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傷秘旨》~ 救傷秘旨續刻 (3)
救傷秘旨續刻 (3)
1. 外敷生肌散
炙乳香、炙沒藥、白芷、赤石脂、兒茶、龍骨、貓頭骨、五倍子(各一錢),共研細末。
白話文:
將炙過的乳香、炙過的沒藥、白芷、赤石脂、兒茶、龍骨、貓頭骨、五倍子,各取一錢的份量,全部一起研磨成細末。
2. 補唇方法
龍骨,乳香,沒藥,白芨,白蘞,文蛤,黃連,黃柏(各三錢),麝香(少許),人乳調敷。先將麻藥敷缺處一刻,再用竹片夾住兩邊缺弦。用快刀削去薄皮。將繡針二枚,上下合正拴定,用線緊緊扎住。外敷藥散。三、四日後,其肉生牢。去針,又用藥摻針孔處,全愈。若新打破者,不必用麻去皮,依法敷藥,即效。
白話文:
將龍骨、乳香、沒藥、白芨、白蘞、文蛤、黃連、黃柏(各三錢),再加少許麝香,一起研磨成粉,用人乳調和成糊狀外敷。
先將麻藥敷在缺損的嘴唇處約一刻鐘(十五分鐘),然後用竹片夾住缺損處的兩邊。用鋒利的刀削去缺損處的薄皮。用兩根繡花針,上下對齊後用線緊緊綁住固定。再將調好的藥粉敷在傷口上。三、四天後,新的肌肉會長好。取下針,再用藥粉塗在針孔處,即可完全痊癒。
如果是新打破的傷口,就不需要用麻藥和削去薄皮,直接按照上面的方法敷藥,就會有效。
3. 破傷總錄
夫刀傷雖易實難。筋斷腹破,皮連骨削,刺入骨間,箭鏃斷在肉內。或破後傷風,如此等症,最宜良手。皮開而長者,必用細針將兩邊新破皮慢慢扯合,以針拴好,內外搽藥。不可用膏藥貼蓋,恐敗血成膿,肉爛難斂。如燥痛時,以豬油或麻油拭之。腹破腸出者,令平臥避風處,先用油搽傷口四旁,緩緩將腸送入腹內,用藥線將皮縫好,然後敷藥。三日內不可轉側,須待藥氣流通,不見疼痛方可。
箭鏃斷骨肉間者,須用麻藥服之,使不知痛,庶可鉗出。若小刺不出,以黑寶散敷之,即出。指節或骱骨被傷而偏者,或連皮屈折者,必要傷時理正。若至潰,則不可整矣。敷貼扎縛,均須仔細,勿令黏連,至後成膿。老年虛弱羸瘦,不忍痛苦者,須以救生為本,不必定施整理也。
凡頭上傷,或筋管穴通之處,血來必湧,須預調備止血之藥。打開看時,內有碎骨斷髮等類,必要盡行取出,速以藥敷好。必用玉貞散蓋護,防其傷風。爛壞者,用收斂藥,至肉滿不得結痂。肌有小孔,流膿不合者,必有碎骨,或芒刺斷髮之類,潛住新肉故也。必用烏金膏、三品錠插入,潰開好肉,細察取出,方能收斂結痂。
或生疔或內有膿窠者,亦用此法治之。刎斷喉者,傷及內喉。飲食不可進,則難治矣。先以血竭末散內喉四旁,勿令漏入喉管,以桑線縫合外皮,再用風流散,蓋一層補血膏貼之。四圍周密,不可泄氣。內服參竹飲,以接元氣。並清氣血之藥,自然全愈。
白話文:
處理刀傷雖然看似容易,實際上很困難。像是筋斷裂、腹部破裂、皮肉連著骨頭被削掉、刺傷到骨頭之間,或是箭頭斷在肉裡面,以及傷口破裂後又感染風寒等這些情況,都需要高明的醫生來處理。
皮膚裂開較長的傷口,一定要用細針將兩邊新裂開的皮膚慢慢拉合,用針線縫好,傷口內外都要擦藥。不可以貼膏藥覆蓋,以免敗血變成膿,導致肉腐爛難以癒合。如果傷口乾燥疼痛,可以用豬油或麻油擦拭。
腹部破裂導致腸子跑出來的情況,要讓病人平躺在避風的地方,先用油塗抹傷口四周,慢慢地將腸子送回腹腔內,用藥線將皮膚縫合好,然後敷藥。三天內不可以翻身,要等到藥效發揮,不感到疼痛才可以。
箭頭斷在骨肉之間的情況,需要服用麻藥,使病人失去痛覺,這樣才能用鉗子取出。如果小刺無法取出,可以用黑寶散敷在傷口上,就能將刺逼出來。手指關節或骨頭被傷而錯位,或是連皮肉彎曲變形的,一定要在受傷當下馬上將其矯正。如果等到傷口潰爛,就無法矯正了。敷藥、貼藥、包紮等步驟都要仔細,不要讓傷口黏連,導致之後化膿。年老體弱、身體瘦弱,無法忍受疼痛的病人,應該以保住性命為優先考量,不一定要進行矯正。
凡是頭部受傷,或是傷到筋脈、血管、穴道等地方,流血一定會大量湧出,所以要預先準備好止血的藥。打開傷口檢查時,如果裡面有碎骨、斷髮等異物,一定要完全取出,迅速敷上藥。必須用玉貞散覆蓋保護傷口,防止感染風寒。如果傷口潰爛,要用收斂藥,使新肉長滿而不能結痂。如果肌肉有小孔,流膿無法癒合,一定是裡面有碎骨、芒刺或斷髮之類的東西,潛藏在新肉中。必須用烏金膏或三品錠塞入傷口,讓好的肉腐爛,仔細檢查並取出異物,才能使傷口收斂結痂。
如果傷口長出疔瘡或是裡面有膿包,也用這個方法治療。如果是割斷喉嚨,傷到裡面的喉管,病人無法進食,就難以治療了。先將血竭粉散在內喉四周,不要讓粉末漏入氣管,用桑線縫合外層皮膚,再用風流散覆蓋,貼上補血膏。傷口四周要密封周密,不可以漏氣。同時內服參竹飲,來接續元氣,並服用清熱解毒的藥,自然就能痊癒。
4. 玉貞散
南星,白芷,防風,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為末。敷用護風,亦可調服二錢。
白話文:
將天南星、白芷、防風、天麻、羌活、白附子這六種藥材,都磨成等量的粉末。可以將藥粉敷在患處來保護、抵禦風邪,也可以調和後內服,每次服用二錢的量。
5. 風流散
降香節(四兩),血竭(二兩五錢),蘇木(二兩),乳香(五錢),沒藥(三錢),龍骨(二錢),紅花(一錢),桔梗(少許),燈心(一把),孵成形雞蛋(十個,連毛醋煮,黃泥封固,文武火煨。),各為細末,和勻再研。乾摻止血。止後燥痛,用清油調敷。血不止者,以血竭末獨敷立止。
白話文:
將降香(四兩)、血竭(二兩五錢)、蘇木(二兩)、乳香(五錢)、沒藥(三錢)、龍骨(二錢)、紅花(一錢)、桔梗(少許)、燈心草(一把),以及用醋煮過,外面裹著黃泥,用文火和武火煨熟的帶毛雞蛋(十個),全部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後再研磨。
此藥粉可以乾灑在傷口上止血。如果止血後傷口乾燥疼痛,可以用清油調和藥粉後敷在傷口上。如果血仍然止不住,可以直接將血竭粉單獨敷在傷口上,可以立刻止血。
6. 整骨接骨夾縛手法
夫腦者,諸陽所聚。其太陽、囟門、腦蓋骨等處,一有破傷,即性命所繫。宜分開其發,尋看傷處,剪去近傷之發,方好用藥。若血湧出,用燈心嚼成團,蘸桃花散塞之,無不止矣。小則不必,若或臭爛,先煎消風散服之,又煎辛香散洗之。洗時切忌當風處,猶恐寒熱增重難醫。
若頭面皆腫,此風入里也,宜服消風散。患處有腫,用蜜調聖神散,或薑汁醇酒調貼亦可。若髓出,用安髓散清茶調敷。二藥合用尤妙。若腦骨沉陷,用白金散,加淮烏散貼之,即時吸起,服藥取效。
夫面有七孔,眼居第一,為人生一世之最要者,治宜詳慎。如睛出胞外者,趁熱送入,但用聖神散貼,退其血與腫,內仍服藥。若黑睛破水出者,其目必壞,若翻轉在胞內,可輕輕撥轉歸原,亦用聖神散貼之。若血侵睛,用桃柳嫩枝、生地黃、地龍煎水,浸豬腿精肉,貼眼上,秘傳。常服活血注痛散,及清頭面藥,余皆照外傷見血治之。
夫頰骨脫,令患人坐定,揉以百十下,令口張開,醫者以兩手大拇指入口中,合手掇定,往下一伸,復還上一送,即入臼矣。仍用手巾兜住,一時可解。
夫牙床骨被傷,用手揣搦,令相按歸原,用聖神散貼之,外用絹手巾兜住下頰,直上縛在頭頂上。牙落者去之,搖動者以箸撥正。血出不止,用五倍子、白礬煎湯,含口中止之。以米湯調白金散噙化,或用桃花散塞之。
夫頭頸從高墜下縮者,先用消風散,或住痛散,加痹藥昏昏散服之。令患人仰臥,用絹帶兜其下頰,直上頭頂,再將頭髮解伸,同絹帶拿作一把,令其頭睡得平正,醫者坐於地下,伸直兩腳,踏患人肩上,用力徐徐拔伸,歸原合好。用生薑自然汁、韭汁、酒、醋調聖神散貼之。綁縛牢固,常服尋痛住痛散取效。
夫肩井欄骨折斷者,先用消風散住痛散,加痹藥昏昏散服之。揣搦相按歸原,次用蜜調聖神散貼之。卻用毛竹一節,長短闊狹,以患處為度,破開兩片,用一大片,削去楞角,闞入骨,用綿絮一團實股下,以絹帶從股下纏至那邊肩上扎住,服藥取效。
夫肩膊飯鍬骨破傷出者,以消風散住痛散加痹藥服之,次削甲辦藥,用手巾袱蘸辛香散藥湯,洗盦其肩上,以舒其肩骨。令患人側臥,以一人立其面前,帶伸患人之手,與肩並齊,以足撐開患人之脅,如此則伸骨而易入也。醫者居其肩後,用手搦令患骨相接,要折試其手,上至腦,下腦後,又過胸前,令其掌於心脘下,不許搖動。
卻用薑汁、韭汁,調聖神散貼之,用紙裹杉木皮一大片,按住藥上,用絹帶一條,從患處脅下綁至那邊肩上,其大杉木皮亦要穿數孔,庶好摻濕內面藥,日服加減活血尋痛散,取效。
夫肩胛骨脫出腕外者,此骨下段是杵,上段身骨是臼,治法先用住痛散加痹藥服之,次削甲辦藥。用布手巾袱蘸辛香散藥湯,盦洗患處,令筋骨舒軟。如左手骨脫者,令患人臥,一人坐其左膝之側,曲其左足,踏患人左脅下,用帶綁住患人肘上,繫於坐者腰間,坐者以手扶平患人之肘,卻低頭向前,倒腰向後,用力徐徐拔伸患人之骨,按正入於脅下。
白話文:
整骨接骨夾縛手法
人體頭部是諸陽聚集之處,太陽穴、囟門、顱骨等部位一旦受傷,性命攸關。應先撥開頭髮,仔細查看傷口,剪去傷口附近的頭髮,然後才能上藥。如果出血不止,可用燈芯嚼成團,沾上桃花散塞住傷口,就能止血。傷口較小則不必如此。如果傷口腐爛發臭,應先服用消風散煎劑,再用辛香散煎劑清洗傷口。清洗傷口時,務必避免在風口處,以免寒熱加重,難以治療。
如果頭面部腫脹,這是風邪入裡,應服用消風散。患處腫脹,可用蜂蜜調和聖神散敷貼,或用薑汁和米酒調和敷貼也可。如果腦髓溢出,用安髓散加清水調和敷貼。兩種藥物合用效果更佳。如果顱骨凹陷,用白金散加淮烏散敷貼,立即將凹陷處吸起,並服用藥物治療。
臉上有七個孔竅,眼睛居於首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器官,治療需謹慎小心。如果眼球突出於眼眶外,應趁熱將其送回眼眶內,並用聖神散敷貼,消退血腫,同時內服藥物。如果黑眼球破裂,眼內有水溢出,眼睛必定受損;如果眼球翻轉在眼眶內,可輕輕撥轉至原位,並用聖神散敷貼。如果眼睛被血侵染,可用桃柳嫩枝、生地黃、地龍煎水,浸泡豬腿精肉,敷貼於眼睛上(此為秘方)。常服活血止痛散和清頭面藥物,其他治療方法都參照外傷出血的處理方法。
如果顴骨脫臼,讓患者坐好,揉搓一百次左右,讓患者張開嘴巴,醫生用雙手的大拇指伸入口中,合攏雙手,將顴骨往下按壓,再往上推,使顴骨復位。然後用毛巾包紮固定,即可痊癒。
如果牙床骨受傷,用手輕輕揉搓,使其復位,並用聖神散敷貼,再用絹布毛巾包住下顎,向上綁在頭頂。脫落的牙齒應拔除,鬆動的牙齒則用筷子撥正。如果出血不止,用五倍子、白礬煎湯含漱止血。用米湯調和白金散含化,或用桃花散塞住傷口止血。
如果頭頸從高處墜落而導致頸椎縮短,先服用消風散或止痛散,再加痹藥昏昏散。讓患者仰臥,用絹帶包住下顎,向上綁至頭頂,然後解開頭髮,與絹帶一起紮成一束,使患者頭部平躺。醫生坐在患者腳下,伸直雙腿,將腳踩在患者肩膀上,用力慢慢地牽拉,使頸椎復位。用生薑汁、韭菜汁、酒、醋調和聖神散敷貼。綁紮牢固,並常服尋痛止痛散,直到痊癒。
如果肩井骨骨折,先服用消風散、止痛散和痹藥昏昏散。輕輕揉搓,使其復位,然後用蜂蜜調和聖神散敷貼。再取一段毛竹,長短寬窄以患處為準,劈成兩片,用較大的一片,削去棱角,嵌入骨折處,用棉絮填滿骨折處下方,用絹帶從骨折處下方纏繞至另一側肩膀,紮緊固定,服用藥物,直到痊癒。
如果肩胛骨(肩胛骨指肩胛骨,飯鍬骨應為肩胛骨)破損,服用消風散、止痛散和痹藥。然後準備藥物,用毛巾蘸辛香散藥湯清洗肩部,以舒緩肩胛骨。讓患者側臥,另一人站在患者面前,扶起患者的手,使其與肩膀齊平,用腳撐開患者的肋骨,這樣更容易使骨骼復位。醫生站在患者肩後,用手將斷裂的骨骼復位,然後試探患者手臂的活動情況,從頭到頸後,再到胸前,直到患者的手掌放在心窩下,不能晃動。
然後用薑汁、韭菜汁調和聖神散敷貼,用紙包住一片杉木皮,壓在藥物上,用絹帶從患處肋下綁至另一側肩膀。杉木皮也要打幾個孔,以便藥物滲入。每天服用活血尋痛散,根據病情調整用量,直到痊癒。
如果肩胛骨脫臼,肩胛骨下端是杵狀突起,上端是關節窩。治療方法是先服用止痛散和痹藥,然後準備藥物。用布毛巾蘸辛香散藥湯清洗患處,使肌肉和骨骼鬆軟。如果左肩胛骨脫臼,讓患者平臥,另一人坐在患者左膝旁,彎曲患者的左腿,腳踩在患者左肋下,用帶子綁住患者的肘部,繫在坐著的人腰間。坐著的人用手扶平患者的肘部,然後低頭向前,彎腰向後,用力慢慢地牽拉患者的骨骼,使其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