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玉衡

《診脈三十二辨》~ 十·辨脾胃脈

回本書目錄

十·辨脾胃脈

1. 十·辨脾胃脈

足太陰脾經。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居右手關上。與足陽明胃經為表裡。脾臟胃腑。言其體。屬中央己土。言其用。已化物為水穀之海。胃戊化火。火熱土濕。其氣相通。推磨萬物。變化糟粕。其華在唇四白。其竅通於口。故脾和則口知五味。又上朝肺金。下按命門。心主血。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脾臟的經絡。脾臟是人體的倉庫,負責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脾經位於右手的關節上方,與足陽明胃經屬於表裡關係。脾臟和胃臟都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脾臟負責將食物轉化為水穀之海,而胃臟負責將食物轉化為水穀之海。

脾臟屬中央己土,脾臟的作用是將食物轉化為水穀之海,然後由胃臟將水穀之海轉化為火熱之氣,火熱之氣再與脾臟的濕氣相通,共同推動消化系統的工作,將食物中的糟粕排出體外。

脾臟的華在脣四白,脾臟的竅通於口,所以當脾臟健康時,味覺才能正常地感知五味。脾臟向上通於肺金,向下通於命門,心臟主血,脾臟主脾臟主食物,所以脾臟健康,心血才能充足。

肝藏血。脾則裹血。藉胃氣運入命門。男子化而為精。女子盈而為月事。由是播敷各臟。長養骨髓。榮於一身。肌肉肥澤。故又曰脾主肌肉。脾藏意智。能思記曰意智。血氣之主持也。故又曰諫議出焉。言其性情之雜著。脾主味。自入為甘。其傳於五臟者。亦各自有味。其為各臟所傳者。

白話文:

肝臟儲藏血液。脾臟則包裹血液。藉由胃氣將血液輸送至命門。男子將血液轉化為精液。女子將血液轉化為月經。由此將血液分佈到各個臟腑,滋養骨髓,使全身得到滋潤。肌肉肥美潤澤。因此又說脾主肌肉。脾臟儲藏思維和記憶,思維和記憶稱為意智。血液和氣是意智的主持者。因此又說諫議出自脾臟。這是說脾臟具有複雜的情感和性格。脾臟主味覺。自己嚐起來是甜的。它傳給五臟的滋味,五臟各自也有不同的滋味。它從五臟接收的滋味,

脾主聲。入脾為歌。心主臭。入脾為香。肝主色。入脾為黃。腎主液。入脾為涎。其為六淫所中。濕病必起於脾。如五泄皆濕也。其為七情所害。思慮則意舍不寧。土氣凝結。肝木乘之。其有不內外因而病者。飲食勞倦。則傷脾也。大抵土愛暖。熱則傷胃。寒則傷脾。不寒不熱。

白話文:

脾臟主掌聲音。聲音進入脾臟就成為歌聲。心臟主掌氣味。氣味進入脾臟就成為香味。肝臟主掌顏色。顏色進入脾臟就成為黃色。腎臟主掌體液。體液進入脾臟就成為唾液。六淫之邪侵犯人體,濕邪病變一定會從脾臟開始。比如,五泄(瀉肚、泄痢、泄精、泄白、泄尿)都是濕邪引起的。七情過度也會損害脾臟。憂思慮慮、心情不寧,就會導致脾土之氣凝結,肝木乘虛而入。還有一些疾病,既不是外感六淫,也不是內傷七情造成的,而是由於飲食不當、勞倦過度,損傷了脾臟引起的。脾臟暑濕最偏愛溫暖。天氣太熱,就會損傷胃;天氣太冷,就會損傷脾臟。如果天氣不冷也不熱,脾臟就會比較安穩。

則脾胃和平。脾脈受胃之交。胃脈終於足大指。脾脈即起於足大指之端。故脾病為足大指不能舉用。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即孤拐骨也。上內踝前廉。循脛骨。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故強立膝股內腫。腹脹嘔食溏泄。胃脘痛。客寒於胃。為善噫。皆脾病。從胃上膈挾咽連舌本。

白話文:

那麼脾胃就能夠安寧和睦。脾經脈受到胃經脈的交接。胃經脈終於足大拇趾。脾經脈就起於足大拇趾的端部。所以脾經有病症時,足大拇趾就不能抬起來使用。經脈沿著足大拇趾內側的白色肌肉交接處,越過核骨之後,就是孤拐骨。再往上,經過內踝前緣,沿著脛骨,往上經過膝關節和大腿內側的前緣,進入腹部,與脾經脈絡胃經脈相連接。所以強行站立時膝關節和大腿內側腫脹,腹部脹滿,嘔吐食物,腹瀉。腹痛胃痛。外寒侵入胃中,喜歡打嗝。這些都是脾經有病。從胃向上經過膈肌,挾著喉嚨與舌根相連接。

散舌下。為舌本強。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診脈如九菽之重浮於九菽者。胃脈也。按至肌肉阿阿緩漫。如微風輕颭柳梢之狀曰緩。次稍加力。脈道敦實曰大。此平脈也。弦緊則肝脈見於脾部。木來剋土為賊邪。主疼痛。然土衰則木失培養。亦主筋拘急而作嘔逆。若沉濡而滑為微邪。

白話文:

舌頭散開在舌根下,是舌根強壯的意思;舌頭的支脈,又從胃裡出來,直達膈膜,連接在心臟中央。診脈時,如果脈搏像九粒豆子那麼重,浮在九粒豆子上面的,就是胃脈。用指頭按脈搏,感覺肌肉柔軟而鬆弛,脈搏像微風輕輕吹動柳樹枝梢那樣,叫做緩脈。接著稍加用力,就會感覺脈道敦實,這就是大脈。這是平和的脈搏。如果脈搏弦緊,就說明肝脈出現在脾部。這是木來剋土的邪氣,主要表現為疼痛。但是,如果土衰弱,木就會失去滋養,也主要表現為筋骨拘急而嘔吐。如果脈搏沉細而滑利,就是輕微的邪氣。

沉主積冷氣塊。憂結中滿吞酸。濡則中脘冷痛。滑則脾家熱。主風寒久停。漸成霍亂。實而洪。心火相乘為虛邪。土中有火。火能化物消中。而脾胃皆虛。或口乾。或翻胃。太實主心痛。芤則血在中焦。主大腸成癰。浮澀屬金為實邪。浮主風熱。熱則金不能剋木。木來剋土。

白話文:

沉脈主因積聚的寒氣凝結於體內。鬱結於中的,內心愁悶,吞酸水。脈濡,則中脘冷痛。脈滑,則脾胃有熱。主因風寒之邪久停不去,漸漸形成霍亂。脈實而洪,心火相乘為虛邪。土中有火,火能化解中焦之物,而脾胃皆虛。或口乾,或吐胃。脈太實主心痛。脈芤,則血在中焦。主大腸成癰。脈浮澀屬金為實邪。脈浮主風熱。熱則金不能剋制木,木來剋制土。

金乃有病之子。不能顧母。主胃中。空虛。肢體脹滿。澀則損食氣痞上逆。又有正邪。緩者脾脈。緩甚則病痿厥。若三部皆緩。土能制水。水衰則火必獨炎。亦主脾胃熱。口臭翻胃。齒肉浮腫。心力損少。脾之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以冬壬癸日得之。蓋肝邪傳脾。脾當傳腎。

白話文:

金某人生有疾病的兒子,無法照料母親。主要在於胃部中空虛,肢體脹滿。澀氣則損傷了飲食精氣,痞氣向上逆行。另外還有正邪之分。緩和的是脾臟脈氣,緩和嚴重了就會導致痿厥病。如果三部脈氣都緩和,那麼土就能剋制水。水衰弱了,火一定獨立旺盛。也會導致脾胃發熱,口臭反胃,齒肉浮腫,心力損少。脾積累的病叫痞氣,在胃脘部,覆蓋面積大如盤子。在冬季壬癸日得的,這是因為肝臟的邪氣傳給了脾臟,脾臟應該傳給腎臟。

腎旺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受。故留結為積。脾氣實夢歌歡樂。虛則夢爭飲食。若脾絕而真藏脈見。如雀之啄。筋肉間連三五下。且堅且銳。忽來頓去。良久復來。如屋之漏。筋肉間良久一滴。濺起無力。如釜之沸。皮膚間有出無入。湧湧如羹之上沸。其見於形者。魚口涎不收。

白話文:

腎臟旺盛就不會受到邪氣侵犯。脾臟恢復就想要回去肝臟,肝臟卻不接受,因此停留鬱結而形成積症。脾氣充足的人,做夢會唱歌跳舞,快樂歡樂。脾氣虛弱的人,做夢會爭吵飲食。如果脾氣完全衰竭,真藏脈絡就會顯現出來,就像麻雀啄食一樣,在肌肉之間連續啄三五下,既堅硬又尖銳。忽然而來,頓然而去。很久之後又來了,就像屋頂漏水一樣。肌肉之間很久才會有一滴,濺起來沒有力量。像鍋子沸騰一樣,皮膚之間有的地方會出現水泡,有的地方卻沒有,水泡湧湧而出,像羹湯沸騰時的樣子。在形體上表現出來的是,嘴角流涎不止。

唇青反。人中滿。甲日篤。乙日死。死於寅卯時。脾之大略如此。

2. 胃脈

足陽明胃經。與脾為表裡。上通咽喉。胃下口即小腸。上口屬中央戊土。戊化火。故土性愛暖。熱則傷胃。但忌寒耳。主行氣。故谷入胃。脈道乃行。其用與性情等。俱不外乎脾脈。受手陽陽大腸之交。大腸脈終於鼻孔。胃脈即起於鼻之兩旁。上行左右相交頞。頞即山根也。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與脾臟表裡相應,向上貫通咽喉。胃的下口即是小腸,上口屬於中央戊土,戊土化火。所以土性喜好溫暖,過熱會損傷胃,但它卻忌諱寒冷。胃經主導氣血運行,所以食物進入胃後,脈道才能運行。它的作用與脾脈相同,都與性情有關。足陽明胃經接受手陽明大腸的交接,大腸經的脈絡終於鼻孔。胃經的脈絡則起於鼻子的兩旁,向上運行左右相交在頞部,頞部就是山根。

故鼽衄皆胃病。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唇下陷中曰承漿。循頤後下廉。上耳前。循髮際。至頞顱。故齒痛口喎唇胗額顱痛皆胃病。其支者。從耳後。下頸循喉嚨。入缺盆。下隔屬胃絡脾。故胃病主頸腫喉痹。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白話文:

所以鼻出血、吐血這些病都是胃病。向上循著鼻子外面,進入齒中,又從嘴角環繞嘴脣流出,向下降交接承漿穴。嘴脣下面凹陷的地方叫做承漿。順著下巴後面的下緣,向上到耳朵前面,沿著髮際,到達額頭和顱骨。所以牙痛、嘴歪、脣瘡、額頭痛、顱骨痛都是胃病。它的分支,從耳後,沿著脖子、喉嚨,進入缺盆穴,向下經過膈肌,屬於胃經,絡屬於脾經。所以胃病會引起頸部腫大、喉嚨疼痛。它的正經,從缺盆穴向下在乳房內側,向下經過臍旁,進入氣街。

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裡至氣街。與前之入氣街者合。故胃邪盛。身以前皆熱。又主大腹水腫。膺乳氣街俱痛。繇氣街。下髀關。抵伏兔。股外為髀。髀前膝上起肉處。為伏兔。後為髀關。即股內也。下膝臏中。循脛外廉。下足跗。入足中指內間。挾膝解中為臏。足面為跗。

白話文:

胃經的分支,從胃口開始,沿著腹腔向下,經過氣街,與先前進入氣街的經脈匯合。因此,如果胃經的邪氣過盛,身體的前部容易感到燥熱。此外,胃經也主治大腹水腫,以及胸膺及乳房的氣街部位出現疼痛。由氣街往下經過髀關,抵達伏兔,股的外側稱為髀,髀的前方膝蓋上方隆起的肉稱為伏兔,後方為髀關,也就是股內側。再往下經過膝蓋骨中央,沿著小腿外側緣向下,到足跗處,進入足部中指內側間隙。膝蓋中間凹陷處稱為臏,足面的部位稱為跗。

股膝足脛痛皆胃病。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胃實則熱。熱則惡火。四肢者。諸陽之本。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又火盛與水相激。為奔響腹脹。胃虛則寒慄鼓頷。善呻惡人。喜閉戶處。聞木音則驚。顏則黑。且數數而欠。胃之大略如此。

白話文:

股、膝、足、脛疼痛都是胃的疾病。其分支者,從腳背分支出到進入大趾之間,從趾端而出。胃實則熱,熱則惡火。四肢者,諸陽之本,陽盛則四肢實,四肢實則能登高而歌,脫去衣服奔跑。火盛與水相激,就會奔響腹脹。胃虛則寒慄、鼓頷,擅長呻吟、惡人,喜歡閉戶處居。聽到木頭聲音則驚恐,臉色發黑,而且常常打呵欠。胃病的概況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