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脈三十二辨》~ 九·辨心小腸脈 (2)
九·辨心小腸脈 (2)
1. 小腸脈
手太陽小腸。為受盛之官。承奉胃司受糟粕。化物而傳入大腸。故化物出焉。與心為表裡。屬南方丙火。用與性情等。皆不外乎心脈。受心交。心脈終於小指。小腸脈即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脘出踝中。腕下兌骨為踝。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
故臑肘臂痛屬小腸。出肩解。膂上兩角。為繞肩脾。肩解下成片骨為肩解。交肩上。入缺盆。故小腸病。肩似拔而痛。絡心循咽為嗌痛。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為頸腫不可以顧。又為頰腫。至目兌眥。入耳中。故為目黃。為耳聾。其支者。別頰上䪼。目下曰䪼。
抵鼻至目內眥。出目內角曰內眥。外角曰兌眥。小腸之大略如此。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是負責接收和容納食物的器官。它承接胃的工作,接收食物殘渣,將其轉化後送入大腸,因此排泄物就是從這裡產生。小腸和心臟互為表裡,五行屬性為南方的丙火,它的作用和人的性情等相關,但都離不開心脈。小腸經接受心臟的交會,心經結束於小指,小腸經就從手小指的末端開始,沿著手的外側向上走,到手腕處會經過一個突起的骨頭(腕下兌骨)。接著直上,沿著手臂骨頭的下方邊緣,出現在肘部的內側兩條筋之間。再向上,沿著上臂外後側邊緣走。
所以,上臂、肘部和手臂疼痛都屬於小腸經的問題。小腸經接著會出現在肩關節處,往上到背部兩側的肩胛骨角,形成環繞肩部的區域。肩關節下方成片的骨頭就叫做肩解。它會交會於肩上,然後進入鎖骨上窩(缺盆)。所以,小腸經有病時,會感覺肩膀像被拔掉一樣疼痛。小腸經還會聯絡心臟,沿著咽喉到達喉嚨,產生喉嚨痛的症狀。向下穿過橫膈膜抵達胃部,這也屬於小腸經的範圍。它的分支則從鎖骨上窩沿著頸部向上到臉頰,造成頸部腫脹難以轉動,也可能導致臉頰腫脹。接著到達眼睛外角,並進入耳朵中,所以可能會產生眼睛發黃、耳朵聽力下降等症狀。另一個分支則從臉頰上方分出,經過眼睛下方(稱為䪼),
抵達鼻子,再到眼睛內角。眼睛內側的角稱為內眥,外側的角稱為外眥。小腸經的大致循行情況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