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外科方》~ 疔瘡治法 (1)

回本書目錄

疔瘡治法 (1)

1. 疔瘡治法

夫疔瘡之初生也,人多不覺。生於頭面手足肚脅腰腿間,亦無定處,一二日必作寒熱如瘧,頭疼體痛不可忍,其痛稍異於尋常之證,須去遍身尋認其瘡,如有小瘡與常患之瘡稍異,即是疔也。此瘡得患,各有所因,而其形狀亦各不同。

白話文:

在疔瘡一開始產生時,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疔瘡可以在頭面、手足、肚腹、腰部、腿部等部位產生,沒有固定的位置。一兩天后通常會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症狀,伴隨著難以忍受的頭痛和全身疼痛。這種疼痛與一般的疾病症狀略有不同。需要在全身仔細尋找,如果發現一個與常患的瘡稍有不同的微小瘡口,那就是疔瘡。這種瘡的患病原因各不相同,其形狀也各不相同。

豬疔形圓而小,瘡口內有油(⊙)。羊疔形長色白(囗)。牛疔形圓而小,瘡口內無油(○)。狗疔形長或帶尖,色赤()。驢、馬疔其狀三角,頂上有黑點,根赤。(△或)。要知此瘡非特豬、牛、狗、羊、驢、馬之毒所致。

白話文:

豬疔:形狀呈圓形而小,瘡口內有油。

羊疔:形狀呈長條狀,顏色為白色。

牛疔:形狀呈圓形而小,瘡口內沒有油。

狗疔:形狀呈長條狀或帶有尖端,顏色為紅色。

驢、馬疔:形狀呈三角形,頂端有一個黑點,根部為紅色。

以上這些瘡症,並不只限於豬、牛、狗、羊、驢、馬等動物身上才會出現。

宿水不潔,飲子亦生水疔。豆腐中有人汗,食之亦生豆腐疔。又有氣疔、鬼疔,形狀雖不一,然其治之之法則一也。

白話文:

如果儲存的水不乾淨,喝了這個水的牲畜也會得水疔。豆腐裡面有人流的汗,吃了這種豆腐也會得豆腐疔。另外還有一些氣疔、鬼疔,雖然形狀不太一樣,治療的方法是一樣的。

瘡色緩:第一日瘡頂疱色小白,第二日色大白,第三日色微紫,第四日色真紫。瘡色急:第五日色微青,(小緊。)第六日色深青。(大緊。)第七日色黑。其狀有如魚臍,又如灸瘡之狀,乃最緊急之候也。

白話文:

瘡色發展緩慢:第一天瘡頂起泡顏色呈白色,第二天顏色變大白,第三天顏色微紫,第四天顏色真紫。瘡色發展迅速:第五天顏色微青(小緊),第六天顏色深青(大緊),第七天顏色發黑。其狀如魚臍,又如灸瘡的狀​​態,是病情最緊急的時候。

瘡證吉:有應。如生一疔之外,別處肉上再生一小瘡,即是有應,可用針挑破,護場。瘡四圍有赤腫,生多,瘡多者謂之滿天星,飲食如常,頭痛,身熱,手足溫。瘡證凶:無應。別處肉上無瘡,不護場,疔四圍無赤腫,內疔盛,渴欲飲水,飲食不進,頭眩眼花,護床不動,臥不起也,眼白,睛癡不轉,唇舌青,腹痛。甚者有內疔、五心腫、手足冷、氣粗、無脈。

白話文:

瘡證吉兆:有反應。例如在長了一個疔瘡的旁邊,肉上又生出一個小瘡,這就是有反應,可以用針挑破,然後保護傷口。瘡口周圍有紅腫,膿液多,瘡口多的叫做滿天星,飲食正常,頭痛,身體發熱,手腳溫暖。

瘡證凶兆:沒有反應。在其他地方的肉上沒有瘡,不保護傷口,疔瘡周圍沒有紅腫,內部的疔瘡嚴重,口渴想喝水,飲食不進,頭暈眼花,護牀不動,臥不起,眼白發黃,眼睛癡呆不轉動,嘴脣和舌頭發青,腹痛。嚴重的瘡證有內疔、五心腫脹、手腳冰冷、氣粗、無脈象。

2. 桃紅散

治諸疔瘡,雖有凶證迭見,六脈俱絕死者,此藥悉能主之。

蟾酥(少許),信石(少許),蟬蛻(三個,去足翅),蜈蚣頭(一個),斑蝥(三個,去足翅),國丹(五錢),風化石灰(一兩,沙鍋盛,瓦片蓋,炭火煅二時久取出)

白話文:

蟾酥(取少許)、信石(取少許)、蟬蛻(取三個,去掉腳和翅膀)、蜈蚣頭(取一個)、斑蝥(取三個,去掉腳和翅膀)、國丹(用五錢)、風化石灰(取一兩,放在沙鍋中,用瓦片蓋上,用炭火煅燒二個時辰後取出)

上各制,同研為末,令極細,指爪甲刮蔥白皮內涎調藥。先以禾葉針針破瘡口,可深半寸。凡疔瘡必有紅絲路,可隨紅絲斜下針。如瘡在胸以上,可斜向下;如在胸下,可針斜向上。蓋瘡毒喜趨心,故下針亦隨毒氣行也。出針後,瘡口有惡血,須令出盡,別將蟾酥一粒如麥粒大,入在瘡口中,用針送令深入,卻以前蔥涎所調藥敷瘡口,莫敷在好肉上,用冷水浸濕二三十重,貼在藥上,封固瘡上。

白話文:

將上面各味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手指甲刮取蔥白皮內部的黏液,和藥粉調勻。先用禾葉針刺破瘡口,深度約半寸。凡是疔瘡一定有紅色的脈絡,可以沿著紅色的脈絡斜著刺針。如果瘡在胸部以上,可以斜著向下刺針;如果在胸部以下,可以斜著向上刺針。這是因為瘡毒喜歡向心臟蔓延,所以刺針也要隨著毒氣的走向。刺針後,瘡口如有惡血,必須讓它流盡,再將一粒麥粒大小的蟾酥放入瘡口中,用針送入深處,再用前面蔥涎所調的藥敷在瘡口上,不要敷在健康的皮膚上,用冷水浸濕二十至三十層的紗布,敷在藥上,密封瘡口。

如清早封固,至晚覺瘡口熱,即去紙,水洗去令淨,用玉紅散摻瘡口,瘡口必有數日臖作疼痛,只用玉紅散摻瘡,仍日用蔥湯洗。然疔瘡之證雖危惡,但能用針破瘡口,入蟾酥在內,以桃紅散封固瘡後,即可保其回生也。至如瘡口臖作疼痛不可忍,可不必憂,此非疔毒為害,乃是蟾酥在臖作腐爛疔毒,故爾痛也。

白話文:

如果早晨封固的瘡口,到傍晚摸起來有熱度,就立即取下紙張,用水洗淨,用玉紅散敷在瘡口上,瘡口一定會在幾天內出現腫脹和疼痛,只要繼續用玉紅散敷在瘡口上,並每天用蔥湯清洗即可。雖然疔瘡的病情很危險,但只要用針刺破瘡口,將蟾酥塞入其中,用桃紅散封住瘡口後,就可以保住患者的生命。如果瘡口腫脹疼痛難忍,不必擔心,這不是疔毒發作,而是蟾酥正在腐蝕疔毒,所以才會疼痛。

可採芙蓉葉桑葉亦可,擂敷瘡四圍,散其血勿令血潮,日夜各換一藥,須洗瘡後上藥,其瘡安好不日也。若疔瘡初發之時,必發寒熱身疼,此乃毒氣在表,當汗而解,自沸湯主之。老人、虛人、孕婦,不宜汗下,只用桃紅散拔其毒。

白話文:

採用芙蓉葉,也可以使用桑葉,搗碎後敷在瘡口周圍,散瘀血,不可讓血瘀積,白天和晚上分別換一次藥,必定要清洗傷口後上藥,如此這般,傷口很快就會痊癒。假如疔瘡剛開始發作時,一定會發燒、怕冷、身體疼痛,這是因為毒氣在體表,應該發汗來解除這些症狀,可用自沸湯為主。老人、體虛的人、孕婦,不適合發汗,只可以用桃紅散來拔出毒氣。

3. 自沸湯

白礬(五錢),青黛(三錢),塚間貼背干石灰(三錢)

白話文:

白礬(二十五公克),青黛(十五公克),墳墓間貼背處的乾燥石灰(十五公克)

上為細末,研至無聲為度,打和令勻。每服三錢,井花水半碗調,柳條攪千百下令勻,頓服之。厚衣蓋覆良久,用蔥豉湯入醋少許,極熱服,少助藥力,得汗而解。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磨到沒有聲音為止,然後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三錢,用井水半碗調和,用柳條攪拌一千到一千下,使之均勻,然後立即服下。服用後用厚衣物蓋住,過很久再喝用蔥、豉和醋煮成的湯,趁熱服用,可以幫助藥效,出汗後即可痊癒。

若始不覺是疔瘡,不曾以前法出汗,過數日方覺,則寒熱體痛皆罷,毒氣入里矣。須用利藥使內中毒氣下泄,雄黃丸主之。

白話文:

如果一開始沒有發現是疔瘡,也沒有用以前的方法發汗,過幾天后才發現,那麼寒熱和全身疼痛都已經消失,毒氣已經進入體內了。必須使用利藥讓體內的毒氣向下排出,雄黃丸是主要藥物。

4. 雄黃丸

雄黃(五錢),鬱金(五錢),巴豆(半錢,去心殼略去油)

白話文:

  • 雄黃(五錢):雄黃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 鬱金(五錢):鬱金也是一種中藥,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 巴豆(半錢,去心殼略去油):巴豆是一種瀉藥,具有瀉下積滯、通便導滯的功效。但是巴豆有毒,使用時需謹慎,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一方加信石一字許,不可多用,以清油煮半日取出,曬乾入藥。一方加斑蝥七個,去翅嘴,以糯米炒變色,去米用。又治瘰癧。一方加玄明粉三錢,又治咽喉腫痛喉閉等證。

白話文:

一種(方劑)加入信石,分量只需一個字(的重量),不能多用,用清油煮半日,取出曬乾後入藥。另一種(方劑)加入七隻斑蝥,去除翅膀和嘴,用糯米炒至變色,去除米粒後使用。還可用於治療瘰癧。另一種(方劑)加入三錢玄明粉,還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嚨閉塞等症狀。

上各研為細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冷茶清吞下,取利為度,如不利再服。

白話文:

將以上藥物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7 丸,用冷茶送服,以大便通暢為準,如大便不通暢則再服用。

5. 玉紅散

寒水石(一兩,煅),輕粉(少許),國丹(少許)

上件研為細末,摻瘡口上,日夜二洗二換。蓋蟾酥膏桃紅散,皆為毒藥,故令瘡疼痛,用玉紅散解二藥之毒,用二藥散其血,則當自然安矣。若一時未能辨前項蟾酥、桃紅散等藥,可用李世安一宗治法主之,功效尤速。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物研磨成細末,敷在瘡口上,每天早晚清洗並更換藥物兩次。因為蟾酥膏、桃紅散都是毒藥,所以會導致瘡口疼痛。使用玉紅散可以解痙兩種藥物的毒性,使用二種藥物可以散血,那麼瘡口就會自然好轉。如果一時無法辨別前述的蟾酥、桃紅散等藥物,可以使用李世安一宗的主要療法,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