:「心中容易理解,但是手指下難以明辨。」意思是說,把沉脈當做伏脈,治療方法就會永遠錯誤;把緩脈當做遲脈,就會導致危殆立至。況且有許多脈象,可以同時出現各種不同的病症,而脈象卻相同。像這樣,辨別脈象確實不容易。我是什麼樣的人?敢於寫《脈辨》。但是,脈理雖然難以辨別,自上古神聖以及歷代名醫,雖然兼具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卻沒有捨棄切脈而僅憑其他方法就能施展其高明醫術的。

予又不得不為之辨。辨之云者。亦非敢於古人未發之旨。妄增一說也。古人之言簡質平意淡。多含蓄未易通曉。予則辨之使顯。俾隱深之妙。洞若觀火。及至後儒。各殫所學。博求眾本。人持一說。莫所適從。予則辨之。使其據經分剖。不致混亂。一辨大略也。自二辨至七辨。

白話文:

我不得不再對此做出辨析。我所做的辨析,並不是敢於對古人尚未發表的旨意妄加揣測,提出新的說法。古人的話語簡潔樸實,平淡自然,蘊含的意義深奧,不易理解。我對此進行辨析,是為了讓其顯明,以便讓深奧的妙處像觀察火一樣洞察分明。到了後代的學者,各盡其學,廣泛探求各種版本。每個人都持有一種說法,讓人無所適從。我對此進行辨析,使他們以經典為依據進行分析剖析,不至於混亂。這就是第一層辨析的大概。從第二層辨析到第七層辨析,依次展開。

宗伯仁之六脈。而著其所統共得二十九脈。每脈各注。其陰陽。肖其形象。如芤動牢革之最難明者。皆有確義可尋。自八辨至十二辨。則詳敘十二經源流。不特盡脈所經行之處。與診脈之法。如辨肺經。則肺之體。肺之用。肺之性情。肺所受六淫七情之傷。以及肺之積。肺之敗。

白話文:

宗伯仁著述的《六脈》,一共列舉出二十九條脈,並分別註明每條脈的陰陽屬性,以及形象特徵。即使是像芤動牢革那樣最難辨識的脈象,作者都給予了明確的定義。

從《八辨》到《十二辨》,作者詳細地敘述了十二經脈的源流。不僅包括經脈所經過的地方,還包括診脈的方法。例如,《肺經辨》中,作者就對肺的體、肺的用、肺的性情,以及肺所受六淫七情之傷,以及肺的積、肺的敗等情況,都做了詳盡的論述。

不獨知肺之脈。兼盡肺之義。心脾肝腎。莫不皆然。而於胞絡三焦。向所憒憒者。尤極開晰。自十四辨至三十二辨。則究極脈中變化之奧。有全取諸書者。則標其目。雖粗工庸術。閱是編當亦有會。然不敢自謂無漏也。聊以此請正天下。有,知予蓋留心於此道者。或肯惠然賜教耳。

白話文:

不只是知道肺的脈絡,而且同時瞭解肺的功能。心脾肝腎,無不如此。而對於胞絡和三焦,以前模糊不清的地方,也格外明晰。從第十四個辨證到第三十二個辨證,則探究脈象變化中的奧妙。有完全取自其他書籍的,那麼就標明年號。即使是粗工庸術的人,只要閱讀這本書,也應當有所領悟。然而不敢自認沒有疏漏。暫且以此請天下賢達指正。假使知道我全心全意鑽研脈學,那麼也許有人願意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