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外科方》~ 救解諸毒傷寒雜病一切等證 (8)
救解諸毒傷寒雜病一切等證 (8)
1. 推車丸
治黃腫水腫。
白麵(半斤),明礬(二兩),青礬(一兩)
上三味同炒令赤色,醋煮米糊為丸,棗湯下三十丸。
又黃腫方
三稜(醋煮),莪朮(醋煮,焙乾),蒼朮(米泔浸,炒),厚朴(薑汁炒),陳皮(去白,各一兩重),甘草(半兩),青礬(二兩)
上前六味為末,後將青礬同占米粉和研作糊為丸。每服五六十丸,米湯吞下。忌豬母、雄雞、鵝、牛、羊等肉毒食。
秘方,治黃腫、水腫、酒黃、積痛,並皆治之。
青礬(半斤,米醋一大盞,和勻,瓦盆盛之,火上煅自干為度),平胃散,烏藥順氣散(各半兩重)
不忌口,可加鍋灰。
上為末,打和煮醋糊丸。每服大凡用九丸、十一丸者,多至二三十丸,空心南酒或姜鹽湯送下。
又秘方無名丸,治水腫病,心腹堅脹,遍身腫痛,咳嗽喘急,並治之。
赤茯苓,大戟,甘遂(各一兩,切,忌甘草),芫花(半兩),檳榔(半兩),青皮(半兩),黑牽牛(半兩)
上總為末,薄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隨病虛實,加減丸數用之。湯使如後:
水腫,海藻、破故紙、白朮煎湯下;面腫,陳皮煎湯下;肚腫,升麻煎湯下;腰腫,葶藶子煎湯下;四肢腫,桑白皮煎湯下;腳腫,生米一撮,將水洗過米,次擦洗擂碎,用沸湯泡飲送下。如若大便來多不住,用冷水浸腳手便住。婦人胎前產後,切不可服此藥。並要五更空心服之。
如腳膝腫,服藥後,當閣起兩足而臥,令水流至腳間,從大小便出,則腫自消,其日不可他服別藥,更忌甘草,並斷鹽半年,即不發矣。此藥不可多服,又不可日日服。如一次取水不盡,當三日一次用藥。其除二日可服生料五苓散、嘉禾散相和用,薑棗煎服,以能理脾進食清利水道,腫自消矣。
治便紅,烏梅燒存性,不拘多少,醋煮米糊為丸,湯酒任下。
一方:黃連、柏葉焙,二味為末,空心酒調。
一方:荊芥穗、砂仁為末,每服三錢,糯米飲調下,日進三服。
又方:五倍子為末,鹽梅搗膏,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湯任下。
又治瀉血,百藥煎不拘多少,半燒灰,半生用,研末軟飯丸,每三十丸米飲下。
治腸風痔漏等疾,白芷一味,以米泔浸一宿,取出切片,用火煅地令熱,掃去灰,將紙放在地上,以白芷鋪上,翕干為末,每日酒調下。
一方:皂角去子及皮,蜜炙為末,米糊丸,米飲吞下。
一方:蒼耳葉或子,焙乾為末,蜜調服。
塗洗藥:朴硝、井花水調洗。如要塗,用蜜和雞蘇丸並朴硝調搽上。
一方:銅青、密陀僧各一錢,麝少許為末,津液和調搽之。
痔瘡突出,坐立不便,效速如神。韭菜淨洗,以沸湯煎,泡於瓦木器內熏之,通手沃洗最佳也。
一方:西瓜皮煮熟,聞香氣,以上法熏洗。
白話文:
【推車丸】
治療黃疸性浮腫和一般水腫。
材料:麵粉(半斤)、明礬(二兩)、青礬(一兩)
做法:將上述三種材料一起炒到變成紅色,再用醋煮成米糊,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用棗子熬成的湯送服。
另一個黃疸性浮腫的療方:
材料:三稜(醋煮)、莪朮(醋煮,烘乾)、蒼朮(米水浸泡,炒過)、厚朴(薑汁炒)、陳皮(去白,各一兩)、甘草(半兩)、青礬(二兩)
做法:將前六種材料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青礬和米粉攪拌均勻,做成糊狀,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五六十粒,用米湯吞服。需避免食用豬肉、公雞、鵝、牛肉、羊肉等有毒的食物。
祕方,適用於治療黃疸性浮腫、水腫、酒精性黃疸、積食疼痛等症狀。
材料:青礬(半斤,與一大碗米醋混合均勻,放在瓦盆裡,用火煅燒到乾燥)、平胃散、烏藥順氣散(各半兩)
服用方式:不需忌口,可以加鍋灰。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加上醋糊煮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大約九到十一粒,最多可增至二十到三十粒,空腹時用米酒或是薑鹽湯送服。
另一個祕方無名丸,適用於治療水腫疾病,包括心臟、腹部堅硬脹痛,全身浮腫疼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
材料:赤茯苓、大戟、甘遂(各一兩,切片,注意不要與甘草一同使用)、蕪花(半兩)、檳榔(半兩)、青皮(半兩)、黑牽牛(半兩)
做法: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薄麵糊製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根據病情輕重調整服用量。用湯藥如下:
水腫:用海藻、破故紙、白朮煎湯送服; 面部浮腫:用陳皮煎湯送服; 腹部浮腫:用升麻煎湯送服; 腰部浮腫:用葶藶子煎湯送服; 四肢浮腫:用桑白皮煎湯送服; 腳部浮腫:抓一把生米,用水沖洗過後,將米搗碎,用沸水沖泡飲用送服。
如果排便過多,可以將雙手和雙腳浸泡在冷水中,以止住排便。女性懷孕和產後,絕對不能服用此藥。必須在清晨五點左右空腹服用。同時要避免食用甘草,並且在半年內停止攝取鹽分,就不會再次發作。此藥不可過量服用,也不能每天服用。如果一次未能完全排出水分,應每隔三天使用一次藥物。在其他兩天,可以服用生料五苓散和嘉禾散,加上薑和棗煎煮服用,以促進脾胃運化,增進食慾,清理水道,水腫自然會消失。
治療血尿:將烏梅燒焦,數量不限,用醋煮成米糊,製成藥丸,湯酒任選送服。
另一個療方:黃連、柏葉烘焙,兩種材料磨成粉末,空腹時用酒調和服用。
另一個療方:荊芥穗、砂仁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糯米飲調和送服,每天三次。
另一個療方:五倍子磨成粉末,加上鹽梅搗成膏狀,製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粒,用酒湯送服。
另一個療方:治療血痢,百藥煎不限量,一半燒成灰,一半生用,研磨成粉末,用軟飯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米湯送服。
治療腸風痔漏等疾病:白芷一味,用米水浸泡一夜,取出切成片,用火煅燒地,掃去灰燼,將紙放在地上,將白芷鋪在上面,吸乾後磨成粉末,每天用酒調和送服。
另一個療方:皁角去籽和外皮,蜂蜜烤焙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另一個療方:蒼耳葉或種子,烘焙乾燥磨成粉末,蜂蜜調和服用。
清洗藥物:朴硝、井花水調和清洗。如果需要塗抹,可用蜂蜜和雞蘇丸和朴硝調和塗抹。
另一個療方:銅青、密陀僧各一錢,少許麝香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塗抹。
痔瘡突出,坐立不安,效果神奇。將韭菜清洗乾淨,用沸水煎煮,浸泡在陶器或木器中燻蒸,用手搓洗最有效。
另一個療方:將西瓜皮煮熟,聞到香味,用上述方法燻蒸清洗。
另一個療法:將生薑切成薄片,放在痔瘡最痛的地方,用熟艾灸三壯,黃水就會流出,痔瘡自然消退。如果肛門有二到三個痔瘡,三五天後,按照上述方法逐一灸治,多次試驗非常有效。
治療脫肛:將烏龍尾(即屋樑上的灰塵)和鼠糞混合,燒煙在桶內,讓患者坐在上面燻蒸,幾次後就不會再脫肛了。
治療咳嗽:
材料:人參(去蘆)、防風(去蘆)、半夏(湯泡)、甘草、陳皮(去白,炒)、桔梗(去蘆,炒)、杏仁(去皮,尖)、麻黃(去節)、桑白皮(去粗皮,炒)、紫蘇、茯苓(去筋膜,炒。如果沒有,可以用粟殼代替,去筋膜,炒乾)、烏梅(每服半個)
做法:將所有材料等量混合,切碎。每次服用三錢,加上五片生薑,煮至剩七分,去渣。睡前服用,最好在晚上十點左右服用。可以將藥渣一起服用,或者留下藥渣,第二天晚上服用。
根據病情輕重,勞累咳嗽,可以加入五味子;五心煩熱,可以加入地骨皮;口乾,可以加入人參、門冬;痰多,可以加入南星,炮製過;腹部脹滿,可以加入枳殼,炒過;胸部滿悶,可以加入枳殼;肺部脹滿,可以加入桑白皮,炒過;大便祕結,可以加入大腹皮;夜晚睡眠多驚,可以加入人參、遠志,去骨;頭昏不能抬頭,可以加入苦葶藶;呼吸困難、腰疼、腳膝無力,可以加入木瓜、烏藥;手腳麻木,可以加入烏藥、防己;受涼咳嗽,可以加入乾薑、肉桂、細辛;失聲,可以加入訶子、薄荷;發作時咳嗽不止,另外煎九寶飲,加入童便水煎服;吐血,可以加入茅花、藕節;咳嗽帶血絲,可以加入蒲黃、茅花,燒成灰加入藥中;咳嗽帶粉紅色,可以加入百合、五倍子、茅花,三種材料一起燒成灰,保留藥效;食慾不佳,可以加入白芍藥、白朮、薑、棗同煎;突然咳嗽帶血,以及五心發熱,另外煎茯苓補心湯,加入茅花、蒲黃煎服;咽喉乾燥,可以加入人參、乾葛;感冒怕風、呼吸困難咳嗽,另外煎小青龍湯;四季感冒,金沸草散加桑白皮、粟殼;受風咳嗽頭痛,可以加入川芎、白芷、薑、蔥煎服;感冒發熱咳嗽,去掉粟殼,加入柴胡、黃芩;潮熱咳嗽,可以緩慢煎服參蘇飲,孕婦只服用□□□散。
凡是燒成灰的材料,只需放入杯中,與藥一同服用。服用此藥後,用老圓米飲空腹送服。
凡是咳嗽,一定要避免生冷、鹹、酸、燒烤、煎炸、炙烤、油膩、酒、麵食、羊肉、鴨肉、魚肉、腥味、豆腐、性行為。