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外科方》~ 總論十八條 (8)
總論十八條 (8)
1. 透膿散
此證兩脅下成癰疽,因而氣虛,切不可服補陽之藥。蓋虛中而得,決不宜受熱劑,倘受熱劑,則虛熱愈盛,易於傷骨膜,切宜慎之。
此證於頸後兩邊左右鬢髮邊發生者,急宜救之。如核發者,急宜取去病根;如腦心發者,熱氣上攻於腦,四畔邊焮赤腫硬,連於耳項,寒熱疼痛。若不急療,毒入於血,肉多腐壞為膿水,頭中而出。血氣及痰發者,難治,主死矣。
此證名夭疽,其狀大而紫黑色。若不急療,則熱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十餘日死。急用前化毒消腫托裡散及內托千金散,生肌定痛等藥,取效矣。
此證生於耳後一寸三分致命之處,發之必死,故銳毒不治。銳毒者,堅銳其毒,名曰發頤,乃熱上蒸,連頤而穿口者,必主穿喉死矣。用藥於後。
白話文:
這種病症是在兩側脅肋下方形成癰疽,是因為身體氣虛所導致,絕對不能服用補陽的藥物。這是因為身體虛弱時才發生的,絕對不適合使用溫熱的藥劑,如果服用溫熱藥劑,虛熱會更加嚴重,容易傷害骨膜,一定要特別小心。
這種病症如果發生在頸後兩邊,靠近左右鬢髮的地方,必須立刻治療。如果是像腫塊一樣發生的,要趕快去除病根;如果是長在腦部的中心,熱氣會向上侵襲腦部,四周會出現紅腫硬塊,連接到耳朵和脖子,會有發冷發熱和疼痛的感覺。如果不及時治療,毒素會進入血液,導致肌肉腐爛化膿,從頭部流出膿水。如果病症還涉及到血氣和痰液,就很難治療,通常會導致死亡。
這種病症稱為夭疽,外觀又大又呈現紫黑色。如果不趕快治療,熱毒會侵入腋下,往前會傷害任脈,往內會侵襲肝肺,十多天就會死亡。要趕快使用之前提到的化毒消腫托裡散以及內托千金散,還有生肌定痛等藥物,才能有效治療。
這種病症如果長在耳朵後面一寸三分的致命位置,一旦發病必定會死亡,所以這種毒性極強的病症是無法治療的。所謂的「銳毒」是指毒性堅硬銳利,這種病稱為「發頤」,是由於熱氣往上蒸騰,連帶到下巴,甚至穿破口腔,通常會因為穿破喉嚨而死亡。治療的藥方在後面會提到。
2. 破血散
專治石癭、氣癭、筋癭、血癭等證,急服此藥,及後藥敷之。
海藻(洗),龍膽,海蛤,通草,貝母(去心,各三錢),昆布,礬石(枯),松蘿(各三錢),麥曲,半夏(各一錢)
總為細末,每服二錢,南酒溫調服之。忌一切毒物及甘草、雞、魚、五辛、生冷、果木等物,忌食方效。
白話文:
專門治療石癭、氣癭、筋癭、血癭等病症,立即服用此藥,然後再用外敷藥。
藥材包含:海藻(洗淨),龍膽,海蛤,通草,貝母(去除心部,各三錢),昆布,枯礬,松蘿(各三錢),麥芽,半夏(各一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熱的南酒調和後服用。服藥期間,忌食一切有毒之物,以及甘草、雞肉、魚肉、五辛(蔥、蒜、韭、薤、興渠)、生冷食物、水果等,忌食才能發揮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