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症治方》~ 脈症治方凡例
脈症治方凡例
1. 脈症治方凡例
一、此書專以六氣四因為主。蓋風寒暑濕燥火自外而致,氣血痰鬱自內而生。雖曰變幻多端,大要皆不越此。
一、治病,必以脈為先。脈不明,則無由識症,而陰陽寒熱,亦無從辨。故引用脈義,專以崔真人脈訣為主,而以王叔和脈經參之。其有未備者,則僣附己意。一脈明,而後審症。症不審,則無以施治。故論症專以內經為主,次以劉張李朱四家議論為羽翼。或未備,則參以諸家之說,而直稱某書云,或某云,使閱者知有根據。
一、症明,而後論治。治法不明,則用藥無所據。故治法亦以內經,四子為主,然後參以諸家之說。有合經意者,則錄之。未備者,則僣附已意以補之。其餘概不敢泛錄,恐雅鄭之混也。
一、治法明,而後義方。方不當,則不能愈疾。故立方專取古之名方一二道為主。順四時變症,隨症加減,則庶乎無膠柱之誚矣。
一、按脈審症,因症酌治,因治定方,四者相承。誠於此四者無訛,而醫無餘理矣。書中分門別類,既已條理井然,而每門類中,又復挨次編輯,首論脈,次論症,次論治,次論方,使見者瞭如指掌。故即以是名書,庶閱者,可因名思義也。
一、症治內,或宜用別方,悉探附於卷末,以便檢閱。
一、婦人小兒諸症,雖有胎產血氣驚疳變蒸痘疹之異,亦不外乎六氣四因。然病同丈夫者,治亦同法。餘症亦各附於篇內,茲不詳及。
一、藥方,悉照今之分兩,以一帖為式,所以便用也。一纂述此書,甚有便於初學,所謂下學之事也。而上達之功,亦不外此。然人命匪輕,何敢自信為議論之已精,採摭之盡當。設有疵漏,惟高明之士,幸垂正焉。
春嚴吳正倫議。
白話文:
這本書主要以六氣和四因為主軸。所謂的六氣,指的是風、寒、暑、濕、燥、火這些從外界侵入人體的因素;而四因,指的是氣、血、痰、鬱這些從體內產生的病因。雖然疾病的變化多端,但大致都不會超出這些範疇。
診治疾病,必須先從把脈開始。如果脈象不清楚,就無法辨識病症,陰陽寒熱的屬性也無從判斷。所以本書引用脈學的道理,主要以崔真人脈訣為主,並參考王叔和的脈經。如果還有不足的地方,就加入我自己的見解。清楚了解脈象之後,才能進一步診斷病症。如果病症沒有診斷清楚,就無法對症下藥。因此,本書在論述病症時,主要以《內經》的內容為主,並輔以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四位醫家的觀點。如果還有不足,也會參考其他醫家的學說,並直接註明出自哪本書或哪位醫家,讓讀者知道是有根據的。
診斷清楚病症之後,才能討論治療方法。如果治療方法不清楚,用藥就沒有依據。所以本書在論述治療方法時,也是以《內經》和四位醫家的觀點為主,然後再參考其他醫家的說法。符合經典理論的就會採用,不足的部分就加入我自己的見解加以補充。其他不相關的說法,就不敢隨便收錄,以免混淆視聽。
治療方法明確之後,才能開出藥方。如果藥方不恰當,就不能治好疾病。所以本書在開立藥方時,主要選用古代的名方一兩道為主。並根據四季變化和病症的不同,隨症狀加以增減,這樣才能避免食古不化的弊病。
把脈診斷、審察病症、根據病症選擇治療方法、根據治療方法確定藥方,這四個步驟是環環相扣的。如果這四個步驟都沒有錯誤,醫學的道理也就沒有其他的了。本書將疾病分成不同類別,並且條理清晰地編排,在每個類別中,又按照脈象、病症、治療方法、藥方的順序排列,讓讀者一目瞭然。所以本書就以這樣的編排方式命名,希望能讓讀者可以從書名聯想到內容。
書中若有其他病症,適合用不同藥方治療的,都會在書末附錄,方便查閱。
婦女和小孩的疾病,雖然有懷孕、生產、血氣、驚嚇、疳積、發熱出疹等不同,但也都離不開六氣和四因的範疇。如果病症和男人一樣,治療方法也相同。其他的特殊病症,也會在各章節中附帶說明,這裡就不多加贅述。
藥方的劑量,都按照現在的衡量標準,以一帖為單位,方便使用。本書的編寫,對初學者來說很有幫助,可以說是學習醫學的入門基礎,但進一步深入研究醫學也離不開這些基礎。然而人命關天,我不敢自認自己的見解已經非常精闢,或是採納的資料都完全正確。如果書中有任何疏漏錯誤,還請高明的醫家指正。
春季,吳正倫謹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