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虛元鑒》~ 陳序
陳序
1. 陳序
歲甲戌,予守毗陵,得一士,柯子心齋。其先世浙慈人也,家傳忠厚,多業醫者,令祖錦堂先生,僑寓錫邑之鵝湖,遂家焉。心齋性聰穎,倜儻不附時俗,文章有奇氣,精書法,兼通家學,隱識為遠到材,迄今二十載矣。一衿潦倒,蹭蹬場屋,豈其愛博而不專歟?顧多才者多藝,不相妨也,遇合會有時耳。
予患頭風,訪醫仰藥,無纖毫之效。心齋診予脈,乃云治病不求其本,真為頭痛治頭。緣制一方,卻與所患不相涉,服後痛漸愈,不啻陳琳之檄。及見伊令伯德修所刻《理虛元鑑》,因知心齋制方之意之所由來也。德修柯君,雖未晤言,其學業之淵博,已於所訂者窺見一斑。
且是書沉埋剝蝕,歷有年所,當世不知有是書,即見之,誰復知為綺石作者。今柯君不掠美,以付剞劂,參訂而表彰之,更可見其用心之厚矣。噫!學固貴崇其本,業必有待乎時,不獨醫道也。是為序。
時乾隆三十六年歲次辛卯嘉平月閩中陳焱晉亭氏題於姑蘇署次
白話文:
在甲戌年,我擔任毗陵的長官時,認識了一位讀書人,名叫柯心齋。他的祖先是浙江慈谿人,家風忠厚,多數從事醫學。他的曾祖父錦堂先生,僑居在無錫鵝湖,於是就在那裡安家。心齋天資聰穎,不拘泥於世俗,文章有獨特的氣勢,擅長書法,也通曉家傳的醫學。我私下認為他是個有遠大前途的人才,至今已經二十年了。但他一直都沒考取功名,在科舉考試中屢次受挫,難道是因為他喜歡廣泛學習而不專精嗎?不過,多才多藝其實並不互相妨礙,只是時機還沒到而已。
我患有頭痛病,四處求醫吃藥,卻沒有絲毫效果。心齋為我診脈後,就說:「現在治療疾病,都不尋求病根,只知道頭痛醫頭,根本治不好。」於是開了一個藥方,內容卻和我的頭痛症狀沒有關係。沒想到我服藥後,疼痛卻逐漸痊癒,效果簡直就像陳琳寫的檄文一樣,立竿見影。後來我看到了他兄長柯德修所刊刻的《理虛元鑑》,才知道心齋開藥方的根據來源。德修先生,雖然我還沒機會和他見面交談,但從他校訂的這本書,就可以窺見他學問的淵博。
而且這本書已經被埋沒很久,經過歲月的磨損,世人不知道有這本書的存在,即使看到了,又有誰知道是綺石先生的作品呢?如今柯先生不貪圖名聲,將它交給刻印,又加以整理和表揚,更可以看出他用心良苦。唉!學習本來就應該重視根本,事業的成功也要等待時機,這不僅僅是醫學的道理。因此寫下這篇序文。
乾隆三十六年,歲次辛卯,十二月,福建人陳焱,字晉亭,在姑蘇的官署寫下此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